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条件对O/W稠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飞 李传宪 +1 位作者 林名桢 郭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1-54,59,共5页
通过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控制应力流变仪,考察了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搅拌机转速等乳化条件对O/W稠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W稠油乳液的粒径和粘度随油水体积比(1:9~7:3)的增大均逐渐增大;但是,... 通过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控制应力流变仪,考察了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搅拌机转速等乳化条件对O/W稠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W稠油乳液的粒径和粘度随油水体积比(1:9~7:3)的增大均逐渐增大;但是,当油水体积比足够大时(8:2),乳液转相为W/O型,粘度急剧增大。随着乳化剂质量分数的提高(0.5%~5%),乳液粒径减小而粘度先减小再增大。当乳化剂质量分数≤4%时,乳液为简单的牛顿流体;增大乳化剂质量分数到5%导致乳液转变为具有一定结构特性的非牛顿流体。随着乳化温度的提高(40~70℃),乳液粘度和粒径均减小;当乳化温度高于70℃时,乳化剂失效导致乳液转相为W/O型,乳液粘度急剧增大。随着乳化时间的增长和搅拌机转速的提高,乳液粒径减小、粘度增大,乳液的非牛顿流体特性也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O/W乳状液 乳化条件 粒径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乳乳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钟芳 王璋 许时婴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采用浊度法对适用于豆乳体系的乳化剂进行了筛选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适宜的乳化剂用量。在试用的6种乳化剂中,CentroLene S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最佳,其最适添加量为m(乳化剂):m(总油量)=1:15。采用激光光散射法对不同均质条件下所得... 采用浊度法对适用于豆乳体系的乳化剂进行了筛选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适宜的乳化剂用量。在试用的6种乳化剂中,CentroLene S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最佳,其最适添加量为m(乳化剂):m(总油量)=1:15。采用激光光散射法对不同均质条件下所得豆乳浆料的乳化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一次均质压力40 MPa,二次均质压力20 MPa时,浆料的平均粒径D_(0.5)为0.338μm,且粒径呈窄的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乳 乳化条件 优化 乳化 激光光散射法 均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条件及扩链方式对阴离子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清峰 瞿金清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7,共4页
以聚酯多元醇、4 ,4’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 ,采用预聚物混合工艺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研究了中和方式、乳化条件和扩链方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乳化条件。
关键词 乳化条件 扩链方式 阴离子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条件对分散染料微胶囊粒径和释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卓 陈水林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
讨论了乳化时间、乳化速度、乳化剂用量对分散染料微胶囊粒径及释放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乳化剂用量、提高乳化速度和延长乳化时间都使分散染料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变小,释放速率提高.
关键词 乳化条件 分散染料 微胶囊 粒径 释放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大豆粉末油脂乳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富校轶 孙树坤 郑环宇 《大豆通报》 2002年第5期21-23,共3页
本研究选用四组壁材 ,利用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技术生产大豆粉末油脂。以壁材乳化温度 ,乳化时间 ,壁材比和壁材含量为四个因素 ,经正交实验 ,确定各组壁材的最佳乳化工艺条件 ;
关键词 微胶囊化 壁材 乳化条件 大豆粉末油脂 正交实验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法制备纸用微襄的乳化条件
6
作者 刘文波 陈松峰 +1 位作者 于钢 钱学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09,119,共2页
通过不同用量的乳化剂对比实验确定适宜的乳化剂用量 ,选定影响乳化条件的主要因素 ,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较好的乳化条件。
关键词 凝聚法 微囊 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条件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全秀洁 许磊 +1 位作者 雷孟坤 王昊敏 《公路交通技术》 2021年第5期24-28,34,共6页
为探究乳化沥青制备过程中乳化条件对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乳化剂掺量、油水比、皂液温度以及皂液pH值等参数,对阴、阳离子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掺量达到4%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为探究乳化沥青制备过程中乳化条件对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乳化剂掺量、油水比、皂液温度以及皂液pH值等参数,对阴、阳离子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掺量达到4%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乳化剂沥青的稳定性最好;基质沥青温度分别达到125℃、135℃,皂液温度为55℃和60℃,油水比分别为5∶5和5.5∶5,皂液pH值达到12和2时,制备得到的STAC、SDBS乳化沥青稳定性最好。STAC乳化剂对基质沥青的乳化效果较SDBS乳化剂的乳化效果好,制备得到的STAC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明显好于SDBS乳化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条件 乳化沥青 储存稳定性 温度 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榨芝麻油微胶囊乳状液乳化条件及乳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侯利霞 王颖颖 王晓霞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8,共5页
研究了制备冷榨芝麻油微胶囊的乳状液乳化工艺条件及乳状液的黏度、粒径.根据乳状液的稳定性选择大豆分离蛋白和β-环糊精复合作为包埋壁材,选用蔗糖酯S-15、单甘酯作为乳化剂制备冷榨芝麻油微胶囊乳状液,得出最佳的乳化条件为:乳化温... 研究了制备冷榨芝麻油微胶囊的乳状液乳化工艺条件及乳状液的黏度、粒径.根据乳状液的稳定性选择大豆分离蛋白和β-环糊精复合作为包埋壁材,选用蔗糖酯S-15、单甘酯作为乳化剂制备冷榨芝麻油微胶囊乳状液,得出最佳的乳化条件为:乳化温度70℃,剪切时间4 min,乳化剂复配比例为2∶1,此条件下制备的冷榨芝麻油微胶囊乳状液稳定指数均值可达98.2%.采用TA-DHR-1型流变仪研究冷榨芝麻油微胶囊乳状液的黏度表明:乳状液黏度在初始阶段发生剪切变稀,随着剪切速率不断增加,其黏度也趋向稳定.乳状液总固形物含量为17%-22%时乳化效果较好.冷榨芝麻油微胶囊乳状液的粒径测定结果表明:乳状液粒径大多分布在1-10μm的区间内,占81.93%,说明乳状液粒径大小分布较为集中、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芝麻油 微胶囊 乳状液 乳化条件 黏度 粒径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温度和锡催化剂对WPU反应速率影响及乳化反应条件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超 赵殊 +1 位作者 王兴宁 梁志彬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8,共4页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为原料,制备出一种亲水性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通过跟踪测定预聚体中-NCO含量,分析了温度和锡催化剂用量对PU(聚氨酯)预聚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后续乳化反应...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为原料,制备出一种亲水性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通过跟踪测定预聚体中-NCO含量,分析了温度和锡催化剂用量对PU(聚氨酯)预聚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后续乳化反应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PU预聚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和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大;当温度为60℃、w(催化剂)=1.0%时,预聚反应迅速且平稳。采用低温乳化、先中和后乳化、将中间体加入水中以及低搅拌速率等方法,可以得到分散性好、气泡量低且性能稳定的WPU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乳液 催化剂 反应速率 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水两相流乳化条件的实验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茂昌 敬加强 +2 位作者 万捷 谢怡宁 李丹 《油气储运》 CAS 2012年第4期250-253,327-328,共4页
以胜利油田典型稠油掺水集输管道进/出口采集的7种油水样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管输油水介质中的乳化水含量,实验模拟与确定实际油水流的乳化条件,测试分析不同稠油的乳化特性,对比分析模拟乳化油与实际乳化油粘温特性的相似性,探讨不同... 以胜利油田典型稠油掺水集输管道进/出口采集的7种油水样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管输油水介质中的乳化水含量,实验模拟与确定实际油水流的乳化条件,测试分析不同稠油的乳化特性,对比分析模拟乳化油与实际乳化油粘温特性的相似性,探讨不同油水混合液在相应模拟乳化条件下的反相点与实际油水流乳化水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特稠油掺水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比普通稠油长得多,普通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呈正相关,特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无明显关联性;室内模拟乳化油与管输实际乳化油的粘温特性相似,模拟油水乳状液的反相点与相应的实际管输油水流的乳化水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室内可以模拟确定稠油掺水输送的乳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掺水输送 反相点 乳化条件 实验模拟
原文传递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性能的研究与乳化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晓娅 尹红 陈志荣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以大豆油为乳化对象,考察乳化条件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黏度越大乳状液越稳定;低温下乳状液较高温下乳状液稳定;在中性(pH值为6.5)时乳状液最稳定;介质中的盐含量越大,乳状液稳定性越差。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乳化性能 乳化条件
原文传递
乳化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念志伟 马航 +3 位作者 宗世荣 李德高 万邦隆 黄迪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综述了乳化沥青的研究进展,对乳化沥青的组成、制备方法及乳化机理开展了分析阐述,并系统地考察了乳化剂体系和制备工艺等影响沥青乳液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目前发展现状,对未来乳化沥青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乳化沥青 乳化 稳定剂 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柴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利 王立华 +1 位作者 张江伟 杨建卿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8-170,共3页
采用HLB值法选择乳化剂,逐一探讨了各个乳化条件,对乳化柴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发现:以司班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其中Span80与CTAB二者复配后的HLB值为8.8,乳化剂用量为5.0%,助乳化剂正丁醇与乳化剂的质量... 采用HLB值法选择乳化剂,逐一探讨了各个乳化条件,对乳化柴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发现:以司班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其中Span80与CTAB二者复配后的HLB值为8.8,乳化剂用量为5.0%,助乳化剂正丁醇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约为1.0:2.1,乳化时间30min,即制得掺水量为10.0%的乳化柴油,且乳化柴油的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乳化柴油 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优化制备乳化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永利 王立华 +1 位作者 张明媚 吴雷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4-226,共3页
本文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法探讨了乳化柴油体系中,HLB值、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正丁醇)、乳化温度4种因素对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化柴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以Span80、CTAB进行复配作为乳化剂,当HLB值为8.8,... 本文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法探讨了乳化柴油体系中,HLB值、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正丁醇)、乳化温度4种因素对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化柴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以Span80、CTAB进行复配作为乳化剂,当HLB值为8.8,乳化剂用量6.0%,助乳化剂正丁醇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约为1.0:2.7,乳化时间30min,可以得到掺水量为14.0%的乳化柴油,该乳化柴油外观澄清透明,常温放置60d外观无变化,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优化设计法 乳化柴油 乳化条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乳化过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军品 Ivode Brito J 翁惠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将掺渣蜡油乳化成 W/O乳液 ,作为催化裂化原料油 ,在二次雾化和分子解聚作用下 ,可显著改善原料油雾化状况 ,降低结焦和干气收率。研究了掺渣蜡油的乳化过程 ,包括乳化剂的单剂筛选和复配以及乳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M... 将掺渣蜡油乳化成 W/O乳液 ,作为催化裂化原料油 ,在二次雾化和分子解聚作用下 ,可显著改善原料油雾化状况 ,降低结焦和干气收率。研究了掺渣蜡油的乳化过程 ,包括乳化剂的单剂筛选和复配以及乳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M-2 )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 ;乳化剂的复配能增加乳化原料油稳定性 ;适宜的掺水量是 w水 =0 .1 0~ 0 .1 5 ,加剂量为 w乳化剂 =0 .0 0 1~0 .0 0 1 2 5 ;乳化温度 70°C~ 80°C;乳液体系中水珠分布直径为 5μm~ 1 0μm,乳化原料油在 80°C时油水分层时间达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过程 催化裂化 原料油 乳化 乳化条件 石油化工 乳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用原料油乳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军品 Ivo +3 位作者 de Brito J 翁惠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0-314,共5页
将掺渣蜡油乳化后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在微爆作用下可显著改善原料油雾化状况,降低结焦和干气收率.研究了掺渣蜡油的乳化过程以及乳化油的物性测定,包括乳化剂的选择和乳化工艺条件的确定;不同温度下原料油乳化前后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和... 将掺渣蜡油乳化后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在微爆作用下可显著改善原料油雾化状况,降低结焦和干气收率.研究了掺渣蜡油的乳化过程以及乳化油的物性测定,包括乳化剂的选择和乳化工艺条件的确定;不同温度下原料油乳化前后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和粘度等物性数据的变化,并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M-2为主的三元复配乳化剂具有比较良好的乳化性能;在60~90°C范围内,乳化原料油油水界面张力比原料油表面张力下降67.04%~8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原料油 乳化 乳化条件 粘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汽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利 王立华 +2 位作者 史建国 张江伟 李维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3-46,共4页
探讨了乳化汽油体系中,不同的乳化剂及其配比、助乳化剂、乳化方式等因素对乳化汽油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化汽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以Span80、CTAB进行复配作为乳化剂,当HLB值为10.0,乳化剂用量5.0%,助乳化剂异戊醇与... 探讨了乳化汽油体系中,不同的乳化剂及其配比、助乳化剂、乳化方式等因素对乳化汽油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化汽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以Span80、CTAB进行复配作为乳化剂,当HLB值为10.0,乳化剂用量5.0%,助乳化剂异戊醇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约为1.0∶6.6,乳化时间30 min时,可以得到掺水量为10.0%的乳化汽油,该乳化汽油外观澄清透明,常温放置300 d外观无变化,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汽油 应用 研究 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化剂在栀子蓝色素乳化中的应用
18
作者 尤梦圆 胡传荣 +4 位作者 何东平 倪宏 邹翀 王斌 张世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64-267,共4页
研究了复合乳化剂在栀子蓝色素乳化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确定乳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3.5,配方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为50%单甘酯,20%油酸和30%司盘60。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乳化条件为:乳化剂量1%,乳化温度65℃,乳化时间30min,搅拌速... 研究了复合乳化剂在栀子蓝色素乳化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确定乳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3.5,配方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为50%单甘酯,20%油酸和30%司盘60。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乳化条件为:乳化剂量1%,乳化温度65℃,乳化时间30min,搅拌速度1200r/min,沉淀量为1.0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复合乳化 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条件对卤化银乳剂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栾湘梅 程雪梅 范金龙 《信息记录材料》 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
实验研究了乳化过程中,各种工艺条件的不同变化对乳剂颗粒粒径分布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及粒径分布测试设备的测定,对不同条件乳化后的颗粒分布及大小变化状态进行了观察、测试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的变化,对颗粒分... 实验研究了乳化过程中,各种工艺条件的不同变化对乳剂颗粒粒径分布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及粒径分布测试设备的测定,对不同条件乳化后的颗粒分布及大小变化状态进行了观察、测试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的变化,对颗粒分布、大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感光度及性能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条件 颗粒分布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咪唑苯脲复乳制备条件的优化研究
20
作者 肖华平 黄忍 印春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了优化盐酸咪唑苯脲复乳制剂的配方和乳化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筛选试验,确定最佳油相和乳化剂的种类、浓度及油水比例、乳化条件确定初乳制备条件;再通过选择不同外水相乳化剂、外水相与初乳体积比、内水相稳定剂与用量以及乳化条件,... 为了优化盐酸咪唑苯脲复乳制剂的配方和乳化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筛选试验,确定最佳油相和乳化剂的种类、浓度及油水比例、乳化条件确定初乳制备条件;再通过选择不同外水相乳化剂、外水相与初乳体积比、内水相稳定剂与用量以及乳化条件,确定复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选择白油作为油相、10%的OP-10为乳化剂、油相和水相比例7∶3,乳化温度为40℃,乳化时间为3 min,乳化速度为10000 rpm时为制备乳剂的最佳条件;选择7%浓度的外水相乳化剂,外水相与初乳体积比为5∶5,选择10%明胶液稳定剂,采用25℃、1 min、4000 rpm的乳化条件制备的复乳制剂效果最佳,研究初步获得了盐酸咪唑苯脲复乳制剂配方和乳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咪唑苯脲 复乳 配方 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