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交叉感知的实时动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柯逍 缪欣 郭文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4-588,共15页
时空动作检测依赖于视频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的学习.目前,最先进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sl Neural Networks,CNN)的动作检测器采用2D CNN或3D CNN架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由于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与时空信息感知的原因,这些方... 时空动作检测依赖于视频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的学习.目前,最先进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sl Neural Networks,CNN)的动作检测器采用2D CNN或3D CNN架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由于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与时空信息感知的原因,这些方法通常采用非实时、离线的方式.时空动作检测主要的挑战在于设计高效的检测网络架构,并能有效地感知融合时空特征.考虑到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交叉感知的实时动作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输入视频进行乱序重排来增强时序信息,针对仅使用2D或3D骨干网络无法有效对时空特征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时空交叉感知的多分支特征提取网络.针对单一尺度时空特征描述性不足,提出一个多尺度注意力网络来学习长期的时间依赖和空间上下文信息.针对时序和空间两种不同来源特征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显著性增强融合策略,对时空信息进行编码交叉映射,引导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之间的融合,突出更具辨别力的时空特征表示.最后,基于帧级检测器结果在线计算动作关联性链接.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两个时空动作数据集UCF101-24和JHMDB-21上分别达到了84.71%和78.4%的准确率,优于现有最先进的方法,并达到73帧/秒的速度.此外,针对JHMDB-21数据集存在高类间相似性与难样本数据易于混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动作表示的关键帧光流动作检测方法,避免了冗余光流的产生,进一步提升了动作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作检测 多尺度注意力 时空交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的交叉感知现象(附九例报告) 被引量:12
2
作者 耿仁义 朱中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6期375-379,共5页
起搏器的交叉感知是一种误感知现象 ,在有感知功能的起搏器中均可见到。为探讨其发生率以及心电图、临床表现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自 1975~ 2 0 0 0年置入的 10 90例起搏患者的心电图和 2 0 0余份动态心电图 ,发现交叉感知 9例 ,... 起搏器的交叉感知是一种误感知现象 ,在有感知功能的起搏器中均可见到。为探讨其发生率以及心电图、临床表现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自 1975~ 2 0 0 0年置入的 10 90例起搏患者的心电图和 2 0 0余份动态心电图 ,发现交叉感知 9例 ,其中男 6例、女 3例 ,发生率为 0 .83% ,其中AAI起搏交叉感知 5例 ,发生率为 6 .0 2 % (5 / 83) ;双腔起搏 2例 ,发生率为 1.0 4% (2 / 193) ;VVI起搏 2例 ,发生率为 0 .2 5 % (2 / 814)。 9例患者的交叉感知均为间断出现 ,未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 ,但影响了起搏计时周期 ,起搏心电图变得更为复杂 ,在单腔起搏中多为起搏输出功能抑制 ,而在双腔起搏中 ,另一心腔线路的输出功能可能受到抑制或出现交叉刺激。交叉感知发生后应结合心电图尽早做出正确诊断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交叉感知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长QT综合征AAIR起搏并发文氏传导伴交叉感知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金台 李琼 +4 位作者 王志毅 苏鹏宇 万征 李翠兰 胡大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6期493-493,共1页
患者女性 ,17岁 ,因家族性长QT综合征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行起搏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 ,效果非常显著 ,但在试用AAIR起搏时S R间期逐渐延长达到R波脱离心房不应期 ,心房感知R波并重新设置心房计时周期 ,使R S间期 =S S间期 =73 0ms,导致... 患者女性 ,17岁 ,因家族性长QT综合征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行起搏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 ,效果非常显著 ,但在试用AAIR起搏时S R间期逐渐延长达到R波脱离心房不应期 ,心房感知R波并重新设置心房计时周期 ,使R S间期 =S S间期 =73 0ms,导致R R间期的延长 (93 0ms)和起搏频率的下降 (67.4bpm)。AAIR起搏率为 85 .7bpm时可见心房脉冲落在T波顶峰上。本文目的是阐明长QT综合征AAIR起搏患者并发起搏频率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长QT综合征 AAIR起搏 文氏传导 交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中的交叉感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毅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交叉感知是心脏起搏中的一种感知异常现象,其发生机制是起搏器因误感知心电信号、起搏脉冲信号或干扰信号而导致输出功能异常。心房起搏或心室起搏均可出现交叉感知。引起交叉感知的主要原因是感知灵敏度设置过高、肌电信号或干扰信号... 交叉感知是心脏起搏中的一种感知异常现象,其发生机制是起搏器因误感知心电信号、起搏脉冲信号或干扰信号而导致输出功能异常。心房起搏或心室起搏均可出现交叉感知。引起交叉感知的主要原因是感知灵敏度设置过高、肌电信号或干扰信号过强以及起搏电极的感知极性选择不当等。交叉感知多为一过性出现,且患者多无异常感觉,通常是在心电图检查或随访时被发现。通过选择适当的感知灵敏度及相关参数、告知患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力动作,以及在安全有效起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起搏器输出强度等,可有效预防交叉感知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起搏心电图 交叉感知 感知灵敏度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VI临时与永久起搏器同时起搏的特殊交叉感知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松文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VVI 交叉感知 起搏频率 阿-斯综合征 起搏脉冲 心脏起搏器 感知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交叉感知导致异常心室起搏信号1例
6
作者 卢冬雨 陈耀 史晓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18-11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活动后胸闷不适,突发意识丧失1次于2017年9月27日入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52次/min,窦性停搏( >2 s停搏18个,最长3.0 s)、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完全...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活动后胸闷不适,突发意识丧失1次于2017年9月27日入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52次/min,窦性停搏( >2 s停搏18个,最长3.0 s)、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知 右心房 起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双起搏器引起的特殊交叉感知现象1例分析
7
作者 沈琴 陈健 《心电与循环》 201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患者男性,86 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0 年,气促10 年,加重1 周”收治杭州市中医院(下称我院),两年前于我院心内科行单腔起搏器更换术。本次入院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全程心房颤动伴起搏器心律(图1),心房颤动顺传心室的QRS 波群节... 患者男性,86 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0 年,气促10 年,加重1 周”收治杭州市中医院(下称我院),两年前于我院心内科行单腔起搏器更换术。本次入院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全程心房颤动伴起搏器心律(图1),心房颤动顺传心室的QRS 波群节律不规整,起搏的脉冲信号有2种类型,一种为低脉冲信号(S),另一种为高脉冲信号(P)(图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更换 交叉感知 动态心电图检查 体内 脉冲信号 心房颤动 胸闷心悸 中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I起搏器交叉感知QRS-T波群导致起搏周期延长或引发窦性夺获附5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林飞 王卯嫦 何方田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13-515,共3页
植入AAI起搏器时,常因P波振幅较低而需设置较高的感知灵敏度(通常为0.5~1.25mV),若此时心房不应期设置较短,则有可能出现交叉感知QRS—T波群导致起搏频率减慢[1]或引发窦性夺获。现对5例AAI起搏器交叉感知QRS—T波群的心电图进... 植入AAI起搏器时,常因P波振幅较低而需设置较高的感知灵敏度(通常为0.5~1.25mV),若此时心房不应期设置较短,则有可能出现交叉感知QRS—T波群导致起搏频率减慢[1]或引发窦性夺获。现对5例AAI起搏器交叉感知QRS—T波群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I起搏器 交叉感知 窦性夺获 QRS T波 引发 感知灵敏度 心房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安置术中的间歇性心房交叉感知(附2例报告)
9
作者 丁黎 毛卫 陈启旸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61-1062,共2页
关键词 起搏器 交叉感知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中交叉感知现象的正确识别及处理
10
作者 孙娴超 黄玥 王慧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交叉感知是起搏器工作中心房或心室导线电极交叉感知到了非电极所在心腔的发出的电信号(自身信号或者是脉冲刺激信号)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可导致起搏器工作异常。当交叉感知现象出现在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中时,会给起搏器功能的判... 交叉感知是起搏器工作中心房或心室导线电极交叉感知到了非电极所在心腔的发出的电信号(自身信号或者是脉冲刺激信号)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可导致起搏器工作异常。当交叉感知现象出现在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中时,会给起搏器功能的判断带来疑惑。本文结合5例起搏器交叉感知现象,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观察心房、心室腔内图,以及标记通道分析起搏器工作的具体情况,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交叉感知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特征感知融合的多领域虚假新闻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振琦 陈涛 +3 位作者 张宝宇 张明利 孙晨瑜 张卫山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3期264-272,共9页
各领域虚假新闻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同领域间新闻的领域偏移问题和跨域关联问题也对模型的预测能力造成了极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特征感知融合的多领域虚假新闻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捕捉不同领域间... 各领域虚假新闻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同领域间新闻的领域偏移问题和跨域关联问题也对模型的预测能力造成了极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特征感知融合的多领域虚假新闻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捕捉不同领域间新闻的多种特征差异,并挖掘新闻之间的关联关系,从多个维度控制模型在不同领域的特征融合策略.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联合训练框架.本方法的模型使用本框架进行训练,在中英文数据集上的预测F1分数分别达到了92.84%和85.49%,相较于最先进的模型,预测效果分别提升了1.16%和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偏移 跨域关联 交叉特征感知融合 多领域虚假新闻检测 联合训练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房同步起搏发生交叉感知引起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一例
12
作者 黄文新 阳跃忠 +2 位作者 陈建中 潘迪华 阳光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起搏器 介入性心动过速 双心房同步起搏 交叉感知
原文传递
起搏器对于交叉感知的处理及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顾江 吉亚军 +5 位作者 冯莉 杨亚莉 吴师伟 侯剑飞 张余斌 吴弘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第6期576-585,共10页
交叉感知通常指一个心腔的电极导线感知到对侧心腔的脉冲刺激信号。预防和处理交叉感知是现代起搏器的基本功能,各起搏器公司在具体处理方式和运算法则上都有各自的特点。美敦力和Vitatron起搏器称之为心室安全起搏(VSP),而圣犹达起搏... 交叉感知通常指一个心腔的电极导线感知到对侧心腔的脉冲刺激信号。预防和处理交叉感知是现代起搏器的基本功能,各起搏器公司在具体处理方式和运算法则上都有各自的特点。美敦力和Vitatron起搏器称之为心室安全起搏(VSP),而圣犹达起搏器则称之为心室安全备用(VSS),百多力起搏器的类似功能称为安全AV延迟,波士顿科学公司的相关程序称为心室噪音抑制。掌握与了解不同厂家起搏器对于交叉感知的处理方式和心电图表现,不仅可以在起搏心电图分析中正确识别该类功能运作,也可以初步判断起搏器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 心律失常 交叉感知 心室安全起搏
原文传递
双腔起搏器的交叉感知和非生理性AV延迟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瑞龙 郭采英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交叉感知 AV延迟
原文传递
用2187电极行右房左室起搏治疗心功能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亚伟 陈维 +5 位作者 张丽葳 陈艳清 杨海燕 周可 于学靖 韩雪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30-,共1页
目的 本研究应用 2 187电极旨探讨右房左室 (RA -LV )起搏的方法学 ,并观察RA LV起搏对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例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 76 / 78岁 ,均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 16 ... 目的 本研究应用 2 187电极旨探讨右房左室 (RA -LV )起搏的方法学 ,并观察RA LV起搏对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例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 76 / 78岁 ,均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 16 0ms/ 180ms、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 (EF) 2 8/2 5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时间 4 70 / 490ms、左室充盈时间 180 / 16 0ms、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均符合双室同步治疗指征。 2例均接受RA LV起搏。其中右房为普通心房电极 ,左心室为 2 187电极(Medtronic ,Inc ,MU ,USA)。首先 ,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采用普通可撕穿刺鞘直接在X线监视下通过冠状静脉窦置入 2 187电极至心大静脉左室后侧分支起搏左室 ,并经起搏见体表心电图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同时其他起搏参数良好为植入成功 ;然后按常规方法植入右房电极。测试完毕后将右房左室电极分别与DDD起搏器 (SD2 0 3,Medtronic ,Inc ,MU ,USA)心房和心室输出口连接 ,以双极模式进行RA LV起搏。术后 2周分别进行ECG、UCG评价RA -LV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2例患者的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 ,均定位于心大静脉左室后侧支 ,起搏阈值符合心室起搏要求 ,无与心房交叉感知和电极移位或脱位现象。ECG检查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心大静脉 右房电极 交叉感知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锁骨下静脉 右束支传导阻滞 充盈时间 体表心电图 冠状静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方田 尹小妹 《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76-477,共2页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起搏器介导的人工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后者是指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感知驱动器引起的起搏性心动过速、非同步起搏诱发的心动过速、起搏器自主性心动过速(频率奔放...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起搏器介导的人工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后者是指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感知驱动器引起的起搏性心动过速、非同步起搏诱发的心动过速、起搏器自主性心动过速(频率奔放现象)、心房电极感知过强引起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和起搏电极交叉感知引起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其中以前者最为常见.本文通过2例心电图分析着重介绍起搏器介导的人工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折返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律失常 交叉感知 非同步起搏 心电图分析 频率奔放 起搏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判别
17
作者 刘志华 宋建平 汪康平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4年第4期187-188,共2页
起搏器,尤其是双腔起搏器有许多特殊功能,其心电图表现比较复杂。正确识别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对判别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指导起搏器工作参数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6种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并对其判别方法进行了探讨。 ... 起搏器,尤其是双腔起搏器有许多特殊功能,其心电图表现比较复杂。正确识别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对判别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指导起搏器工作参数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6种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并对其判别方法进行了探讨。 图1 男,63岁。植入CPI公司的Delta937型起搏器。心房为窦性心律,频率103次/分(bpm);心室为起搏心律,夹心房脉冲的心室频率为70bpm,其余为100bpm,P与心室脉冲间距逐渐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心律 起搏频率 窦性心律 安全起搏 夺获 交叉感知 房室延搁 不应期 室性早搏 上限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od Handler's Perception of Fresh Cut Products
18
作者 Manuela Barros Ada Roch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2年第4期482-486,共5页
The use of Fresh Cut Products (FCP) allows food service units to offer a greater variety of menus, reducing costs and minimizing cross contamination. Few food units in Portugal are adopting FCP, since these products... The use of Fresh Cut Products (FCP) allows food service units to offer a greater variety of menus, reducing costs and minimizing cross contamination. Few food units in Portugal are adopting FCP, since these products are viewed as being more expensiveand are regarded as less natural and easily perishable.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f food service operators in respect to FCP. Approximately 90% of food handlers referred the use of FCP at their workplace, pointing as the main advantages for using them the less time spent on preparation (58.6%), the variety (55.9%) and the convenience (55.9%). Reasons for not using them were doubtful origin (91.7%), price (66.7%) and being a possible threat to their jobs (58.3%). In spite of recognizing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FCP, most of food handlers (77.2%) prefer traditional products. Traditional products were preferred by food handlers with lower educational level, working at schools and performing functions of kitchen helper. FCP were chosen by younger food handler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It seems necessary to promote a demystification of this category of products near food service managers and employees, explaining the best way and advantages of using FCP at institutional food services in terms of safety, cost and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 cut products food services food handlers perce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更安心:心室安全起搏
19
作者 王立群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前的双腔起搏系统经常用于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患者。有一项基本原则是,每个导线通道(心房或心室)都应该对各自腔室的刺激做出反应,并对来自另一个腔室的信号选择性地做出反应。心房起搏脉冲后,房室间期(AVI)开始计时,对于心房通道AVI分... 目前的双腔起搏系统经常用于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患者。有一项基本原则是,每个导线通道(心房或心室)都应该对各自腔室的刺激做出反应,并对来自另一个腔室的信号选择性地做出反应。心房起搏脉冲后,房室间期(AVI)开始计时,对于心房通道AVI分为心房空白期和不应期两部分,而心室通道AVI分为三部分:最开始的心房后心室空白期(PAVB),随后的交叉感知窗(Cross-talk Detection Window,CDW)以及最后的警觉期(即正常感知期)(图1)。在心房后心室空白期内心室通道对信号不感知,以防止其感知到心房起搏刺激信号。如果心室通道不适当地把心房起搏刺激误判为自身心室事件,而可能导致心室停搏(图2)。心室通道感知到心房信号传统上被定义为交叉感知。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的设定就是对交叉感知进行保护,防止起搏器依赖患者出现心室停搏的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安全起搏 心室交叉感知 房室间期
原文传递
室性心动过速致双腔起搏器噪音反转并心室安全起搏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建桂 董吁钢 唐安丽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心室安全起搏 双腔起搏器 室性心动过速 噪音反转 下限频率 交叉感知 心房起搏 电磁干扰 噪声反转 干扰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