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历代日月交食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鉴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中国自西汉至南宋共使用了29个日月交食周期,如重复不计,实有22个周期。计算交食周期的方程式通常有下列六式:(1)半食年/朔望月=会月/会率,(2)半食年/回归年=会岁/会率,(3)食年/朔望月=会月/朔望合数(交率... 中国自西汉至南宋共使用了29个日月交食周期,如重复不计,实有22个周期。计算交食周期的方程式通常有下列六式:(1)半食年/朔望月=会月/会率,(2)半食年/回归年=会岁/会率,(3)食年/朔望月=会月/朔望合数(交率),(4)食年/回归年=会岁/朔望合数(交率),(5)交点月/朔望月=会月/交数,(6)食年/交点月=交数/交率。中国古代以“大衍求一术”计算交食周期,与近代用连分数法算得的结果完全相同。经验算,绝大部分交食周期十分准确、密近。本文还对王充(甲)、(乙)、(丙)三周期以及中西交食周期的雷同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食周期 连分数法 交点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引潮力振动与大气潮汐的周期变化
2
作者 张明初 彭义峰 +1 位作者 张敏 胡宇峰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在天气学中,当复杂而开放的气候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临界状态时,任何微小的外力扰动都有可能带来一场雪崩式的"蝴蝶效应";而天气系统的演变尽管错综复杂,其实质却主要是冷暖气团的强弱与进退,再就是月球引潮力的周期变化还能... 在天气学中,当复杂而开放的气候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临界状态时,任何微小的外力扰动都有可能带来一场雪崩式的"蝴蝶效应";而天气系统的演变尽管错综复杂,其实质却主要是冷暖气团的强弱与进退,再就是月球引潮力的周期变化还能引发周期大气潮。据此推想,在月球的周期运行过程中,是交点月南、升、北、降水平引力拐点所产生的引潮力振动(方向、大小的改变),通过大气内部的动力过程,对不稳定气团可产生激发作用,从而引导冷暖空气南北进退和天气系统演变,便出现了周期大气潮和转折天气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点月 引潮力振动 大气潮 转折天气 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洪的生平、天文学成就和思想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美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年第2期129-142,共14页
刘洪是东汉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制定的乾象历多所创新,影响深远,在我国古代历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从刘洪的生平、天文学成就和思想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以求得到对刘洪的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 乾象历 天文学成就 我国古代 交食 交点月 朔望 历法史 生平 去极度 黄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麟德历交食计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金沂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推算日月食的方法,在麟德历里称为推游交术。新、旧唐书历志均载有术文,但互有小差。《旧唐书》失之于繁,《新唐书》又失之于简,且多有脱文和衍文。今以新、旧唐书互为参校阐述其计算方法,并对术文中的错漏之处进行必要的校正。
关键词 麟德历 交食计算 视差 旧唐书 计算方法 食分 改正值 交点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历法中入交定日术的几何解释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金沂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4期316-321,共6页
中国历法计算交食,首先要求定朔望时刻太阳、月亮到黄白交点的距离,以便判断是否入食限,这就是求入交定日术.本文试用几何学方法对隋唐历法中求人交定日的基本公式进行解释,并说明其天文意义.另外,根据日本薮内清教授的意见,可将其几何... 中国历法计算交食,首先要求定朔望时刻太阳、月亮到黄白交点的距离,以便判断是否入食限,这就是求入交定日术.本文试用几何学方法对隋唐历法中求人交定日的基本公式进行解释,并说明其天文意义.另外,根据日本薮内清教授的意见,可将其几何解释法进行简化,又得一近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解释 平太阳 定日 中国历法 改正值 交点月 定朔 近似方法 隋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冲之
6
作者 高兴春 《河北学刊》 1983年第4期158-159,共2页
祖冲之,字文远,祖籍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是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科学家。公元429年,祖冲之出生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勤奋学习,对各种事物敢于大胆设想,勤于实践。他搜集和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数学等方面的书籍与文献... 祖冲之,字文远,祖籍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是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科学家。公元429年,祖冲之出生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勤奋学习,对各种事物敢于大胆设想,勤于实践。他搜集和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数学等方面的书籍与文献资料,经常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他曾说:“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测算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所谓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之比。在我国古代,第一个算出的圆周率是三,即所谓“径一周三”。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冲之 圆周率 历法 交点月 指南车 密率 天文 岁差 数学 《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圆正交定理及其应用
7
作者 于志洪 《数学教学通讯》 1987年第6期11-12,共2页
过两圆的交点作两圆的切线,二切线所成的角称两圆的交角。若交角为直角,则称两圆正交。 [定理] 已知☉C1:x2+y2+d1x+e1y+f1=0,☉C2:x2+y2+d2x+e2y+f2=0,则两圆正交的充要条件是d1d2+e1e2=2(f1+f2)(注:大前提中已要求是圆,即di2+ei-4f... 过两圆的交点作两圆的切线,二切线所成的角称两圆的交角。若交角为直角,则称两圆正交。 [定理] 已知☉C1:x2+y2+d1x+e1y+f1=0,☉C2:x2+y2+d2x+e2y+f2=0,则两圆正交的充要条件是d1d2+e1e2=2(f1+f2)(注:大前提中已要求是圆,即di2+ei-4fi>0,i=1,2) 证:由平几知,过两圆交点A的切线分別过C2,C1,故二圆正交的充要条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点月 任意常数 理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解几题的探讨
8
作者 盛文哉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1期15-17,共3页
今年江苏省高考预考试卷文史类题五(31): 已知曲线为c:y=-x^2+x+2关于点P(a,2a)对称的曲线为c’,且曲线e和e’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设AB的斜率为k,求 (1)u的取值范围; (2)k的变化范围由此题引起下面两点思索。思索之一:如何判断点P与... 今年江苏省高考预考试卷文史类题五(31): 已知曲线为c:y=-x^2+x+2关于点P(a,2a)对称的曲线为c’,且曲线e和e’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设AB的斜率为k,求 (1)u的取值范围; (2)k的变化范围由此题引起下面两点思索。思索之一:如何判断点P与抛物线r的位置关系; 思索之二:点P与抛物线e的位置关系同曲线,与e’的交点之间的关系如何,下面就这两点思索探讨如下。一、如何判断点P与抛物线e的位置关系。若点P在抛物线e的凹向部分即抛物线的开口内部,就认为点P在抛物线e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泽 公共点 交点月 秀颖 数学解题 出点 文点 关乐 可由 实数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几何系列练习
9
作者 寿纪瑗 余学瑞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88年第8期15-26,40,共13页
关键词 圆心距 三点共线 阴影部分 平分线 相邻边 综合练习 弦心距 直角边 题设 交点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一类函数最值的一个公式
10
作者 胡岩火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1992年第4期23-23,共1页
求函数f(i)=(a+bt)<sup>1/2</sup>+(c-bt)<sup>1/2</sup>(b≠0,a+c】0)的最值,在一些书刊上都用三角代换法或两边平方法,但较麻烦,特别是两边平方法会出现因平方值域扩大而丢失最小值的错误。为了避免... 求函数f(i)=(a+bt)<sup>1/2</sup>+(c-bt)<sup>1/2</sup>(b≠0,a+c】0)的最值,在一些书刊上都用三角代换法或两边平方法,但较麻烦,特别是两边平方法会出现因平方值域扩大而丢失最小值的错误。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简化解法,用参数方程并结合几何意义求解十分理想。这是因为由这种方法推导出的公式可立刻写出此类函数的最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函数 求一 几何意义 简化解 三角代换 参数方程 交点月 石丁 了万 最短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线与三角形面积
11
作者 芮林森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5期21-23,共3页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题中,有一类与抛物线有关的三角形面积的试题,这类题沟通了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数学知识,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宽,且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举例谈这类试题的解法. 如图,是二次函数y b、。=ax<sup>2</sup>+bx+c=a...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题中,有一类与抛物线有关的三角形面积的试题,这类题沟通了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数学知识,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宽,且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举例谈这类试题的解法. 如图,是二次函数y b、。=ax<sup>2</sup>+bx+c=a(x+b/2a)<sup>2</sup>+4ac-b<sup>2</sup>/4a(a≠0)的图象,抛物线的顶点C的坐标为(-b/2a,4ac-b<sup>2</sup>/4a),与y轴的交点D的坐标为(0,C),当其判别式△=b<sup>2</sup>-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A(x<sub>1</sub>,0)、B(x<sub>2</sub>,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面积 数学题 二次函数 类试 交点月 字母系数 实数解 十布 截距 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平几知识简化解几题的计算
12
作者 蔡水明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86年第11期18-19,共2页
在求解有关直线和圆的解析几何问题的时候,若能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来发掘“形”对“数”的反作用,则可避免一些繁复的计算,使运算量大为减小. 例1 设A1、A2是一个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P1P2是与A1A2垂直的弦,求直线A1P1与A2P2交点... 在求解有关直线和圆的解析几何问题的时候,若能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来发掘“形”对“数”的反作用,则可避免一些繁复的计算,使运算量大为减小. 例1 设A1、A2是一个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P1P2是与A1A2垂直的弦,求直线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 说明:本题一般按交轨、转移法求解,具体运算较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解 转移法 交点月 四点共圆 等轴双曲线 十苦 对称关系 万为 弦长 丝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接
13
《新知客》 2010年第3期123-123,共1页
数学家八卦馆www-groups.dcs.st-and.ac.uk/~history数学家在人们的脑海中长久保持着一副皱眉抿嘴的形象,然而,在The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网站上,数学家们的正史野史被一并收入。在这里,能看到这些拥有超级大脑的... 数学家八卦馆www-groups.dcs.st-and.ac.uk/~history数学家在人们的脑海中长久保持着一副皱眉抿嘴的形象,然而,在The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网站上,数学家们的正史野史被一并收入。在这里,能看到这些拥有超级大脑的人们的种种八卦。比如,祖冲之与国子监太学生们之间的尴尬故事:祖冲之著作的丢失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VE 太学生 极简主义 数字系统 圣安德鲁斯大学 专题资料 印度数学 交点月 计算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lunar node tide and great earthquakes 被引量:2
14
作者 Yin Dong-Shan Gao Yu-Ping Hui Hu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1-8,128,共9页
This study selects six consecutive 18.6 years of global M≥7.0 earthquakes,calculates the lunar declination angle based on the time of the earthquakes,and divides the global earthquakes into 13 research regions accord... This study selects six consecutive 18.6 years of global M≥7.0 earthquakes,calculates the lunar declination angle based on the time of the earthquakes,and divides the global earthquakes into 13 research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global plate distribution facts to explore the lunar infl uence of earthquak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unar declination angle and these earthquakes is analyz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oon advances to a certain interval of its declination angle,the earthquakes are concentrated in a certain research region,whereas other research regions are relatively calm,providing a scientifi c basis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s in each research region.The 18.6-year cycle is the lunar declination angle change cycle,and it is also the major nutation cycle of the earth’s motion and lunar node movement cycle.This is,in reality,the eff ect of the lunar node tide,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ar declination angle lunar node tide great earthquakes dividing region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冲之的法家思想和他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15
作者 张志国 孙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19-21,共3页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早在五世纪的时候,他就在科学的几个领域内有了卓越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比欧洲科学家早一千多年;...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早在五世纪的时候,他就在科学的几个领域内有了卓越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比欧洲科学家早一千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现交点月,并把岁差应用到历法上;在机械方面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创造水碓磨等。这些重要贡献,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点月 法家思想 古代历史 缀术 数字的 生产实践经验 儒法 天命论 法兴 神不灭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计量史上的祖冲之
16
作者 关增建 《江苏现代计量》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他推算出了高准确数值的圆周率,使之领先世界一千多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大数学家;他编制《大明历》,发现了交点月,把岁差应用到历法上,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复原指南车、发明千...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他推算出了高准确数值的圆周率,使之领先世界一千多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大数学家;他编制《大明历》,发现了交点月,把岁差应用到历法上,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复原指南车、发明千里船、创制水推,是一位优秀的机械发明家。与此同时,他对中国古代计量测试技术的进步和计量科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杰出的计量学家。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测试技术 计量科学 交点月 大明历 南北朝时期 大数学家 律尺 三上义夫 律历志 新莽嘉量
原文传递
地球引潮力极大值和强潮汐周期性指数的建立与定性分析
17
作者 滕永富 刘复刚 +3 位作者 王伟 王丽婧 罗金明 侯建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9,共10页
日、月对地球表层海水的引潮力导致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成熟理论.地球除具有日、月、年潮汐规律外,还具有明显的准1800年、200年、50~70年、18.6年、9.3年和2.5~7年不同尺度的周期.本文通过将地球赤道半径和月球轨道半径投影到黄道面... 日、月对地球表层海水的引潮力导致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成熟理论.地球除具有日、月、年潮汐规律外,还具有明显的准1800年、200年、50~70年、18.6年、9.3年和2.5~7年不同尺度的周期.本文通过将地球赤道半径和月球轨道半径投影到黄道面上,标定二者矢量半径之和的模的极值状态,创建了引潮力极大值和强潮汐的周期性指数KSEM.这对探讨和预测潮汐的时间分布和推断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行星系统中木星和金星对地球的摄动影响最突出,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型将日、地、月、木星、金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对地球潮汐极值状态进行刻画.通过辨析这五大天体运动预设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特征,进而考察KSEM指数与月球升交点和月球近地点会合周期的对应关系,以及对月球轨道运动不同的特征周期的叠加和定性分析,这对探讨强潮汐周期、厄尔尼诺现象和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潮力 强潮汐 KSEM指数 18.60年周期 1800年周期 交点月周期
原文传递
“九道”概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胜利 《历史研究》 1982年第2期91-101,共11页
何谓"九道"?这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九道"是一个有多种意义和作用的术语。近代一些学者在对"九道"进行研究的时候,或者只强调它一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何谓"九道"?这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九道"是一个有多种意义和作用的术语。近代一些学者在对"九道"进行研究的时候,或者只强调它一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而忽视其它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或者把两种意义的"九道"混为一谈。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只有近人钱宝琮先生注意到了"九道"的几种意义和作用,并在《汉人月行研究》一文中作了初步的讨论。本文试图在钱宝琮工作的基础上,对古籍中有关"九道"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以求把这个术语的意义搞清楚。这对于中国天文学史中某些问题的研究,也许是有益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 中国天文学史 古代天文学 交点月 天文志 白道 亮运动 赤道 中道 黑道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应试的有效解题方法——还原假设法
19
作者 方万明 《物理教师》 1993年第4期38-39,共2页
通过对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知图景的假定,使题还原成原始的最简单状态况。或者通过假定将复杂因素隔离出来成为简单问题,这种方法称为假设还原法。由于还原法易于掌握和容易收效;加上它的适用范围广和发挥余地大,从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通过对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知图景的假定,使题还原成原始的最简单状态况。或者通过假定将复杂因素隔离出来成为简单问题,这种方法称为假设还原法。由于还原法易于掌握和容易收效;加上它的适用范围广和发挥余地大,从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希望同行们一起来使用和充实。下面举例二三,以供参考。例1.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加速度为a<sub>1</sub>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一段时间后,接着以加速度a<sub>2</sub>作匀减速运动,再经过一段时见速度刚好变为0。物体在全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d,则全部时间等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方法 题设 全部时间 原假设 已知条件 匀加速直线运动 推广价值 时见 失重状态 交点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