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被引量:1
1
作者 殷会荻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5年第7期128-130,共3页
一、初读:用朗读引发解读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请一位同学把这首小令朗读一下。 (一生朗读。) 师:可否对你刚才的朗读作一个自评? 生:不是非常好。
关键词 教学实录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 人生理想 阅读面 于家乡 崔颢 归巢 孤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第一粥”——“菜妈糊”
2
作者 陈利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6年第1期47-47,共1页
"菜妈糊"是家乡特有的一种粥,也是我最喜欢的粥!只要我有"要求",妈妈一定满足我。因此,我的早饭总伴有一大碗绵甜醇香的"菜妈糊"。名字好怪!为什么叫它"菜妈糊"呢?我问了好几个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全都不清... "菜妈糊"是家乡特有的一种粥,也是我最喜欢的粥!只要我有"要求",妈妈一定满足我。因此,我的早饭总伴有一大碗绵甜醇香的"菜妈糊"。名字好怪!为什么叫它"菜妈糊"呢?我问了好几个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全都不清楚,只说大家都那么叫。不过,它的别名"菜妈糊"的食材很简单,仅黄豆、胡萝卜、小青菜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菜 食材 外公外婆 于家乡 熬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朽真性寄丹青——谈傅山绘画艺术
3
作者 董智敏 《美术与市场》 2014年第2期54-57,共4页
傅山先生是"17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座奇峰"。其高尚的民族气节、毕生勤奋治学的精神和他集《经》、《史》、《子》、《集》研究,于诗、书、画、金石、医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特殊的博学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影... 傅山先生是"17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座奇峰"。其高尚的民族气节、毕生勤奋治学的精神和他集《经》、《史》、《子》、《集》研究,于诗、书、画、金石、医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特殊的博学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影响之深远,400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尊崇。傅山先生的绘画艺术,是超越当时中国画坛的。他宏观有道而又微观求真,其风格上的浑朴凝练、雄奇秀峻;内涵中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深沉的寄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坛 借景抒情 民族气节 思想文化界 有道 清峻 秦祖 于家乡 写意画 天下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仇、西征与英雄
4
作者 孟慧英 《民间文学论坛》 1995年第4期25-31,81,共8页
一史诗被看作军事民主时代人类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所涵盖的圣俗两个世界既广且深,常常它会无所不能地向研究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对比起来,赫哲族的伊玛堪虽然与世界上典型的史诗作品有着一定差距。
关键词 伊玛堪 西征 莫日根 母题 宗教精神 血亲复仇 于家乡 童年经历 活着 信仰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侨批文物图录
5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1期2-237,共2页
早期水客侨批 在红头船时期有汕头开埠初期,海外华侨一般通过往返于家乡与侨居国之家的“水客”递送侨批。右图为由信纸折叠而成的原始形态的水客侨批。(邹金盛《潮帮批信局》彩图二)
关键词 海外华侨 文物图录 于家乡 潮汕 文化展 我闻 历史博物馆 延续时间 文化研究中心 上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华写作人小传
6
作者 周新心 《华文文学》 1989年第3期78-80,共3页
姚宗伟 男,笔名遥中苇、遥远、胡枫。泰籍。祖籍广东省潮阳县。一九二三年生,毕业于潮阳县立一中,十八岁返泰,从商。一九七八年开始写作,已出版有《欧游见闻录》、《东游随笔》,旧体诗《湄滨吟草》、《寄园诗稿》。另有小说《番客世家... 姚宗伟 男,笔名遥中苇、遥远、胡枫。泰籍。祖籍广东省潮阳县。一九二三年生,毕业于潮阳县立一中,十八岁返泰,从商。一九七八年开始写作,已出版有《欧游见闻录》、《东游随笔》,旧体诗《湄滨吟草》、《寄园诗稿》。另有小说《番客世家》及其它小品、散文、短篇小说、诗歌散见于各华文报,在编辑成集中。现为泰华写作人协会理事、南园诗社社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稿 姚宗伟 潮阳县 见闻录 八年 旧体诗词 五十年代 抒情文 文艺副刊 于家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的反映 精心的描绘——沙汀三、四十年代短篇小说的特色
7
作者 雷家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9-26,共8页
这些充满着戏谑而独创的幻想的新作,属于我们文学中最不平凡的现象之列, 沉醉若狂的读者们交口赞誉,是可以当之无愧的。——别林斯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追求的并不是“以创作丰富自乐”,而是写出属于自己所独有的风格的作品。沙汀同志... 这些充满着戏谑而独创的幻想的新作,属于我们文学中最不平凡的现象之列, 沉醉若狂的读者们交口赞誉,是可以当之无愧的。——别林斯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追求的并不是“以创作丰富自乐”,而是写出属于自己所独有的风格的作品。沙汀同志在三十年代初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努力摆脱当时盛行过的“革命文学”神圣法规的羁绊,走自己的创作道路。虽然,这条道路艰苦曲折,但经过多年的刻意追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终于出现了属于沙汀特有的风格的作品,这是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汀 四十年代 创作思想 “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创作 在其香居茶馆里 别林斯基 于家乡 李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江新式教育的奠基人金松岑
8
作者 张峥嵘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49-50,共2页
金松岑(1874年—1947年),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号壮游、鹤望,笔名麒麟、爱自由者、金一、无放楼主人等。江苏吴江县同里镇人,1874年生。青年时期曾热心于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致力于教育、诗文创作和学术研究,是清末的爱国志士,... 金松岑(1874年—1947年),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号壮游、鹤望,笔名麒麟、爱自由者、金一、无放楼主人等。江苏吴江县同里镇人,1874年生。青年时期曾热心于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致力于教育、诗文创作和学术研究,是清末的爱国志士,著名的国学大师、诗人和教育家,与陈去病、柳亚子并称为清末民初吴江三杰。 金松岑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幼年时从名师学诗文,寒窗十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松岑 壮游 诗文创作 新式教育 书香之家 金一 热心于 学术研究 天放楼诗集 于家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国瑞先生与其《麦积山石窟志》
9
作者 丁栴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31-36,共6页
冯国瑞先生字仲翔,甘肃天水市人,一九○一年生,一九六一逝世,终年六十一岁.先生幼年启蒙于家乡私塾,继考入甘肃省第三中学(今天水一中前身)肄业,同时还课艺于“存古学社”.该学社由天水前清翰林哈锐、前清进士陇南书院山长任文卿二先生... 冯国瑞先生字仲翔,甘肃天水市人,一九○一年生,一九六一逝世,终年六十一岁.先生幼年启蒙于家乡私塾,继考入甘肃省第三中学(今天水一中前身)肄业,同时还课艺于“存古学社”.该学社由天水前清翰林哈锐、前清进士陇南书院山长任文卿二先生主讲,聚集天水士子,讲文课艺.国瑞先生酷爱文史,勤读苦研,尤嗜《饮冰室文集》,每次课艺,下笔恣肆汪洋,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同学中崭露头角.先生得哈、任二先辈的悉心指教,于此时就打下了坚实的国学根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艺 麦积山石窟志 饮冰室 于家乡 冯国瑞 积山 仲翔 制置使司 甘肃天水市 九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让烈士墓继续荒草萋萋
10
作者 朱国瑜 《中国老区建设》 2016年第8期52-52,共1页
编辑部:革命烈士杨绍栋,1901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县石浪乡锦堂村(现为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锦堂居委会)的一个地主家庭,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成为中共茂名县支部委员,1927年1月任中共电白县支部书记,1928年6月被敌人通缉,... 编辑部:革命烈士杨绍栋,1901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县石浪乡锦堂村(现为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锦堂居委会)的一个地主家庭,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成为中共茂名县支部委员,1927年1月任中共电白县支部书记,1928年6月被敌人通缉,同年农历八月十六日被捕,4天后被枪杀于高州城郊的东门岭刑场,遗体由其弟弟赎回,葬于家乡蟠龙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草萋萋 茂名县 支部委员 地主家庭 广东省茂名 石浪 于家乡 月出 茂南区 中共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名眼科医生的赤子之心——记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张旭
11
作者 肖延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第7期156-157,共2页
无论是做事,还是为人,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张旭副院长给人印象越来越深刻的是他多年来始终秉持的单纯却非常执着的态度。他用这种态度建立、成就了自己的医学事业,也以这种态度放弃国外优越、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毅然回到国内将自己... 无论是做事,还是为人,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张旭副院长给人印象越来越深刻的是他多年来始终秉持的单纯却非常执着的态度。他用这种态度建立、成就了自己的医学事业,也以这种态度放弃国外优越、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毅然回到国内将自己所学倾力贡献于家乡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虽千回百转却始终初心不改,用自己的心行合一,诠释了何为一个医生的赤子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副院长 于家乡 医疗研究 视觉科学 眼底病 眼病理学 我自己 仁心 视网膜细胞 凋亡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意源于造化 妙趣寄自苦功——为《莫建文画集》作序
12
作者 姚有多 《中国美术》 1997年第5期22-22,共1页
新意源于造化妙趣寄自苦功——为《莫建文画集》作序姚有多小友莫君建文,实为青年画子中之佼佼者。1987年建文曾赴京入美术学院研修深造,得以结识。莫君少言寡语,然却气质不凡,才具深邃,又极刻苦用功。难能可贵者,莫君在艺术... 新意源于造化妙趣寄自苦功——为《莫建文画集》作序姚有多小友莫君建文,实为青年画子中之佼佼者。1987年建文曾赴京入美术学院研修深造,得以结识。莫君少言寡语,然却气质不凡,才具深邃,又极刻苦用功。难能可贵者,莫君在艺术上不赶时髦,不走捷径,不追奇取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有多 小友 子中 笔墨技巧 艺术语言 艺业 沉着痛快 现代感 于家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元王十朋诗游雁荡山
13
作者 许宗斌 《风景名胜》 1994年第6期24-24,共1页
雁荡是名山,王十朋是南宋状元、爱国诗人。名山是诗人的家乡,诗人自然要不倦于放歌雁荡山水了。王十朋写雁荡的诗篇,收在《梅溪集》里的大约有三十来首,自雁荡开山以来,他是第一个以大量诗篇赞美雁荡的诗人。说来令人奇怪,王十朋最早写... 雁荡是名山,王十朋是南宋状元、爱国诗人。名山是诗人的家乡,诗人自然要不倦于放歌雁荡山水了。王十朋写雁荡的诗篇,收在《梅溪集》里的大约有三十来首,自雁荡开山以来,他是第一个以大量诗篇赞美雁荡的诗人。说来令人奇怪,王十朋最早写雁荡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十朋 梅溪集 游雁荡山 孔稚圭 于家乡 北山移 令人 释道 七贤 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拴利:我的对手只有我自己
14
作者 夏柠儿 严学明 《烹调知识》 2010年第8Z期68-69,共2页
熟悉他的人都喊他"豆芽菜".因为他肤白.帅气。称呼中饱含的是朋友、同事对他的爱。朋友们常说,吕拴利.腼腆、温和;下属说.吕拴利,较真、严厉。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温柔的男人心里,有着一股强大的冲劲,正是这股劲儿.让他在厨... 熟悉他的人都喊他"豆芽菜".因为他肤白.帅气。称呼中饱含的是朋友、同事对他的爱。朋友们常说,吕拴利.腼腆、温和;下属说.吕拴利,较真、严厉。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温柔的男人心里,有着一股强大的冲劲,正是这股劲儿.让他在厨师这条路上越走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自己 玉米淀粉 一幅画 营养搭配 养身 鸡粉 用清 生活感悟 于家乡 鸡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老的事业·探密——不老神核心经营理念探析
15
作者 王晓生 《绿色中国(综合版)》 2006年第3X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理念 神鸡 浙江电视台 企业人 基业长青 卤制 于家乡 社会环境 王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云公馆:“龙”与风水
16
作者 王爽 谢本书 《风光》 2008年第10期74-77,共4页
除修建于家乡的龙氏家祠外,龙云在昆明的居所曾有三处,威远街中段的老公馆、北京路震庄宾馆的新公馆以及位于昆明近郊海源寺附近的灵源别墅。威远街中段的老公馆今已不存,而是在原址修建了叫"龙园"的商品楼。
关键词 威远街 灵源 于家乡 唐继尧 军事委员会 国际友人 少年时代 政务接待 云南王 向前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尖上的“奉”味儿——之“酿饭坨”
17
作者 梁爽 《审计与理财》 2017年第2期63-63,共1页
新春佳节,酿饭飘香。在我生长的这座小城,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酿饭坨,就像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一样,已经形成一种习俗。这是一道承载着奉新人传统技艺和思乡情结的特色美食。一提到它,仿佛连气息都会变得温暖,就好似在众人面前迫... 新春佳节,酿饭飘香。在我生长的这座小城,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酿饭坨,就像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一样,已经形成一种习俗。这是一道承载着奉新人传统技艺和思乡情结的特色美食。一提到它,仿佛连气息都会变得温暖,就好似在众人面前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我们各自的童年。假如有远方的朋友问我,来到我的家乡我会拿什么款待他们,倘若恰逢这个时节,那我一定不假思索的回答"酿饭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新 制作技艺 百丈寺 我的母亲 茶籽油 李忱 政治迫害 于家乡 中间部 炸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的兵书宝剑峡
18
作者 向剑君 《绿色大世界》 1995年第5期16-16,共1页
兵书耶?木棺耶?高耸入云的长江三峡崖缝里究竟为何物?倘是书,是谁放进去的呢?倘是棺,棺里的尸,骸又是谁的呢?这一连串的谜,给秀丽的兵书宝剑峡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 兵书宝剑峡 鸡鸣寺 峡中 兵书峡 于家乡 何景明 中堡 两山 千古之谜 余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走在化石档案上的人们
19
作者 贺英 《云南档案》 2016年第3期9-10,共2页
从事档案工作20多年,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分布于家乡层峦叠嶂的山野之间,层层叠叠、棱棱嶒嶒,如层层书页般的片片化石档案,它们见证了亿万年来生命的奇迹。而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为了探寻生命奇迹、追求理想而孜孜以求的人们。滇... 从事档案工作20多年,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分布于家乡层峦叠嶂的山野之间,层层叠叠、棱棱嶒嶒,如层层书页般的片片化石档案,它们见证了亿万年来生命的奇迹。而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为了探寻生命奇迹、追求理想而孜孜以求的人们。滇东大地,神奇而神秘。这里发现了4.23亿年前志留纪最大的脊椎动物钝齿宏颌鱼化石,发现了4.19亿年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硬骨鱼乃至有颌脊椎动物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地 于家乡 生命奇迹 滇东 古生物学家 生物群 张弥曼 动物群 徐霞客 生命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20
作者 周忠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7期88-90,共3页
导入: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却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岳飞、辛弃疾、陆游,还有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文天祥。师:请结合注释和投影了解一下文天祥。(投影)文天... 导入: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却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岳飞、辛弃疾、陆游,还有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文天祥。师:请结合注释和投影了解一下文天祥。(投影)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零丁洋 教学实录 江西吉安 英雄人物 进士第 宗宝 二字 历代王朝 饱读诗书 于家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