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药了哥王中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国光梅 谭琳 +2 位作者 苑春茂 穆淑珍 汪冶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苗药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 C.A.Mey.中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RP-C_(18)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获得了哥王中的瑞香烷二萜... 目的:研究苗药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 C.A.Mey.中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RP-C_(18)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获得了哥王中的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再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3、5进行抗肝癌HepG_(2)细胞株的活性评价。结果:从苗药了哥王中分离得到5个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α,7α-dihydyoxyhuratoxin(1)、simplexin(2)、12β-acetoxyhuratoxin(3)、excoecafolin D(4)、pimelea factor P_(2)(5)。此类化合物对肝癌HepG_(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肝癌HepG_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佳,IC_(50)值为(5.75±0.1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 了哥王 瑞香烷二萜原酸酯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2
作者 吴民华 叶晓霞 +3 位作者 谭靖怡 梁秋婷 吴子健 黄琼林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5,共9页
【目的】阐明药用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及系统进化地位,为了哥王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和软件进行序列拼接... 【目的】阐明药用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及系统进化地位,为了哥王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和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注释以及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49864 bp,由86347 bp的大单拷贝区(LSC)、10601 bp的小单拷贝区(SSC)以及穿插在它们之间均为26458 bp的一对反向重复区(IR)构成,具有环状双链四分体结构,包含124个基因。在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找到64种24180个密码子,其中30种为高频使用密码子,高频使用密码子中又有29种是以A/T结尾;搜索到9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居多(72个),且以A或T及两者组合形成的基序为优势基序。了哥王与近缘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IR边界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异。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显示了哥王与同属细轴荛花W.nutans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结论】了哥王叶绿体基因组具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典型结构,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含多态性较为丰富的SSR,且与细轴荛花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简单重复序列 序列比对 系统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3 位作者 戴志明 梁晓东 蔡锡安 林永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529-1532,共4页
对了哥王的生态生物学特征研究表明 ,了哥王分布区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生境主要为草坡和开旷林地 .了哥王耐贫瘠 ,是一种阳生性灌木 ,其光合速率平均为 7.33μmolCO2 ·m-2 ·s-1.其竞争力明显弱于同在灌草丛中分布的桃金娘 .因... 对了哥王的生态生物学特征研究表明 ,了哥王分布区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生境主要为草坡和开旷林地 .了哥王耐贫瘠 ,是一种阳生性灌木 ,其光合速率平均为 7.33μmolCO2 ·m-2 ·s-1.其竞争力明显弱于同在灌草丛中分布的桃金娘 .因而在灌草丛阶段的演替过程中 ,其种群减少 ,桃金娘种群增长 .了哥王体内加权平均养分含量为N 0 .6 6 7% ,P 0 .0 81% ,K 0 .5 4 0 % ,Ca 0 .776 % ,Mg 0 .2 5 9% .种群生物量分析表明 ,荒坡上野生了哥王生物量较低 ,仅 0 .0 2 73t·hm2 .若要大量开发了哥王资源 ,需要人工种植以提高生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生态生物学特征 光合速率 形态特征 营养成分 瑞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根茎中的酚性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邵萌 黄晓君 +5 位作者 孙学刚 王英 杨雨 王启瑞 范钦 叶文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1-855,875,共6页
采用多种色谱手段,从了哥王根茎中共分离得到17个酚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NMR、MS等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荛花酚(1)、罗汉松脂素(2)、丁香脂素(3)、松脂酚(4)、异落叶松脂素(5)、刺五加酮(6)、异鼠李素-3-O-刺槐双糖苷(... 采用多种色谱手段,从了哥王根茎中共分离得到17个酚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NMR、MS等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荛花酚(1)、罗汉松脂素(2)、丁香脂素(3)、松脂酚(4)、异落叶松脂素(5)、刺五加酮(6)、异鼠李素-3-O-刺槐双糖苷(7)、wikstaiwanone A(8)、wikstaiwanone B(9)、山奈酚(10)、芦丁(11)、西瑞香素(12)、triumbelletin(13)、赤杨二醇(14)、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15)、绿原酸(16)、对羟基苯甲酸(17),其中化合物3~9、13~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实验表明,化合物1~4,6~9对人结肠癌SW480和SW620细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对两种细胞的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化学成分 酚性成分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结合综合评分法优化苗药了哥王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果 李玮 +5 位作者 何新 吴增光 郑传奇 田小芳 冷安碧 李月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16-2219,共4页
目的:优化了哥王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了哥王的有效成分伞形花内酯、西瑞香素的含量和浸膏收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以溶剂量、乙醇体积分数、渗漉速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了哥王的3种提取方法(渗漉法、煎煮法和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 目的:优化了哥王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了哥王的有效成分伞形花内酯、西瑞香素的含量和浸膏收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以溶剂量、乙醇体积分数、渗漉速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了哥王的3种提取方法(渗漉法、煎煮法和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筛选最优提取方法;再用正交试验对最优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验证。结果:提取方法的综合评分排序为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煎煮法,以渗漉法更优。渗漉法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渗漉溶剂70%乙醇,溶剂量为14倍药材量,渗漉速度为5m L/(min·kg);验证试验中3次试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98.3、99.3、98.8(RSD=0.51%,n=3)。结论:了哥王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选用渗漉法,优选出的渗漉法提取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伞形花内酯 西瑞香素 渗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炮制前后的药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金娟 熊英 +4 位作者 李玮 王建科 林昶 吴宁 杨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对了哥王炮制前生品及两种方法炮制后的炮制品的抗菌及抗炎活性进行比较,探讨两种炮制方法对了哥王药效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汗渍法"、人工汗液炮制法炮制了哥王,制备了哥王生品及两种炮制品浸膏;采用体内及体外抗菌实验... 目的对了哥王炮制前生品及两种方法炮制后的炮制品的抗菌及抗炎活性进行比较,探讨两种炮制方法对了哥王药效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汗渍法"、人工汗液炮制法炮制了哥王,制备了哥王生品及两种炮制品浸膏;采用体内及体外抗菌实验观察三种样品的抗菌活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活性。结果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了哥王生品及两种炮制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是两种炮制品较小,MBC值是生品较小;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与MBC值均是人工汗液炮制品最小。体内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样品均能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且三种样品的作用强弱无明显差异。抗炎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受试样品均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各样品抑制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了哥王生品及两种炮制品均具有抗菌及抗炎活性,且三种样品的作用强弱无明显差异,表明通过"汗渍法"及人工汗液炮制法对了哥王进行炮制后,未降低其抗菌及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炮制 抗炎 抗菌
原文传递
了哥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梁勇 林德球 +2 位作者 郭宝江 曾丁才 宋艳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7-358,361,共3页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药用植物了哥王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分离出30多个峰,鉴定出其中37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六烷酸、9 十八碳烯酸、9, 12 十八碳二烯酸、9 十六碳烯酸、十五烷酸、十二烷酸、癸酸,其质量分数...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药用植物了哥王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分离出30多个峰,鉴定出其中37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六烷酸、9 十八碳烯酸、9, 12 十八碳二烯酸、9 十六碳烯酸、十五烷酸、十二烷酸、癸酸,其质量分数分别为60 44%、7 13%、5 48%、2 42%、1 21%、0 76%、0 51%,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77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药了哥王不同炮制品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果 李玮 +3 位作者 何新 郑传奇 冷安碧 田小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536-3540,共5页
目的:比较苗药了哥王生品、不同炮制品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了哥王汗渍法炮制工艺优选及其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汗渍法对了哥王的饮片炮制30d得炮制品一,对了哥王粗粉分别炮制14、7d得炮制品二和炮制品三。以70%乙醇为... 目的:比较苗药了哥王生品、不同炮制品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了哥王汗渍法炮制工艺优选及其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汗渍法对了哥王的饮片炮制30d得炮制品一,对了哥王粗粉分别炮制14、7d得炮制品二和炮制品三。以70%乙醇为溶剂,采用渗漉法对了哥王生品及不同炮制品进行提取,并对不同乙醇提取物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了哥王生品、炮制品一乙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4.05、6.65 g/kg,相当于临床70kg成人日用量的19、32倍。而了哥王炮制品二、炮制品三乙醇提取物的LD50无法测出;最大耐受量(MTD)分别为20.0、15.0 g/kg,相当于临床70 kg成人日用量的95、71倍;最大给药量(MLD)分别近似为30.0、20.0 g/kg,相当于临床70kg成人日用量的143、95倍。结论:了哥王炮制品的毒性明显低于生品,且了歌王粗粉炮制14d后毒性低于炮制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汗渍法 炮制 急性毒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3
9
作者 么焕开 仲英 尹俊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9-670,共2页
关键词 了哥王 化学成分 《岭南采药录》 MEYER 清热利尿 瑞香科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片抗炎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方铝 朱令元 +3 位作者 刘维兰 黄道斋 胡敏灿 薛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28,共1页
了哥王片是由了哥王提取浸膏制成,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临床上疗效确切,为了进一步了解了哥王的抗炎抑菌作用,我们对该药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1 了哥王片由江西三越药... 了哥王片是由了哥王提取浸膏制成,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临床上疗效确切,为了进一步了解了哥王的抗炎抑菌作用,我们对该药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1 了哥王片由江西三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每片含浸膏0.22g,含生药4.01g;阿斯匹林片,规格:25mg/片,由安徽华思制药有限公司出品。1.2 配药方法1.2.1 小白鼠试验用药 取了哥王片19粒,研成细粉,用蒸馏水将其配至101.7ml药液,每ml含生药0.7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抗炎抑菌作用 中药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了哥王中罗汉松脂酚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立新 刘丽霞 +2 位作者 杨雯雯 赵挺 佟立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3-896,90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了哥王中罗汉松脂酚和牛蒡子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依利特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为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罗汉松脂...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了哥王中罗汉松脂酚和牛蒡子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依利特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为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罗汉松脂酚和牛蒡子苷元质量浓度分别在10.0~200.0(r=0.999 8)、5.00~100.0 mg.L-1(r=0.999 7)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RSD=2.3%)和100.6%(RSD=2.6%)。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了哥王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高效液相色谱法 罗汉松脂酚 牛蒡子苷元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扬 李艳春 +1 位作者 马恩龙 孙立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1期2520-2522,共3页
目的:研究了哥王95%、75%、5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哥王不同提取物及95%乙醇... 目的:研究了哥王95%、75%、5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哥王不同提取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Bel-740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了哥王95%乙醇提物对Hela、SGC-7901细胞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确定为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抗肿瘤活性 活性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耿立冬 张村 肖永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7-819,共3页
目的:对了哥王的茎皮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硅胶及ODS柱色谱分离,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西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1),槲皮苷(2),大黄素甲醚(3),山柰酚-3-芸香糖苷(4),芫花苷(5),伞形香青酰胺(6... 目的:对了哥王的茎皮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硅胶及ODS柱色谱分离,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西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1),槲皮苷(2),大黄素甲醚(3),山柰酚-3-芸香糖苷(4),芫花苷(5),伞形香青酰胺(6)。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芳香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伟欢 薛珺一 +1 位作者 李药兰 岑颖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对了哥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了哥王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化合物,采用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结果:共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Ⅱ... 目的:对了哥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了哥王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化合物,采用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结果:共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Ⅱ),2,4,6-三羟基苯甲酸甲酯(Ⅲ)和芫花素(Ⅳ)。结论: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亦首次从瑞香科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中的1个新双香豆素 被引量:15
15
作者 耿立冬 张村 肖永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了哥王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西瑞香素(Ⅰ)、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Ⅱ)、胡萝卜苷(Ⅲ)... 目的:研究了哥王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西瑞香素(Ⅰ)、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Ⅱ)、胡萝卜苷(Ⅲ)、β-谷甾醇(Ⅳ)、伞形花内酯(Ⅴ)、芫花素(Ⅵ)、6-′OH,7-O-7′-双香豆素(Ⅶ)。结论:化合物Ⅶ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化学成分 6-OH 7-O-7'-双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产地了哥王药材中西瑞香素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友香 王显武 +1 位作者 尤志勉 姚振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I0018-I0020,共3页
关键词 了哥王 西瑞香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饮片包装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建科 李玮 +4 位作者 张永萍 熊松俊 徐剑 张英 赵晓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确定了哥王饮片的包装材料。方法采用加速实验和留样观察实验,考察两种包装材料对了哥王饮片中的水分、醇溶性浸出物和西瑞香素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两种包装材料对了哥王饮片的质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在两种包装... 目的确定了哥王饮片的包装材料。方法采用加速实验和留样观察实验,考察两种包装材料对了哥王饮片中的水分、醇溶性浸出物和西瑞香素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两种包装材料对了哥王饮片的质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在两种包装材料中,选择双向拉伸PP/LDPE复合膜作为了哥王饮片的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包装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加速实验 西瑞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建科 李玮 +4 位作者 郭建民 林昶 赵晓兰 刘艳 杨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48-1850,共3页
目的:通过对10批次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对10批次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进行了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等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议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质量... 目的:通过对10批次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对10批次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进行了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等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议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质量标准中的水分不得过14.5%,总灰分不得过3.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西瑞香素(C19H12O7)含量不得少于0.2%。结论:初步建立汗渍法炮制了哥王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汗渍法 饮片质量标准 西瑞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友香 尤志勉 +1 位作者 程东庆 姚振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比较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正丁醇提取物,且两者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抑菌作用最强,水提取物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 目的比较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正丁醇提取物,且两者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抑菌作用最强,水提取物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了哥王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效果显著,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不同提取部位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总黄酮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姣姣 李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01-105,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了哥王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哥王总黄酮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了哥王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哥王总黄酮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23s、微波功率419W,经实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1.172%,与理论计算值1.16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了哥王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在13.16~78.96μg/mL和0.43~52.64μ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0.87%~71.11%和9.04%~52.21%,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总黄酮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