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纹理特征的深度学习云和云阴影检测
1
作者 张昊 焦瑞莉 +2 位作者 乔聪聪 霍娟 宗雪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0-1587,共8页
针对云和云阴影检测过程中存在边界不准确以及易与地表混淆等问题,构建一种融合纹理特征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Landsat 8遥感图像进行云和云阴影检测。引入基于统计特性的纹理特征模块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和学习,在训练过程采用焦点... 针对云和云阴影检测过程中存在边界不准确以及易与地表混淆等问题,构建一种融合纹理特征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Landsat 8遥感图像进行云和云阴影检测。引入基于统计特性的纹理特征模块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和学习,在训练过程采用焦点损失函数削弱样本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细化了云和云阴影的边界等纹理细节,减少了云和云阴影的误检和漏检现象,提高了云和云阴影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云阴影检测 统计特性 纹理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遥感图像 焦点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云阴影去除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奋 赵忠明 +1 位作者 杨健 闫冬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180-182,共3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人机交互的半自动云阴影去除算法。首先通过人机交互半自动方式将图像分割为云区域、阴影区域、清晰地物区域以及过渡区域四个部分,然后通过将云阴影区域的直方图映射到清晰区域来对阴影区域灰度进行补偿,最后对边界进行... 文章提出了一种人机交互的半自动云阴影去除算法。首先通过人机交互半自动方式将图像分割为云区域、阴影区域、清晰地物区域以及过渡区域四个部分,然后通过将云阴影区域的直方图映射到清晰区域来对阴影区域灰度进行补偿,最后对边界进行后处理得到一幅过渡平滑的去除了云阴影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云阴影去除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阴影 阴影检测 阴影补偿 直方图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龙湿地水体遥感提取过程中云阴影去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晓燕 张艳红 刘万崧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区,利用空间分辨率高、纹理信息丰富、定位精度高和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ALOS遥感影像,测定了研究区水体等5种典型地物和云阴影的波谱亮度值;根据水体和云阴影的光谱特征,利用阈值法对近红外波段ALOS影像进行阈值处理,将... 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区,利用空间分辨率高、纹理信息丰富、定位精度高和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ALOS遥感影像,测定了研究区水体等5种典型地物和云阴影的波谱亮度值;根据水体和云阴影的光谱特征,利用阈值法对近红外波段ALOS影像进行阈值处理,将包含云阴影信息的水体信息提取出来;基于ALOS彩色影像,再采用决策树方法自动提取湿地水体信息,同时将云阴影信息去除,并再补充提取因去除云阴影而损失的水体信息;与目视解译结果相比,用本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区湿地水体信息精度高于85%。近红外波段阈值法和彩色影像决策树法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去除云阴影而高精度获取湿地水体信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水体 云阴影 决策树方法 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云阴影检测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米雪婷 孙林 +1 位作者 韦晶 田信鹏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64-72,共9页
云阴影检测是云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其光谱、纹理特征复杂,云阴影检测一直是云检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传统云阴影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支持的云阴影检测算法。该算法以同一区域相近时相或不同年份... 云阴影检测是云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其光谱、纹理特征复杂,云阴影检测一直是云检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传统云阴影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支持的云阴影检测算法。该算法以同一区域相近时相或不同年份相近日期的卫星遥感地表反射率数据为参考,选取云阴影和典型地表样本点,对样本点进行统计分析,据其动态确定云阴影检测的阈值,并基于云阴影样本点去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使用该方法进行云阴影检测造成的误判。基于Landsat8OLI数据,选择不同区域碎云、薄云和厚云产生的云阴影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重点分析水体等容易与云阴影混淆的区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云阴影,具有较高的整体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射率 云阴影 Landsat8OLI 多时相 样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幅航空影像中云阴影的自动去除 被引量:4
5
作者 高贤君 万幼川 +1 位作者 何培培 杨元维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71-777,共7页
云阴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的视觉效果和影像质量.为去除云阴影,提出了一种无需人工参与的自动处理方法.首先采用光谱特征阈值法初步检测云阴影,再结合形态学方法进行后处理,提取完整的云阴影区域;阴影去除时,设计了... 云阴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的视觉效果和影像质量.为去除云阴影,提出了一种无需人工参与的自动处理方法.首先采用光谱特征阈值法初步检测云阴影,再结合形态学方法进行后处理,提取完整的云阴影区域;阴影去除时,设计了一种利用非阴影区域信息、阴影整体区域信息、阴影像素局部窗口及像素本身信息的综合补偿模型,所需参数均可自动获取,进而实现阴影的自动去除.实验表明,区域级、窗口级和像素级多层次信息的引入,使模型的细节敏感度增强,提升了对比度,能灵活根据复杂的云阴影遮挡情况对阴影进行合理提升,有效解决了部分补偿方法存在的补偿效果不均匀的问题,阴影中地物的色彩与纹理等信息均得到更真实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去除 综合补偿模型 云阴影 航空影像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云-云阴影-水体掩模 被引量:2
6
作者 鹿丰玲 巩在武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9,共7页
遥感图像数据中云和云阴影的存在是影响数据应用的主要原因,专家已经研发了多种去除云及其阴影的方法。在对不同目标像元光谱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分类器的云-云阴影-水体掩模建立方法。由于云... 遥感图像数据中云和云阴影的存在是影响数据应用的主要原因,专家已经研发了多种去除云及其阴影的方法。在对不同目标像元光谱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分类器的云-云阴影-水体掩模建立方法。由于云阴影是阴影与地表物体的叠加,其光谱曲线与水体的光谱曲线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使得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分类方法不能非常有效地应对这种细微差别。RF分类器是建立在多个DT分类结果集成的基础上,其算法原理保证了该算法的稳健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容量较少时,RF算法比DT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而在样本容量增大到250~400个像元时,2种方法的分类效果没有明显区别。这表明RF算法可以成功地用于建立云-云阴影-水体掩模,这将在遥感数据处理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模 遥感 -云阴影 决策树(DT)分类器 随机森林(RF)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云与云阴影检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昌军 张昊 +2 位作者 张秀再 李景轩 冯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3681-13687,共7页
大多数遥感影像数据不可避免地受到云层的污染导致数据的失效。因此,对云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预处理步骤。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轻便的卫星被设计出来,为在这些算力有限的微小卫星上配备遥感影像预处理模型。设计一种高精度、... 大多数遥感影像数据不可避免地受到云层的污染导致数据的失效。因此,对云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预处理步骤。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轻便的卫星被设计出来,为在这些算力有限的微小卫星上配备遥感影像预处理模型。设计一种高精度、算力要求低的轻量化云与云阴影检测网络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lightweight M-shaped network,L-MNet)模型,L-MNet网络模型是在M-Net(M-shaped network)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S-Conv),设计一种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DS-Conv Block),以减小算法的复杂度及计算量。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小像素级云检测的模型大小及计算量,有助于实现微小卫星在轨云检测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云阴影检测 深度可分离卷积(DS-Conv) 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L-M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阴影区机载高光谱影像森林树种分类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军玲 庞勇 +1 位作者 李增元 荚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141,共6页
[目的]使用窄波段植被指数、纹理信息等特征对影像进行分类,探究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对于云阴影下树种分类的潜力。[方法]使用经过大气校正后的高光谱影像进行窄波段植被指数的计算、纹理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波段组合... [目的]使用窄波段植被指数、纹理信息等特征对影像进行分类,探究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对于云阴影下树种分类的潜力。[方法]使用经过大气校正后的高光谱影像进行窄波段植被指数的计算、纹理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波段组合。用于计算纹理信息的波段通过最佳指示因子进行选择,选取的波段数为31(0.67 nm),51(0.86 nm),55(0.89nm) 3个波段。结合高分辨率的航空相片进行训练样本的选择,采用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对经过大气校正后的反射率影像和重组后的特征影像分别进行分类,使用样地实测的树种信息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使用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作为分类精度的评价指标。[结果]相对于直接使用反射率影像进行分类,使用窄波段植被指数以及纹理信息可以显著地提高云阴影下地物的分类精度,其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0.4%和0.88,比直接使用反射率影像的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18%和0.2。[结论]使用重新组合后的影像进行树种分类比直接使用反射率影像进行分类,其分类精度更高,说明窄波段植被指数与纹理特征可以提高云阴影区树种分类的精度。使用波段重组后的影像对云阴影下地物分类,其对于单个地物的分类精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A EAGLE 机载高光谱影像 大气校正 云阴影 窄波段植被指数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的云和云阴影检测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昌军 张秀再 +2 位作者 张晨 冯绚 刘瑞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7-1195,共9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云检测过程中,云和云阴影及其边缘细节丢失较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尺度空间语义信息特征融合存在不足。针对该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Networ...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云检测过程中,云和云阴影及其边缘细节丢失较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尺度空间语义信息特征融合存在不足。针对该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Network,MFFN)的云和云阴影检测方法,该算法结合防止网络退化的残差神经网络模块(Res.block)、扩大网络感受野的多尺度卷积模块(MCM)和提取并融合不同尺度信息的多尺度特征模块(MFM)。试验表明,本算法能提取丰富的空间信息与语义信息,可取得较为精细的云与云阴影掩模,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其中云检测准确率达0.9796,云阴影检测准确率达0.8307。同时,该工作可为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业务云检测提供理论支持及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云阴影检测 残差模块(Res.block) 多尺度卷积 多尺度特征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遥感影像利用云定位的云阴影自动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明珠 高贤君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4期70-73,I0007,共5页
高分遥感影像中云阴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遥感影像的质量,为了减小这一影响,提出了利用云定位的云阴影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云的高亮度特征,使用光谱特征检测法进行云的自动检测;然后利用阴影亮度低、归一化蓝色分量高的特性,构建云阴... 高分遥感影像中云阴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遥感影像的质量,为了减小这一影响,提出了利用云定位的云阴影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云的高亮度特征,使用光谱特征检测法进行云的自动检测;然后利用阴影亮度低、归一化蓝色分量高的特性,构建云阴影的自动初检测;再根据光源、云及其阴影之间的几何光照模型,沿着光照方向,利用云的检测结果对云阴影进一步定位搜寻,利用形状和大小快速寻找到对应的云阴影区域,并根据云检测结果对云阴影的大小和形状进行优化修正,得到云阴影的最终检测结果。实验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云阴影检测的准确率,可有效排除水体、山体等低亮度非阴影区域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遥感影像 检测 阴影检测 云阴影自动检测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去除云阴影的高山区冰湖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林 冉盈盈 《北京测绘》 2019年第10期1236-1239,共4页
利用光学影像提取高山区的冰湖信息时,云阴影和地形阴影是影响冰湖信息提取精度的重要误差源。为减少这一影响,本文提出并实验了一种利用水体指数法提取冰湖信息,利用光谱夹角阈值法、DEM生成的坡度图及地形晕渲图分别消除云阴影、地形... 利用光学影像提取高山区的冰湖信息时,云阴影和地形阴影是影响冰湖信息提取精度的重要误差源。为减少这一影响,本文提出并实验了一种利用水体指数法提取冰湖信息,利用光谱夹角阈值法、DEM生成的坡度图及地形晕渲图分别消除云阴影、地形阴影的综合方法。将论文算法在两幅存在云阴影和地形阴影的TM影像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消除云阴影和地形阴影对冰湖信息的影响,提高了光学影像的利用率,改善了冰湖信息提取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阴影 水体指数 光谱夹角 冰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中的云阴影实时生成方法研究
12
作者 曹晓希 常辉 雷小永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94-2197,共4页
虚拟场景中的阴影能够反映出空间中物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提供视觉线索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场景中的位置,增强虚拟场景的真实感。云是自然界中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外观形状极不规则,没有确定的表面和边界。由于云的这些复杂的特性,在... 虚拟场景中的阴影能够反映出空间中物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提供视觉线索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场景中的位置,增强虚拟场景的真实感。云是自然界中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外观形状极不规则,没有确定的表面和边界。由于云的这些复杂的特性,在虚拟场景中对于云阴影的模拟并不多见。针对这个问题,结合阴影图算法与云的模拟算法,提出了一种在地面模拟出云阴影的方法;并能根据云的密度计算出不同明暗程度的阴影光照效果。同时对由阴影图算法本身产生的走样问题作了相应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真实地模拟出虚拟场景中的云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 真实感 云阴影 阴影图算法 反走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Hyperion影像云和云阴影掩模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鹏洲 岳彩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10-15,39,共7页
遥感数据的判读应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云和云阴影的干扰,这导致影像中地物信息不完整,给后续影像解译和处理带来障碍。采用最佳波段指数方法筛选出经过预处理的Hyperion高光谱影像最佳波段组合,达到波段去相关、信息含量最大并减少运算... 遥感数据的判读应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云和云阴影的干扰,这导致影像中地物信息不完整,给后续影像解译和处理带来障碍。采用最佳波段指数方法筛选出经过预处理的Hyperion高光谱影像最佳波段组合,达到波段去相关、信息含量最大并减少运算量的目的。基于不同地物类型的光谱曲线,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Hyperion影像中云和云阴影信息,建立相应的掩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经验阈值的决策树分类精度达96.36%,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精度达98.86%,Kappa系数为0.951 2,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高光谱影像云和云阴影掩模,由于随机森林算法是建立在多个决策树分类器结果基础上,避免了单一决策树分类器带来的误分类现象,较好地去除了云和云阴影对遥感解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ION影像 随机森林算法 决策树分类 光谱曲线 云阴影 掩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上方云和云阴影检测算法
14
作者 刘杨 江涛 黄珏 《北京测绘》 2021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前常见的云和云阴影检测主要针对陆地表面,而对于不同类型水体光谱特征对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富含泥沙或者叶绿素的水体,利用云与水体的光谱差异,采用波段组合的方式来识别潜在云像元,提高薄云像元的识别精度;根据云阴... 目前常见的云和云阴影检测主要针对陆地表面,而对于不同类型水体光谱特征对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富含泥沙或者叶绿素的水体,利用云与水体的光谱差异,采用波段组合的方式来识别潜在云像元,提高薄云像元的识别精度;根据云阴影与不同类型水体的光谱特征差异,采用设定动态阈值的方法,准确识别云阴影。利用目视解译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发现,云像元位置准确,边界清晰,总体正确率高于90%;云阴影方位精准,结构完整,总体正确率高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动态阈值 不同类型水体 检测 云阴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阴影信道模型及其在室内可见光指纹定位中的应用
15
作者 胡晓莉 王倩 +2 位作者 秦岭 王凤英 于建勇 《中国激光》 202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为研究障碍物对可见光系统的影响,并建立一般性应用模型,本课题组基于点云技术获取真实存在的不规则障碍物结构特征的数字化表示,提出了一种结合间距判定的点云阴影量化分析法。同时,在室内可见光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点云阴影信道... 为研究障碍物对可见光系统的影响,并建立一般性应用模型,本课题组基于点云技术获取真实存在的不规则障碍物结构特征的数字化表示,提出了一种结合间距判定的点云阴影量化分析法。同时,在室内可见光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点云阴影信道增益表达式,并搭建了2.6 m×2.6 m×2 m的实验平台,以验证该分析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实际阴影区域与点云阴影区域高度符合,归一化功率值的平均误差仅为0.0277。为进一步分析障碍物对通信系统及定位应用的影响,在2.6 m×2.6 m×3 m的室内空间中模拟障碍物对光的遮挡及功率接收,并基于该信道模型实现了可见光指纹定位。结果显示:在障碍物遮挡下,大量接收点的直射分量消失,一次反射功率损耗程度相对较低;仅使用直射功率作为特征时,均方根定位误差高达20.82 cm,采用结合反射功率的分区定位方法后,均方根定位误差减小至1.58 cm,有效提高了阴影区域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三维点 信道模型 云阴影量化 阴影系数 可见光定位
原文传递
一种陆地卫星影像厚云阴影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鑫 赵红莉 +2 位作者 杨树文 冶运涛 杨兴旺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0,共4页
针对现有的遥感影像厚云阴影监测方法存在过程复杂、精度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TM影像厚云阴影检测方法:通过阈值分割提取影像中的所有阴影;对比一幅近时相的无云影像,分离出厚云的阴影,即云阴影为"有云"影像比"无云&q... 针对现有的遥感影像厚云阴影监测方法存在过程复杂、精度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TM影像厚云阴影检测方法:通过阈值分割提取影像中的所有阴影;对比一幅近时相的无云影像,分离出厚云的阴影,即云阴影为"有云"影像比"无云"影像多出的阴影;最后将提取结果与人机交互、云阴影增强模型法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精度较高,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TM影像中的厚云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阴影 TM影像 阈值分割 云阴影增强模型
原文传递
Landsat TM遥感影像中厚云和阴影去除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炳燮 马张宝 +1 位作者 齐清文 刘高焕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45,共12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多时相LandsatTM影像数据进行的厚云及其阴影去除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厚云及其阴影的光谱特征,设计了厚云和云阴影识别模型。该算法的实现是采用图像配准技术、非监督分类、像元替换等运算,计算出厚云和云阴影区域...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多时相LandsatTM影像数据进行的厚云及其阴影去除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厚云及其阴影的光谱特征,设计了厚云和云阴影识别模型。该算法的实现是采用图像配准技术、非监督分类、像元替换等运算,计算出厚云和云阴影区域的TM影像替换数据,进而得到消除或者减少云影响的TM遥感影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厚云及其阴影去除方法效果很好,能消除或者弱化云对TM影像数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TM 云阴影 光谱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的云及其阴影覆盖区光谱重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乔振民 邢立新 +4 位作者 李淼淼 董连英 潘军 王红红 朱亚静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往遥感影像的云及其阴影去除方法侧重于受遮盖地物的几何特征恢复,不利于基于光谱特征的信息提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地物类别特征的光谱重构方法,采用两期相邻年份相近物候期的遥感数据,借助归一化差值和决策树分类的方法,检测厚云... 以往遥感影像的云及其阴影去除方法侧重于受遮盖地物的几何特征恢复,不利于基于光谱特征的信息提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地物类别特征的光谱重构方法,采用两期相邻年份相近物候期的遥感数据,借助归一化差值和决策树分类的方法,检测厚云及其阴影,并提取相应区域地表覆盖类型信息,对两时相遥感影像各波段被遮挡区的每种地物类别做线性回归分析,获取被遮挡区的重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恢复受云影响地物几何信息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遮盖区地物光谱信息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阴影 归一化差值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云阴影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彬 辛晓洲 +1 位作者 张海龙 胡继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云阴影检测在遥感科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许多方面有重要应用。单纯采用光谱阈值法识别云阴影会面临较多困难,难以准确识别,而采用时间序列法,则需耗费较多机时,过程较为繁复。在准确识别云像元的基础上,应用几何学方法识别云阴... 云阴影检测在遥感科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许多方面有重要应用。单纯采用光谱阈值法识别云阴影会面临较多困难,难以准确识别,而采用时间序列法,则需耗费较多机时,过程较为繁复。在准确识别云像元的基础上,应用几何学方法识别云阴影是较为准确、实用的方法。目前,应用几何学方法计算起伏地形条件下的云阴影分布和变化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学方法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云阴影识别方法,可以计算云像元对应阴影在复杂地形上的位置。模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识别复杂地形条件的云阴影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克服了几何法识别云阴影模型的原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阴影 复杂地形 DEM 3D几何效应
原文传递
高分四号卫星数据云和云阴影检测算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心燕 孙林 +3 位作者 杨以坤 周雪莹 王权 陈婷婷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6-457,共12页
高分四号卫星(GF-4)是我国研制的首颗地球同步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针对高分四号卫星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谱分析与几何算法相结合的云和云阴影检测算法。使用几何校正和辐射定标后的高分四号... 高分四号卫星(GF-4)是我国研制的首颗地球同步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针对高分四号卫星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谱分析与几何算法相结合的云和云阴影检测算法。使用几何校正和辐射定标后的高分四号影像,基于云与典型地表的光谱特征,采用光谱差异分析技术识别出潜在云像元,根据有云地物和无云地物的光谱变化率差异计算云概率;由云和云阴影的几何关系,并结合传感器参数识别云阴影的投影带,然后根据阴影的光谱特征在投影带中设定基于影像的动态阈值,用于检测云阴影。该算法能较好地识别薄云,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云阴影的检测精度。采用目视解译法对检测精度进行验证后发现,不同区域类型的云像元识别位置准确,形状完整;将所提云阴影检测方法与云和云阴影匹配算法进行对比后发现,前者识别的云阴影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分四号卫星 光谱分析 几何法 检测 云阴影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