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偏高与生育政策有关吗? 被引量:24
1
作者 穆光宗 李树茁 +1 位作者 陈友华 原新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2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生育政策 公共政策 男孩偏好 偏高 20世纪80年代初 全国人口普查 女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性别比”:我们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成斌 风笑天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2期36-47,共12页
结合文献梳理,提出了人口性别比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中既存在女性的漏报瞒报,也存在男性的漏报瞒报;1949年以来中国总体人口性别比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关系不对应;婚姻挤压由于存在连续... 结合文献梳理,提出了人口性别比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中既存在女性的漏报瞒报,也存在男性的漏报瞒报;1949年以来中国总体人口性别比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关系不对应;婚姻挤压由于存在连续性,靠扩大婚龄差无法缓解;男孩偏好是个文化观念问题,更是个社会结构与制度问题;当前独生子女政策正面临考验;人口调查与数据分析中还存在值得认真面对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性别比 人口数据 人口政策 调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 被引量:20
3
作者 马瀛通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3,共7页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口与社会各界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如何分析它,认识其对人口与社会问题产生的影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人口学家马瀛通在掌握国内外大量学术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潜心研究...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口与社会各界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如何分析它,认识其对人口与社会问题产生的影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人口学家马瀛通在掌握国内外大量学术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分析结论,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本文原以“关于出生性别比与人口性别比的若干问题”为题发表于《中国人口报》1993年5月24日理论版,刊出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应读者要求,并征得作者同意,本刊全文转载此文,转载前,作者对原文又作了若干重要补充和修订,并易文章标题为“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人口性别比 性染色体 孩次 人口出生性别比 死亡性别比 女性 第二孩 平均预期寿命 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军 陈莉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3-31,共9页
从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及失衡程度入手,对以往研究出生性别比失衡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的... 从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及失衡程度入手,对以往研究出生性别比失衡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反向影响出生性别比;地区间的农民纯收入、文盲人口比例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也较大,并且通过与总和生育率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影响出生性别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失衡 分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研究——兼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钦池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共9页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成分明显大于其他国家,这与中国强烈的性别偏好有关。周期成分不是影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尊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的客观规律,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拐点"已经出现,在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条件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入下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波动周期 生育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汤兆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31,共7页
由于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多生和早生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我国传统生育意愿的作用下,它强化了个体生育者的性别选择意识,其行为结果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同时,由于农村和城镇在经济医疗条件上的差别,使得两者在计划生... 由于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多生和早生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我国传统生育意愿的作用下,它强化了个体生育者的性别选择意识,其行为结果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同时,由于农村和城镇在经济医疗条件上的差别,使得两者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上也出现了差异。这些差异对出生子女性别比的影响通过其地区差异、孩次差异、城乡差异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失衡 生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就业竞争力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城乡差异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仲常 冉幕娟 《南方人口》 CSSCI 2006年第2期53-58,共6页
经验分析表明,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拥有更高的出生性别比,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此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城镇中男女性别在就业与教育中的差异都存在收敛的现象。但在农村中,男性和女性无论是在... 经验分析表明,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拥有更高的出生性别比,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此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城镇中男女性别在就业与教育中的差异都存在收敛的现象。但在农村中,男性和女性无论是在就业竞争力还是在劳动收益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与农村男性还是与城镇女性相比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都要少得多,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女性与城镇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差异,并影响了城乡出生性别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就业竞争力 劳动收益 教育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经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屈思敏 梁树春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广西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性别比失调将给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生产力不高,非法进行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经... 广西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性别比失调将给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生产力不高,非法进行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经济上歧视女性等经济因素是造成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性别比 农村人口 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3-201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及地理分布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智 张山山 +2 位作者 倪俊学 全星 刘锦桃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地域、民族的报告出生性别比情况,为治理我国出生性别偏高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代大陆各省区市和各民族的出生性别比,将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同年代的出生性别比作系统聚类分析,并将...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地域、民族的报告出生性别比情况,为治理我国出生性别偏高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代大陆各省区市和各民族的出生性别比,将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同年代的出生性别比作系统聚类分析,并将出生性别比与纬度、海拔、GDP等因素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990年出生性别比开始偏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严重偏高,最高的为海南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37.10和131.26,有西藏和新疆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在正常范围;从二孩开始,出生性别比猛然升高;我国性别比偏高与地理分布有关。结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具有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应该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地区、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达到控制我国出生性比偏高、保证人口均衡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人口普查 人口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端林 伍彬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不仅造成人口结构不合理,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深层原因,将有助于我们从社会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方...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不仅造成人口结构不合理,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深层原因,将有助于我们从社会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方面制定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弱化人们的性别偏好,塑造良好的生育文化和人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比例失衡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丽萍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0,47,共6页
本文以“四普”、“五普”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间接估计技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探讨生育水平下降过程中,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并以蒙古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为例... 本文以“四普”、“五普”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间接估计技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探讨生育水平下降过程中,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并以蒙古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生育水平下降到较低水平时与出生人口性别比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出生人口性别比 生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仅性别偏好不足以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友华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有人认为:“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生育控制进一步强化了生男偏好”。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不是生育控制进一步强化了生男偏好”,而是生育控制使得生男偏好或愿望在较低胎次上提前表达出来而已。在没有生育控制的情况下,百姓... 有人认为:“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生育控制进一步强化了生男偏好”。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不是生育控制进一步强化了生男偏好”,而是生育控制使得生男偏好或愿望在较低胎次上提前表达出来而已。在没有生育控制的情况下,百姓可以通过多生来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通常情况下,随着生育数量的增多,那些还没有生育男孩的夫妇的生男愿望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切,然而,一方面,这样的夫妇比例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偏好 出生人口性别比 生育控制 偏高 传统文化影响 重男轻女 生育数量 愿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于景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我国自80年代初开始,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持续升高,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带来了"婚姻挤压"问题;加大了女性就业压力;加大了社会养老的压力;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造成性别比失衡的原因,除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重男... 我国自80年代初开始,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持续升高,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带来了"婚姻挤压"问题;加大了女性就业压力;加大了社会养老的压力;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造成性别比失衡的原因,除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外,还有医疗条件的改善及先进医疗手段在胎儿性别鉴定上的应用和计划生育监管工作的缺欠。鉴于此,应采取的对策与举措为:大力发展经济,为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生育率的下降创造前提条件;引导人们树立积极正确的生育观念;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从外在条件上遏止性别比例失调;进一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不断提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进行综合治理。如此,才能切实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人口性别 人口性别比 比例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处级干部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认知——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危旭芳 段华明 《南方人口》 CSSCI 2005年第3期10-16,共7页
通过对广东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学员300份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开展互动式研讨,获得了县处级干部层面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问题、原由及对策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对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 县处级干部 出生人口性别比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影响因素及统计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瞿凌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2,共4页
不论是否存在统计数据瞒报或统计数据误差,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成客观事实,对其原因众说纷纭。文章根据普查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统计模拟分析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并结合现状特点以湖北省为例,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 不论是否存在统计数据瞒报或统计数据误差,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成客观事实,对其原因众说纷纭。文章根据普查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统计模拟分析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并结合现状特点以湖北省为例,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湖北省目前胎次性别比、孩次递进生育表及实际生育行为与意愿生育行为的悖离程度,研究发现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各种原因可归结为:在意愿生育数量受到计生政策挤压情况下,人们会通过违反自然规律的手段实现意愿生育性别,特别是在二胎及以上胎次的生育行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统计模拟 孩次递进生育表 计生政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地区差异及其政策选择 被引量:7
16
作者 汤兆云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50,共8页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背后内涵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生育政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差异虽然没有因果关系,但不同地区关于生育数量的不同规定间接地影响着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背后内涵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生育政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差异虽然没有因果关系,但不同地区关于生育数量的不同规定间接地影响着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差异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我国未来生育政策作出选择,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差异施加影响,从而达到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地区差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地区差异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特征及治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骆华松 梁海艳 代燕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利用我国最近两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汇总数据对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但云南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在200... 本文利用我国最近两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汇总数据对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但云南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凸显出来,2005年之后一直处于110-113的水平之间,波动变化较小;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失衡的水平与全国相比有所降低,但失衡的程度却在不断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了随孩次的增加而升高的特征;另外,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区域差异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也表现在各州市之间。为了实现优化云南省人口结构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们提出了一些治理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性别结构 出生人口性别比(SRB) 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冷明祥 庄国波 +1 位作者 陈蕾 李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方法:通过政府官方网站以及计生委获取江苏省人口性别比基本情况。结果:江苏省出生性别比偏高;13市之间存在差异;城乡差异显著;生育政策影响出生性别比。结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利于构建稳... 目的:分析江苏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方法:通过政府官方网站以及计生委获取江苏省人口性别比基本情况。结果:江苏省出生性别比偏高;13市之间存在差异;城乡差异显著;生育政策影响出生性别比。结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利于构建稳固的家庭,不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宁,不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生育政策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人口性别比最新动态及问题判断 被引量:4
19
作者 原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是我国快速实现稳定的低生育率水平过程中出现的突出人口结构性问题。出生性别失衡是今天的人口现象,但是一定会是明天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动态 结构性问题 低生育率 性别失衡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生态视角下的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忠 孙开庆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实现人口生态平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已使我国人口生态问题日益显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根源,从生育文化、法律法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奖励帮扶、人口政... 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实现人口生态平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已使我国人口生态问题日益显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根源,从生育文化、法律法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奖励帮扶、人口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生态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 性别偏好 生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