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绅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新探 被引量:3
1
作者 解晓燕 冯广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改革开放至今,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有了显著成效,而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相对之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本身的局限性,也表现在城市对农村先进因素的吸引性上。应该正视乡绅在近代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努力探索乡... 改革开放至今,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有了显著成效,而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相对之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本身的局限性,也表现在城市对农村先进因素的吸引性上。应该正视乡绅在近代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努力探索乡绅文化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可行性,使之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同时,发展乡绅文化面临诸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绅文化 新农村建设 乡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绅文化的衰落与乡土社会价值的重建——以刘庆邦的《黄泥地》为例
2
作者 姬亚楠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乡绅文化的发展体现着乡土社会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嬗变,深入分析乡绅文化衰落的原因对于乡土社会价值重建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黄泥地》深刻揭露了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复杂多变的乡村政治以及贪婪无度的乡村经济是导致乡绅文... 乡绅文化的发展体现着乡土社会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嬗变,深入分析乡绅文化衰落的原因对于乡土社会价值重建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黄泥地》深刻揭露了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复杂多变的乡村政治以及贪婪无度的乡村经济是导致乡绅文化衰落的根源。重建乡绅文化既要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更要解决乡村主体缺失及民众主体感丧失的双重问题。同时,乡绅文化重建不仅是通过何种渠道重建的问题,更是文化本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绅文化 价值重建 《黄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四老爷:近代中国乡绅文化的代表
3
作者 黄勰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2期67-68,共2页
鲁迅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旧中国乡绅形象,本文通过深入剖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突出鲁四老爷迂腐、势利、顽固的特点,来感知近代中国乡绅与乡村文化的血脉相连。无论是乡村社会秩序的引领还是近代中国乡绅形象的文化隐喻,都体现... 鲁迅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旧中国乡绅形象,本文通过深入剖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突出鲁四老爷迂腐、势利、顽固的特点,来感知近代中国乡绅与乡村文化的血脉相连。无论是乡村社会秩序的引领还是近代中国乡绅形象的文化隐喻,都体现了鲁迅对乡村生活状态与国民性的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祝福》 鲁四老爷 乡绅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绅文化·性·政治博弈与乡村秩序的书写——从《白鹿原》看当代小说创作的转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江腊生 赵晶晶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0,共6页
讨论当代文学七十年的话题,一直无法绕开小说《白鹿原》的文学史影响。它的出版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无论在宗亲社会与乡绅文化的回望与挽歌中,展示乡村历史变迁;还是从乡村性史的流动,揭示乡村社会权力的另一种脉动,或者... 讨论当代文学七十年的话题,一直无法绕开小说《白鹿原》的文学史影响。它的出版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无论在宗亲社会与乡绅文化的回望与挽歌中,展示乡村历史变迁;还是从乡村性史的流动,揭示乡村社会权力的另一种脉动,或者立足于乡村社会形态的更迭,审视政治革命斗争与乡村社会秩序的关系。这些方面构成了此后当代文学乡土创作的重要方向引领。作家陈忠实站在文学寻根的脊背上,右手执魔幻现实主义之剑,左手执新历史主义的盾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魔幻现实主义 当代文学史 新历史主义 乡绅文化 文学寻根 政治博弈 乡村秩序
原文传递
略论天宝古村特色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心平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64-70,共7页
历史上的天宝古村十分重视教育,书院私塾数量多,耕读文化浓郁,因而科甲鼎盛,取得功名学衔的乡绅多,形成了乡绅致力于乡村建设、广行善德义举的乡绅文化。乡绅文化的兴盛与天宝古村的资源禀赋相结合又造就了它的隐士文化、古建筑文化、... 历史上的天宝古村十分重视教育,书院私塾数量多,耕读文化浓郁,因而科甲鼎盛,取得功名学衔的乡绅多,形成了乡绅致力于乡村建设、广行善德义举的乡绅文化。乡绅文化的兴盛与天宝古村的资源禀赋相结合又造就了它的隐士文化、古建筑文化、土纸文化、生态文化以及独特的民俗、饮食等特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古村 特色文化 乡绅文化 隐士文化 土纸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文化批判--以刘庆邦《黄泥地》为例
6
作者 姬亚楠 《南腔北调》 2021年第11期68-73,共6页
刘庆邦的长篇小说《黄泥地》延续了乡土小说关注现实、反思乡村文化的创作传统,再现了房户营村在乡村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层层冲击。小说以全新的视角切入乡土生活,对乡绅文化、国民性以及乡村权力投入了深深地思考与批判。小... 刘庆邦的长篇小说《黄泥地》延续了乡土小说关注现实、反思乡村文化的创作传统,再现了房户营村在乡村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层层冲击。小说以全新的视角切入乡土生活,对乡绅文化、国民性以及乡村权力投入了深深地思考与批判。小说着力于在缺陷中挖掘人性的善与恶,不遗余力地展示了乡绅文化如何走向没落以及乡绅时代缘何走向终结。在对国民性进行批判时,作家将隐藏于人性中的“泥性”以及“看客心理”予以披露,传达出作家对乡土命运的深深隐忧。刘庆邦对乡绅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都是基于乡村权力争夺的大背景下,通过房国春逐级上访的轨迹,揭露乡村权力的运营模式以及政治黑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泥地》 乡土文化 批判 乡绅文化 乡村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乡村商业家族的百年变迁——以山东掖县西杜家村杜氏家族为视角
7
作者 程皓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1-35,共5页
鸦片战争后,山东掖县杜氏家族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通过经营草辫生意迅速致富,从农民转化成乡绅,家族兴旺期一直维持到1928年。期间,他们重教兴学,培养人才,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有的族人还从政为官,在当地树立了较高的威信。由于军... 鸦片战争后,山东掖县杜氏家族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通过经营草辫生意迅速致富,从农民转化成乡绅,家族兴旺期一直维持到1928年。期间,他们重教兴学,培养人才,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有的族人还从政为官,在当地树立了较高的威信。由于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生意日趋衰落。在土改和镇反运动中,一些处于革命对立阵营的家族头面人物遭到镇压,家族产业败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商 鲁商文化 乡绅文化 汇昶 四大祥 杜氏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华氏琵琶谱》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程雨雨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1819年刊行的《华氏琵琶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琵琶艺术的发展。本文对这本谱集的序言作者、参订者、校对者、编者及主编进行了考订,并指出了研究乡绅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华氏琵琶谱 参编者 乡绅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小镇巡礼:回不去的小镇,唤得醒的乡愁
9
作者 何锋 《北京规划建设》 2017年第3期10-15,共6页
不可逆转的都市化趋势下,小城镇很难抵抗住大都市(圈)的攻城拔寨,再加上"乡绅文化"对故乡和家园感维系力的日益减弱,逐渐变成了回不去的小镇。因此,在全国小城镇建设的浪潮中,并不是所有的小镇都能成功,只有那些能唤醒大都市... 不可逆转的都市化趋势下,小城镇很难抵抗住大都市(圈)的攻城拔寨,再加上"乡绅文化"对故乡和家园感维系力的日益减弱,逐渐变成了回不去的小镇。因此,在全国小城镇建设的浪潮中,并不是所有的小镇都能成功,只有那些能唤醒大都市人群乡愁,真正生活着的小镇,才是未来真正的"蓝海"。资源独特、文化传承深厚的特色小镇如此,依托大都市周边各类产业小镇、休闲小镇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化 乡绅文化 大都市微旅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