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产权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集团授权经营 被引量:3
1
作者 钟伟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1996年第6期27-32,共6页
论产权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集团授权经营钟伟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难点,因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①,本文通过逐次分析得出:仅仅建立股份制并不能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国有企业... 论产权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集团授权经营钟伟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难点,因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①,本文通过逐次分析得出:仅仅建立股份制并不能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其独特机理,而以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集团 授权经营 产权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产权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
2
作者 刘沛 《产经评论》 1994年第2期59-62,共4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对国有产权的结构进行调整和对国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革,并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本文仅试图从国有产权的结构调整入手进行剖析,就现有股份...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对国有产权的结构进行调整和对国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革,并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本文仅试图从国有产权的结构调整入手进行剖析,就现有股份制进行剖析,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改革提出几点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结构调整 国有企业产权 市场经济体制 结构改革 国有制 股份制企业 企业破产 经理阶层 国家股 市场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企业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调整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荣娣 《中国高校技术市场》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高校校办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年来,高校企业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如北京大学的北大方正和联想集团、清华大学的清华同方、上海交大的南洋实业和昂立股份、复旦大学的复华实业、同济大学的同济科技等等。他们中有的不仅是高校企... 高校校办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年来,高校企业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如北京大学的北大方正和联想集团、清华大学的清华同方、上海交大的南洋实业和昂立股份、复旦大学的复华实业、同济大学的同济科技等等。他们中有的不仅是高校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上海的高校企业,1997年完成43.27亿元营销额,利润达4.49亿元;利润超百万元的高校有30家,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高校有两所(注:数据摘自1998年4月25日《上海校办产业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企业 利润 产权结构调整 实业 产业结构 上市公司 股份 高校校办企业 校办产业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民营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4
作者 苗露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5年第24期4-4,共1页
我国民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并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 产权结构调整 民营企业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试析 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 组成部分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地区产权结构调整企业发展的新形态
5
作者 马立行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6-49,共4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结构调整阶段,即从单一品种产品生产转向多种产品生产,由此扩大了生产规模;第二阶段是生产技术结构调整,即从技术含量低的初级加工生产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精加工生...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结构调整阶段,即从单一品种产品生产转向多种产品生产,由此扩大了生产规模;第二阶段是生产技术结构调整,即从技术含量低的初级加工生产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精加工生产,由此提高了技术工艺水平;第三阶段是经营结构调整,即从单一经营转向多元化经营,由此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企业正开始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即产权结构调整,从封闭型的单一产权转向开放型的多元产权关系。与前三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结构调整具有市场经济深层次的本质内涵,因此企业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完全以一种崭新的形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发展 产权结构调整 企业经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6
作者 赵晓雷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5-28,共4页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对个人财产行为权利的界定,以解决人们在交易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及如何补偿的问题.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人的行为权利超越了边际,就必然损害他人的权利,也就必须为此承担费用.
关键词 企业 市场化改革 产权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结构调整的原则
7
作者 柯永果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35期33-33,共1页
1.产业原则。产业原则是指将国有经济由对国民经济的“全面控制”转向对重点产业的“重点控制”。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依托于对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金融产业的控制。... 1.产业原则。产业原则是指将国有经济由对国民经济的“全面控制”转向对重点产业的“重点控制”。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依托于对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金融产业的控制。仅仅把国有经济定位在“公共产品”或“垄断性产品”的生产部门,是无法保证国有经济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结构调整 国有经济定位 金融产业 重点控制 国有企业产权 垄断性 公共产品 生产部门 全面控制 骨干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属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的思考
8
作者 宋彦忱 田世伟 吴韦 《北方经贸》 1994年第7期10-11,共2页
县属国有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小、效益低、包袱沉重,且大都属于竞争性行业,不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无需国家独资垄断和控股经营。这一现状和特点决定了县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走民营化之路。目前,县属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遇到... 县属国有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小、效益低、包袱沉重,且大都属于竞争性行业,不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无需国家独资垄断和控股经营。这一现状和特点决定了县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走民营化之路。目前,县属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遇到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结构调整 民营化改革 竞争性行业 国家经济命脉 社会法人 国家股 资产存量 折股 社会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企业产权结构调整中职工身份转换问题
9
作者 杨胜华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职工身份转换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制度改革多样化和产权结构调整多元化
10
作者 张学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01年第7期51-52,共2页
一、关于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多样化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选择形式,要根据我们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一、关于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多样化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选择形式,要根据我们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不能要求统一模式'一刀切'.要消除某些类似'民营化就是私有化'的错误提法的影响,坚持公有制实现多样化,坚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集体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结构调整 多元化 产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11
作者 柯永果 《国有资产研究》 1997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结构调整 国有经济 主导作用 国民经济 最佳资本结构 股本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产权转让
全文增补中
湖南出版业产权结构调整的思考
12
作者 朱建纲 《出版经济》 2003年第6期8-11,共4页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因此,只有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充满活力."的确,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正常运作...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因此,只有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充满活力."的确,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正常运作是以产权结构的优化为前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出版业 产权结构调整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多元化 产权改革类型
原文传递
南钢产权结构调整的实践与体会
13
《冶金管理》 2003年第1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产权结构调整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资产管理
原文传递
从产权结构调整看政企分开
14
作者 郭树华 马玉龙 《云南民营科技》 1996年第4期40-41,共2页
实现政企分开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环节。目前对于政企分开问题,理论界有不少人认为,是通过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来构造起权责分明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企业资产是国有的... 实现政企分开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环节。目前对于政企分开问题,理论界有不少人认为,是通过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来构造起权责分明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企业资产是国有的,政府作为所有者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具有必然性。因而,它不可能解决管理费用过高和"搭便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分开 产权结构调整 法人财产权 国有大中型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法人 转变政府职能 所有者 政企不分 股份有限公司
原文传递
乡镇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
15
作者 王秀忠 《职业时空》 1998年第3期3-4,共2页
乡镇企业经济结构,是指构成乡镇企业经济中的各种经济成人和各种产业开工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各产业。
关键词 乡镇企业经济 产品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产权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 适度规模经营 企业组织 布局结构 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和调整企业产权结构 推进集体企业发展——上海人民印刷二十二厂改革探索
16
作者 张学军 郑惠民 《中国集体经济》 2000年第12期15-17,共3页
集体企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集体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关键在于集体企业产权的改革与调整,这是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集体企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集体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关键在于集体企业产权的改革与调整,这是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模式和唯一的改革途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民印刷二十二厂 企业改革 集体企业 产权结构调整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形成、特征与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宣恭 娄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9,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我国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拥有国家赋予自主经营权利、承担应尽责任、获得相应局部经济利益的产权主体。由此,在原来产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内部,就形成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由企业分别拥...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我国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拥有国家赋予自主经营权利、承担应尽责任、获得相应局部经济利益的产权主体。由此,在原来产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内部,就形成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由企业分别拥有和实施的财产权利。它存在于国家所有制之中,且不同于集体所有制之类的独立所有制形式,但不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在拥有份额上各有不同。国有企业内部形成的有集体差别的这种财产权利,可以称为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这种产权的存在没有改变企业全民所有的基本属性,其形成和运作过程具有附着性、有限性、排他性、可分解性、行为性和可变动性等特征。这种集体性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和国有企业全民属性发挥的影响利弊共存,必须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其过度扩大。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集体性产权关系中基本当事人的行为,以坚守企业全民所有制属性为底线,把握好集体性产权的合理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所有制 国有企业 产权结构调整 集体性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制度: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
18
作者 李行发 《企业经济》 1994年第2期13-16,共4页
产权制度: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李行发十余年来的企业改革一直是伴随着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而进行的。目前,当企业改革进入了创新企业制度这一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旧的产权关系影响... 产权制度: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李行发十余年来的企业改革一直是伴随着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而进行的。目前,当企业改革进入了创新企业制度这一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旧的产权关系影响着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入转换我国企业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改革 企业机制转换 企业经营 产权改革 产权结构调整 经营机制 所有权 企业改革 两权分离 资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9
作者 河南省体改委课题组 《湖南经济》 1995年第11期18-21,共4页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对国有企业宏观占有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整个国有企业的宏观占有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单个国有企业的微观产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否...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对国有企业宏观占有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整个国有企业的宏观占有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单个国有企业的微观产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求。这两个问题属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层次的问题。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应当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不搞清楚,对第二个问题讨论将毫无意义。然而,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所有制观念的影响,我们对第一个层次的问题一直采取了回避态度,从而把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全限于对单个国有企业微观产权结构的调整。直至最近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仍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坦率地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现代市场经济 产权结构调整 竞争性企业 地位和作用 竞争性国有企业 政府作为 社会化取向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与能源强度收敛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春宝 陈迅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7,共12页
基于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收敛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省份间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性且收敛速度达到每年2.1%至2.3%,产业转移推进了产值的空间重构,建筑业的跨区转入、技术... 基于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收敛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省份间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性且收敛速度达到每年2.1%至2.3%,产业转移推进了产值的空间重构,建筑业的跨区转入、技术进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比的下降具有减缓能源强度增长率的作用。在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各区域能源消耗效率的同时,需将产业转移和产权结构的相关政策调控纳入能源强度宏观调控的统一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转移 产权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 能源强度收敛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