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吴连霞 赵媛 +1 位作者 马定国 管卫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2-748,共7页
以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以江西省9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GRA),选取人口系统6个指标和经济系统5个指标,构建江西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关联模型,定量评判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交互作用的关联耦合程度,并... 以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以江西省9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GRA),选取人口系统6个指标和经济系统5个指标,构建江西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关联模型,定量评判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交互作用的关联耦合程度,并将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与耦合度相联系,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县(市、区)可以划分为低水平耦合区、拮抗型耦合区、磨合型耦合区和协调型耦合区等4种类型。全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度空间分布以低水平耦合类型为主,拮抗类型为辅。耦合度分布基本上符合南、北空间分异的规律,空间分布呈现"+"字型,以浙赣线为横轴,昌九线为纵轴,交汇于南昌市。在时间序列上,江西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逐渐由低水平时期向拮抗阶段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经济发展 时空耦合 灰色关联法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与经济发展对植被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5-792,共8页
植被是陆地表面主要的覆盖物,也是许多地球系统过程的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是显著的。以重庆市为例,使用滑动平均和SG滤波对SPOT/VGT-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结合GDP和人口栅格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 植被是陆地表面主要的覆盖物,也是许多地球系统过程的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是显著的。以重庆市为例,使用滑动平均和SG滤波对SPOT/VGT-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结合GDP和人口栅格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相关场两个方面分析了植被与人类活动因子之间的时空相关性。结果表明,从1998到2005年,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状况并没有随GDP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而增加。在时间序列上,植被覆盖与GDP和人口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空间上,这种相关关系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空间相关场表明:较强的负相关主要发生在相对发达的主城区周围,反映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使得植被面积和生产力降低;然而在偏远的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同时植被覆盖较少,出现了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时间序列NDVI 人口与经济发展 空间相关场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银发经济繁荣——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3
作者 杨菊华 刘轶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已成为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人口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银发经济繁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人口高...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已成为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人口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银发经济繁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银发经济之间的关系,既源于马尔萨斯和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又是生产性老龄化和第二次人口红利等理论的具体实践。在内在逻辑上,老年人口的总量充裕可推动消费需求的规模化,素质优良可推动消费习惯的品质化,结构优化可促进消费产品的精细化,分布合理可诱发银发市场的层次化。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银发经济齐头并进,可从践行积极老龄观、强化创新驱动、做好分层分类、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着手,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湖区人口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3
4
作者 甘乐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11个环湖县为样本,对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湖区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11个环湖县为样本,对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湖区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发展生态经济,做大经济总量,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就业率,实行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均衡,从而促进环湖区各县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环湖区 人口与经济发展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耦合测度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冰雪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39-42,共4页
运用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耦合指数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8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集聚稍慢于经济集聚速度;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总体的协调性较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人口与经济... 运用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耦合指数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8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集聚稍慢于经济集聚速度;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总体的协调性较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度高的区域集中在豫中-豫西地区.因此提出:打破区域间的人口流动障碍;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实力;优化产业布局的建议,以促进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经济发展 地理集中度 耦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环湖区工业化、城镇化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甘乐平 《中国电子商务》 2010年第8期291-292,294,共3页
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绕鄱阳湖并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11个环湖县,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鄱阳湖环湖区11县人口... 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绕鄱阳湖并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11个环湖县,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鄱阳湖环湖区11县人口密度大,但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人口负荷水平重;人口就业率低,就业人口产业分布不均衡,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差异较大,人口城镇化发展慢、水平低,县域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并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应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环湖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环湖区 人口与经济发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贾洪文 高一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并有效解决当前各类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定量评价区域性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为目标,通过对协调和发展等概念进行描述解释,分别给出三种协调度、发展度以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并有效解决当前各类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定量评价区域性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为目标,通过对协调和发展等概念进行描述解释,分别给出三种协调度、发展度以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做出评价标准,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层次共十八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评价对象,利用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对甘肃省各市州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最终评价结果予以讨论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甘肃省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人口普查发展历程看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垣泽 《经济师》 2023年第1期11-12,14,共3页
人口数量统计工作在我国自古就有,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普查工作逐步走入正轨,尤其是2010年5月12日,经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通过,《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自2010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数量统计工作在我国自古就有,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普查工作逐步走入正轨,尤其是2010年5月12日,经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通过,《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自2010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人口普查工作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人口统计工作实现了法制化、科学化。对于人口数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比例关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人口再生产发展速度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给予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启示,是制定我国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有计划地调节生育,做到“两种生产一起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人口 人口与经济发展 两种生产理论 人口变化与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湖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9
作者 甘乐平 《价格月刊》 2010年第12期10-15,共6页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环湖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环湖区11县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环湖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环湖区11县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行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均衡,从而促进环湖区各县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环湖区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控制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通屏 郭熙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共7页
人口生育政策不是人口增长状况的唯一决定因素,人口增长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从生育政策到人口增长再到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复杂的传导机制。人口控制政策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并不意味着"高经济增长、低人口... 人口生育政策不是人口增长状况的唯一决定因素,人口增长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从生育政策到人口增长再到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复杂的传导机制。人口控制政策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并不意味着"高经济增长、低人口增长"是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永恒模式。从经济学家关于危机和反危机的理论与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看,适当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长期处于准繁荣状态,而持续低迷的人口增长不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与经济发展 长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维 《人口与社会》 2019年第1期5-12,共8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判断人口问题,充分认识我国人口发展取得的成就,统筹谋划我国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明确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着力重点:深...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判断人口问题,充分认识我国人口发展取得的成就,统筹谋划我国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明确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着力重点:深化生育友好型政策体系研究;深化人口素质提升配套政策体系研究;深化人口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深化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研究;深化人口与科技进步相促进研究;深化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战略 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与社会发展 人口与科技进步 人口与资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国家计委和统计局的专家高度评价《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
12
作者 何平 《中州学刊》 1986年第2期23-23,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运用系统工程和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1985年12月28日,在郑州举行了该项科研成果的评审会,来自国务院、国家计委... 西安交通大学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运用系统工程和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1985年12月28日,在郑州举行了该项科研成果的评审会,来自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以及各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们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是传统计划方法的一大突破,在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具有开创性、实用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该模型体系和软件包具有中国特色,对全国类似经济区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河南省 国家计委 统计局 国务院 传统计划 数量经济 模型体系 软件包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浅议
13
作者 郭长乐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15,共4页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互适应关系,这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能否保持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能否保持平衡的基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民族地区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两种生产” 临夏州 劳动力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璐 《中国集体经济》 2014年第12期11-12,共2页
文章选取1989~2011年江苏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最终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表明:江苏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间存在着协整关系;短期内存在动态调整机制,为维持二者... 文章选取1989~2011年江苏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最终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表明:江苏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间存在着协整关系;短期内存在动态调整机制,为维持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当期将以-0.11442的速度对前一期的偏离状态进行调整;格兰杰检验表明当前只存在着人口素质到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二者尚未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靖,薛利晨:人口转型呼唤职业教育红利生成
15
作者 米靖 薛利晨 《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0-91,共2页
人口负增长是人类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人口发展过程,世界多个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这一人口转型过程,之后跨入新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阶段。近两年我国生育率降低,尽管这一波动与当前我国人口总量相比微乎其微,但也标志着我国出现... 人口负增长是人类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人口发展过程,世界多个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这一人口转型过程,之后跨入新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阶段。近两年我国生育率降低,尽管这一波动与当前我国人口总量相比微乎其微,但也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人口总量达峰、人口素质仍须提升、少子化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三大发展特征,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总量 人口转型 少子化 人口负增长 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素质 发达经济 老龄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之村”——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
16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江南文化”课题组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第9期38-39,共2页
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因“荷”而盛,以“荷”为主线,建成了可供群众游客亲身体验“四可”功能的空间,并结合“松江荷花节”节庆品牌及特色文旅节庆活动,非遗及农耕文化体验,形成了“吃、喝、玩、购”为一体的文旅空间。一、人口与经济... 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因“荷”而盛,以“荷”为主线,建成了可供群众游客亲身体验“四可”功能的空间,并结合“松江荷花节”节庆品牌及特色文旅节庆活动,非遗及农耕文化体验,形成了“吃、喝、玩、购”为一体的文旅空间。一、人口与经济发展情况胡家埭村位于新浜镇东部,紧靠G60新浜高速出口,地理位置优越,文旅资源深厚,是一座有着浓厚江南水乡韵味的静谧村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节庆活动 亲身体验 荷花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 江南水乡 G60 上海市松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始:筑牢性别比治理“防火墙”
17
作者 常庆友 朱宏乐 +1 位作者 李法春 朱冬青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第7期1-1,共1页
近年来,固始县从维护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维护人口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和落实综合措施,切实加大预防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和谐的人口环境。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综合措施 建立健全 工作运行机制 人口安全 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 专项治理活动 人口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转变的进程、趋势与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晏月平 王楠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中国人口转变已进入现代静止阶段,其转变趋势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型人口问题已引起学界诸多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阶段与趋势的综合分析,从人口内在结构和外部环境机制作用,遵循"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探讨人口转变与社... 中国人口转变已进入现代静止阶段,其转变趋势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型人口问题已引起学界诸多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阶段与趋势的综合分析,从人口内在结构和外部环境机制作用,遵循"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探讨人口转变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人口社会发展提供多元视角与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趋势判断 人口老龄化 人口与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