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STa-K99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光存 包少文 +3 位作者 杨继辉 曾瑾 李武 刘晓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36,共7页
为构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STa-K99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Ad STa-K99,通过PCR技术分别克隆了STa及K99基因,并与腺病毒穿梭质粒连接构建了穿梭质粒pAd5 STa-K99,将pAd5STa-K99和骨架质粒(含GFP基因)分别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利用Lipo... 为构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STa-K99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Ad STa-K99,通过PCR技术分别克隆了STa及K99基因,并与腺病毒穿梭质粒连接构建了穿梭质粒pAd5 STa-K99,将pAd5STa-K99和骨架质粒(含GFP基因)分别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利用LipofectamineTM LTX&PLUS共转染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包装重组腺病毒,通过PCR及Western blot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Ad5STa-K99构建正确并表达融合蛋白,且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被抗体所识别,为研制由ETEC引起的新生动物腹泻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耐热性肠毒素 黏附素 重组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抗猪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二联五价卵黄抗体的变化规律及喷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福亮 梁瑾 +4 位作者 陈甜甜 宿志瑞 范群平 聂兆晶 谷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获得具有一定保护力的外源性抗体制剂,用于防治仔猪腹泻,利用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标准菌株K88、K99、987P和导致仔猪副伤寒的2株沙门菌,制备产毒素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二联五价的灭活苗,免疫接种待开产母鸡400羽,聚乙二醇沉淀法分... 为获得具有一定保护力的外源性抗体制剂,用于防治仔猪腹泻,利用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标准菌株K88、K99、987P和导致仔猪副伤寒的2株沙门菌,制备产毒素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二联五价的灭活苗,免疫接种待开产母鸡400羽,聚乙二醇沉淀法分离纯化卵黄抗体,然后采用直接试管凝集法检测不同时间的卵黄抗体(IgY)效价。将试验结束后无菌收集的全蛋液稀释过滤后,按照喷干设备进口温度165℃,出口温度85℃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卵黄抗体粉,并对其进行表观性状及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免疫接种蛋鸡后,卵黄液中抗体IgY的效价呈现规律性变化,喷雾干燥获得的卵黄抗体粉表观性状较好,粗蛋白含量为12.6%,体外消化率高达95%,IgY的效价为1∶29。通过3次免疫接种获得了高免卵黄抗体,并进行了全蛋喷雾干燥工艺的摸索,制备出了效价较高的抗体制剂,为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提供了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沙门 卵黄抗体 变化规律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项慧 金兰仙 王兰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食物中毒 调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地区猪源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海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7-198,共2页
采集山东菏泽地区发病猪场病死猪的小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5株细菌均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其主要血清型为O8、O101,分别占42.9%、31.4%。35株分离株对丁胺卡那霉... 采集山东菏泽地区发病猪场病死猪的小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5株细菌均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其主要血清型为O8、O101,分别占42.9%、31.4%。35株分离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对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土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对其余11种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可作为该地区预防该疾病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须减少或暂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牛乳中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林芳明 蔡其刚 +1 位作者 张红见 赵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59,共5页
为了快速检测生鲜牛乳中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防止食源性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建立快速检测不耐热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 为了快速检测生鲜牛乳中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防止食源性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建立快速检测不耐热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从生鲜牛乳中检测到1pg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DNA,与其他型大肠埃希菌及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利用建立的LAMP技术对来自西宁市奶牛场及自由市场的21份生鲜牛乳样品进行检测,6份样品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8.6%,从分子水平为生鲜牛乳中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手段,对保障生鲜牛乳的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生鲜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K99菌毛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宣鹏 张焕容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本试验采用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K99菌毛基因完整编码框的特异性引物,以牛源大肠埃希菌C8391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大小为498bp的ETEC K99菌毛基因完整编码框,克隆至pMD19-T载体,阳性重组质粒pMD19-T-K99经PCR、双酶切鉴定和测序... 本试验采用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K99菌毛基因完整编码框的特异性引物,以牛源大肠埃希菌C8391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大小为498bp的ETEC K99菌毛基因完整编码框,克隆至pMD19-T载体,阳性重组质粒pMD19-T-K99经PCR、双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后,双酶切产物与pET-32a(+)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K99,转化原核表达工程菌BL21(DE3),阳性转化子经IPTG诱导获高效表达,Western blot证明原核表达的K99重组蛋白能与K99单因子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证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ETEC K99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表达产物抗原性研究,为进一步研究K99亚单位疫苗以及制备K99特异性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K99 克隆 原核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sfmH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7
作者 丁雪燕 岑雪 +3 位作者 田延 吴文文 夏芃芃 朱国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F4ac(F4ac^+ETEC)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Sfm菌毛操纵子顶端黏附素sfmH基因,然后将PCR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出阳性重组质粒pET-28a(+)-sfmH,再将其导入大肠埃希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 以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F4ac(F4ac^+ETEC)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Sfm菌毛操纵子顶端黏附素sfmH基因,然后将PCR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出阳性重组质粒pET-28a(+)-sfmH,再将其导入大肠埃希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进行探究,发现重组菌在0.8mmol·L^(-1)IPTG、25℃诱导7h时蛋白表达量最高,且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约为26ku。将重组蛋白在最优诱导条件下进行大量表达并纯化,利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SfmH多克隆抗体(简称多抗),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对多抗效价和特异性进行鉴定。这一研究构建并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rSfmH,将其免疫小鼠后成功获得鼠源高免血清,为进一步探究Sfm菌毛的功能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F4ac Sfm sfmH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自然感染后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司马惠兰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4年第1期48-48,共1页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是发展中国家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致病原因,也是引起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因。致人类腹泻ETEC产生3种肠毒素蛋白——猪和人的耐热肠毒素(STp、STh)、不耐热肠毒素(LT)和一种或多种定植因子(CF)。本文作者选择了地...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是发展中国家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致病原因,也是引起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因。致人类腹泻ETEC产生3种肠毒素蛋白——猪和人的耐热肠毒素(STp、STh)、不耐热肠毒素(LT)和一种或多种定植因子(CF)。本文作者选择了地方流行ETEC的几内亚比绍的比绍市郊,进行小儿肠道感染史的大群体研究,从1996年1月~1998年4月,历时18.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感染 保护作用 儿童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实验室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道利 冯玉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7株“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菌株的形态学、抗原特性以及复苏后生物学、抗原特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特性。方法运用常规革兰染色、动物肠腔复苏、复苏菌株致病性、血清学凝集、生化鉴定、体外药... 目的初步研究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7株“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菌株的形态学、抗原特性以及复苏后生物学、抗原特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特性。方法运用常规革兰染色、动物肠腔复苏、复苏菌株致病性、血清学凝集、生化鉴定、体外药物敏感等试验观察“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ETEC及复苏后生物学特性的变异。结果这7株“活的非可培养状态”ETEC除菌体营养细胞缩小成球形休眠体外,其他特性均无明显变异,仍保留着较强的致病力。结论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存在,提示在传染病日常监测过程中应注意这种细菌的存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复苏 变异
原文传递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K99-987P-F41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免疫效果的评价
10
作者 王欣 郎秀艳 +1 位作者 张洋龙 倪宏波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897-902,共6页
目的评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99-987P-F41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方法制备ETEC融合蛋白K99-987P-F41亚单位疫苗、ETEC全菌体灭活疫苗、ETEC天然菌毛K99-987P-F41混合蛋白亚单位疫苗及E... 目的评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99-987P-F41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方法制备ETEC融合蛋白K99-987P-F41亚单位疫苗、ETEC全菌体灭活疫苗、ETEC天然菌毛K99-987P-F41混合蛋白亚单位疫苗及ETEC重组菌毛K99-987P-F41混合蛋白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同时以免疫PBS的小鼠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IL-4和IFNγ的水平及小鼠粪便和小肠冲洗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ed immunogobulin A,sIgA)的含量;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 ETEC融合蛋白K99-987P-F41重组亚单位疫苗组小鼠血清中的抗ETEC的特异性IgG抗体、IL-4、IFNγ、粪便和小肠冲洗液中的sIgA、小鼠脾脏B和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ETEC融合蛋白K99-987PF41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80%,与其他3种疫苗的小鼠保护率相近,而PBS对照组为0。结论 ETEC融合蛋白K99-987P-F41可有效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可作为ETEC重组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融合蛋白K99-987P-F41 免疫效果 亚单位疫苗
原文传递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PCR检验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俊华 吴玲玲 +3 位作者 王雷 张广伟 杨海英 廖兴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1681-1683,1690,共4页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stp毒力突变基因序列,及时优化监测方案,对食品中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进行有效的监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变异位点。通过评估不同引物探针检测方案对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解决...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stp毒力突变基因序列,及时优化监测方案,对食品中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进行有效的监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变异位点。通过评估不同引物探针检测方案对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基因序列测定,发现stp基因监测方案中上游引物第15号位置和16号位置发生了突变,NCBI中stp基因序列共63条,这条stp上游引物方案经过序列分析发现第15号位的T突变成A的共有12条,占比19%。第16号位的C突变成A的有11条,占比17%。优化后的stp检测方案能够正确扩增,除检出目标菌特异性条带无非特异条带产生,灵敏度达到0.05 ng/μl。结论优化后的检测方案准确度高,特异性好、灵敏度好,并且不干扰其他毒力基因的检测性能,满足食品中对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stp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
12
作者 郑萍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0年第4期23-24,31,共3页
为查明夏季一起员工食物中毒的病原菌,采用GB/T4789-2003规定的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5份食物中毒者的便样和2份呕吐物中检出产肠毒素(LT)大肠埃希氏菌,其它肠道致病菌未检出。可以认为这起食物中毒是由产肠毒素(LT)大肠... 为查明夏季一起员工食物中毒的病原菌,采用GB/T4789-2003规定的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5份食物中毒者的便样和2份呕吐物中检出产肠毒素(LT)大肠埃希氏菌,其它肠道致病菌未检出。可以认为这起食物中毒是由产肠毒素(LT)大肠埃希氏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水样便 肠毒素大肠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代娟 李玉峰 +2 位作者 杨潇 袁粒星 汪云利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基于TaqMan探针建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编码大肠埃希菌耐热肠毒素STI、不耐热性肠毒素LTI基因片段设计引物、探针,采用外标法,绘制标准曲线,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引物、探针特异性良好,该方... 目的基于TaqMan探针建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编码大肠埃希菌耐热肠毒素STI、不耐热性肠毒素LTI基因片段设计引物、探针,采用外标法,绘制标准曲线,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引物、探针特异性良好,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每反应1DNA拷贝,特异性强,检测范围在100~107拷贝每反应,重复性及稳定性好,整个过程只需要2h。结论该方法能快速、灵敏、特异检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K88ac菌毛蛋白亚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军 侯喜林 朴范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8期1-4,共4页
从E.coliC83902中扩增出不含信号肽序列的K88ac菌毛蛋白亚基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30-K88ac,并转入E.coliXL1-Blue中,经IPTG诱导后,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得高效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 从E.coliC83902中扩增出不含信号肽序列的K88ac菌毛蛋白亚基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30-K88ac,并转入E.coliXL1-Blue中,经IPTG诱导后,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得高效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能够被K88ac单抗识别,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能够抵抗1 MLD大肠埃希菌强毒株C83902的攻击,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XL1-Blue(pQE30-K88ac)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埃希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K88ac毛蛋白 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技术检测食品中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兆祥 马晓燕 +1 位作者 张会彦 张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0-342,346,共4页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一种重要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能引起水样便及酸中毒,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预防和控制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一种重要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能引起水样便及酸中毒,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预防和控制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序列,设计LAMP引物检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结果表明:LAMP检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限为32.9cfu/mL,人工污染生猪肉的检出限为55cfu/g。LAMP将可以成为替代PCR的核酸扩增新技术,为快速检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肠毒素大肠(ETEC) 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
原文传递
食品检测用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娜 王亚萍 +2 位作者 赵琳娜 王学硕 崔生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制备并评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标准物质。方法分别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TOF MS)、生化、16 s RNA基因序列测定三种方法确认菌株种属。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600个ETEC标准样品(103 CFU/样品);从中随机抽取20个进行... 目的制备并评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标准物质。方法分别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TOF MS)、生化、16 s RNA基因序列测定三种方法确认菌株种属。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600个ETEC标准样品(103 CFU/样品);从中随机抽取20个进行均匀性检验;模拟25℃和37℃的运输温度测试样品的运输稳定性,同时在4℃和-20℃的条件下进行保藏稳定性检验。组织3家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协同验证。最后选择20件食品基质来验证样品的使用效果。结果生化、MALDI-TOF MS、16 s RNA基因序列鉴定CMCC(B)43208为大肠埃希氏菌,lt、stp、sth基因确认其为ETEC。均匀性检验中,单因素方差分析得F=1.48,小于F_(INV)(0.05,19,20)。稳定性检验中,在25℃和37℃保藏7 d后结果为103 CFU/样品,在-20℃保藏60 d和4℃保存28 d后结果为103 CFU/样品。协同标定实验中,3家实验室检测样品中菌株均为ETEC(103 CFU/标准样品)。使用效果评价中,ETEC标准样品加入20种食品基质后均可检出,而本底对照均未检出。结论本实验制备的ETEC标准样品均匀且稳定,协同验证、食品基质验证实验结果均与预期设置的103 CFU/样品一致,可以作为标准物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标准物质 肠毒素大肠 均匀性 稳定性 应用
原文传递
一起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海慧 周继恩 章跃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9-1810,共2页
目的:查明某中学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方法:参照GB/T 4789.6-2003及WS271-2007标准对采集到的18份样品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对检出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从5份病例肛拭子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血... 目的:查明某中学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方法:参照GB/T 4789.6-2003及WS271-2007标准对采集到的18份样品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对检出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从5份病例肛拭子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为O20:K17(L),并携带elt肠毒素基因。结论: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双色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肠毒素基因有助于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肠毒素大肠 肠毒素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一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兆祥 郝笑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90-390,393,共2页
1事件经过 2012年5月23日,明光市古沛镇卫生院上午8点至9点陆续有15名患者前往治疗,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不适反应,无其他伴随症状。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肠炎,对症给予抗感染及补液治疗后症状明... 1事件经过 2012年5月23日,明光市古沛镇卫生院上午8点至9点陆续有15名患者前往治疗,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不适反应,无其他伴随症状。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肠炎,对症给予抗感染及补液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明显,无留观病例和住院病例,无死亡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肠毒素大肠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F4菌毛凝集性单抗制备及抗原表位差异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琰 王一亭 +5 位作者 赵静 权国梅 宗秋芳 包文斌 夏芃芃 朱国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5,34,共5页
采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F4菌毛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8EH2、8EH3、9E10、11D4。免疫印迹和凝集反应结果表明:这4株单抗均能与纯化的F4菌毛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与F4大... 采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F4菌毛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8EH2、8EH3、9E10、11D4。免疫印迹和凝集反应结果表明:这4株单抗均能与纯化的F4菌毛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与F4大肠埃希菌不同血清型变异株F4ab、F4ac和F4ad发生特异性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而与F18、F6(987P)、F5(K99)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参考株、分离株以及肠炎沙门氏菌参考株50336、分离株等多种肠杆菌科细菌无任何交叉反应。对单抗亚类的特性检测结果显示,这4株单抗均属于IgG1抗体,且主要识别F4ac的抗原表位,其中,8EH2、8EH3、9E10也能够较好地识别F4ab的抗原表位。结果说明F4菌毛凝集性单克隆抗体为ETEC F4感染的快速特异诊断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F4 凝集性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原文传递
马齿苋-益生菌联用对热毒证小鼠腹泻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翠艳 陈四玉 +4 位作者 孙桃桃 尚莉莉 杨明川 杨孜生 韩春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9,共9页
为探讨中药马齿苋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动物腹泻的预防作用,以马齿苋、益生菌为试验对象,将14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组、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 为探讨中药马齿苋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动物腹泻的预防作用,以马齿苋、益生菌为试验对象,将14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组、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益生菌组(2×10~6cfu·g^(-1)BW·d^(-1))、益生菌组(2×10~6cfu·g^(-1)BW·d^(-1))、模型组和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喂饲普通饲料,空白组不造模;其他各组小鼠或喂饲含药饲料或/和灌胃益生菌10 d后,采用灌服干姜水提液结合腹腔注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的方法构建小鼠腹泻模型。攻菌后密切观察小鼠腹泻发生情况;试验结束时,采集小鼠血液进行生化检查,采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NF-α、IL-1β、IL-6、IL-10、TGF-β1、IFN-γ等炎症因子表达检测。结果表明:(1)模型组小鼠在攻菌后24 h的腹泻率高达87.5%,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的腹泻率仅为12.5%;(2)模型组肠道组织中TNF-α、IL-1β、IL-10、IL-6、TGF-β1、IFN-γ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3)模型组小鼠小肠绒毛断裂、部分坏死脱落,肠腺变形明显,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肠绒毛基本完整、肠道组织结构趋于正常;(4)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l^-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Ca^(2+)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血清中C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Ca^(2+)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可见,高剂量马齿苋与益生菌联用能有效预防造模小鼠腹泻的发生,其机制是,通过下调肠道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肠道炎症反应,调节血液Cl^-、Ca^(2+)含量恢复其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益生联用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小鼠 腹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