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生物反馈的非线性机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庭槐 高庆春 +2 位作者 许小洋 高健 李永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与脑电活动间的相关联系及其机制。方法:动态同步采集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后,在评价肌电幅值和频率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ApEn)和互近似熵(Cross-ApEn),分析肌电信号...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与脑电活动间的相关联系及其机制。方法:动态同步采集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后,在评价肌电幅值和频率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ApEn)和互近似熵(Cross-ApEn),分析肌电信号内部以及肌电-脑电信号间的非线性改变。结果:随生物反馈次数的增加,对照组及生物反馈组实验前后肌电振幅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都明显降低(F=3.85—25.59,P〈0.05),生物反馈组实验前及实验后肌电频率明显上升(F=6.71、8.67,P〈0.05);同时,肌电信号的ApEn明显降低(F=5.42、2.81,P〈0.05),肌电与脑电信号间的互近似熵也明显升高(F=13.77—19.52,P〈0.05)。最后2次反馈中上述指标均明显不同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变化的机理,可能与生物反馈加强了大脑的有意识的调控作用而减弱了大脑对下运动神经元-肌肉系统的非线性易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人体对照实验 肌电 脑电 近似熵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