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质听障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的差异研究
1
作者 代嬿 刘晓明 +3 位作者 毛荣建 曾艳 李春燕 李可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探讨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差异。采用现场问卷收集听力障碍大学生的气质类型以及基本信息,并提供纸质版书面叙事绘本,通过CLAN进行运算,利用SPSS 26.0软件对收集... 探讨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差异。采用现场问卷收集听力障碍大学生的气质类型以及基本信息,并提供纸质版书面叙事绘本,通过CLAN进行运算,利用SPSS 26.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考察了133名不同气质类型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在语法、词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气质类型听力障碍大学生语法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气质类型听力障碍大学生在词汇多样性的整体发展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实词的具体使用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大学生 书面叙事能力 语法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近距交互式书面叙事语篇中“了”的分布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晶凝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4,共11页
本文基于对《空中小姐》、《围城》以及汉语母语说话人撰写的《梨子的故事》语篇中"了"的分布考察,探讨书面叙事语篇中"了"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主观近距交互式书面叙事语篇中,对过去已然事件的表述上,"了_... 本文基于对《空中小姐》、《围城》以及汉语母语说话人撰写的《梨子的故事》语篇中"了"的分布考察,探讨书面叙事语篇中"了"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主观近距交互式书面叙事语篇中,对过去已然事件的表述上,"了_1"与"了_2"的使用主要取决于语义-句法因素,95.5%的"了_2"的使用受到句法强制。总体而言,说话人对事件在语篇中作用的识解与句法因素二者彼此成就,共同决定"了"在书面叙事语篇中的分布。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相关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书面叙事语篇 句式 语义-句法-语篇制约 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聋生与健听生口语叙事和书面叙事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娟 薛梦 魏千惠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0-236,共7页
以小学3~5年级的汉语聋生为被试,考察其口语叙事与书面叙事的发展特征,并与健听生比较,揭示聋生叙事发展特征的特异性。结果发现:(1)无论口语叙事还是书面叙事,聋生和健听生在宏观结构上表现相当,但聋生在微观结构上表现较差。(2)在宏... 以小学3~5年级的汉语聋生为被试,考察其口语叙事与书面叙事的发展特征,并与健听生比较,揭示聋生叙事发展特征的特异性。结果发现:(1)无论口语叙事还是书面叙事,聋生和健听生在宏观结构上表现相当,但聋生在微观结构上表现较差。(2)在宏观结构和平均句长上,无论健听生还是聋生,书面叙事得分均显著好于口语叙事;(3)在词汇密度上,健听生在口语叙事和书面叙事上的表现相当,但聋生的词汇密度在口语叙事下表现较差。(4)在词汇丰富性和词汇密度指标上,聋生和健听生存在年级间发展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对聋生的叙事教学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生 健听生 口语叙事 书面叙事 发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性书面叙事到表演性口头叙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历史性叙事一直是中国书面叙事的主要形式,表演性口头叙事的传统则是在西域文化的影响下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性叙事采用的是有限制的第三人称视角,要求叙述的客观性,所以排斥心理描写,并几乎不通过人物语言来自我叙事或转述叙事。中土口... 历史性叙事一直是中国书面叙事的主要形式,表演性口头叙事的传统则是在西域文化的影响下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性叙事采用的是有限制的第三人称视角,要求叙述的客观性,所以排斥心理描写,并几乎不通过人物语言来自我叙事或转述叙事。中土口头叙事中以变相结合讲唱的表演方式,乃是白话小说中通常采用块状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表演性口头叙事所具有的参与性、情景化特点,同样会对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书面叙事 表演性口头叙事 叙事角度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书面叙事中的情感投射方式——以万州区农村留守儿童为例
5
作者 肖祎 尹凤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语言是人类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体现形式,其中包括对个人的情感投射。儿童学会在书面叙事中通过体现人际功能的情感要素来表述个体感受,也是个人情感在语言中的投射方式之一。在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留守儿童书面叙事个案... 语言是人类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体现形式,其中包括对个人的情感投射。儿童学会在书面叙事中通过体现人际功能的情感要素来表述个体感受,也是个人情感在语言中的投射方式之一。在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留守儿童书面叙事个案中,儿童书面叙事在"成分—图形—序列"不同层面中具有不同的情感体现形式,其实现方式包括词汇语法及语义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叙事 情感投射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 成分—图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场景——情节构建视角下的二语书面叙事结构实证研究
6
作者 徐承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本研究在心理场景构建理论和心理情节模拟构建理论基础上,提炼可操作的叙事场景-情节结构分析框架,收集实证数据,以发现二语学习者的书面叙事结构特点。结果显示:(1)二语叙事存在情节偏向和场景偏向的类型差异,前者着墨事件的过程性和... 本研究在心理场景构建理论和心理情节模拟构建理论基础上,提炼可操作的叙事场景-情节结构分析框架,收集实证数据,以发现二语学习者的书面叙事结构特点。结果显示:(1)二语叙事存在情节偏向和场景偏向的类型差异,前者着墨事件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后者兼顾场景呈现和内容评价;(2)二语学习者的情节偏向和场景偏向叙事存在共性的问题,包括细节呈现不足,时空要素的表达单一,事件的行动子要素以概述为主,事件的起因、目的和结果子要素存在系统性空缺。二语书面叙事的结构特点体现不同的编码通道,情节偏向以情节记忆表征为基础,场景偏向以语义记忆为主、情节记忆为辅,记忆通道差异可能是影响二语书面叙事类型使用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发现能够解释二语学习者书面叙事认知特点,为二语写作教学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构建 情节模拟构建 二语书面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经验的口头和书面叙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ISILzyildrim 刘卫英 马彦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7-83,共7页
60名土耳其大学的学生的恐怖叙事被分析;30份个人口头叙述被收集。另外30份叙述在一项书写任务中被引出。这项研究旨在于发现土耳其大学生个人经验叙事在口语和书面语叙事中运用叙事结构和评价性语言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 叙事 个人经验叙事 口头叙事 书面叙事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书面叙事中主语的指称形式和篇章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乐耀 曹华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共14页
文章考察书面叙事语篇中主语指称形式的特点及其在表达不同篇章功能时所呈现的差异,并从信息激活状态的认知角度对这些差异给予解释。研究发现:在组织语篇的过程中,言者倾向用典型施事做主语。在引入新角色方面,无定主语句使用频率最高... 文章考察书面叙事语篇中主语指称形式的特点及其在表达不同篇章功能时所呈现的差异,并从信息激活状态的认知角度对这些差异给予解释。研究发现:在组织语篇的过程中,言者倾向用典型施事做主语。在引入新角色方面,无定主语句使用频率最高,其中的无定主语有标记故事情节边界的作用。在回指功能方面,零形式和人称代词多用在句中及句末,在语篇中标记更强的话题连续性和语篇整合度;名词回指主要出现在句首,体现了言者在信息激活过程中对信息的整合,即将与其兴趣相关的信息整合在一个句子中,而用不同的句子和名词回指来标记不同的兴趣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语 书面叙事 指称形式 回指功能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不同年级段书面叙事结构差异研究
9
作者 周婵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书面语篇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是儿童叙事能力的重要考察手段之一,同时它也反映出儿童语言的发展情况。但是目前还比较少,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拉波夫1972-ff-~_出的叙事结构模式,对来自成都和重... 书面语篇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是儿童叙事能力的重要考察手段之一,同时它也反映出儿童语言的发展情况。但是目前还比较少,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拉波夫1972-ff-~_出的叙事结构模式,对来自成都和重庆两所重点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叙事语篇进行了分析,考查研究了小学生书面叙事结构在各年级段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书面语篇叙事结构 拉波夫叙事结构 语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聋生书面叙事发展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娟 张积家 +2 位作者 刘鑫 龙玉兰 李昕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5,共6页
以小学3~5年级汉族聋生为被试,考察聋生的书面叙事,并同健听生比较,揭示聋生书面叙事的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聋生书面叙事的微观结构弱于健听生;语序颠倒、用词不当和成分残缺的错误多于健听生。(2)聋生书面叙事的宏观结构与健... 以小学3~5年级汉族聋生为被试,考察聋生的书面叙事,并同健听生比较,揭示聋生书面叙事的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聋生书面叙事的微观结构弱于健听生;语序颠倒、用词不当和成分残缺的错误多于健听生。(2)聋生书面叙事的宏观结构与健听生差异不显著。(3)聋生的书面叙事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在叙事结构的发展上表现出与健听生一致的趋势。整个研究表明,聋生借助于手语知识组织书面叙事的宏观结构,手语知识对聋生书面叙事的微观结构具有负向迁移作用。因此,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聋生的手语使用经验对书面叙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生 健听生 书面叙事 发展
原文传递
小学儿童书面叙事连贯性对同伴拒斥的预测:外部攻击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婧轩 王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考察小学儿童书面叙事连贯性对同伴拒斥的影响以及外部攻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法、班级戏剧量表和书面叙事任务对122名小学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小学儿童书面叙事连贯性、外部攻击和同伴拒斥间显著相关;书面叙事... 目的:考察小学儿童书面叙事连贯性对同伴拒斥的影响以及外部攻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法、班级戏剧量表和书面叙事任务对122名小学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小学儿童书面叙事连贯性、外部攻击和同伴拒斥间显著相关;书面叙事连贯性不仅对小学儿童同伴拒斥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还能通过外部攻击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同伴拒斥。结论:小学儿童书面叙事连贯性通过外部攻击影响同伴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叙事 连贯性 外部攻击 同伴拒斥
原文传递
论哈萨克民间动物故事在本族当代作家叙事文学中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家民 《民间文化论坛》 2014年第4期22-28,共7页
哈萨克民间动物故事在当代书面叙事文学中经常出现,可细分为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民间动物故事以主题层面和艺术层面的路径进入哈萨克当代书面叙事文学。二者的关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哈萨克 民间动物故事 当代书面叙事文学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来《尘埃落定》的双重叙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斯琦 曲宁 《华夏文化论坛》 201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小说《尘埃落定》叙事者形象设定合理与否一直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传统叙事学的借用和批判,认为阿来采用的显性与隐性相辅相成的双重叙事层次有效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小说显像层面以"傻子"二少爷为第一... 小说《尘埃落定》叙事者形象设定合理与否一直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传统叙事学的借用和批判,认为阿来采用的显性与隐性相辅相成的双重叙事层次有效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小说显像层面以"傻子"二少爷为第一人称的有限叙事视角,然而他通晓未来的"先知"形象又使得全知视角具备了可行性。同时,小说设定了书记官翁波意西为故事的隐性叙事者,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形成了完美的一明一暗的双层叙事。两种叙事间的主次选择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口传叙事与现代书面叙事间融合共生之可能性的可贵思考,使得《尘埃落定》的叙事艺术成为当代文学中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显性叙事 隐性叙事 口传叙事 书面叙事
原文传递
朱天文《童年往事》的影像化叙事
14
作者 叶秀琴 金进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8年第3期41-46,共6页
台湾电影导演侯孝贤与朱天文联袂打造了台湾新电影史上诸多经典影片,朱天文为侯孝贤量身制作了《童年往事》《悲情城市》《刺客聂隐娘》等近二十部电影剧本。作为朱天文电影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童年往事》具有明显的影像化叙事特质,主... 台湾电影导演侯孝贤与朱天文联袂打造了台湾新电影史上诸多经典影片,朱天文为侯孝贤量身制作了《童年往事》《悲情城市》《刺客聂隐娘》等近二十部电影剧本。作为朱天文电影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童年往事》具有明显的影像化叙事特质,主要体现在光影与色彩造型、画面与镜头、人声与音响等方面。分析这一特质的目的在于撇清文学被电影"渗透"的影响,进而分析电影小说存在的文学本体上的意义,从而达到探寻书面叙事独特性的目的。小说未被影像化的叙事段落具有悠远的人文幽思,这亦是朱天文电影小说之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往事》 影像化叙事 书面叙事
原文传递
故事讲述中的自由直接引语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梅 周焱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自由直接引语指不含有引导句的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出现时,故事讲述者化身为情节内人物的扮演者,这是口语故事讲述与书面叙事语篇的一个重要差别。自由直接引语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限制。一方面,讲述者选择自由直接引语来表达故事人物话语... 自由直接引语指不含有引导句的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出现时,故事讲述者化身为情节内人物的扮演者,这是口语故事讲述与书面叙事语篇的一个重要差别。自由直接引语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限制。一方面,讲述者选择自由直接引语来表达故事人物话语时,话语主体一般为已经被引入话语的人物,属于已激活信息。另一方面,采用自由直接引语往往与互动行为类别密切相关。自由直接引语的引述方式,讲述者频繁化身为故事情节内不同角色,多见于单纯故事讲述行为;而在论证、说明等特定互动行为中的故事讲述,倾向于使用含有引导句的编码形式来明确信息来源。除了语言编码手段之外,多模态资源也是识别自由直接引语边界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故事讲述 书面叙事语篇 自由直接引语 引语边界 互动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