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体性质论
1
作者 吴怀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五柳先生传》历来被视作反映陶渊明个人生活与思想的代表作,具有“实录”性质。然而,传主信息的模糊性、行为的传奇性却表明此文并非陶渊明个人生活的如实记录。实际上,汉代以来兴起的史书“杂传”为其提供了基本的文体要素,此文人物... 《五柳先生传》历来被视作反映陶渊明个人生活与思想的代表作,具有“实录”性质。然而,传主信息的模糊性、行为的传奇性却表明此文并非陶渊明个人生活的如实记录。实际上,汉代以来兴起的史书“杂传”为其提供了基本的文体要素,此文人物的类型化、内容的虚构性、精神的娱乐性与思想的寄托性表明其并非典型的“杂传”,而是在“杂传”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小说因素或小说性质—兼具典型性、叙事性、虚构性和寄托性—是作为现代文体意义上的单篇小说唐传奇的“前身”。陶渊明并非生活在社会主流之外,《五柳先生传》显示了陶渊明复杂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及杰出的文学创造力,反映出其与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刻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文体 散文 杂传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与梁居安《六化翁传》之比较研究
2
作者 雷挺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反映陶渊明生活和思想的代表作,该作品在朝鲜半岛风靡几百年,对朝鲜高丽朝和李朝的文人创作都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并出现过多部仿作,其中李朝后期文人梁居安的《六化翁传》在写作风格和思想表达上,都与《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反映陶渊明生活和思想的代表作,该作品在朝鲜半岛风靡几百年,对朝鲜高丽朝和李朝的文人创作都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并出现过多部仿作,其中李朝后期文人梁居安的《六化翁传》在写作风格和思想表达上,都与《五柳先生传》非常类似。但在思想旨归上,梁居安无法脱离儒家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他的隐世带有无法出仕的苦闷和得不到赏识的痛苦,与陶渊明归隐山林、怡然自得的隐世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六化翁传》 梁居安 朝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五柳先生传》三种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3
作者 伍世艳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2期482-489,共8页
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采用同源多译类比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辅以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将方重、罗经国以及戴维斯(A. R. Davis)三位译者的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重点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分析三位译者翻译过程中如何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研究... 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采用同源多译类比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辅以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将方重、罗经国以及戴维斯(A. R. Davis)三位译者的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重点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分析三位译者翻译过程中如何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研究发现不同译者因其文化教育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在词汇选择、句子理解以及篇章衔接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希望通过探究不同译者的主体性,为典籍英译研究提供新思路,最终推动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与传播。This article takes a corpus-assisted approach, accompanied by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compare the three translation versions by Fang Zhong, Lou Jingguo and A. R. Davis respectively,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s in translating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original tex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different translators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vocabulary choice, sentence understanding and textual cohesion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habits. It hope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research of translating classics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多译文语料库 五柳先生传》 典籍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人物原型及精神风致之渊源探论
4
作者 徐国荣 梅嫣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5-83,共9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所写的"五柳先生"以汉代扬雄作为人物原型,在行为方式、读书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两者均体现出惊人的一致。陶渊明作品中也常以扬雄自况,体现出对扬雄的仰慕。同时,以"柳"代"杨"...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所写的"五柳先生"以汉代扬雄作为人物原型,在行为方式、读书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两者均体现出惊人的一致。陶渊明作品中也常以扬雄自况,体现出对扬雄的仰慕。同时,以"柳"代"杨",也有杨柳相连互称的暗示。另外,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形象还受到陶渊明时代崇尚隐逸风尚与林下风致的影响,前者以魏晋时期的荣启期崇尚为代表,后者则直接是竹林七贤—尤其是嵇康精神风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 扬雄 五柳先生传》 人物原型 隐逸风尚 林下之风 嵇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 被引量:6
5
作者 邵明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7,共6页
《五柳先生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多被人们看成为陶渊明的自传,并影响了后人对陶渊明的认识,但实际上,《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况文”,是其综合历代贤人而创造出来的一个理想人物。认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更真实地把握陶渊明的形象特性。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自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 被引量:2
6
作者 邵明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嵇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自况"。《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 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嵇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自况"。《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主要以扬雄为范本,有意塑造出来的作为自己人生楷模的一个理想人格。由此,海外汉学家基于《五柳先生传》乃陶渊明"自传"前提下得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出发得出的关于中国自传文学特性之研究成果,也有必要做认真的辨析与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传赞体 自传文学 扬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绝裂:变形的“高士传”——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作年考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魏耕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五柳先生传》向来被史家认为陶渊明的少作,至今仍被学界所接受。清人有异议,但只是感悟而已,缺乏论据。今人亦未有多少进展。考察该传的承继,以及少年志趣与此传不吻,而与晚年处境相近,应与《自祭文》、《挽歌诗》作于同时,显见非少... 《五柳先生传》向来被史家认为陶渊明的少作,至今仍被学界所接受。清人有异议,但只是感悟而已,缺乏论据。今人亦未有多少进展。考察该传的承继,以及少年志趣与此传不吻,而与晚年处境相近,应与《自祭文》、《挽歌诗》作于同时,显见非少壮之作,当作于60岁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高士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文学传记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以耿亮英译《五柳先生传》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慧 杨洁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3-76,共4页
典籍中的文学传记不同于人物传记,长于虚构而颇具文学性,属于古典散文的范畴。本文以香港译者耿亮翻译的《五柳先生传》为例,从话语、形象和意蕴等层面,探讨了文学传记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以期达到再现原文韵味的最高境界,... 典籍中的文学传记不同于人物传记,长于虚构而颇具文学性,属于古典散文的范畴。本文以香港译者耿亮翻译的《五柳先生传》为例,从话语、形象和意蕴等层面,探讨了文学传记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以期达到再现原文韵味的最高境界,使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近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记 传神达意 五柳先生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金富轼《百结先生传》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成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9-51,共3页
朝鲜金富轼《百结先生传》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在文学形式上同属传记,因此二文有许多相似之处:结构上均做到了首尾呼应,语言上精炼传神,句式上构思巧妙。二文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思想旨归不同,《五柳先生传》在思想意蕴上比《百结先... 朝鲜金富轼《百结先生传》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在文学形式上同属传记,因此二文有许多相似之处:结构上均做到了首尾呼应,语言上精炼传神,句式上构思巧妙。二文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思想旨归不同,《五柳先生传》在思想意蕴上比《百结先生传》更为突出、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金富轼 陶渊明 《百结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比较 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 被引量:1
10
作者 矢嵨美都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45-50,共6页
关键词 陶渊明 五柳先生 中国古诗 五柳先生传》 陶侃 《诗经》 《晋书》 武昌 《归去来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阐释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剑锋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五柳先生传》诞生以后,基本经历了隐士、儒家、玄学、佛学等视角的解读。隐士的视角肯定了传主超拔世俗的高逸,却忽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儒家的视角重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却忽视了传主天人合一的宇宙胸怀;玄学、佛学的视角重视了天人... 《五柳先生传》诞生以后,基本经历了隐士、儒家、玄学、佛学等视角的解读。隐士的视角肯定了传主超拔世俗的高逸,却忽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儒家的视角重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却忽视了传主天人合一的宇宙胸怀;玄学、佛学的视角重视了天人合一、超言绝象、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却忽视了生活、生命存在的本身。当代学人力图摆脱政治社会和伦理道德视角,从生活、生命本身出发来阐释《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为具体生命的现实存在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审美生活方式,五柳先生是一位融会着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想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阐释 儒家 玄学 审美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文素养教育论的《五柳先生传》分析
12
作者 解正明 潘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9-61,共3页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不到二百字的短文,表面上看,其内容浅显易懂,事实上,连对第一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的理解,至今仍存在较多争议。这篇文章的体裁、写作时间、人物等都处于争议之中,一直是陶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语文素养教育论的...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不到二百字的短文,表面上看,其内容浅显易懂,事实上,连对第一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的理解,至今仍存在较多争议。这篇文章的体裁、写作时间、人物等都处于争议之中,一直是陶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语文素养教育论的核心思想是“一语三文”,即语言素养、文字素养、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结合语文素养教育论,试图从文体、人物形象、杨柳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语文素养 教育论 人物形象 写作时间 语言素养 文字素养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备课参考
13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一生之“实录”(萧统《陶渊明传》),然而又是文字极为简约的“实录”。《五柳先生传》的内容要点可以归结为读书、饮酒、贫困三个方面。本文就此提供翔实资料,以作备课的参考。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备课参考 陶渊明 实录 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同角度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自传性质与作年——兼谈自传定义及其判定标准
14
作者 刘桂鑫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依据《五柳先生传》没有提及躬耕这一对陶渊明至关重要的经历,以及陶渊明强烈自我认同意识,《五柳先生传》应作于早年。不能以五柳先生形象与陶渊明存在着差距,或以现代自传观念否定《五柳先生传》的自传性质。陶渊明自我描述的变动与差... 依据《五柳先生传》没有提及躬耕这一对陶渊明至关重要的经历,以及陶渊明强烈自我认同意识,《五柳先生传》应作于早年。不能以五柳先生形象与陶渊明存在着差距,或以现代自传观念否定《五柳先生传》的自传性质。陶渊明自我描述的变动与差异,必须放在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复杂互动中考察。对《五柳先生传》性质及作年的深入讨论,有助于反省自我描述与认同关系、自传定义、自传判定标准及古代自传创作传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自传 作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实录”吗?——基于互文本的微观分析
15
作者 刘火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个傲然独立于世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者形象“五柳先生”.一直以来,五柳先生被人们认为是陶渊明的自画像(自传、“实录”).文章结合互文本《陶渊明集》的分析认为,《五柳传》并非陶渊明本人的“...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个傲然独立于世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者形象“五柳先生”.一直以来,五柳先生被人们认为是陶渊明的自画像(自传、“实录”).文章结合互文本《陶渊明集》的分析认为,《五柳传》并非陶渊明本人的“实录”,五柳先生只是陶渊明笔下“虚构”的理想自我.他以五柳先生为理想自我,为此而自况、自夸和自赞,同时也以五柳先生的理想人格自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互文理论 实录 理想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写作时间之我见
16
作者 朱琳 《河西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2-35,共4页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诗文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篇优秀之作。因为该文“自况”、“实录”之特点,写作时间的确定就显得极为重要。这里主要从《五柳先生传》中所表现的人物生活状况,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三方面展开论证,提出了《...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诗文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篇优秀之作。因为该文“自况”、“实录”之特点,写作时间的确定就显得极为重要。这里主要从《五柳先生传》中所表现的人物生活状况,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三方面展开论证,提出了《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晚年所作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写作时间 陶渊明 诗歌 社会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三个句子翻译的探究
17
作者 任明新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第9期53-53,共1页
《五柳先生传》一文的结尾有这样三句:“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三句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译为:“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治下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 《五柳先生传》一文的结尾有这样三句:“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三句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译为:“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治下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句子翻译 结尾 吟诗 中学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18
作者 张郁钦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5-76,共2页
本文联系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指出了《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即作者本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操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并且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了《五柳先生传》的两大特点,即结构严谨和语言精美。
关键词 陶渊明 作品 艺术特色 五柳先生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柳先生传》之“脱颖不群”
19
作者 鞠飞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6期168-169,共2页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传世名作,文章针对其脱颖不群,成为经典的原因从三个方面探析:(1)虽为史传,却具文学之美;(2)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者形象;(3)文意丰厚,耐人寻味。
关键词 五柳先生 陶渊明 脱颖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朴劲宛皆有神——读《五柳先生传》和《陋室铭》
20
作者 郭象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39-43,50,共6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集》 《陋室铭》 五柳先生 刘禹锡 命运抗争 永贞革新 任真自得 安贫乐道 “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