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1
作者 高建强 张浩 危日光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多目标决策法对优化解集进行筛选,降低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系数的影响,增强了最优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MOPSO相比,MOGWO优化精度更高;在算例分析中,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为风力发电机37台,光伏电池836块,柴油发电机5台,蓄电池531块,系统总成本116.90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 容量配置 熵权-TOPSIS法 多目标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电/热储能容量双层优化配置方法
2
作者 李湃 卢慧 +1 位作者 李驰 杜洪博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4,共10页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能够充分发挥风光热储等资源的互补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构建低碳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协调配置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中电/热储能容量有助于降低系统投资成本,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供电支撑能力。针对含风电/光伏/...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能够充分发挥风光热储等资源的互补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构建低碳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协调配置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中电/热储能容量有助于降低系统投资成本,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供电支撑能力。针对含风电/光伏/光热/储能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开展研究,建立了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电/热储能容量双层协调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系统年净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优化电/热储能的容量;下层优化模型以系统供电缺额最小为目标,考虑系统可靠供电能力、风电/光伏/光热/储能运行、新能源利用率等约束,优化系统的发电运行状态。为求解双层协调优化模型,提出了模型非线性约束的线性化方法,以及基于值函数和分支定界相结合的启发式算法,能够实现模型的高效快速求解。基于典型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算例开展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电/热储能 容量配置 双层模型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陈建军 《家电维修》 2025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本文对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在电网中应用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优点及面临的挑战,结合实例分析与案例展示,对互补发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动态模拟模型并对实验... 本文对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在电网中应用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优点及面临的挑战,结合实例分析与案例展示,对互补发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动态模拟模型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以结合实际案例的详细分析为手段。研究结果表明,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实现电力供应的持续性与高效性;在费用效益与环境友好性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主要对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在电网中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行研究,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太阳能 互补发电系统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与光伏互补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4
作者 唐忠诚 杜远 +2 位作者 杨云贵 杨洪彬 曹廷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36-139,共4页
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与光伏互补发电系统因其能够有效整合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提高发电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深入研究风电与光伏互补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技术策略,通过对系统特性分析、多种控制策略探讨以及仿真验证... 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与光伏互补发电系统因其能够有效整合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提高发电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深入研究风电与光伏互补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技术策略,通过对系统特性分析、多种控制策略探讨以及仿真验证等,提出优化的协调控制方案,旨在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为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光伏 互补发电系统 协调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5
作者 何立 杨静 杨正科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8期225-228,共4页
探讨了蓄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详细阐述,分析蓄电池在系统中的选择原则、容量计算与充放电控制策略。针对蓄电池在能量密度与续航、充放电效... 探讨了蓄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详细阐述,分析蓄电池在系统中的选择原则、容量计算与充放电控制策略。针对蓄电池在能量密度与续航、充放电效率与循环寿命、环境适应性与安全性以及成本控制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技术改进、环境适应性提升、经济成本控制以及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提升等具体对策。此研究对提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储能设备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充放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网暂态稳定评估与优化
6
作者 董红星 贾成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网暂态稳定评估与优化,方法包括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基本原理和构成进行概述,分析并网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深入探讨资源波动性问题、电网电压波动与故障穿越问题、系统控制策略与智能化水平等... 本文旨在探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网暂态稳定评估与优化,方法包括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基本原理和构成进行概述,分析并网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深入探讨资源波动性问题、电网电压波动与故障穿越问题、系统控制策略与智能化水平等主要问题。通过提出基于先进算法的控制策略优化、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以及建模与仿真技术改进等解决策略,进行实证分析,评估不同方案下系统的并网暂态稳定性,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水平以及改进建模与仿真技术能显著提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网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并网暂态稳定 控制策略优化 智能监控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的集成与优化研究
7
作者 郭磊 张迪 +1 位作者 米嘉昊 李鹏宇 《太阳能》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方式。以温度匹配、能量梯级利用为原则,将采用三熔盐储热罐的储热系统与燃煤机组和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耦合,建立了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并通过...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方式。以温度匹配、能量梯级利用为原则,将采用三熔盐储热罐的储热系统与燃煤机组和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耦合,建立了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并通过考虑燃煤机组常规调峰能力和改造成本,以能量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对该互补发电系统的参数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储热时长增加,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先增加后下降;当储热时长为350 min时,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达到最大值,为88.82%;单日净节煤量为36.49 t,这表明燃煤机组与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储热系统结合后,具有较好的调峰性能和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燃煤机组 三熔盐储热罐 储热系统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调峰 能量利用率 互补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折叠光伏板的农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与优化
8
作者 董元钢 孙浩哲 +3 位作者 程伟志 张洪征 张环宇 张智新 《电气时代》 2025年第4期56-59,共4页
研究一种采用折叠光伏板的农光互补发电系统(AVS)动态跟踪算法,可有效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同时通过折叠板遮阳促进作物生长。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全天发电平稳度和发电量方面提高15%,并在创造农作物多样化微环境方面有较高的价值。折叠... 研究一种采用折叠光伏板的农光互补发电系统(AVS)动态跟踪算法,可有效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同时通过折叠板遮阳促进作物生长。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全天发电平稳度和发电量方面提高15%,并在创造农作物多样化微环境方面有较高的价值。折叠设计不仅可以保护作物免受不利气候条件影响,还可提升系统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光伏板 农光互补发电系统 动态跟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功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9
作者 许新华 莫海彪 杨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52-155,共4页
本文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功控制策略的优化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通过分析输出功率波动率、能源利用效率及响应时间与电网适应性,识别了控制策略参数优化、储能技术与多源互补协调控制、电网互动技术与系统建模仿真等... 本文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功控制策略的优化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通过分析输出功率波动率、能源利用效率及响应时间与电网适应性,识别了控制策略参数优化、储能技术与多源互补协调控制、电网互动技术与系统建模仿真等挑战。提出了智能控制算法应用、储能技术优化和多源互补协调控制策略等创新性解决办法。实证分析表明,优化控制策略能显著提升系统的有功输出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和碳排放量,对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有功控制策略 智能控制算法 储能技术优化 多源互补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避振条件的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帝伊 张猛 +3 位作者 刘泳 赵鹏翀 赵子文 何梦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5,共13页
为更加全面、准确评估水电机组在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中的经济性表现,本文将水电机组寿命损耗成本纳入机组运行成本,建立以机组运行成本最小、发电量最大、功率负荷偏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经济性评估模型,充分考虑水电机组... 为更加全面、准确评估水电机组在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中的经济性表现,本文将水电机组寿命损耗成本纳入机组运行成本,建立以机组运行成本最小、发电量最大、功率负荷偏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经济性评估模型,充分考虑水电机组运行策略的区别,对比机组避振与不避振运行时的系统经济性特征与机组运行特点。基于NSGA-Ⅱ智能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以国内某清洁能源基地为例分析了风光典型出力场景下系统运行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水电机组不避振运行,采用避振运行方式的水风光互补系统虽然发电量和功率与负荷偏差均值分别降低了0.09%(0.02 GWh)和2.10%(1.89 MW),但运行成本均值下降了0.24%(1.71万元)。综合来看,在发电量未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虽然功率与负荷偏差方面不避振运行方式表现较为优越,但由于机组疲劳损耗导致的运行成本显著增加、机组安全问题突出,其综合经济性表现不如避振运行方式。该研究对于优化水风光互补系统中水电机组的运行方式,提高互补发电系统整体经济效益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经济性评估 避振运行 非支配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11
作者 李金 林志 +3 位作者 于冲冲 尹恒 刘超铭 黄可心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4-130,共7页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即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全生命周期的建设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缺电负荷率(LPSP)和储能电池的状态为约束,对风力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最优容量配置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对比标准粒子群算法,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总投入成本更少,寻优能力更强;2)对比该隧道1年的用电成本,前期投入将在5年内回本;3)在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的设备全生命使用周期的20年内,该隧道可节省1 920.39万元电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 公路隧道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 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区离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
12
作者 刘月文 李欣 +2 位作者 王靖 马旭明 李振国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内蒙古草原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四分之一,牧区电力供应非常重要。经过多年建设,内蒙古已建成以大电网为主、离网型为辅的牧区供电系统。牧区定居点实现了大电网覆盖,而放牧转场、牲畜饮水、牛羊药浴机械设备主要采用离网型发电系... 内蒙古草原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四分之一,牧区电力供应非常重要。经过多年建设,内蒙古已建成以大电网为主、离网型为辅的牧区供电系统。牧区定居点实现了大电网覆盖,而放牧转场、牲畜饮水、牛羊药浴机械设备主要采用离网型发电系统。近些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机推广部门与大专院校合作,积极开展离网型风、光、柴、储供电技术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其中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以下简称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是目前牧区应用最为广泛的离网型供电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推广部门 互补发电系统 内蒙古草原 机械设备 牧区 定居点 供电系统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超 王研凯 +4 位作者 孙浩家 高荣泽 全向 王利民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3-983,共11页
为了减弱太阳能波动对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建立了关键设备模型及子系统模型并进行验证,对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热力性能随运行负荷的下降而下降,... 为了减弱太阳能波动对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建立了关键设备模型及子系统模型并进行验证,对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热力性能随运行负荷的下降而下降,随太阳辐照强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系统年均输出功率为699 MW,年均节煤率为7.506 g/(kW·h),年均光电效率为10.82%;储热时长为10 h时系统技术经济性最优,此时全寿命周期内净现值为4.18×10^(4)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1.81%,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2.6 a,平均度电成本为0.402元/(kW·h),盈利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 热力性能 技术经济性 太阳辐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合作增益分配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段佳南 谢俊 +2 位作者 赵心怡 常逸凡 葛远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0,共9页
为了充分发挥系统中可调节资源的自身优势,利用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配合小水电机组进行常规调节,并考虑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快速响应特性,提出了兼顾系统小时级以及秒级安全性的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 为了充分发挥系统中可调节资源的自身优势,利用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配合小水电机组进行常规调节,并考虑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快速响应特性,提出了兼顾系统小时级以及秒级安全性的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合作博弈高效性算法线性增长的计算复杂度,基于改进Shapely值法提出了一种大规模利益主体的合作增量效益(增益)分配策略。通过资源聚合,对高维度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利用Shapley值法进行初始分配;构建合作增益贡献指标,采用非对称纳什谈判理论对同类型的不同主体进行细化分配。以某流域风-光-水-储10主体互补发电系统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抽水蓄能机组与小水电机组互补运行可以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合作增益分配策略具有计算高效性以及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水-储多主体互补发电系统 短期调度 合作博弈论 合作增益分配 改进Shapley值法 非对称纳什谈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动态特性与调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高峰 叶茂菁 +3 位作者 孙浩家 徐杰 王利民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5-1844,共10页
基于某660 MW燃煤发电机组提出了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建立了关键设备模型及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通过建模仿真的方法对系统动态特性及调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置储热系统后,当太阳辐照强度突降时,系统能在10 min左右恢复... 基于某660 MW燃煤发电机组提出了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建立了关键设备模型及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通过建模仿真的方法对系统动态特性及调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置储热系统后,当太阳辐照强度突降时,系统能在10 min左右恢复平衡且主要参数变化较小;在配置储热时长为10 h的储热子系统后系统能够实现典型日的连续稳定运行;通过配置储热系统和抽汽储热过程,系统负荷范围由198.00~660.00 MW拓宽至187.62~723.13 MW,调峰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 动态特性 调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电/热/氢储能容量协调优化配置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湃 黄越辉 +1 位作者 张金平 韩培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58-5168,I0012,共12页
针对无常规电源支撑的风-光-热-储-氢多能互补发电行经济性和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年8760 h系统,协调优化配置电/热/氢各类储能容量,对提高系统运时序生产模拟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电/热/氢储能容量协调优化配置方法,... 针对无常规电源支撑的风-光-热-储-氢多能互补发电行经济性和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年8760 h系统,协调优化配置电/热/氢各类储能容量,对提高系统运时序生产模拟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电/热/氢储能容量协调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以系统等年值收益最大为目标,考虑系统电/热/氢能量流平衡作用、新能源利用率、外送通道容量、各类电源和储能系统运行约束的电/热/氢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新能源弃电状态与电/热/氢储能装置的耦合运行策略;以风/光全年8760 h理论出力序列为输入,通过求解模型得到兼顾系统经济、安全和清洁性的电/热/氢储能最优配置容量。算例基于我国西北某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进行仿真测试,验证所提出的全年8760 h时序生产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量化分析系统成本和电价、储能运行策略等因素对容量配置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储能电池 光热发电 储氢 容量协调配置 时序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17
作者 刘蕴华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作为一种高效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算法在多个优化问题的求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储能控制优化方面,NSGA-II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寻找最优的储能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碳排放量的最小化,... 作为一种高效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算法在多个优化问题的求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储能控制优化方面,NSGA-II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寻找最优的储能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碳排放量的最小化,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对此,基于NSGA-II算法构建了储能模型,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并结合负荷缺电率、系统成本函数设计了基于NSGA-II算法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方法。同时,应用Matlab软件开展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管理能量流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强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NSGA-II算法 电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上风力光伏渔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李玉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186-0189,共4页
本文针对海洋环境多变、用电需求多样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建模、嵌入式控制及混合能源转换技术,研发了新型海上风力光伏渔光互补发电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匹配与控制策略,实现了风力、光伏与渔光发电的互补,有效解决了海上船舶航行、生... 本文针对海洋环境多变、用电需求多样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建模、嵌入式控制及混合能源转换技术,研发了新型海上风力光伏渔光互补发电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匹配与控制策略,实现了风力、光伏与渔光发电的互补,有效解决了海上船舶航行、生活及作业中的电力供应问题。在重要渔区实施后,成功构建了配电网络,并实现了能耗下降的显著节能效果,为海洋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该发电系统能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在降低渔船运行成本的同时,促进了渔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成果为我国海上新型复合能源应用提供了经验参考,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光伏渔光互补发电系统 能源转换技术 智能匹配 节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策略与容量配置研究
19
作者 梁颖 阴志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144-0147,共4页
在当今世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显现出其不可估量的价值。这类系统通过精心设计与控制,不仅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与可靠性。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关... 在当今世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显现出其不可估量的价值。这类系统通过精心设计与控制,不仅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与可靠性。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精确的系统控制与合理的容量配置。因此,本文将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策略与容量配置方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运行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20
作者 汤吟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14-0117,共4页
本文研究了独立运行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对内蒙古化德蒙能能源有限公司化德县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的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进行分析,确定了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对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进行了探讨,... 本文研究了独立运行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对内蒙古化德蒙能能源有限公司化德县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的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进行分析,确定了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对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进行了探讨,包括分区和电力网络接入。在系统对风光储项目的电气参数要求方面,研究了升压站的要求和配置、设备短路电流水平以及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要求。此外,还研究了系统二次部分,包括系统继电保护和系统调度自动化。最后,对系统通信进行了探讨,包括光纤通信的应用和通信设备与电力调度的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其他类似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 优化设计 独立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