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温深穿透有机延迟交联酸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鄢宇杰 王彦玲 +2 位作者 侯帆 罗攀登 史文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5-1518,1522,共5页
为实现碳酸盐岩储层高温井及深井中的延长反应和深穿透作用,创新使用钛离子缓释原理,自制了可在高温、高浓度盐酸条件下交联有机酸的交联剂OAC-1,形成了耐高温深穿透有机延迟交联酸复合体系,并对其耐温耐剪切性、破胶性、降滤失性及携... 为实现碳酸盐岩储层高温井及深井中的延长反应和深穿透作用,创新使用钛离子缓释原理,自制了可在高温、高浓度盐酸条件下交联有机酸的交联剂OAC-1,形成了耐高温深穿透有机延迟交联酸复合体系,并对其耐温耐剪切性、破胶性、降滤失性及携砂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延迟198 s后进行交联,在温度150℃,剪切速率170 s^(-1)条件下,连续剪切100 min后,黏度仍然保持在55 mPa·s以上,具有良好的延迟交联性和耐温耐剪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交联 耐高温 深穿透 延迟交联 交联酸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技术及运用分析
2
作者 黄韬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24期73-75,共3页
在油气田开发工程中,酸化压裂技术因优势特征较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非常规油气藏实现缝网压裂改造最核心的技术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动用体积,而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技术是对酸化压裂的升级和改造... 在油气田开发工程中,酸化压裂技术因优势特征较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非常规油气藏实现缝网压裂改造最核心的技术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动用体积,而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技术是对酸化压裂的升级和改造,呈现出了更强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基于此,本文结合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工艺的原理后,采取实验论证的方式,验证了这种工艺的功能作用,其中包括酸岩反应速度、导流能力以及携砂能力等,重点阐述了科学应用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技术的有效措施,旨在促进我国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交联酸 加砂化压裂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气田白云岩储层交联酸酸压技术实践 被引量:18
3
作者 伊向艺 卢渊 +3 位作者 宋毅 赵振峰 赵文 周晓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4,117,共3页
近年来,针对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中外已形成了以深度酸压为主体的各种酸压技术,同时还尝试了加砂压裂改造。在分析了酸压和加砂压裂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携砂酸压工艺。在大量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靖边气田纯度较高的白云岩储层进行了交... 近年来,针对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中外已形成了以深度酸压为主体的各种酸压技术,同时还尝试了加砂压裂改造。在分析了酸压和加砂压裂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携砂酸压工艺。在大量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靖边气田纯度较高的白云岩储层进行了交联酸携砂酸压的研究与实践。先后运用该技术施工11井次,成功率达100%,有效率为100%,最大加砂量为25.1m3,加砂规模接近该地区普通加砂压裂的规模。压裂前每口井均无气产出,而压裂后试气的无阻流量或井口产量为1.0318×104~37.0236×104m3/d,返排率均大于79%,与邻近井的其他施工工艺增产效果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低渗透 高温低压 交联酸 携砂 靖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深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用交联酸体系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增宝 付敏杰 +3 位作者 宋奇 汪淼 赵修太 王彦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1-606,共6页
常规酸液体系不适用于高温(>140℃)深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为了获得耐温性能优良的酸液体系,按质量比12∶15∶30∶15∶0.125将氧氯化锆、水、异丙醇、乳酸和木糖醇混合后在50~55℃条件下反应3~4h合成了耐温有机锆交联剂ECA... 常规酸液体系不适用于高温(>140℃)深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为了获得耐温性能优良的酸液体系,按质量比12∶15∶30∶15∶0.125将氧氯化锆、水、异丙醇、乳酸和木糖醇混合后在50~55℃条件下反应3~4h合成了耐温有机锆交联剂ECA-1,优选出了酸化压裂用稠化剂EVA-180,确定了交联酸体系最佳配方:20%HCl+0.8%~1.2%稠化剂EVA-180+3.0%~5.0%交联剂ECA-1+0.03%破胶剂EBA,研究了该交联酸体系的高温流变性能、缓速性能、破胶性能及体系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该交联酸体系的耐温抗剪切性能良好,成胶强度>0.06 MPa,140℃、170 s-1条件下剪切1 h后的黏度在100 m Pa·s左右;与大理石反应10 h后溶蚀率为60%,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可实现深部酸化。此外,该交联酸体系破胶彻底,无残渣,破胶液黏度为3 m Pa·s,易于返排。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有机锆的加入使稠化酸形成了具有错综致密网状结构的交联酸,从而提高了交联酸体系的耐温抗剪切性能和缓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深井 化压裂 交联酸 高温流变性能 缓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技术在复杂岩性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罗云 刘爱华 +2 位作者 王俊明 杨春艳 祁万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6-269,共4页
大部分多介质或复杂岩性油藏表现出难开采的特点,在勘探和开发中需要采取一些改造措施,才能达到工业产能。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工艺是将加砂压裂和酸化压裂技术有机结合,前置液和携砂液全部采用交联酸,真正实现了酸蚀与携砂同步进行。在... 大部分多介质或复杂岩性油藏表现出难开采的特点,在勘探和开发中需要采取一些改造措施,才能达到工业产能。交联酸加砂酸化压裂工艺是将加砂压裂和酸化压裂技术有机结合,前置液和携砂液全部采用交联酸,真正实现了酸蚀与携砂同步进行。在储层段形成多支且更长的酸蚀-支撑复合裂缝。以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藏狮31井为例,从液体性能评价试验、工艺技术难点和配套技术的应用、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等方面,分析评价了这种新技术。该技术在青海油田多介质复杂岩性油藏应用中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油藏 交联酸加砂化压裂技术 复合裂缝 导流能力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酸携砂压裂工艺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白建文 胡子见 +3 位作者 侯东红 冯朋鑫 李达 张正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18,128,共4页
近年来,针对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中外已形成了以深度酸压为主体的各种酸压技术,同时还尝试了加砂压裂改造。在分析酸压和加砂压裂不足的基础上,针对长庆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开发了交联酸携砂压裂工艺,交联酸压裂液具有黏度高... 近年来,针对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中外已形成了以深度酸压为主体的各种酸压技术,同时还尝试了加砂压裂改造。在分析酸压和加砂压裂不足的基础上,针对长庆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开发了交联酸携砂压裂工艺,交联酸压裂液具有黏度高、滤失低、摩阻低、易泵送、酸岩反应速度慢、造缝效率高、返排容易、流变性好、能携砂等一系列优点,从而实现酸液体系深穿透、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延长压后有效期、提高单井产能的目的。从2006年以来先后运用该技术在靖边气田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交联酸携砂压工艺改造试验,与邻近井的其他施工工艺增产效果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田 盐岩储层 交联酸携砂压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耐高温交联酸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房好青 牟建业 +2 位作者 王洋 李春月 罗攀登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818,共4页
顺南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温度高,酸化压裂改造需要一种耐高温的酸液体系。针对该问题,研制了新型耐高温的稠化剂、交联剂,优化了交联酸体系,并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乙烯基吡咯烷酮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顺南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温度高,酸化压裂改造需要一种耐高温的酸液体系。针对该问题,研制了新型耐高温的稠化剂、交联剂,优化了交联酸体系,并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乙烯基吡咯烷酮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等为原料,合成了稠化剂LG-1;以氧氯化锆、异丙醇、多元醇PA和多羟基羧酸钠等为原料,合成了有机锆交联剂LC-1;优选了缓蚀剂、助排剂及铁离子稳定剂,并优化了其质量分数。最终获得耐高温交联酸体系的配方:(5%~20%)盐酸+1.25%LG-1+1.5%LC-1+2.0%SH-1+2.0%HY-207+2.5%SL-SIC150。该体系耐温达160℃,在170 s-1的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90 min,黏度稳定在100 mPa·s以上;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破胶性能,采用0.3%过硫酸铵溶液破胶后,黏度小于5 mPa·s。新型交联酸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能满足顺南地区高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对酸液耐温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交联酸 稠化剂 交联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交联酸液体系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温长云 王磊 +1 位作者 马收 黄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针对滩坝砂低渗透油藏渗透率低、储量规模大、储层物性差、非均质严重、层间差异大等地质特点,研制了新型地面交联酸液体系,通过室内交联和破胶实验,筛选出了能在强酸性务件下交联,成本较低的稠化剂和交联剂,并配制了交联酸进行室温成... 针对滩坝砂低渗透油藏渗透率低、储量规模大、储层物性差、非均质严重、层间差异大等地质特点,研制了新型地面交联酸液体系,通过室内交联和破胶实验,筛选出了能在强酸性务件下交联,成本较低的稠化剂和交联剂,并配制了交联酸进行室温成胶和破胶实验,确定了室内最优的交联比和聚合物黏度,加入添加剂配制成交联酸体系,分别进行成胶、破胶、缓蚀、助排、耐温实验。新型地面交联酸液体系具有高黏度、低滤失,低酸岩反应速度,更大改造半径等优点,在滨10X1井应用取得良好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砂 低渗透油藏 交联酸 稠化剂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交联酸携砂酸压改造新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伊向艺 卢渊 +2 位作者 李沁 李月丽 姬伟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0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世界上油气储量的60%、产量的50%来自碳酸盐岩油气藏。该类油气藏非均质性强,孔隙、裂缝系统复杂,进行储层改造是该类油气藏开采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手段。在总结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和酸压改造技术特点的基础上... 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世界上油气储量的60%、产量的50%来自碳酸盐岩油气藏。该类油气藏非均质性强,孔隙、裂缝系统复杂,进行储层改造是该类油气藏开采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手段。在总结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和酸压改造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交联酸携砂酸压工艺技术。深入分析了携砂酸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该工艺的特点是将酸压形成的多分支酸蚀裂缝和加砂压裂形成的较高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长、更高和更长期导流能力的酸蚀-支撑复合裂缝。运用交联酸携砂酸压工艺对靖边气田白云岩储层的14口井进行现场施工,取得较好效果,施工成功率和有效率均达100%。该工艺的应用,能更大程度地改造储层,提高增产效果,延长增产有效期,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工程技术 油气田开发工程 储层改造 交联酸携砂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可携砂交联酸配方优化与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博 张士诚 +3 位作者 张雄 柳凯誉 张健 艾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酸压携砂可以实现加砂压裂的高导流能力及常规酸压的多裂缝效果,而选择耐高温可携砂的酸液体系是实现酸压携砂的关键。针对目前国内外适于深层高温施工交联酸体系较少的现状,通过室内实验研制了一种耐高温可携砂交联酸压裂液体系,配方为... 酸压携砂可以实现加砂压裂的高导流能力及常规酸压的多裂缝效果,而选择耐高温可携砂的酸液体系是实现酸压携砂的关键。针对目前国内外适于深层高温施工交联酸体系较少的现状,通过室内实验研制了一种耐高温可携砂交联酸压裂液体系,配方为20%盐酸+1.0%稠化剂YT-217+1.6%交联剂JQ-1+0.4%交联剂JP-2+2%JG-1高温缓蚀剂+1.0%助排剂JZ-1+1.5%铁离子稳定剂JF-1。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交联时间为95 s左右,具有一定的延迟交联特性;该体系的耐温、抗剪切性能良好,在150℃、170 s-1条件下剪切120 min后的黏度大于50m Pa·s,且具有破胶彻底、与地层配伍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携砂 交联酸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酸酸化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0
11
作者 蒋建方 杨玉凤 +1 位作者 张智勇 孙海成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6期68-71,共4页
综述了交联酸酸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总结了地下交联酸与地面交联酸各自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它们的研究方向及发展潜力,并预测了交联酸酸化技术在未来储层改造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交联酸 技术进展 研究方向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酸携砂酸压在白云岩气藏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海涛 伊向艺 +2 位作者 卢渊 蒋廷学 李松颖 《油气井测试》 2010年第5期58-61,77-78,共4页
低渗白云岩储层自身物性条件较差,常规酸压及水力加砂压裂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取得明显的增产改造效果。在分析针对靖边气田现有白云岩储层改造面临的难点基础上,开展了交联酸携砂酸压工艺的研究与现场实践。该工艺将酸液携砂填充裂缝... 低渗白云岩储层自身物性条件较差,常规酸压及水力加砂压裂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取得明显的增产改造效果。在分析针对靖边气田现有白云岩储层改造面临的难点基础上,开展了交联酸携砂酸压工艺的研究与现场实践。该工艺将酸液携砂填充裂缝与破胶后酸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以最终形成高导流能力的酸蚀-支撑复合裂缝,扩大了油气渗流通道。现场11井次试验表明,措施成功率达100%,最大加砂量25.1m3,压后平均返排率在82%以上,平均试气无阻流量达12×104m3/d以上,最高获37.0236×104m3/d。与邻井其他工艺增产效果相比,该工艺具有一定优势,为碳酸盐岩类储层增产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靖边气田 交联酸 携砂 无阻流量 返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类交联酸破胶新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沁 李根生 +2 位作者 伊向艺 卢渊 陈文玲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聚丙烯酰胺类交联酸已广泛应用于高温深井地层酸压改造中,提高其破胶效率有利于降低地层伤害和提高增产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交联酸中酸的加量、温度以及破胶剂加量对交联酸破胶效果的影响,利用螯合剂络合金属离子方法,对交联酸破... 聚丙烯酰胺类交联酸已广泛应用于高温深井地层酸压改造中,提高其破胶效率有利于降低地层伤害和提高增产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交联酸中酸的加量、温度以及破胶剂加量对交联酸破胶效果的影响,利用螯合剂络合金属离子方法,对交联酸破胶效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小于60℃、酸的加量大于15%时,交联酸的黏度大于400mPa·s,不发生破胶;当交联酸中酸的加量为20%时,过硫酸铵加量由0.1%增至0.6%对破胶效果影响不大;温度为90℃时,交联酸的黏度在10min后降至5mPa·s,残渣含量1 470mg/L,破胶不均匀。对比不同破胶方式下的破胶效果可知,交联酸中加入0.1%EDTA和0.1%胶囊破胶剂,60min后其黏度降至8mPa·s,残渣含量387mg/L,破胶效果好。这表明,应用胶囊破胶剂和EDTA(螯合剂)的组合破胶方式,可延缓破胶剂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和降低交联酸的黏度,达到改善交联酸破胶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交联酸 破胶剂 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压用交联酸添加剂的优选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修太 宋奇 +1 位作者 王彦玲 付敏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5-1628,共4页
对酸压用交联酸液进行了研究。在确定交联酸主剂的基础上,对其添加剂进行了室内评价与优选。实验筛选3.0%EEH为缓蚀剂,1.0%EET为铁离子稳定剂,1.0%EEZ为助排剂。确定的交联酸酸液对铁的腐蚀率低,稳定铁离子能力较强,具有较低的表界面张... 对酸压用交联酸液进行了研究。在确定交联酸主剂的基础上,对其添加剂进行了室内评价与优选。实验筛选3.0%EEH为缓蚀剂,1.0%EET为铁离子稳定剂,1.0%EEZ为助排剂。确定的交联酸酸液对铁的腐蚀率低,稳定铁离子能力较强,具有较低的表界面张力,易于返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酸 添加剂 缓蚀剂 铁离子稳定剂 助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石炭系油藏交联酸携砂压裂技术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斌 张健强 +2 位作者 郎建军 袁飞 伊利亚尔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60,155,共5页
新疆油田石炭系深层火山岩油藏具有高温、裂缝发育的特点,酸化、酸压技术在一些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油田开发后期,重复酸化效果变差。针对这一情况,研制了一种新型耐高温交联酸体系CYY-120,主要由稠化剂、交联剂、交联延迟剂... 新疆油田石炭系深层火山岩油藏具有高温、裂缝发育的特点,酸化、酸压技术在一些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油田开发后期,重复酸化效果变差。针对这一情况,研制了一种新型耐高温交联酸体系CYY-120,主要由稠化剂、交联剂、交联延迟剂、破胶剂等组成,该体系拥有良好的高温流变性能、携砂性能、缓速性能、降滤失和破胶性能。现场将酸压和加砂压裂技术的优点结合,应用交联酸携砂压裂工艺实施2井次施工,取得了成功,证实了该工艺在深层火山岩储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交联酸 加砂压裂 复合裂缝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酸加砂压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车明光 王永辉 +3 位作者 袁学芳 彭建新 朱绕云 马滨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13-415,435,共4页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和孔洞关系复杂,在裂缝和孔洞不发育的低品位储层进行酸压效果差。在分析酸压和压裂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交联酸携砂压裂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该技术是携砂液使用交联酸,形成带有酸液刻蚀和支撑剂支撑...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和孔洞关系复杂,在裂缝和孔洞不发育的低品位储层进行酸压效果差。在分析酸压和压裂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交联酸携砂压裂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该技术是携砂液使用交联酸,形成带有酸液刻蚀和支撑剂支撑的复合人工裂缝,扩大储层和人工裂缝的接触面积。交联酸耐温流变性和携砂性能好,酸岩反应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黏度和携砂能力。在酸岩反应速度和导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携砂阶段使用不同浓度酸液的工艺方法,在缝端和缝口分别发挥酸液刻蚀和压裂支撑的优势,保持人工裂缝的高导流值。交联酸压裂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现场应用8井次,施工成功率100%,为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交联酸 携砂压裂 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碳酸盐岩抗高温交联酸体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馥 肖承川 +2 位作者 黄磊光 曾科 尧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了满足高温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的要求,优选了交联酸稠化剂和交联剂并与酸液添加剂形成了一种抗高温交联酸压裂液体系。稠化剂和交联剂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交联酸在高温下的综合性能,通过对稠化剂酸溶性、酸基液热稳定性及交联剂的交联... 为了满足高温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的要求,优选了交联酸稠化剂和交联剂并与酸液添加剂形成了一种抗高温交联酸压裂液体系。稠化剂和交联剂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交联酸在高温下的综合性能,通过对稠化剂酸溶性、酸基液热稳定性及交联剂的交联时间、交联粘度、交联酸的抗温时间等指标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稠化剂为DM3802,最佳交联剂为JL-10,并确定了用量。与酸液添加剂的配伍性实验也表明该体系配伍性良好。在120℃下对该交联酸压裂液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抗剪切、携砂性能、低滤失、易破胶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抗高温 交联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31井交联酸酸压加砂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俊明 祁万顺 +2 位作者 张培平 赵铭辉 宋万福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z1期57-59,共3页
交联酸体系具有良好的温度、剪切稳定性,携砂性能、缓速性能和高粘度、低滤失的作用,可满足储层深度改造的目的。结合狮子沟油田深度酸压技术与狮31井储层特点,应用新型交联酸酸压加砂工艺,提高裂缝沟通深度与酸液作用距离,连通远井断... 交联酸体系具有良好的温度、剪切稳定性,携砂性能、缓速性能和高粘度、低滤失的作用,可满足储层深度改造的目的。结合狮子沟油田深度酸压技术与狮31井储层特点,应用新型交联酸酸压加砂工艺,提高裂缝沟通深度与酸液作用距离,连通远井断层裂缝系统和储集空间;且裂缝被支撑,不能闭合,形成高导流能力油气渗流通道,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由于狮24井区E32层组上部油层动用程度低,该井措施改造与增产效果将为这一构造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31井 交联酸 加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地面交联酸酸液交联剂的研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席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7,95,共3页
为了提供满足高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深层酸压改造需要的新型酸液体系,利用异丙醇锆为中间体,乳酸(钠)和丙三醇为配位体的2步合成法,合成出了耐高温酸液有机锆交联剂,该交联剂与稠化剂GC-201在交联比为100∶0.8时,常温交联时间为8~11 mi... 为了提供满足高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深层酸压改造需要的新型酸液体系,利用异丙醇锆为中间体,乳酸(钠)和丙三醇为配位体的2步合成法,合成出了耐高温酸液有机锆交联剂,该交联剂与稠化剂GC-201在交联比为100∶0.8时,常温交联时间为8~11 min。通过该交联剂调试出的耐高温地面交联酸缓速性能在120℃下,前10 min缓速率达到了90.89%,在120℃以170 s-1的速率剪切60 min后,黏度仍在93.3 mPa.s以上,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彻底破胶,黏度小于10 mPa.s,破胶液残渣含量为118 mg/L,适合川东北地区高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储层 交联酸 交联 有机锆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氢交联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立伟 陈宇睿 赖南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2-1057,共6页
实验室制备了多氢酸,考察了多氢酸与地层水、交联酸添加剂等的配伍性,研究了以多氢酸为基液的多氢交联酸、以盐酸为基液的交联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多氢酸交联酸与地层水、交联酸添加剂的配伍性良好,且以多氢酸为酸性基液... 实验室制备了多氢酸,考察了多氢酸与地层水、交联酸添加剂等的配伍性,研究了以多氢酸为基液的多氢交联酸、以盐酸为基液的交联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多氢酸交联酸与地层水、交联酸添加剂的配伍性良好,且以多氢酸为酸性基液的多氢交联酸在地层温度下无脱水、分层现象。多氢交联酸的反应速率远小于交联酸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受酸液浓度的影响较小,多氢交联酸的氢离子传质系数更小,酸岩反应活化能更高,能够增大酸岩反应的活化能,可以有效降低酸岩反应速率,具有一定的缓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多氢 交联酸 岩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