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蜂窝状海森伯铁磁体中层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拓扑相的影响
1
作者 施洪潮 唐炳 刘超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86-300,共15页
层状磁性拓扑材料是最小二维单元下同时具有磁序和拓扑性的材料体系,研究这一体系可能会观察到新物性和新现象的出现,因此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线性自旋波理论,主要研究了层间铁磁耦合的双层蜂窝状海森伯铁磁体中层间交换... 层状磁性拓扑材料是最小二维单元下同时具有磁序和拓扑性的材料体系,研究这一体系可能会观察到新物性和新现象的出现,因此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线性自旋波理论,主要研究了层间铁磁耦合的双层蜂窝状海森伯铁磁体中层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系统拓扑相的影响.通过计算不同层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强度下的磁子色散关系能得出,当系统达到两个强度临界值时,能量较高的两条能带和能量较低的两条能带的带隙在狄拉克点处会依次出现闭合-重新打开现象.计算能带对应的贝里曲率和陈数后,发现贝里曲率符号在相应临界值前后会发生反转,同时陈数也会发生改变,这证明系统发生了拓扑相变.此外,本文研究发现当双层蜂窝状铁磁体发生拓扑相变时,磁子热霍尔系数变化曲线会相应发生突变.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利用双层蜂窝状铁磁材料制作具有更高信息传输能力的自旋电子器件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为其他双层铁磁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铁磁体 拓扑物理 层间交换耦合 线性自旋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反对称交换耦合的前沿进展
2
作者 杨洪新 李彭 +1 位作者 朱英梅 崔琪睿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层间反对称交换耦合,或者层间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存在于以铁磁/非磁/铁磁金属异质结为单元的多层薄膜体系中.其物理来源是体系的对称性破缺、自旋轨道耦合(spin-orbit coupling,SOC)以及Ruderman-Kittel-Kasuya-Yosida(... 层间反对称交换耦合,或者层间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存在于以铁磁/非磁/铁磁金属异质结为单元的多层薄膜体系中.其物理来源是体系的对称性破缺、自旋轨道耦合(spin-orbit coupling,SOC)以及Ruderman-Kittel-Kasuya-Yosida(RKKY)机制.层间DM相互作用的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但是由于其强度较小,直到2019年才被实验观测到人工反铁磁结构中的手性交换偏置效应所证实.近期的实验证明层间DM相互作用能帮助无外场自旋轨道转矩(spin-orbit torque,SOT)翻转垂直磁化,对于新兴自旋电子学器件设计意义重大.简要介绍层间DM相互作用的理论推导、相关实验现象、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以及可能的应用,为今后层间DM相互作用相关的研究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 层间反对称交换耦合 层间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 RKKY交换相互作用 自旋轨道转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子政 《信息记录材料》 2010年第2期41-46,共6页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有望解决现有磁记录材料面临的三难问题,是非常有希望的下一代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本文介绍了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的概念、物理原理以及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以及研究进展。在各类交换耦合复合介质中,多层...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有望解决现有磁记录材料面临的三难问题,是非常有希望的下一代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本文介绍了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的概念、物理原理以及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以及研究进展。在各类交换耦合复合介质中,多层纳米线被广泛看好。本文对多层纳米线中畴壁的特性、畴壁的运动以及基于畴壁运动的畴壁辅助磁记录模式的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录 交换耦合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 多层纳米线 畴壁辅助磁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磁性能 被引量:50
4
作者 高汝伟 代由勇 +8 位作者 陈伟 章亚明 张茂才 乔祎 王佐诚 李卫 李岫梅 王玉山 罗军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56,共26页
本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采用不同模型讨论了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单相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及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简述了用δM(H)曲线和不可逆磁导率的变化研究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及... 本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采用不同模型讨论了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单相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及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简述了用δM(H)曲线和不可逆磁导率的变化研究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及反磁化过程的方法。讨论了合金成分配比、添加元素、制备及热处理工艺对磁体硬磁性能的影响。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研究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反磁化过程和矫顽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 微结构 磁性能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Nd_(4.5)(Fe,Ga,Co)_(77.5)B_(18)磁体的矫顽力和交换耦合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明刚 李卫 +1 位作者 李岫梅 郭永权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通过研究Nd4.5Fe76.5-xGaxCo1.0B18(x=0-0.6,(原子分数, %))纳米复合粘结磁体的微结构和矫顽力,发现Ga在晶界富Nd相中的分布高于(Fe,Co)3B和Nd2(Fe,Co)14B相,矫顽力随Ga含量的增加是先下降然后增加,当Ga含量较低时(x=0.2),磁体的矫顽... 通过研究Nd4.5Fe76.5-xGaxCo1.0B18(x=0-0.6,(原子分数, %))纳米复合粘结磁体的微结构和矫顽力,发现Ga在晶界富Nd相中的分布高于(Fe,Co)3B和Nd2(Fe,Co)14B相,矫顽力随Ga含量的增加是先下降然后增加,当Ga含量较低时(x=0.2),磁体的矫顽力随退火时间的变化关系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值,这些现象可用合金的微结构和纳米双相复合磁体的交换耦合作用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磁体 矫顽力 交换耦合 粘结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双相交换耦合永磁体(NdDy)_2(FeNb)_(14)B/α-Fe的制备、微结构及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仕清 王豪才 +2 位作者 张万里 龚捷 何世光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40,50,共4页
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成份为Nd8.16Dy1Fe85.26Nb1B4.58合金的条带,对由(NdDy)2(FeNb)14B和α-Fe组成的两相快淬带进行了微结构分析与表征,探讨了晶化温度和退火时间及Dy、Nb元素的... 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成份为Nd8.16Dy1Fe85.26Nb1B4.58合金的条带,对由(NdDy)2(FeNb)14B和α-Fe组成的两相快淬带进行了微结构分析与表征,探讨了晶化温度和退火时间及Dy、Nb元素的添加对稀土粘结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磁性材料 交换耦合 永磁体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双相交换耦合永磁体磁性能的微磁学解析计算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仕清 何世光 +1 位作者 王豪才 张万里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4-50,共7页
对取向的纳米晶双相交换耦合磁体,从微磁学理论出发,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导出了其磁化强度矢量满足的Brown方程,该方程类似于量子力学中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利用中心场问题的求解方法推导了取向双相交换耦合永磁体... 对取向的纳米晶双相交换耦合磁体,从微磁学理论出发,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导出了其磁化强度矢量满足的Brown方程,该方程类似于量子力学中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利用中心场问题的求解方法推导了取向双相交换耦合永磁体的成核场随硬磁相晶粒尺寸的变化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两相晶粒尺寸小于某一临界尺寸时,可获得磁性能优异的纳米晶双相交换耦合永磁体.所得结果可用于解释实验结果和指导巨磁能积纳米晶永磁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耦合永磁体 微磁学 磁性能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双相Nd_2Fe_(14)B/α-Fe磁体的微结构和交换耦合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森 李山东 +5 位作者 刘先松 谢国治 田宗军 彭坤 宋晓平 都有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34-1237,共4页
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高性能纳米双相耦合Nd2 Fe14 B/α Fe磁体 ,研究了快淬速率对其微结构和交换耦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快淬速率在 12m/s时 ,可直接得到显微组织均匀 ,α Fe相粒子细小且均匀分布的纳米双相耦合Nd2 Fe14 B/... 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高性能纳米双相耦合Nd2 Fe14 B/α Fe磁体 ,研究了快淬速率对其微结构和交换耦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快淬速率在 12m/s时 ,可直接得到显微组织均匀 ,α Fe相粒子细小且均匀分布的纳米双相耦合Nd2 Fe14 B/α Fe磁体。低温退火消除由快速凝固带来的成分不均匀性后 ,强烈的铁磁交换耦合作用导致其最高磁性能为 :iHc=432 .2kA/m ,Jr=1.0 8T ,(BH) max=115kJ/m3 。快淬速率提高 ,非晶相体积分数增加 ,在高温晶化热处理时软硬磁相析出不均匀 ,个别α Fe相粒子奇异长大 ,尺寸达到 10 0nm左右 ,这不利于软硬磁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 ,有损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磁体 Nd2Fe14B/α-Fe磁体 交换耦合作用 微结构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交换耦合软磁和硬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葛副鼎 库万军 朱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3,共4页
论述了纳米晶复合交换耦合软磁和硬磁材料的概念、结构、性能和特点,着重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并从细化晶粒的角度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可相互借鉴性。
关键词 纳米晶 交换耦合 晶粒度 软磁材料 硬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软硬磁性相间交换耦合作用的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广兵 苏浩 +2 位作者 余丽莉 朱明刚 李卫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90-2995,共6页
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几种常用的表征软硬磁性相间交换耦合作用强弱的方法,并相应地给出了一些典型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 相间交换耦合作用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剩磁 磁化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SrM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和交换耦合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先松 钟伟 +2 位作者 姜洪英 顾本喜 都有为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1年第5期6-9,共4页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M型六角锶铁氧体。利用X光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VSM对纳米晶样品进行了研究。当热处理温度小于 80 0℃ ,样品存在复相。在同样条件下 ,压成薄片的样品存在硬磁与软磁SrFe12 O19/γ Fe2 O3 的纳米复合相的磁性交换...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M型六角锶铁氧体。利用X光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VSM对纳米晶样品进行了研究。当热处理温度小于 80 0℃ ,样品存在复相。在同样条件下 ,压成薄片的样品存在硬磁与软磁SrFe12 O19/γ Fe2 O3 的纳米复合相的磁性交换耦合作用。温度为 80 0℃的薄片样品 ,比饱和磁化强度σS 为 75 .6emu/g ,内禀矫顽力Hcj 为6 0 15Oe ,最大磁能积 (BH) Max 为 1.87MGOe ,而粉末样品相应的分别为 75 .9emu/ g ,6 40 0Oe和 1.5 2MGOe。当热处理温度大于 85 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M型六角锶铁氧体 交换耦合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Fe/Fe交换耦合磁致伸缩多层膜的制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洪川 张万里 +3 位作者 张金平 彭斌 张文旭 杨仕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195,199,共4页
采用双靶磁控溅射法制备了 TbFe/Fe交换耦合磁致伸缩多层膜,考察了热处理时间、Fe层厚度、溅射功率以及Ar气分压对多层膜低场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Fe 磁致伸缩层与软磁 Fe层之间通过交换耦合作用以及热处理能明显提高薄... 采用双靶磁控溅射法制备了 TbFe/Fe交换耦合磁致伸缩多层膜,考察了热处理时间、Fe层厚度、溅射功率以及Ar气分压对多层膜低场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Fe 磁致伸缩层与软磁 Fe层之间通过交换耦合作用以及热处理能明显提高薄膜的软磁性能和磁致伸缩性能;TbFe/Fe多层膜的磁致伸缩性能对热处理时间、Fe 层厚度、溅射功率、Ar 气分压等薄膜沉积参数十分敏感;与 TbFe 磁致伸缩薄膜相比TbFe/Fe交换耦合磁致伸缩多层膜水平方向的矫顽力从 16kA/m降低到 9.6 kA/m。在外加磁场为8000 A/m条件下,TbFe/Fe磁致伸缩多层膜最大磁致伸缩系数可达1.58×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Fe/Fe多层膜 交换耦合 磁致伸缩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交换耦合稀土粘结永磁体磁性能与制备工艺参数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仕清 张万里 +2 位作者 龚捷 彭斌 王豪才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将成分为Nd8.16Dy1Fe85.26Nb1B4.58的合金在三种不同淬速(12.25、16.33、28.6m/s)下制备成非晶快淬条带,并在热处理后经快速淬火而制得纳米永磁体。利用TEM和XR... 本文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将成分为Nd8.16Dy1Fe85.26Nb1B4.58的合金在三种不同淬速(12.25、16.33、28.6m/s)下制备成非晶快淬条带,并在热处理后经快速淬火而制得纳米永磁体。利用TEM和XRD方法,对晶化后的稀土永磁粉进行了微结构分析与表征,初步探讨了淬速及晶化条件(包括晶化温度和时间)对稀土粘结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较高矫顽力的纳米交换耦合稀土粘结永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晶交换耦合 永磁材料 粘结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磁体的界面结构、交换耦合和反磁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柱柏 张雪峰 +2 位作者 李永峰 刘艳丽 赵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4-2030,2035,共8页
纳米复合磁体的磁能积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前提是晶粒之间存在良好的交换耦合作用,而交换耦合作用与软、硬磁相之间的界面密切相关。对Nd_2Fe_(14)B、Sm-Co、FePt基纳米复合磁体界面交换耦合和反磁化的研究展开论述。在不同的条件下,界面... 纳米复合磁体的磁能积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前提是晶粒之间存在良好的交换耦合作用,而交换耦合作用与软、硬磁相之间的界面密切相关。对Nd_2Fe_(14)B、Sm-Co、FePt基纳米复合磁体界面交换耦合和反磁化的研究展开论述。在不同的条件下,界面结构的匹配性、界面原子扩散、晶间的非晶相、界面非磁性层、界面晶格弛豫等可能有利于改善界面的结构、增强交换耦合作用,进而对反磁化过程产生影响。反磁化的不可逆过程主要发生在硬磁相内,但与软、硬磁相界面特性密切相关。不可逆反磁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磁体的矫顽力,它可通过改善界面结构进行调控。本文旨在对纳米复合磁体界面的作用深入理解并期望能对磁体磁性能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磁体 界面结构 交换耦合 原子扩散 反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溅射法合成Nd-Fe-B薄膜中的交换耦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强 杨正 松本光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采用DC对向靶溅射系统制备了Nd14Fe86-yBy薄膜,随着y值的增大,薄膜中产生了复杂的Nd-Fe-B相,随机分布的软磁相与硬磁相之间存在着ExchangeSpringEfect,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利用... 采用DC对向靶溅射系统制备了Nd14Fe86-yBy薄膜,随着y值的增大,薄膜中产生了复杂的Nd-Fe-B相,随机分布的软磁相与硬磁相之间存在着ExchangeSpringEfect,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利用这种随机分布结构中的Ex-changeSpringEfect是提高Nd-Fe-B薄膜最大磁能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交换耦合作用 最大磁能积 永磁材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铁磁交换耦合的畴结构和铁磁共振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勇林 田德祥 郭革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6-839,共4页
作者在分析前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夹层Co/Cu/Co的磁畴结构,并对反铁磁相互作用振动周期作了估算;夹层铁磁耦合的磁畴结构依赖于夹层磁化易轴的梯度取向,当Co层的易轴在夹层梯度的法线上时,交换耦合振动周期近似为8.5.另外,作者采... 作者在分析前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夹层Co/Cu/Co的磁畴结构,并对反铁磁相互作用振动周期作了估算;夹层铁磁耦合的磁畴结构依赖于夹层磁化易轴的梯度取向,当Co层的易轴在夹层梯度的法线上时,交换耦合振动周期近似为8.5.另外,作者采用一种特殊模型,为3层膜的描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在膜厚度范围内提出一种可用到单体薄膜交换耦合的规范且简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说明了对两个交换耦合介质之间界面结构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结构 楔形间隔层 交换耦合 畴结构 磁光Ker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薄膜材料中的交换耦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伟 刘雄华 +2 位作者 龚文杰 郭盛 张志东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6期321-338,353,共19页
介绍了在磁性薄膜材料中的交换耦合的研究进展。制备了铁磁/反铁磁/铁磁3层结构不同成分的薄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测试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磁性多层薄膜的相组成、界面及微观结构等。利用超导量... 介绍了在磁性薄膜材料中的交换耦合的研究进展。制备了铁磁/反铁磁/铁磁3层结构不同成分的薄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测试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磁性多层薄膜的相组成、界面及微观结构等。利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研究薄膜的磁、电性能和交换耦合。在Co/反铁磁/Fe结构中发现了非常明显的与温度相关的铁磁/反铁磁界面耦合与铁磁/铁磁层间耦合之间的竞争效应。含有不同铁磁层Fe、Co、Fe20Ni80的3层膜FM1/Cr2O3/FM2对交换耦合随温度的变化存在较强的影响,发现铁磁层的磁晶各向异性和跟Cr2O3接触的自旋非对称性反射系数体系的界面和层间耦合有很大的影响。铁磁层对FM/AFM的交换耦合强度的影响甚大,这种影响和铁磁层的各向异性的相关性要强于和铁磁层饱和磁化强度的相关性。通过面内预加场和场冷的方式,在易轴互相垂直的[Pt/Co]n/NiFe/NiO异质结中实现了交换偏置的4种状态,可等温调控偏置。研究了Co/NiO反点阵列和连续膜的交换偏置,与连续膜相比,纳米反点阵列既能增大偏置,也能减小偏置,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交换耦合 交换偏置 磁各向异性 磁输运 磁性多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晶化对纳米晶交换耦合Nd_2Fe_(14)B/α-Fe磁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然 刘颖 +4 位作者 唐杰 李军 马毅龙 高升吉 涂铭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5-328,共4页
为改善纳米晶交换耦合Nd2Fe14B/α-Fe永磁合金微结构以提高磁性能,用熔体快淬和动态晶化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交换耦合Nd2Fe14B/α-Fe永磁体,采用XRD和TEM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动态晶化热处理对Nd10.5(FeCoZr)83.4B6.1永磁体磁性能和显... 为改善纳米晶交换耦合Nd2Fe14B/α-Fe永磁合金微结构以提高磁性能,用熔体快淬和动态晶化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交换耦合Nd2Fe14B/α-Fe永磁体,采用XRD和TEM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动态晶化热处理对Nd10.5(FeCoZr)83.4B6.1永磁体磁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晶化相比,动态晶化可以在相同的晶化温度下缩短晶化时间,同时能细化晶粒,增强晶粒间磁交换耦合作用,提高磁性能。Nd10.5(FeCoZr)83.4B6.1合金快淬薄带经700℃,10min动态晶化热处理后,制得的粘结磁体获得最佳磁性能,剩磁Br=0.685T,内禀矫顽力Hcj=732kA/m,磁感矫顽力Hcb=429kA/m,最大磁能积(BH)m=75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晶化 纳米晶交换耦合永磁体 磁性能 显微组织 ND2FE14B/Α-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2Fe_(14)B/α-Fe/非晶Nd-Fe-B三相纳米交换耦合磁体中的结构弛豫 被引量:2
19
作者 计齐根 田宗军 +2 位作者 顾本喜 章建荣 都有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用旋淬法制备了Nd2Fe14B/α-Fe基复相纳米交换耦合磁体粉末样品.发现样品由于在室温下的结构弛豫导致磁性能的较大变化.在淬态Nd-Fe-B非晶相和Nd2Fe14B/α-Fe纳米晶共存的三相交换磁体中,其效果更为... 用旋淬法制备了Nd2Fe14B/α-Fe基复相纳米交换耦合磁体粉末样品.发现样品由于在室温下的结构弛豫导致磁性能的较大变化.在淬态Nd-Fe-B非晶相和Nd2Fe14B/α-Fe纳米晶共存的三相交换磁体中,其效果更为明显.而在淬态完全非晶态或晶态的单相或复相交换磁体中,结构弛豫对磁性能的影响较弱.淬态Nd10Fe83B6In磁体粉末经过在室温下置放1年时间后,内禀矫顽力Hc由刚出炉时的296kA/m增加至384kA/m,剩磁比mr从0.55增至0.62非晶相的存在为晶粒发展完备的晶界提供了可能.应力和缺陷集中的边界区域的结构弛豫和原子调整使得相邻接的相与相、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结晶学相关性提高,交换耦合增强.同时完善的晶界也增强磁体的磁硬化.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结构弛豫的最终结果使得衍射峰宽化,极有可能在晶界处形成了畸变的晶间相.而正是这种畸变的晶间相对磁性能的增强起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2FE14B/Α-FE 多相纳米交换耦合磁体 结构弛豫 晶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耦合稀土永磁微观结构优化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连利仙 刘颖 +1 位作者 高升吉 涂铭旌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21-124,共4页
针对纳米复相永磁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交换耦合作用及其对微观结构的要求。在微观结构的优化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并介绍了成分优化和制备工艺优化(熔炼、快淬及晶化)等实现途径,以更好地发挥该材料潜在的高性能。
关键词 纳米复相永磁 交换耦合作用 微结构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