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五四散文的审美现代性救赎 |
赖博熙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2
|
五四散文的话语方式 |
程德强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2
|
|
3
|
语言变革与五四散文的“个性”表达 |
王佳琴
徐庭峰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4
|
五四散文源流辨析 |
王嵩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5
|
形似而实异:五四散文与晚明小品 |
王嵩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
0 |
|
6
|
自由的精神自由的文——从文体特征看五四散文成功的原因 |
王嵩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
0 |
|
7
|
现当代散文话语的开端和源泉——论五四散文的话语方式 |
程德强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6 |
0 |
|
8
|
英汉差异视角下的五四散文英译分析——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
徐燕杰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0 |
3
|
|
9
|
开拓文学本体性研究的新视阈——评黄健新著《五四散文艺术论》的学术价值 |
郭纹
|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0
|
论“五四”社会派散文作家的创作 |
丁晓原
|
《常熟高专学报》
|
2002 |
0 |
|
11
|
试析袁宏道小品的语体解放及其与五四白话散文的关系 |
徐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2
|
论“五四”散文形式审美的表情性 |
吴周文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看“五四”散文的成功 |
王佳琴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14
|
周作人早期翻译与五四白话散文语体规范的确立 |
孙黎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5
|
周作人散文理论爬梳 |
霍秀全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6
|
台湾当代散文中的意象与寓言 |
徐学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7
|
余秋雨散文漫论 |
江冰
路文彬
王军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8
|
现代散文研究评述 |
汪文顶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9
|
论当代散文风尚 |
马怀荣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5 |
0 |
|
20
|
晚清至五四时期诗文中的“魏晋风度”及侠士风 |
邱慧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