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书法传统与书法创新的层次与结构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锁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69-74,96,共7页
书法传统是一个由“技”、“法”与“道”三个层次构成的,以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体验、审美与情感抒发为内在动力,书法艺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为外在驱动力的不断流失与替补的动态螺旋状发展系统.书法传统伴随着传承而产生的信息流失与解... 书法传统是一个由“技”、“法”与“道”三个层次构成的,以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体验、审美与情感抒发为内在动力,书法艺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为外在驱动力的不断流失与替补的动态螺旋状发展系统.书法传统伴随着传承而产生的信息流失与解读的信息差异决定了今人对书法传统全面准确把握的缺陷性与不可能性.书法传统对于当代书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基于特定目标的书法创新主要通过书法作品层、技法层和道这三个层次的创新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传统 书法创新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今草原生态的视角探讨“一台二妙”的书法创新
2
作者 陈佳 《艺术探索》 2009年第5期26-28,共3页
草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晋书家的书法创新构成了成熟前的今草的原生态面貌。其中,卫与索靖的书法创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认识"一台二妙"的书法创新,还原草书发展的原生态面貌,才能在此基础上挖... 草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晋书家的书法创新构成了成熟前的今草的原生态面貌。其中,卫与索靖的书法创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认识"一台二妙"的书法创新,还原草书发展的原生态面貌,才能在此基础上挖掘草书的精髓,这对于学习今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草 原生态 索靖 书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瓘的书法创新在今草原生态中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陈佳 《书画世界》 2009年第4期35-36,共2页
草书的发展是流动的,随时文走。两晋书家的书法创新构成了今草成熟前的原生态面貌。其中,卫瓘的书法创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认识西晋书家的书法创新,还原今草发展的原生态面貌,对于挖掘今草的精髓从而提高今草的学习和创作具有... 草书的发展是流动的,随时文走。两晋书家的书法创新构成了今草成熟前的原生态面貌。其中,卫瓘的书法创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认识西晋书家的书法创新,还原今草发展的原生态面貌,对于挖掘今草的精髓从而提高今草的学习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草 原生态 卫瓘 书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书法创新教育的内容
4
作者 童冬生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创新教育应该处理好与书法创新有关的各个问题,即:法则与自由、专攻与博取、勤恒与功力、字内与字外等。通过书法创新教育解决这些问题,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 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 功力 内容 书法教育 书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启示录——对当代书法创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靳继君 张繁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9-230,共2页
一、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现实意义 当翻开中国书法史,康有为的名字也是赫然醒目。他在书学上的变法思想是亘古未有的,其变法思想在《广艺舟双楫》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的问世奏响了清代“碑学中兴”的最强音,直接导致了晚清书... 一、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现实意义 当翻开中国书法史,康有为的名字也是赫然醒目。他在书学上的变法思想是亘古未有的,其变法思想在《广艺舟双楫》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的问世奏响了清代“碑学中兴”的最强音,直接导致了晚清书学的革命。该文高举“尊碑”大旗,倾注了变革与创新的精神,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支持。虽然文论中有“主观”的倾向,但终不能“夺其所守”,使其书法观念和创作更见个性,更见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 书法创新 启示录 变法思想 中国书法 变革与创新 书法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颜真卿《祭侄稿》的书法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光辉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0-55,共6页
颜真卿《祭侄稿》开创了行书雄浑壮美的新书风 ,逐渐改变了数百年来“二王”秀美行书主导书坛的局面。它主要在三方面作了创新 ,即引篆籀笔法入行书 ,丰富了行书的用笔体系 ;打破了前人单一墨法 ,浓淡枯润墨并用而致和谐自然 ;在字的结... 颜真卿《祭侄稿》开创了行书雄浑壮美的新书风 ,逐渐改变了数百年来“二王”秀美行书主导书坛的局面。它主要在三方面作了创新 ,即引篆籀笔法入行书 ,丰富了行书的用笔体系 ;打破了前人单一墨法 ,浓淡枯润墨并用而致和谐自然 ;在字的结构上变王书紧结为开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祭侄稿》 书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质与今妍的变迁——论卫与索靖的书法创新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佳 《艺苑》 2009年第3期61-63,共3页
西晋既是草书发展的繁荣期,又是草书发展的转型期,草书的书写样式、技法手段、书家流派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章草逐渐成熟,今草开始萌芽。草书形态自在的审美价值得到凸显。士族书家不仅将草书作为艺能来展现,更将其人格化,作... 西晋既是草书发展的繁荣期,又是草书发展的转型期,草书的书写样式、技法手段、书家流派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章草逐渐成熟,今草开始萌芽。草书形态自在的审美价值得到凸显。士族书家不仅将草书作为艺能来展现,更将其人格化,作为标榜个性的重要领域。从西晋开始士族书家真正成为引领社会书法时尚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书法艺术发展。因此,还原西晋草书发展的现实状况,考察西晋书家的历史作用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新 索靖 变迁 审美价值 中坚力量 艺术发展 历史作用 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书法创新之我见
8
作者 钱清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书法 书法创新 汉字书法 汉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庭坚的批判精神与书法创新
9
作者 韩宗祥 《书法艺术》 1996年第3期2-3,共2页
有主见是一个书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关键,而有什么样的主见又直接决定着书家取得艺术成就的高低。没有主见只会随波逐流。古今凡取得杰出成就的书家没有一个不有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有的甚至达到固执、偏激程度。主见无非表现在... 有主见是一个书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关键,而有什么样的主见又直接决定着书家取得艺术成就的高低。没有主见只会随波逐流。古今凡取得杰出成就的书家没有一个不有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有的甚至达到固执、偏激程度。主见无非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一是对不符合自己主张的观点和现象进行批判,后者正是我们所说的批判精神。没有自己的观点就不会有批判精神,没有批判精神就不会发现前人和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精神 黄庭坚 艺术风格 艺术成就 草书 观点 书法创新 苏轼 主张 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瑞图、傅山行草之比较与书法创新
10
作者 王晓光 《书画艺术》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艺术发展史是不断创造新形式的历史,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欣赏晚明革新派书家的作品,强烈的个性面貌和抒情色彩会深深打动每一位观者。陈淳、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书家,对明初以降渐成时尚的媚妍书风和复古风潮给... 艺术发展史是不断创造新形式的历史,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欣赏晚明革新派书家的作品,强烈的个性面貌和抒情色彩会深深打动每一位观者。陈淳、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书家,对明初以降渐成时尚的媚妍书风和复古风潮给予了有力反拨。张瑞图(1570年—1641年)和傅山(1607年—1684年)分处晚明清初革新书法潮流的前后两端,是这一革新派书家群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方直、锐利、劲硬”是张瑞图行草的形式感觉,“圆曲、满密”是傅山草书的形式感觉,“方”与“圆”是这两位书家风格上的有趣对比。张瑞图的点画线条方、直、硬、锐、尖,不忌偏锋,可谓锋芒毕露,特别是“叠层线条”结构、强化横笔、构筑锐角等等,带来凌厉恣肆、挣扎紧张、闭抑滞涩、强悍跳荡的书法情调。傅山则有意识地“制圆”与“构密”,其字构架和点画线条满是曲圆、盘旋、缠绕的形象,制造了繁复的空间,形成豪迈激越、乐观流畅、雄浑博大、粗放奔泻的书法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新 张瑞图 傅山 行草 艺术发展史 革新派 书法艺术 抒情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之字最多无一似 从王羲之书法创新谈开去
11
作者 王枫 《中国航班》 2019年第6期106-107,共2页
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书圣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的故事如今广为流传,与之相关的逸事多围绕书圣的成长或者真迹的去向,而对普通书法爱好者来说,另外一个兴趣点在于: 《兰亭集序》被后人盛赞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因为整幅作品精美绝伦... 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书圣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的故事如今广为流传,与之相关的逸事多围绕书圣的成长或者真迹的去向,而对普通书法爱好者来说,另外一个兴趣点在于: 《兰亭集序》被后人盛赞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因为整幅作品精美绝伦,更因这篇手书序文中,字字独具风采,同字异写更是变化无穷,其中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谚语“之字最多无一似”便是对王羲之这种超凡笔法的称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书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自觉之境与书法创新之路
12
作者 方习文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19,共1页
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里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有志于认知、领悟人类自身和世界万物,看透现象,了解本质,进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地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由此可见,“文化自觉”应成为当代书... 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里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有志于认知、领悟人类自身和世界万物,看透现象,了解本质,进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地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由此可见,“文化自觉”应成为当代书家的精神之境,亦是书法创新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书法创新 创新之路 客观世界 文化历史 事物发展 费孝通
原文传递
论书法的创作与创新
13
作者 王升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书法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冲动,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是一种书法理性的思考。只有当书法创作者具有创作意识、审美意识、创作热情、文化修养,以及在好的创作状态时,书法创作才会有好的开始。而书法创新是书法创作的进一步升华,只有当书法创... 书法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冲动,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是一种书法理性的思考。只有当书法创作者具有创作意识、审美意识、创作热情、文化修养,以及在好的创作状态时,书法创作才会有好的开始。而书法创新是书法创作的进一步升华,只有当书法创作者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在书法创作中不流俗,不媚俗,不庸俗,能够积极汲取书法历史中的有益养分,才有可能进行书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书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繁禧:书法创新 道法自然——2012年海淀区“名家校园行”系列宣讲活动之六
14
作者 明星 《中关村》 2013年第2期94-95,共2页
从一个卷烟厂的工人到闻名全国的书法家,孟繁禧的成才成功之路耐人寻味。
关键词 书法创新 宣讲活动 道法自然 海淀区 校园 名家 耐人寻味 成功之路
原文传递
书法的承继与创新
15
作者 林阳 《中国美术》 2014年第2期7-9,共3页
这是最好的时代,或许又是最坏的时代--书法艺术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发展机遇,书法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书法艺术市场空前繁荣;但有些所谓的书家根本未曾用心临习古代经典碑帖或浅尝辄止,便随心所欲,乱涂乱抹,不识文野。 ... 这是最好的时代,或许又是最坏的时代--书法艺术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发展机遇,书法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书法艺术市场空前繁荣;但有些所谓的书家根本未曾用心临习古代经典碑帖或浅尝辄止,便随心所欲,乱涂乱抹,不识文野。 这是坚定信仰的时期,或许又是令人疑惑的时期--君子立身,务修其本。许多书法家仍在坚持通过长期努力提高书艺,但有些人已经走捷径自封为“书法大师”,或自称“某书第一”,在各路媒体上屡屡出境,表演欲望强烈,让不知就里者不由得心生敬佩,却不知在那过度炒作、笔走龙蛇的背后,是否有着能够匹配的文化素质? 这是光明的季节,或许又是暗流涌动的季节--对于部分能够进入“体制内”,甚至在书法家协会谋得一官半职的书家来说,意味着有了一张按职务大小确定润笔费用的“资格证明”,可谓前途光明,“钱”程似锦;对于那些仍在体制外徘徊,不得其门而入的书法家来说,谋得温饱似乎都并非易事,不得不用尽各种办法向“组织”靠拢。 人们面前有着各样的“创新”,或许又是一无所有--书法创新不断地被人提起,流行书风却似乎并未真正流行。质以代兴,妍因俗易,变革本身是时代的需要,但当前放在我们面前让人眼花缭乱的诸多廉价创新,又有多少能真正让人眼前一亮,成为像二王书风那样流传后世的经典? 这是书法界存在不少问题的时代,但又是希望之春--如今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书写者惑于金钱名利,钻研书法之心日益淡薄。甚至有人断言:书法的灵魂已经走远了。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是期望大家能够运用充分的智慧,思考书法的现状与未来,促进中国书法艺术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创新 承继 流行书风 多元化发展 书法 书法教育 艺术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书法艺术的创新
16
作者 高峰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4-55,共2页
 艺术贵在创新。书法艺术的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书法艺术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17
作者 高霞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7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继承与创新 书法创新 创作自由 传统技法 美术作品 民族意识 八十年代 书法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中国书法创新的内生动力
18
作者 张晓东 《荣宝斋》 2020年第9期166-175,共10页
中国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情感表达和精神风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书法于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书法创新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生动力 情感表达 传承和发展 哲学思想 精神风貌
原文传递
伴着汉字起舞——谈谈文字守正与书法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平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5,共2页
大家知道,汉字书法是书写汉字的一门艺术。汉字书法的这样一个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双重特性: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实用性是指它记录汉语,具有交际方面的功能。艺术性是指它在交际之外,还具有艺术审美方面的价值。前者可以看做是汉字书... 大家知道,汉字书法是书写汉字的一门艺术。汉字书法的这样一个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双重特性: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实用性是指它记录汉语,具有交际方面的功能。艺术性是指它在交际之外,还具有艺术审美方面的价值。前者可以看做是汉字书法的固有价值,后者可以认为是汉字书法的附加值。前者是存量,后者是增量。因此,汉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一直是伴着汉字起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新 书法艺术 书写规范 书法
原文传递
书法创新中的条件影响与对策
20
作者 李亢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书法创新 艺术发展 创作工具 社会领域 硬件系统 艺术创作 书法活动 书法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