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传入中国,掀起了一股IMC热潮,为市场营销、广告公关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然而,近年来,有关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渐趋消沉.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学界和业界对IMC概念和理论本身并未...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传入中国,掀起了一股IMC热潮,为市场营销、广告公关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然而,近年来,有关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渐趋消沉.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学界和业界对IMC概念和理论本身并未透彻理解;二,对有关IMC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未予以足够重视.2002年,舒尔茨教授等人提出了"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新概念.2003年,舒尔茨和威斯康新大学的James W.Peltier、内华达大学的John A.Schibrowsky三位教授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上发表了一篇名为<Interactio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combining thepower ofIMC,the new media and database marketing>的论文,通过模型和案例系统阐述了"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代表了IMC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国内的有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限于篇幅,本刊在发表时删去了文中的案例研究部分.展开更多
文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传入中国,掀起了一股IMC热潮,为市场营销、广告公关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然而,近年来,有关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渐趋消沉.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学界和业界对IMC概念和理论本身并未透彻理解;二,对有关IMC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未予以足够重视.2002年,舒尔茨教授等人提出了"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新概念.2003年,舒尔茨和威斯康新大学的James W.Peltier、内华达大学的John A.Schibrowsky三位教授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上发表了一篇名为<Interactio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combining thepower ofIMC,the new media and database marketing>的论文,通过模型和案例系统阐述了"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代表了IMC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国内的有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限于篇幅,本刊在发表时删去了文中的案例研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