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露头构型分析
1
作者 师学耀 高超利 +7 位作者 孟旺才 赵逸 陈立军 王彩霞 冷丹凤 马洪志 马裕武 孙宁亮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通过野外露头精细解剖,基于露头的岩性、沉积构造、颜色及沉积环境,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柳林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10种岩相类型及7种沉积单元,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及岩相组合类型,识... 通过野外露头精细解剖,基于露头的岩性、沉积构造、颜色及沉积环境,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柳林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10种岩相类型及7种沉积单元,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及岩相组合类型,识别出了分流河道、分流砂坝、潮汐砂坝、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6种4级构型单元,它们又以复杂的组合方式构成三角洲前缘5级构型单元。构型单元的组合样式可分为垂向叠置、侧向拼接及孤立式3种。通过实地测量对构型单元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流河道、分流砂坝、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厚度和宽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为地下构型单元建模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山西组 三角洲前缘 岩相类型 露头构型 合样式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二叠系山西组深层煤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煤环境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立勇 史云鹤 +3 位作者 董国栋 张君莹 潘博 王彦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25,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蕴含丰富的煤岩气资源,展现出了巨大的煤岩气勘探开发潜力,煤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的沉积条件、古气候信息可以为煤岩气的形成及有利区优选提供重要依据。为了探究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二叠系山西组5号煤岩地球化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蕴含丰富的煤岩气资源,展现出了巨大的煤岩气勘探开发潜力,煤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的沉积条件、古气候信息可以为煤岩气的形成及有利区优选提供重要依据。为了探究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二叠系山西组5号煤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煤岩发育控制因素,在钻井岩心观察、采样的基础上对5号煤岩进行了煤工业组分及全硫含量、镜质体随机反射率(R_(o))和主微量的测试分析,并揭示了煤岩的成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①5号煤岩类型以光亮煤、半亮煤为主,灰分含量为6.04%~29.00%,平均为17.23%,挥发分含量为12.21%~35.05%,平均为21.61%,水分含量为0.49%~0.78%,平均为0.63%,全硫含量为0.10%~1.49%,平均为0.53%,Ro为1.75%~1.84%,平均为1.79%;②主元素化合物以SiO_(2)和Al_(2)O_(3)为主,微量元素以Sr、Ba,稀土元素以Ce为主,含量整体较高,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元素富集为主,上地壳分配模式曲线具有Eu负异常特征,表明5号煤岩聚煤过程中未受到深部热液影响;③结合m_(Sr)/m_(Ba)、GI^(*)、m^(Sr)/m^(Cu)及分布特征分析,表明5号煤岩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前缘低位沼泽相和三角洲平原潮湿森林沼泽相,整体以咸水、温湿的还原环境水体为主,且沉积水体北部偏酸性,南部偏碱性,5号煤岩的聚煤过程整体受到海侵作用控制。结论认为,研究成果深化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山西组5号煤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煤岩发育控制因素的认识,为深层煤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山西组 5号煤岩 地球化学 成煤环境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黑色页岩优势岩相类型及成因机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武瑾 王红岩 +7 位作者 施振生 王琦 赵群 董大忠 李树新 刘德勋 孙莎莎 邱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7-1149,共13页
基于岩心观察结果,综合利用薄片鉴定、X-衍射矿物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页岩岩相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组山2^(3)亚段发育低TOC黏土质页岩相(C-L)、... 基于岩心观察结果,综合利用薄片鉴定、X-衍射矿物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页岩岩相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组山2^(3)亚段发育低TOC黏土质页岩相(C-L)、低TOC硅质页岩相(S-L)、中TOC硅质页岩相(S-M)、中TOC混合质页岩相(M-M)、高TOC硅质页岩相(S-H)、高TOC黏土质页岩相(C-H)6种岩相。其中,S-H岩相为储集条件最优的岩相,S-M、M-M岩相次之。C-L、C-H岩相位于山_(2)^(3)亚段中上部,普遍发育于潮控三角洲相;S-L、S-M、S-H和M-M 4类岩相位于山2^(3)亚段下部,发育于潮控河口海湾相。S-H、S-M和M-M岩相以有机质孔缝和矿物粒间孔为主,发育黏土矿物层间孔、黄铁矿晶间孔、矿物溶蚀孔,孔隙结构整体优;C-L、S-L岩相发育矿物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缝及少量有机质微孔,孔隙结构较差;C-H岩相发育有机质微孔及少量黏土矿物层间孔缝,微孔孔隙结构优,中孔、宏孔孔隙结构差。优势岩相的形成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浅海海湾—潟湖沉积环境有利于Ⅱ_(2)型干酪根形成,易于产生大量蜂窝状有机质气泡孔,富生物成因硅有利于各类孔隙的保存,并增强了储集层的可压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优势岩相 储集层特征 二叠系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二段泥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志伟 陈洪德 +6 位作者 陈安清 赵俊兴 王峰 张玺华 李洁 刘洋 廖志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2,164,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二段35块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样品的∑REE较高,LREE/HREE及LaN/YbN等特征比值表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配分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轻稀土段呈明显的"右倾"...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二段35块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样品的∑REE较高,LREE/HREE及LaN/YbN等特征比值表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配分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轻稀土段呈明显的"右倾",重稀土段则为"平坦状",Eu负异常明显,大部分Ce显示正常,少量正异常。Ceanom值反映了研究区山西组二期沉积期海水介质为缺氧环境。LaN/YbN值反映了盆地西南部和东南部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较中南地区的低。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了该区样品的母岩物质源自上地壳,其中西南部物质源自大陆岛弧型的古老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中南部物质源自活动大陆边缘抬升基底型的花岗岩和花岗岩与沉积岩的混合;东南部物质源自活动大陆边缘抬升基底型的古老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和花岗岩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二叠系山西组二段 沉积环境 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南部二叠系山西组沉积特征及煤炭资源勘查潜力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永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7,共5页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南部的平凉市安国—峡门—小湾子一带。通过对该区二叠系山西组沉积特征研究,对赋煤地质条件和煤炭资源勘查前景进行了评价。本区二叠系山西组含煤沉积、成煤条件受古隆起及其决定的古地理环境的影响,...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南部的平凉市安国—峡门—小湾子一带。通过对该区二叠系山西组沉积特征研究,对赋煤地质条件和煤炭资源勘查前景进行了评价。本区二叠系山西组含煤沉积、成煤条件受古隆起及其决定的古地理环境的影响,沉积物源供给区主要为研究区南部,沉积环境为曲流河及三角洲,沉积期后构造作用导致了已沉积地层的剥蚀、变形等,致使二叠系山西组煤层在研究区分布面积小、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原煤灰分高。本区山西组含煤地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区内未能形成并保留规模较大的煤田,找煤工作应选在安国—峡门—小湾子向斜及周边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二叠系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 煤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二叠系山西组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琴 邱振 +6 位作者 张磊夫 王玉满 肖玉峰 刘丹 刘雯 李树新 李星涛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6-407,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_(2)段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其中山_(2)^(3)亚段具有页岩厚度大、夹层少而薄的特点,是目前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层段,但其储层特征等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优质储层发育...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_(2)段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其中山_(2)^(3)亚段具有页岩厚度大、夹层少而薄的特点,是目前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层段,但其储层特征等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有待进一步明确。综合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矿物成分分析以及储层微观刻画等技术手段,对大宁—吉县区块山_(2)^(3)亚段的储层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山_(2)^(3)亚段上部潟湖相(底部)页岩层段具有高TOC含量、高脆性矿物含量、高BET和高BJH的特征,是最优质的页岩气储集层段;山_(2)^(3)亚段页岩孔隙构成以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体,占总孔隙体积的76.9%,有机质孔占18.7%;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不同矿物组分的孔隙大小分布特征不同,其中有机质孔和方解石溶蚀孔以中孔为主,黏土矿物与石英则主要发育中孔与宏孔,黄铁矿与长石孔径范围分布广,且分布较为均匀。单因素分析显示黏土矿物含量是影响山_(2)^(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发育的第一控制要素,有机质含量对页岩孔隙发育存在着一定影响,有机质类型则对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二叠系山西组 储层特征
原文传递
陕渑煤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沉积环境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辉亚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2-23,共2页
通过对陕渑煤田主要含煤岩系二叠系山西组的沉积特征分析,推断出了该区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和成煤机理,对该区煤炭生产和寻找后续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陕渑煤田 二叠系下统山西 沉积特征 合煤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牛小兵 喻健 +4 位作者 徐旺林 王康乐 问晓勇 孙远实 张君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0,共1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勘探开发效益,综合钻井、录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从盆地尺度上系统地研究了上古生界煤系地层聚煤环境、煤质特征、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分析了盆地煤岩气成藏条件,总结了煤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评估了盆...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勘探开发效益,综合钻井、录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从盆地尺度上系统地研究了上古生界煤系地层聚煤环境、煤质特征、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分析了盆地煤岩气成藏条件,总结了煤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评估了盆地煤岩气资源,并指出了煤岩气的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盆地石炭纪本溪期海陆交互相沉积与二叠纪山西期陆相三角洲沉积发育形成广泛分布的煤岩,热演化程度较高,镜质组含量高,生烃规模大。②盆地深层煤质优良,以光亮煤和半亮煤为主,煤体结构良好,以原生结构煤为主,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和灰分产率低。③煤岩储层发育储集空间包括气孔、植物组织孔和无机矿物质孔,割理和裂隙发育,平均孔隙度为4.80%,平均渗透率为2.35 mD,属于致密储层;煤岩平均含气量为22.53 m^(3)/t,其中游离气平均含量为5.65 m^(3)/t,占总含气量的25.08%。④煤岩与上覆不同岩性形成了煤岩-泥岩、煤岩-石灰岩和煤岩-砂岩3种储盖组合,控制了游离气富集分布,提出了“源储一体、持续生烃、盖层封堵”的煤岩气成藏模式。⑤在煤岩气勘探实践中形成了地震地质综合建模、水平井钻完井、压裂改造和限压排采等一系列配套工程技术。⑥盆地本溪组8号煤岩和山西组5号煤岩埋深1500 m以深煤岩叠合总面积16.70×104 km^(2),估算煤岩气总资源量23.47×10^(12) m^(3)。其中8号煤岩分布面积10.63×104 km^(2),煤岩气资源量17.43×10^(12) m^(3);5号煤岩分布面积6.06×104 km^(2),煤岩气资源量6.04×10^(12) m^(3)。结论认为:①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勘探配套技术已基本形成,煤岩气勘探开发前景良好;②神木周边、榆林周边、乌审旗周边、米脂北、佳县、绥德、吴堡、大宁-吉县等区带8号煤岩,神木-伊金霍洛旗、榆林-佳县、乌审旗北、横山-子洲等区带5号煤岩是近期煤岩气的重点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系本溪 二叠系山西组 煤岩气 成藏条件 煤岩气资源量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濮阳城西王三寨二_1煤层煤质特征及矿山开采环境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申开洪 刘家橙 +3 位作者 丁见广 彭江涛 范军 曾祥 《能源与环境》 2011年第5期31-33,35,共4页
通过濮阳城西-滑县王三寨一带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的勘查研究、分析,认为二1煤层属半亮型~半暗型煤,具有特低硫、低磷无烟煤,发热量较高的特点。通过对工作区二1、一1、4煤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煤质特征、工艺性... 通过濮阳城西-滑县王三寨一带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的勘查研究、分析,认为二1煤层属半亮型~半暗型煤,具有特低硫、低磷无烟煤,发热量较高的特点。通过对工作区二1、一1、4煤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煤质特征、工艺性能等几个方面的认识来分析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预测未来矿井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1煤层 煤质特征 工艺性能 二叠系山西组 开采技术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 被引量:91
10
作者 匡立春 董大忠 +11 位作者 何文渊 温声明 孙莎莎 李树新 邱振 廖新维 李勇 武瑾 张磊夫 施振生 郭雯 张素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446,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页岩层系为海陆过渡相沉积,通过对近些年来该区页岩气勘探新突破与理论认识进展系统归纳,与美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及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特征对比,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页岩层系为海陆过渡相沉积,通过对近些年来该区页岩气勘探新突破与理论认识进展系统归纳,与美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及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特征对比,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2段页岩气具有4大地质特征:①沉积环境稳定,富有机质页岩大面积分布;②发育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具备较好储集能力;③富含石英等脆性矿物,有利于储集层压裂;④地层压力适中,含气量高。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2段页岩气资源丰富,发育榆林-临县、石楼北-大宁-吉县、韩城-黄陵共3个有利区块,有利区总面积为1.28×10^4 km^2,资源量为(1.8~2.9)×10^12 m^3,勘探潜力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2段页岩气直井测试产气量稳定,单井控制储量高,评价可采性和可压裂性良好,系统试井证实地层能量充足,具有较好稳产能力和开发前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和太原组发育多套页岩,与多套煤层垂向叠置性好,可以考虑多层系不同类型气协同开发。研究成果将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国页岩气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陆过渡相 有利区 多层系 协同开发 二叠系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西部气田“源控”主导的天然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福田 李荣西 +4 位作者 刘新社 杨鸣一 赵帮胜 吴小力 覃小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9-1139,共11页
苏里格西部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大面积复合连片分布,其主要含气层段二叠系盒8段山1段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通过分析研究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盆地烃源岩分布与生烃特征,揭示了研究区“源控”作用下的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成藏过... 苏里格西部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大面积复合连片分布,其主要含气层段二叠系盒8段山1段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通过分析研究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盆地烃源岩分布与生烃特征,揭示了研究区“源控”作用下的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成藏过程中的气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整体具有从西南向东北、从西向东及自下而上的运移特征,反映了处于生烃中心“三角地带”的研究区接受了来源于生烃中心的异地成因气与现今持续的原地成因气。在源岩控制作用下,苏里格西部气田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中,天然气驱动地层水区域性向北、向上运移,使研究区具有“南气北水”和地层水“上多下少”的气水分布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控论” 地球化学 天然气成藏 致密砂岩气 二叠系石盒子山西 苏里格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马庄桥矿区煤层煤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翔 《能源与环境》 2016年第4期42-45,共4页
马庄桥煤矿煤层均属低灰、特低硫-低硫、低磷、中等固定碳、特强粘结性、高热值、良等可选煤,可作为炼焦骨架配煤和主焦煤。太原组一煤层局部可采,一煤层均属中灰、中高硫、特低磷-低磷、中等固定碳、特强粘结性、高热值-特高值煤,可作... 马庄桥煤矿煤层均属低灰、特低硫-低硫、低磷、中等固定碳、特强粘结性、高热值、良等可选煤,可作为炼焦骨架配煤和主焦煤。太原组一煤层局部可采,一煤层均属中灰、中高硫、特低磷-低磷、中等固定碳、特强粘结性、高热值-特高值煤,可作为一般动力用煤,也可作为炼焦配煤。通过对马庄桥煤矿区的煤质特征、工艺性能、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几方面的认识,预测未来煤矿井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1煤层 煤质特征 工艺性能 二叠系山西组 开采技术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州李雅庄煤矿含煤地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晓敏 梁世川 +3 位作者 刘学良 王满 赵丹凤 杨文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12期152-156,共5页
李雅庄煤矿是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0年开工建设,1996年建成试生产,1997年正式生产的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缘的国有重点煤矿,含煤地层时代属于上石炭世和下二叠世,下二叠世为富含褐煤的中粒砂岩沉积建造,上石炭世为含中粒砂... 李雅庄煤矿是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0年开工建设,1996年建成试生产,1997年正式生产的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缘的国有重点煤矿,含煤地层时代属于上石炭世和下二叠世,下二叠世为富含褐煤的中粒砂岩沉积建造,上石炭世为含中粒砂岩、灰岩及各煤层的沉积建造。研究区共有12煤层,分别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根据位置不同,将煤层分为上组煤和下组煤,各煤层底部有标志层,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根据含煤地层特征及构造分布情况,在今后的开采勘探过程中,建议向周边扩大找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特征 石炭系上统太原 二叠系下统山西 李雅庄煤矿 临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