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传播与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秦春娥 黄法利 +1 位作者 解利珍 唐振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4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人兽 动物源 传播 野生 人兽共患性疾病 人类病原体 脊椎动物 同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猫抓病死亡1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谈顺 吴文川 +1 位作者 吕灵晖 姜国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F0003-F0003,288,共2页
关键词 猫抓病 非典型 人兽共患性疾病 病死 临床病理表现 热带地区 发病人数 多发生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蜱咬伤后患者的皮损情况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5期132-133,共2页
我国东北和西北原始森林地区,存在全沟硬蜱,并依此类蜱为主要传播媒介,易发生森林脑炎及莱姆病等蜱传疾病。森林脑炎病原体是虫媒病毒B组蜱传脑炎病毒复合群的一型,病毒寄生在啮齿动物血液内。幼蜱寄生于小啮齿动物如老鼠体内,春... 我国东北和西北原始森林地区,存在全沟硬蜱,并依此类蜱为主要传播媒介,易发生森林脑炎及莱姆病等蜱传疾病。森林脑炎病原体是虫媒病毒B组蜱传脑炎病毒复合群的一型,病毒寄生在啮齿动物血液内。幼蜱寄生于小啮齿动物如老鼠体内,春夏季节病毒在体内繁殖,大脊椎动物也可作为幼蜱和成蜱的宿主。由蜱叮咬吸感染的啮齿动物血液时,病毒进入蜱内,血液经胃壁吸收到达唾液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虫 皮损 人兽共患性疾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肝病毒(HEV)在猪和牛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佑春 张华远 +7 位作者 崔鹏 蓝海云 李少伟 田克恭 王京 葛胜祥 辜文洁 林京香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HEV)在猪和牛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抗-HEV抗体试剂盒检测猪和牛血清中的抗体;对部分血清用逆转录聚合酶链的方法(RT-PCR)检测HEV RN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81份猪血清中有...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HEV)在猪和牛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抗-HEV抗体试剂盒检测猪和牛血清中的抗体;对部分血清用逆转录聚合酶链的方法(RT-PCR)检测HEV RN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81份猪血清中有235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3.6%;其中56份血清中有3份为HEV RNA阳性,序列分析显示从猪中克隆的3株序列(SB 2、SH1和SJ 14)之间在ORF 2(6007-6354bp)区域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3%~86%,该3株序列在ORF 2区与1,2,3,4型的同源性分别为74%~79%、73%~77%,73%~76%和83%~93%;190份牛血清中有12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3%。结论 HEV在猪和牛群中均有流行,但在猪群中的流行率明显高于牛群。猪感染的HEV的基因序列与人群中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的4型同源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人兽共患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在长春地区动物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光泽 刘铁梅 +3 位作者 孙中锋 屈勇刚 王铁峰 金宁一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70-574,共5页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病毒(HEV)在长春地区动物群中的感染情况及戊型肝炎病毒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抗-HEV抗体试剂盒检测长春地区猪、牛、羊、鹿、鸡和马血清中的抗体;对部分血清用RT-PCR检测HEVRN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病毒(HEV)在长春地区动物群中的感染情况及戊型肝炎病毒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抗-HEV抗体试剂盒检测长春地区猪、牛、羊、鹿、鸡和马血清中的抗体;对部分血清用RT-PCR检测HEVRN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493份猪血清中有427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6.61%;有5份为HEVRNA阳性,5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2%~99.1%,该5株克隆的序列在ORF2区348bp与1~4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7.8%~82.3%、77.2%~78.1%、77.2%~99.1%和85.2%~95.2%;266份牛血清中有122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5.86%;93份羊血清中有7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53%;798份鹿血清中有348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3.61%;369份鸡血清中有18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88%;197份马血清中有31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5.74%。结论HEV在多种动物群中均有流行,但在猪群中的流行率明显高于其他动物群。猪感染的HEV的基因序列与人群中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4型同源性最高。进化关系表明,在长春地区猪与人HEV应划为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 人兽共患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某农村地区猪粪便与胆汁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和部分序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潇 郑英杰 +3 位作者 王法弟 高眉扬 朱建福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某农村地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猪戊型肝炎病毒与人戊型肝炎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法(RTnPCR)对当地某养猪场的猪粪便标本和生猪屠宰中心的猪胆汁标本进行HEVRNA的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标... 目的调查浙江省某农村地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猪戊型肝炎病毒与人戊型肝炎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法(RTnPCR)对当地某养猪场的猪粪便标本和生猪屠宰中心的猪胆汁标本进行HEVRNA的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132份猪粪便标本中13份为HEVRNA阳性,阳性率为9.85%;160份猪胆汁标本中有11份为阳性,阳性率为6.88%。序列分析发现猪HEV相互之间在ORF2部分区域(nt6317~6466)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0.0%~100.0%,与当地人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7%~100.0%,与Ⅰ、Ⅱ、Ⅲ和Ⅳ型的同源性分别为78.7%~84.0%,80.0%~85.3%,76.0%~83.3%和84.7%~95.3%。结论该地区猪HEV与当地人HEV同属HEV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人兽共患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血巴尔通氏体与血巴尔通氏体病 被引量:2
7
作者 庄庆均 张浩吉 +2 位作者 梁祥解 秦先文 朱兴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8-881,共4页
关键词 巴尔通 贫血 人兽共患性疾病 附红细胞体 伴侣动物 红细胞表面 病原体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人群HEV流行特点及病毒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光泽 刘铁梅 +3 位作者 孙中锋 屈勇刚 王铁峰 金宁一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戊型肝炎病毒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抗-HEV抗体试剂盒检测人血清中的抗体;对部分血清和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检测HEV RN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 目的探讨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戊型肝炎病毒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抗-HEV抗体试剂盒检测人血清中的抗体;对部分血清和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检测HEV RN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长春地区各年龄组共4944份人血清中有1127份为抗-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2.7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4.27%,女性阳性率为10.88%。20岁以下人群感染率为1.00%左右,自20岁起男性和女性分别以每年接近10.00%和3.00%的速度平稳上升。戊肝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抗体阳性率之比为3.3:1,随着年龄上升,人群中戊肝感染者的抗体水平也缓慢上升。我们从急性戊肝患者血清中检测到1份HEV RNA阳性样本,从急性戊肝患者粪便中检测到2份为HEV RNA阳性样本,序列分析显示从我们克隆出的3株HEV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2-99.1%,该3株序列在ORF 2区438bp同1-4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7.8%-82.3%、77.2%-78.1%、77.2%-99.1%、85.2%-95.2%;结论HEV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流行,但在年龄段20岁人群后的流行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长春地区HEV感染主要发生在成年后。人感染的HEV的基因序列与猪群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Ⅳ型同源性最高。由进化关系看在长春地区人HEV与猪HEV不能分为不同的两支,说明长春地区人HEV和猪HEV很可能是由同一支分支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人兽共患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伴肝片形吸虫感染1例报告
9
作者 权彤彤 王惠萱 +1 位作者 严枫 胡毅 《感染.炎症.修复》 2011年第4期244-244,共1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于1982年发现,经粪-口途径传播而引起戊型肝炎(戊肝).戊肝是人兽共患性疾病,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肝片形吸虫病由肝片形吸虫引起,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我国人群感染率极低.戊型肝炎伴肝片形吸虫...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于1982年发现,经粪-口途径传播而引起戊型肝炎(戊肝).戊肝是人兽共患性疾病,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肝片形吸虫病由肝片形吸虫引起,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我国人群感染率极低.戊型肝炎伴肝片形吸虫混和感染更是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感染 戊型肝炎病毒 人兽共患性疾病 肝片形吸虫病 人兽疾病 粪-口途径 人群感染率 高流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4例临床病理分析和预示
10
作者 王进进 沈月华 王啸 《世界感染杂志》 2001年第5期431-432,F004,共3页
目的:加强对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临床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报告4例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产妇平均年龄29a,产前有发热现象,新生儿或胎儿出现肺炎,脑膜脑炎,胎盘发生羊膜绒毛膜炎,脐带炎,绒毛炎... 目的:加强对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临床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报告4例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产妇平均年龄29a,产前有发热现象,新生儿或胎儿出现肺炎,脑膜脑炎,胎盘发生羊膜绒毛膜炎,脐带炎,绒毛炎。结论: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极易导致围产儿死亡,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利于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李斯特菌感染 病理学特征 人兽共患性疾病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地区血培养布鲁菌病3例
11
作者 李利秀 夏运成 曹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92-3892,共1页
布鲁菌为人兽共患性疾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以长期发热、寒战、多汗、关节痛及全身乏力为主要特征。进入人体的布鲁菌侵入血液,主要在淋巴结、脾、骨髓等处繁殖,所以患者的血液、骨髓培养病... 布鲁菌为人兽共患性疾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以长期发热、寒战、多汗、关节痛及全身乏力为主要特征。进入人体的布鲁菌侵入血液,主要在淋巴结、脾、骨髓等处繁殖,所以患者的血液、骨髓培养病原菌的阳性率较高,特别是在急性期。布鲁菌病为乙类传染病,过去主要见于牧区,近年来散发于各大中城市。湖南地区尚少见布鲁菌病的报道,我院于近年发现3名患者血液中分离出布鲁菌,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长沙地区 血培养 人兽共患性疾病 骨髓培养 乙类传染病 长期发热 全身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红细胞体感染诱发补体异常活化导致溶血的研究
12
作者 云霏雨 巴雅力格 +1 位作者 段荣 云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1-357,363,共8页
目的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P)病是人兽共患性血液传染病,可以引发溶血、出血、血栓形成、流产等,其主要的致病机制不清,本研究应用源于猪的EP感染研究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EP感染养殖生猪27头和13例汉族饲养人员,对照组为无EP感染... 目的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P)病是人兽共患性血液传染病,可以引发溶血、出血、血栓形成、流产等,其主要的致病机制不清,本研究应用源于猪的EP感染研究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EP感染养殖生猪27头和13例汉族饲养人员,对照组为无EP感染的同种猪26头和健康汉族人末梢血20份。ELISA和流式细胞检测猪和人感染EP后血清补体C3及其降解产物、补体调节蛋白CD55、CD59、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b-9)沉积及细胞因子在猪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结果EP感染后猪和人血清C3降解产物C3a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猪红细胞CD55和CD59阴性比例显著增加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膜和猪血管内皮沉积大量C5b-9,同时血管内膜中细胞因子产生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感染诱发补体异常活化导致红细胞及血管内皮损伤,引发溶血、出血、血栓形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人兽共患性疾病 补体激活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戊型肝炎的流行和防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天芝 于新友 《养猪》 2017年第4期99-101,共3页
戊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猪是戊型肝炎病毒的重要宿主,猪感染后一般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人感染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开展猪戊型肝炎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文章主要从猪戊型... 戊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猪是戊型肝炎病毒的重要宿主,猪感染后一般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人感染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开展猪戊型肝炎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文章主要从猪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戊型肝炎 人兽共患性疾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某农村地区人与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和部分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潇 郑英杰 +3 位作者 王法弟 高眉扬 朱建福 姜庆五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4-987,共4页
目的 调查中国南方某农村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人株与猪株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法(RT-nPCR)对一般人群中HEV-IgM阳性者、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和当地某养猪场的猪进行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进行克隆测序和序... 目的 调查中国南方某农村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人株与猪株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法(RT-nPCR)对一般人群中HEV-IgM阳性者、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和当地某养猪场的猪进行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132份猪粪便标本中13份为HEV RNA阳性;26份lgM阳性一般人群血清标本中有4份HEV RNA阳性;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中有1例的血清和粪便标本为阳性。序列分析发现该地区HEV人株与猪株在ORE2部分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3%~100.0%,这10株HEV序列与HEV 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在同一区域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8.7%~84.7%、83.3%~85.3%、76.0%~80.0%和84.7%~95.3%。结论 该地区人群及猪群中流行的HEV同属基因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人兽共患性疾病
原文传递
人感染猪链球菌75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杨兴祥 江南 +7 位作者 吴佳玉 唐荣珍 王书杰 王挺 罗文光 苏林 杨勇 杨维中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4-765,共2页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Ⅱ型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国内于1998年江苏首次报道.2005年6月24日至8月四川省资阳、内江两地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出血、昏迷等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感染,累计发病204例,...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Ⅱ型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国内于1998年江苏首次报道.2005年6月24日至8月四川省资阳、内江两地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出血、昏迷等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感染,累计发病204例,对其中75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Ⅱ型 Ⅱ型感染 临床分析 人兽共患性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 流行病学调查 猪链球菌病 病原学检测
原文传递
弓形虫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
16
作者 廖洪 徐龙 +9 位作者 郭奕明 赵毅 丁贞英 曾友元 唐红 周文艺 张松 张立民 吴伟 张丽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支气管哮喘 人兽共患性疾病 寄生虫病
原文传递
猴痘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表现
17
《健康世界》 2023年第10期9-9,共1页
刘畅等在《中华眼科杂志》2023年第4期发表文章,针对猴痘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是天花灭绝后主要影响人类健康的正痘病毒感染性疾病。近期猴痘在多个国家出现暴发流行趋势... 刘畅等在《中华眼科杂志》2023年第4期发表文章,针对猴痘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是天花灭绝后主要影响人类健康的正痘病毒感染性疾病。近期猴痘在多个国家出现暴发流行趋势,并呈现明显的人际传播,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猴痘病毒感染可累及眼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疾病 人际传播 猴痘病毒 人兽共患性疾病 暴发流行 正痘病毒 临床特点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当心爱犬让您染病
18
作者 晓康 陈昌喜(摘) 《健康文摘》 2006年第4期36-36,共1页
现在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但您知道吗?狗可以得许多病,有些病不仅在狗中传播,还可以传染给人,成为人兽共患性疾病。
关键词 宠物狗 传染疾病 人兽共患性疾病 病毒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