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车国伟 王泽民 杨正丽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117,共7页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能够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均假设性,克服...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能够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均假设性,克服平均交叉效率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从而减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加权投入与加权产出之间的离差。采用该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价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的评价功能更为细致和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交叉效率评价模型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模型
原文传递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动态评价
2
作者 车国伟 王泽民 杨正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64,共6页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均假设性,克服了平均交叉效率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从而能够减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加权投入与加权产出之间的离差。同时,构建了基于DEA的区域可持续发展Malmquist指数模型,以我国东部沿海10省区域为例,有效地评价了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和动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松冉 乔双双 《商业经济》 2023年第8期31-35,共5页
进入“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转型问题,如何准确地识别当前阶段的转型状态,对于城市未来选择或调整转型方向至关重要。以克拉玛依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对克拉玛依市2009—2020年的转型... 进入“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转型问题,如何准确地识别当前阶段的转型状态,对于城市未来选择或调整转型方向至关重要。以克拉玛依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对克拉玛依市2009—2020年的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年间克拉玛依市的转型效率较为稳定地处在0.45-0.66这一区间,仍有较大上升空间;而在诸多影响其转型效率的因素中,人力资本、环境质量、宏观经济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等因素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 转型效率 克拉玛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