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产业关联网络演变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娜 陈兴鹏 +1 位作者 张子龙 逯承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9期1045-1051,共7页
区域产业关联网络演化的分析与比较研究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与升级的重要依据,能为经济发展的现象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提供一定的解释。以我国西北五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构造... 区域产业关联网络演化的分析与比较研究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与升级的重要依据,能为经济发展的现象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提供一定的解释。以我国西北五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构造了西北地区整体及西北五省的产业关联网络,计算了特征途径长度、聚类系数、网络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相关指标,绘制了可视化网络结构拓扑图,根据计算结果对西北五省整体及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及关联网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及西北五省产业关联网络均具有小世界性,中心性较高的为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变化产业结构呈现优化发展的趋势,网络均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个别产业在网络中居于稳定的核心地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投入—产出 西北地区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关联网络中的产业重要性算法研究——基于复杂网络中心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亮 尹艳冰 朱春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102,共7页
产业关联网络高密度、加权有向和带有自环的特性不同于一般复杂网络,使得传统的基于最短路径的紧密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算法无法适用于产业关联网络。在随机游走的基础上设计的随机游走中心性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产业关联网络高密度、加权有向和带有自环的特性不同于一般复杂网络,使得传统的基于最短路径的紧密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算法无法适用于产业关联网络。在随机游走的基础上设计的随机游走中心性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对中国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计算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合理的对产业的重要性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复杂网络 中心性 随机游走 产业重要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关联网络结构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宗刚 韩建飞 陈鸣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基于投入产出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产业关联网络模型,利用2002~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四个时间节点的产业关联网络,发现产业关联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即多数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一个产业即可发现投入产出关联。通过度、中间中心性以及关联度等... 基于投入产出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产业关联网络模型,利用2002~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四个时间节点的产业关联网络,发现产业关联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即多数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一个产业即可发现投入产出关联。通过度、中间中心性以及关联度等指标对产业关联网络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多数产业的度数小于平均度数,度数较大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基础产业,而且这些产业多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如果发生问题,危机更容易波及整个网络,但这些产业之间对于去掉一些链路不敏感,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网络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04-108,共5页
以2002年以来的中国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流量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产业关联网络结构变动特征,通过测算其平均最短距离、聚类系数、网络密度、中心度、子群分布... 以2002年以来的中国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流量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产业关联网络结构变动特征,通过测算其平均最短距离、聚类系数、网络密度、中心度、子群分布等结构分析指标,并指标对比,对中国产业关联网络结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经济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关联网络结构测度 被引量:6
5
作者 余菜花 刘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49-55,共7页
制造业是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试从网络的角度构造并揭示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关联网络的特征。首先基于江苏省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构建江苏制造业产业关联网络,然后从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四个角度对产... 制造业是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试从网络的角度构造并揭示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关联网络的特征。首先基于江苏省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构建江苏制造业产业关联网络,然后从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四个角度对产业关联网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关联网络为低密度网络,并存在明显的分层状况;化学工业等8个产业在产业关联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凝聚子群现象和核心-边缘结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制造业 产业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W模型的产业关联网络演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文献 邢李志 关峻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4,共5页
首先,介绍了GLW模型,它综合了BBV模型与LW模型的特点,即P(K)、P(W)和P(S)从Boltzmann-Gibbs分布向Pareto分布逐渐过渡;然后,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现实复杂网络表现出的Levy Stable分布特点,即头端倾向于Boltzmann-Gibbs分布,尾端倾向于Par... 首先,介绍了GLW模型,它综合了BBV模型与LW模型的特点,即P(K)、P(W)和P(S)从Boltzmann-Gibbs分布向Pareto分布逐渐过渡;然后,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现实复杂网络表现出的Levy Stable分布特点,即头端倾向于Boltzmann-Gibbs分布,尾端倾向于Pareto分布,并提出可以用Levy Stable分布拟合GLW模型的分布状况;最后,根据中国近年的IO数据构建了ISRN模型,并发现这类加权有向网络的P(W)和P(S)具有Levy Stable分布的特点,因此可以采用GLW模型的演化机制解释新兴产业衍生于传统产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加权局域世界网络模型 Stable分布 PARETO分布 Boltzmann-Gibbs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据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彭迪云 周美楠 邓语宣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测算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中心度特征,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的三大中心度特征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空间关联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韧性的提升,并且在金融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以及非工业城市中,产业空间关联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进而提出有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韧性水平攀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 经济韧性 长江中游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产业强关联网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华玲 周燕 唐建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46-54,共9页
为了研究区域产业强关联网络以及其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采用威弗组合指数的方法来确定关联关系临界值,提取强关联关系;再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产业强关联网络,并分析了该产业强关联网络的特征;最后通过分析网络中心... 为了研究区域产业强关联网络以及其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采用威弗组合指数的方法来确定关联关系临界值,提取强关联关系;再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产业强关联网络,并分析了该产业强关联网络的特征;最后通过分析网络中心性指标与产业总产出的关系,得出了网络中心性对产业发展水平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产业关联网络 网络中心性 产业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模型研究——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关峻 徐泽磊 邢李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2-79,共8页
投入产出表数据都以矩阵形式给出,能够描述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通过直接或间接处理后可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全球产业强关联网络(... 投入产出表数据都以矩阵形式给出,能够描述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通过直接或间接处理后可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全球产业强关联网络(GISRN)模型,然后,以特定的产品部门为核心产品部门,构建了全球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GICDN)模型,最后,采用紧密中心性网络特征值,研究了汽车制造业作为核心产品部门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投入产出结构 产业集群关联网络 汽车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重要性的支柱产业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10
作者 陈海涛 《商展经济》 2024年第4期147-150,共4页
本文以浙江省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构建了相应的产业关联网络,并对该产业关联网络的拓扑性质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小世界特性,但不具有无标度特性。此外,文章还计算了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三个节点重要性指标值,在此基础上筛... 本文以浙江省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构建了相应的产业关联网络,并对该产业关联网络的拓扑性质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小世界特性,但不具有无标度特性。此外,文章还计算了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三个节点重要性指标值,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浙江省在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投入产出表 产业关联网络 节点重要性 支柱产业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个产业部门下贵州省的产业关联关系分析
11
作者 陈永洁 邓平稳 于桂海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1期255-257,共3页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构建了贵州省产业部门关联网络,对该网络进行了网络指标分析;并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对贵州省产业部门关联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贵州省12个产业部门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工...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构建了贵州省产业部门关联网络,对该网络进行了网络指标分析;并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对贵州省产业部门关联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贵州省12个产业部门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工业以及金融业是产业关联网络的中心枢纽;②最终消费水平以及就业潜力网路和共同产业集群网络对产业关联网络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网络指标分析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贵州省大数据相关产业网络结构分析
12
作者 熊超 王品 +1 位作者 肖建雄 陈涛 《绿色科技》 2023年第7期267-271,共5页
贵州开始重点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以来,全省GDP从2015年的1.05万亿元增加至1.78万亿元,而GDP增速近10年位居全国前列,近几年位居全国前3。利用贵州省各部门投入产出表,通过对大数据相关产业划分,利用威弗托马斯指数构建贵州省产业关联网... 贵州开始重点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以来,全省GDP从2015年的1.05万亿元增加至1.78万亿元,而GDP增速近10年位居全国前列,近几年位居全国前3。利用贵州省各部门投入产出表,通过对大数据相关产业划分,利用威弗托马斯指数构建贵州省产业关联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大数据相关产业的网络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贵州大数据相关产业对于贵州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大数据相关产业在贵州经济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大数据相关产业在贵州属于高端型产业,有较强经济拉动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大数据相关产业的自身发展,对贵州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大数据相关产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在贵州省产业中处于较为中心的位置,且已经普及到各产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威弗托马斯指数 贵州省产业关联网络 网络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旁侧关联网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效珍 赵炳新 肖雯雯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130,共9页
研究主导部门在经济起飞中的作用时,罗斯托(Rostow)使用旁侧效应表示主导部门的变动所引起的周围一系列变化。由于缺乏可计算的方法,对旁侧效应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本文在产业网络的基础上,根据旁侧效应的内涵提出协同型和竞争型旁侧... 研究主导部门在经济起飞中的作用时,罗斯托(Rostow)使用旁侧效应表示主导部门的变动所引起的周围一系列变化。由于缺乏可计算的方法,对旁侧效应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本文在产业网络的基础上,根据旁侧效应的内涵提出协同型和竞争型旁侧关联的概念,构建了两类产业旁侧关联网络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四种旁侧效应。计算实例表明,产业旁侧关联网络可以描述产业部门之间的旁侧关联,表明活动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征,为分析旁侧效应提供了方法,也为研究关键产业、产业集群和制定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等问题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侧关联 产业旁侧关联网络 旁侧效应 产业网络
原文传递
中国与欧盟产业强关联复杂网络系统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原嫄 孙欣彤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4-142,167,共10页
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和欧盟细分产业的强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子群及个体三个层级对中欧的产业网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中国产业复杂网络发展趋势、规律以及阶段定位。研究发现:①产业强关联网络的发展具有显著规律性... 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和欧盟细分产业的强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子群及个体三个层级对中欧的产业网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中国产业复杂网络发展趋势、规律以及阶段定位。研究发现:①产业强关联网络的发展具有显著规律性,欧盟产业强关联网络发展形态是中国的高级演化模式;②欧盟产业间的紧密度及群体聚集趋势均优于中国,但中国产业间的资源传输效率表现更好;③中国当前正处于分配性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换位的转型期,但尚未达到欧盟所处的以服务业高度集聚作为网络枢纽以带动全行业发展的成熟稳定期;④中国和欧盟的区块网络均呈现近似“核心—边缘”的等级层次结构,分块网络从“单核心”驱动向“双核心”共振驱动更迭,但欧盟比中国更早实现双核心驱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块模型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蔚 祝红飞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8,共14页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培育及构建新质生产力尤为关键。在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趋势下,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评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培育及构建新质生产力尤为关键。在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趋势下,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评价,发现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区域间极端差异在缩小,但区域内部差异在逐步扩大。从基础保障、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及效用扩散三个方面阐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结合实证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使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3.1%,这种渐进式线性影响效应具有拔高上限、提升下限的重要作用,且影响效应因地区、建设水平、作用维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机制效应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产业网络关联程度、政府创新竞争效应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而知识溢出对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遮掩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整体层面产业网络关联程度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门槛效应,并且该影响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双重门槛效应,在西部及东北地区表现为单重门槛效应,表明产业网络关联程度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渐进式的非线性关系,并且该影响效应在越过门槛值后显著提升,同时也因地理区位差异而有所不同。有鉴于此,应全面落实一体化管理模式,统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难点问题纾解、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抓手,消除要素流动阻隔,加快要素知识、技术等信息共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稳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支撑,助力科学技术突破,扩大产业网络关联效应,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扩散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新质生产力 知识溢出 产业网络关联程度 政府创新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网络的东中部省份核心-边缘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勇 李苗苗 《求索》 CSSCI 2018年第2期85-93,共9页
依据产业复杂网络的构建原理,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构建中国东中部地区6个省市的产业关联网络,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比研究这6个省市产业关联的核心-边缘结构变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转移促进了各省市内部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化了核... 依据产业复杂网络的构建原理,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构建中国东中部地区6个省市的产业关联网络,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比研究这6个省市产业关联的核心-边缘结构变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转移促进了各省市内部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化了核心产业的能力;产业转出方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结构升级,产业发展重心逐渐转向现代服务业,而产业转移承接方主要承接了从东部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及部分重污染产业;转出方2007年的边缘产业和2012年转入方的增加产业有较高的一致性,反映了产业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的产业容易发生转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联网络 产业转移 核心-边缘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