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牍中八分书的定型和书法理念的形成
1
作者 李跃林 《美术大观》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文字书写和文字装饰的关系和历史,在此基础上对秦汉简牍的书写风格进行分类并定量分析,建立了一个以便捷、易识和美观三原则为基本推动力的八分书发生并定型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下,秦汉期间的简牍书写者上承商周以来文字美化... 本文分析了文字书写和文字装饰的关系和历史,在此基础上对秦汉简牍的书写风格进行分类并定量分析,建立了一个以便捷、易识和美观三原则为基本推动力的八分书发生并定型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下,秦汉期间的简牍书写者上承商周以来文字美化装饰的传统,在汉初将质朴而风格单一的秦简分化出多种风格的书写,而最为符合三原则的八分书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种魅力常在的稳定而实用的书体。八分书的形成,也标志中国书法视觉理念与笔法概念的建立,是视觉审美在自然书写中的折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八分 隶书 书法文化 书法美学 书法视觉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武德开元通宝钱文设计看欧阳询的书法理念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心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1-262,共2页
武德开元钱文是欧阳询传世的重要书迹之一,也是今人一窥其篆书面目的重要窗口,而更为重要的是,在钱文设计过程中欧阳询对于钱文面貌的规划和取舍处处印证了其在《八诀》《用笔论》《三十六法》等书论文章中强调的书法理念要点,体现了欧... 武德开元钱文是欧阳询传世的重要书迹之一,也是今人一窥其篆书面目的重要窗口,而更为重要的是,在钱文设计过程中欧阳询对于钱文面貌的规划和取舍处处印证了其在《八诀》《用笔论》《三十六法》等书论文章中强调的书法理念要点,体现了欧阳询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追求,是今人学习其书法理论的宝贵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艺术创作 开元通宝 钱文设计 欧阳询 书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白记》的书法理念
3
作者 汤序波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戴明贤是著名书法家,诸体咸备,行草尤擅胜场,著有《戴明贤书印集》《大家范本·戴明贤书法卷》等;也是著名书法理论家,其《黑白记》对书法的本源、书法文化以及笔法章法等都做了精深的研究。是书可谓"津逮来学,诚为有裨"。
关键词 戴明贤 《黑白记》 书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板桥的书法理念研究
4
作者 张荣国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6,共11页
在长期艺术实践中,郑板桥形成了坚定的书法理念:融会贯通、众妙兼长;寻根探源、精通书理;领异标新、自创门户;苦心经营、务专求精。对艺术资源和自然万象的活学化用成就了郑板桥独辟蹊径的“六分半书”,他的书风及书法理念对当下书坛具... 在长期艺术实践中,郑板桥形成了坚定的书法理念:融会贯通、众妙兼长;寻根探源、精通书理;领异标新、自创门户;苦心经营、务专求精。对艺术资源和自然万象的活学化用成就了郑板桥独辟蹊径的“六分半书”,他的书风及书法理念对当下书坛具有重要的鉴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书法理念 领异标新
原文传递
宋代文人书法的艺术特色——以“苏黄”为例的探讨
5
作者 高中华 《书法赏评》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以宋代文人书法为主题,特别是以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艺术为例,探讨了宋代文人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文章首先分析了宋朝社会历史空间的新变与宋代文人书法理念的确立,指出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物... 本文以宋代文人书法为主题,特别是以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艺术为例,探讨了宋代文人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文章首先分析了宋朝社会历史空间的新变与宋代文人书法理念的确立,指出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文人雅士的聚集和思想交流的活跃,构筑了以士大夫文人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在书法艺术领域,宋代文人书家在回归古法的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提出了尚意的书法理念,强调个性与真趣的表达。其次讨论了宋代文人书法的理念与书卷气,指指出以苏轼、黄庭坚等为代表的宋代四大家在前人书法技艺与艺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总结,拓宽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视野,他们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审美追求,即致力于营造书卷气,并提倡书法应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的作品突破了晋唐书法的传统框架,创造了属于自己时代的艺术语言。综上所述,宋代文人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和个性表达,成为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书法 苏轼 黄庭坚 书法理念 书卷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太炎的书法艺术研究—以章太炎故居馆藏书法作品为例
6
作者 张君国 《天工》 2024年第35期84-86,共3页
对章太炎的书法艺术展开研究,并以章太炎故居馆藏书法作品为例,深入探讨章太炎先生的书法理念,通过对章太炎的书法作品进行解析,剖析其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分析其书法风格及成因,最终深入解读章太炎书法艺术对其人生和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章太炎 书法艺术 章太炎故居 书法理念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功书法教学理念的三个基点——并论其现实启导意义
7
作者 徐利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8,共6页
启功先生的书法教学理念立体、全面,既高屋建瓴又紧接实际,深入浅出,行之有效。其所涉及的点很多,拙见以为,关于"作书勿学时人""透过刀锋看笔锋"、书法以"结字为先"的精辟见解,堪称其书法教学理念的三个... 启功先生的书法教学理念立体、全面,既高屋建瓴又紧接实际,深入浅出,行之有效。其所涉及的点很多,拙见以为,关于"作书勿学时人""透过刀锋看笔锋"、书法以"结字为先"的精辟见解,堪称其书法教学理念的三个基点。本文对其赖以形成的历史渊源、条件、内理及在书法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详加论证,并以此验之当下书坛种种乱象,阐发其所具有的现实启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书法教学理念 三个基点 现实启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实用性书法在商业设计中的运用
8
作者 陈丽婵 《艺术家》 2022年第8期39-41,共3页
韩国书法与中国书法联系密切,有独特的研究方向和书法理念。21世纪以来,韩国实用性书法在商业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分析实用书法在韩国的现状,并基于实例进一步阐释韩国书法在商业设计中的应用机制。一、韩国实用性书法... 韩国书法与中国书法联系密切,有独特的研究方向和书法理念。21世纪以来,韩国实用性书法在商业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分析实用书法在韩国的现状,并基于实例进一步阐释韩国书法在商业设计中的应用机制。一、韩国实用性书法韩国的书法与中国书法有密切的关系,自汉代开始,韩国书法在不同时期都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性 书法理念 发展潜力 实用书法 商业领域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学书亦是学做人”的书学理念
9
作者 邓舒文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9年第3期0054-0054,共1页
书法强调“字如其人”、“人正则书正”、“作字先作人。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写得一手好字,必先学会做好人;人品正,字的水平自然高。此外,在书法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细心、善思考,有耐心、不急躁,写出来的字才能更富有神韵。总言之,书法中蕴... 书法强调“字如其人”、“人正则书正”、“作字先作人。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写得一手好字,必先学会做好人;人品正,字的水平自然高。此外,在书法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细心、善思考,有耐心、不急躁,写出来的字才能更富有神韵。总言之,书法中蕴藏着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书亦是学做人,以做人做事的品格去影响我们的书法,以求达到“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书法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美学特征 书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书法教学的第三空间
10
作者 李煜 Marcia Watt 《大学书法》 2021年第5期55-59,共5页
本文关注如何通过教授书法的知识来促进海外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用比较与反差的方法强调中国书法与西方书法的不同,以突出中国书法的优越性。本文认为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不利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沟通。... 本文关注如何通过教授书法的知识来促进海外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用比较与反差的方法强调中国书法与西方书法的不同,以突出中国书法的优越性。本文认为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不利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沟通。本文主张用"第三空间"的思维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超越对中国书法与西方书法二元对立的理解模式,使他们不仅能了解两种艺术传统的独到之处,更能理解和欣赏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不仅从两者中都得到丰富的滋养,更能从较高的层面上领会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复杂性。在西方和中国书法传统之间的交叉影响越来越显著的现代,这一练习将对学生特别具有启发性与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书法 第三空间 书法教学理念 书法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古开今时时新较——张謇与李瑞清教育比较研究
11
作者 方淩波 代玮佳 《书法》 2024年第1期173-177,共5页
张謇与李瑞清倡导教育救国,期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社会经济的复苏,使百姓富足,国家强盛,这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担当。翰墨林印书局与图画手工科是他们奋斗的书法事业,言商向儒与汲古出新是他们书法理念的坚守。
关键词 借古开今 李瑞清 图画手工科 教育比较研究 教育救国 翰墨林 张謇 书法理念
原文传递
出古方师古
12
作者 袁新文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6,共2页
刘海粟的书法成就,在此次展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展示。此次展览确实是一个殿堂,也是一个课堂,把刘海粟的书法作品、书法成就、书法美学乃至书法理念,向社会公众进行了集中呈现与广泛传播,所以我认为,这是展览本身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刘海粟 书法作品 书法美学 书法成就 书法理念 意义所在 展览
原文传递
试析“八桂书风”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渊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0-185,共6页
2007年,潘琦同志在与沈鹏先生谈到广西书法的历史与发展时率先提出了"八桂书风"的概念:"八桂书风"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广西的书法家,在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受广西自然、人文、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受地域文... 2007年,潘琦同志在与沈鹏先生谈到广西书法的历史与发展时率先提出了"八桂书风"的概念:"八桂书风"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广西的书法家,在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受广西自然、人文、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对书法艺术追求的目标一致、书法审美的心理相通、书法理念相似、价值观念相同的书法艺术风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桂书风 书法审美 书法艺术 沈鹏 地域文化 书法理念 历史与发展 形成与发展
原文传递
书画体制之外……
14
作者 吴川淮 《艺术市场》 2021年第9期120-121,共2页
时间和市场是"一杆秤",它可不管你是不是在体制,它认同的,是你的艺术功力,是你作品中透露的精神力量。前几日,笔者在荣宝斋艺术馆参加了"令序重开——寇克让艺术作品展",感慨颇多,最为感慨的是寇克让是体制之外的... 时间和市场是"一杆秤",它可不管你是不是在体制,它认同的,是你的艺术功力,是你作品中透露的精神力量。前几日,笔者在荣宝斋艺术馆参加了"令序重开——寇克让艺术作品展",感慨颇多,最为感慨的是寇克让是体制之外的书法家,有影响、有市场,这和他的学问、胆识、坚韧都有关系,重要的是,他不在体制的状态下自觉地融入了社会,让更多的人理解了书法,也理解了书法家的艰辛。他是一个社会型与学术性并持的推广书法理念的人,那本《书法没有秘密》在大陆已经出了三个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展 艺术功力 三个版本 书法理念 艺术馆 书画 精神力量 荣宝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