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观察
1
作者 尹卓莲 王丽 石志霞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产后PFD患者2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产后PFD患者2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两组治疗2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检测两组Oxford骨盆底肌力、盆底肌力及盆底电位,检测阴道壁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mRNA,检测血清MMP-9,并评估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Oxford骨盆底肌力正常率、前静息肌电值、后静息肌电值、Ⅰ类肌纤维最大电位、Ⅱ类肌纤维最大电位、阴道壁组织TIMP-2 mRNA表达、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提高,阴道壁组织MMP-2 mRNA表达及血清MMP-9水平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均<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产后PFD可提高盆底肌力和盆底电位,改善盆底支撑结构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sMFAP4、LTBP-2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2
作者 刘英 于水昌 杨红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sMFAP4)、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沧州市第四医院确诊的107例PFD患者作为PFD组,包...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sMFAP4)、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沧州市第四医院确诊的107例PFD患者作为PFD组,包括尿失禁48例、盆腔脏器脱垂25例、慢性盆腔疼痛10例、肠功能障碍15例、性功能障碍9例;另选取同期在沧州市第四医院产后检查无PFD的健康女性志愿者1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组进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测,并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分别采用磁分离均相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MFAP4、LTBP-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相关参数及血清sMFAP4、LTBP-2对产后PFD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FD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sMFAP4、LTBP-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MFAP4、LTBP-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血清sMFAP4、血清LTBP-2单独及联合诊断产后PFD的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764(95%CI:0.701~0.828)、0.802(95%CI:0.743~0.861)、0.764(95%CI:0.699~0.828)、0.830(95%CI:0.776~0.884)、0.799(95%CI:0.738~0.859)、0.773(95%CI:0.707~0.838)、0.978(95%CI:0.962~0.994),6项指标联合诊断产后PFD的AUC大于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sMFAP4、LTBP-2单独诊断的AUC(Z=6.488、5.669、6.302、5.256、5.591、6.037,P均<0.001)。结论血清sMFAP4、LTBP-2水平在产后PFD患者中均下调,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测联合血清sMFAP4、LTBP-2对产后PFD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产后PFD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超声 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 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卫卫 徐水仙 +1 位作者 徐佳 彭洁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9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100例。分别予以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性磁刺激联合艾灸... 目的探究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100例。分别予以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性磁刺激联合艾灸,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盆底肌电压及肌力均提高,试验A组、试验B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三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均提高,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均降低,试验A组、试验B组相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试验B组前壁膨出率及后壁膨出率均低于试验A组(P<0.05)。结论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磁疗 艾灸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秀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0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自然分娩产后PF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自然分娩产后PF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指标(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水平、盆底功能指标[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持续收缩时间]水平和尿失禁改善指标[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3.02%(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FDI评分低于对照组,阴道动态压力高于对照组,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BC、MUCP、AL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应用于产后PF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盆底肌力指标水平,改善盆底功能指标和尿失禁改善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尿失禁 盆底肌力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四维超声诊断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声像图特征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分析
5
作者 巧丽帕古丽·买买提 黑艳 +1 位作者 刘敏婕 张腊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95-198,共4页
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采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价值。方法 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静息状态下和屏气用力状态下... 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采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价值。方法 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静息状态下和屏气用力状态下的声像图特征及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及屏气用力状态下观察组声像图特征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尿道旋转角度、子宫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和直肠壶腹部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20.244/21.625/41.656/19.777,P<0.05)。结论 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能够有效观察受检者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可为后续诊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临床应将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经会阴四维超声 声像图 组织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
6
作者 杨文捷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37-39,8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后PFD患者,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以及足月分娩,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的盆底康复治疗,每周2次,每次约...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后PFD患者,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以及足月分娩,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的盆底康复治疗,每周2次,每次约30 min,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纤维肌力及有效率、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纤维肌力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PFD患者盆底肌纤维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补中益气汤 盆底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波康复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艳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1-0054,共4页
探究动态波康复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对照组36例实施凯格尔运动,观察组36例实施广东科美生命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科美... 探究动态波康复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对照组36例实施凯格尔运动,观察组36例实施广东科美生命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科美”)设计开发生产的动态波康复仪【型号:ONDI-R-01】联合凯格尔运动,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平均肌电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盆底肌平均肌电压更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通过结合动态波康复仪ONDI-R-01与凯格尔运动,能够显著提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治疗效果,其不仅有效减少了治疗时间,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康复信心,并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波康复仪 凯格尔运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初产妇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获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甜 吴晓丽 唐剑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5周,并随访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0期患者占比均提高,Ⅰ、Ⅱ期患者占比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0期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Ⅰ、Ⅱ期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测盆底肌力、阴道收缩肌电值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延长,且观察组更长;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显著减轻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提高性生活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力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9
作者 盛芳 丁南萍 +1 位作者 宣颉 潘郑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0例产后PF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KEG组和联合组,...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0例产后PF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KEG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KEG组患者给予Kegel运动,联合组采用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盆底肌电生理指标、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及性功能。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KEG组(χ^(2)=4.891,P=0.026)。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average electromyogram value,aEMG)、后静息aEMG、慢肌aEMG及快肌最大肌电值(maximum electromyogram value,mEMG)、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性交痛评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的前静息aEMG、后静息aEMG、慢肌aEMG及快肌mEMG、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KEG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均显著小于KEG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显著长于KEG组,性交痛评分显著低于KEG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Kegel运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显著改善产后PFD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性功能及排尿功能,安全性良好,其疗效优于Kegel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Kegel运动 生物反馈电刺激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及凯格尔训练治疗妊娠糖尿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李荣华 刘威 +3 位作者 郭淑惠 卢艳 马雪莲 李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31-2636,共6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凯格尔训练治疗妊娠糖尿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24例妊娠糖尿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凯格尔训练治疗妊娠糖尿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24例妊娠糖尿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凯格尔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会阴肌力测定法分级(≥Ⅲ级、≤Ⅱ级)、Ⅰ型及Ⅱ型肌纤维肌力。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3个月后盆底肌纤维的疲劳度,以及盆腔脏器脱垂症状评分表(POP-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盆底结构超声检查结果[盆膈裂孔面积(LHS)、肛提肌尿道间隙(LUG)和肛提肌厚度]。监测干预后两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评估(HOMA-β)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会阴肌力测定法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为96.77%,高于对照组(72.58%),试验组Ⅰ型和Ⅱ型肌纤维肌力分别为(8.14±1.36)、(9.56±1.69)μV,均高于对照组[(5.45±1.58)、(7.05±1.15)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两组Ⅰ、Ⅱ型肌纤维疲劳度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试验组Ⅰ、Ⅱ型肌纤维疲劳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两组POP-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试验组PO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LUG较干预前降低,试验组患者的LHS、LUG均较干预前降低,两组患者的肛提肌厚度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患者的LHS、LU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肛提肌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HOMA-IR均较干预前降低,HOMA-β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患者HOMA-IR为4.69±0.71,低于对照组(4.98±0.63),HOMA-β为179.36±11.17,高于对照组(160.18±1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凯格尔训练综合治疗妊娠糖尿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可靠,可显著提高会阴肌力和肌纤维肌力,降低疲劳度,并改善盆腔脏器脱垂症状、糖代谢相关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盆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疗法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焦坤 田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3期190-194,共5页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属于产妇产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包括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底疼痛、尿失禁及便秘等,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均造成极大的影响。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以治疗产后PF...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属于产妇产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包括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底疼痛、尿失禁及便秘等,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均造成极大的影响。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以治疗产后PFD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主要是通过特定电流刺激,改善患者的盆底收缩力,同时促进损伤组织与(或)细胞的快速修复,最终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中医特色疗法因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及经济实惠等优势,目前已在PFD治疗中获得应用,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中药熏洗及电针等。上述中医特色疗法配合NMES用于PFD的治疗中可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故而,本文通过综合阐述中医特色疗法联合NMES应用于产后PFD患者治疗中的有关研究报道,希望为临床产后PFD患者的治疗提供行之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医特色疗法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盆底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朱韵 金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3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查中盆底三维超声、盆底二维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在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妇,记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盆底功能正常的产妇... 目的:研究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查中盆底三维超声、盆底二维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在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妇,记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盆底功能正常的产妇记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盆底三维超声、盆底二维超声检查,比较分析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横径、盆膈裂孔前后径、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厚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横径、盆膈裂孔前后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三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在临床诊断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有应用价值,检出符合率等诊断效果均较理想,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被引量:26
13
作者 于绍卉 李长慧 +2 位作者 程巍 张丽钰 王艳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配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盆肌收...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配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盆肌收缩力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35/36)优于对照组(83.34%,30/36)(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72.23%,26/36)优于对照组(66.67%,24/36)(P<0.05)。结论针刺配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显著,患者盆底肌肉收缩力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盆底康复技术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14
作者 陈雪松 王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6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1组(自然分娩)及研究2组(剖宫产),各50例。两组产妇均采取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四维盆底超声参数,不同状...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1组(自然分娩)及研究2组(剖宫产),各50例。两组产妇均采取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四维盆底超声参数,不同状态下肛提肌厚度与肛提肌裂孔最大面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研究1组产妇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33.55±11.19)mm、尿道旋转角(95.16±17.42)°、膀胱尿道后角(141.98±6.14)°、宫颈下移距离(19.76±5.39)mm均大于研究2组的(21.22±10.09)mm、(39.41±4.31)°、(48.99±6.05)°、(16.96±5.03)mm,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两组产妇缩肛状态、静息状态、最大Va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厚度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研究1组产妇缩肛状态、静息状态、最大Va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最大面积分别为(15.14±3.16)、(18.68±3.43)、(22.19±5.97)cm^(2),明显比研究2组的(12.79±2.66)、(16.49±2.79)、(19.58±4.11)cm^(2)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壁脱垂、肛提肌损伤、直肠前壁膨出发生率分别为56.00%、28.00%、12.00%、22.00%,均大于研究2组的16.00%、2.00%、0、2.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结论产妇产后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较于剖宫产产妇而言,自然分娩产妇的发生率要更高,可通过四维盆底超声来协助诊断,此诊断方法可行,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四维盆底超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莉娟 秦文桦 +2 位作者 陈雅芬 黄慧萍 韦炜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5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半年内且年龄在24~39岁的产后妇女,通过问卷调查、体检筛选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人群作为产后半年组(200例)...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半年内且年龄在24~39岁的产后妇女,通过问卷调查、体检筛选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人群作为产后半年组(200例),同时选取同期分娩后超过3年以上同样年龄段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产后3年组(2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电刺激生物反馈的盆底康复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盆底肌肉肌力变化以及POP-Q分度情况。结果治疗后产后半年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产后3年组的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和POP-Q分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产后半年组治疗效果优于产后3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产后半年内康复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6
作者 陈艳梅 余咏宜 蔡依婵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盆底肌肌力、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盆底肌电位及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盆底肌肌力和PFDI-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治疗次数、盆底肌肌电恢复治疗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按摩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磁电 肌筋膜手法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洪小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该院收治的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凯格...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该院收治的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凯格尔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两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尿失禁[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盆底肌肌电水平、盆底功能障碍[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和性功能障碍[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ICIQ-SF、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降低尿失禁和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提高盆底肌肌电水平和性功能障碍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凯格尔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仪 凯格尔运动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尿失禁 盆底肌肌电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8
作者 马新乐 常凤玲 原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是因盆腔内支持结构产生缺陷或退化,损伤后导致功能障碍[1]。患者多为经阴道分娩产妇及中年妇女,临床多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目前,临床对产后PFD诊断多为触诊、手术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是因盆腔内支持结构产生缺陷或退化,损伤后导致功能障碍[1]。患者多为经阴道分娩产妇及中年妇女,临床多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目前,临床对产后PFD诊断多为触诊、手术等,其中触诊难以完整触摸患者盆底病变的具体情况,而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不易于患者接受[2]。经会阴四维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作为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式,两者应用在产后PFD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的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关于比较两者诊断价值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85例高度疑似为产后PFD患者均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MRI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分娩产妇 MRI检查 女性疾病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年妇女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待产分娩与传统待产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防效果分析
19
作者 黄雪瑞 朱新如 李卿双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9期2363-2365,共3页
目的:分析水中待产分娩与传统待产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驻马店市中医院进行阴道试产的60例产妇临床资料,依据产妇意愿分为两组,32例采用传统待产分娩的为传统组,28例采用水... 目的:分析水中待产分娩与传统待产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驻马店市中医院进行阴道试产的60例产妇临床资料,依据产妇意愿分为两组,32例采用传统待产分娩的为传统组,28例采用水中待产分娩的为水中组。比较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盆底电生理指标、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和剖宫产率。结果:水中组POP及SUI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4.391,P<0.05);水中组盆底肌肉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81、2.401,P<0.05);水中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P<0.05);两组产妇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1、0.339、0.980、0.478、0.255,P>0.05);水中组剖宫产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1,P<0.05)。结论:水中待产分娩对产后PFD预防效果优于传统待产分娩,能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POP及SUI发生率,减轻对盆底肌纤维的损伤,且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水中待产分娩 盆底电生理指标 压力性尿失禁 剖宫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的价值
20
作者 梁燕运 张小英 梁惠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98-0201,共4页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伽师县人民医院2023年10月到2024年1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盆底肌训练治...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伽师县人民医院2023年10月到2024年1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仪的使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盆底肌肉张力评分情况及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次数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压力性尿失禁次数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