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题材电影创作的幸福观叙事:内涵、特征、发展脉络与变迁逻辑
1
作者 连雪君 李兆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乡村题材影片的叙事主题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生动写照,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新风貌和新趋势,蕴含着不同时期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从早期的奋斗幸福观到劳动幸福观,再到发展幸福观和服务幸福观,直至当前的振... 乡村题材影片的叙事主题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生动写照,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新风貌和新趋势,蕴含着不同时期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从早期的奋斗幸福观到劳动幸福观,再到发展幸福观和服务幸福观,直至当前的振兴幸福观,每一种幸福观念都深深镌刻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印记和文化内涵。文章在梳理乡村题材电影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审视叙事主题的方向变化,梳理了乡村题材电影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脉络。同时,对人民在生产、生活及思想层面的变迁进行了总结,深入探讨了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动因,旨在挖掘并呈现各时代文化幸福观的独特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电影 幸福观 文化幸福观 电影叙事 乡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互鉴的可能:策略、言说、伦理在东南亚乡村题材电影中的东方性表征
2
作者 倪崑皓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
近现代在东亚、东南亚地区输入性的工业化以来,乡村地区的价值面向不断发生着转化,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关系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并在各国工业化快速进展的时期形成对立的价值争论的局面。在乡村普遍“落后”的认知逐渐以影像形式... 近现代在东亚、东南亚地区输入性的工业化以来,乡村地区的价值面向不断发生着转化,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关系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并在各国工业化快速进展的时期形成对立的价值争论的局面。在乡村普遍“落后”的认知逐渐以影像形式成为一种叙述策略时,东南亚电影在后殖民时代的影像创作,逐渐开始放弃贬抑自身的“被落后”影像策略,以乡村、乡土的传统文化价值,承载工业化进程中的身份迷失的痛苦。同时,在勾连城市的影像建构中,在更广泛的社会与人文议题中,平视城乡之间的二元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影像进行积极的文明间价值互鉴,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言说方式,对当下生态面向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内外双向互鉴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电影 乡村题材 文明互鉴 东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农民形象建构分析——以《山海情》为例
3
作者 张玉 丛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当今各类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呈现脸谱化、喜剧化、单薄化的趋势,启迪意义和思想价值逐渐消失。《山海情》作为一部典型的乡村题材电视剧,讲述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干部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 当今各类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呈现脸谱化、喜剧化、单薄化的趋势,启迪意义和思想价值逐渐消失。《山海情》作为一部典型的乡村题材电视剧,讲述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干部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该剧凭借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和技巧,塑造了真实丰满的农民群像,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叙事学视域下,该剧从叙事主题、叙事情节、视听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塑造了真实立体的农民形象。《山海情》让观众深刻理解传统乡土文化在时代裂变中的阵痛,并突破观念障碍与农民群体产生情感认同,有助于中国的乡村治理与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乡村题材 农民形象 山海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电视剧戏剧性营造策略研究——基于《乡土中国》相关概念
4
作者 敖永春 寿姚垚 《艺苑》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们以广阔的农村为背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乡村、感悟生活的窗口。戏剧性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是电视剧情节的重要特性。当下部分电视剧在戏剧性营造上存在泛娱乐化...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们以广阔的农村为背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乡村、感悟生活的窗口。戏剧性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是电视剧情节的重要特性。当下部分电视剧在戏剧性营造上存在泛娱乐化倾向,部分乡村题材电视剧在营造戏剧性时存在着戏剧冲突不足、人物形象塑造单一、剧情逻辑不够严密、缺乏深度内涵等问题。文章通过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应用于当下优秀乡村题材电视剧的戏剧性营造策略研究,总结其在戏剧性营造上的共性,以期为今后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某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电视剧 《乡土中国》 乡村振兴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短视频的空间生产与文化审美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敏 《科技传播》 2024年第7期109-112,117,共5页
乡村题材短视频以自身生活实践为创作源泉,以人民的自觉生产活动为审美表达基础,基于乡土中国构建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性和伦理性相关联的审美文化,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中国乡土性的乡村题材短视频创作的审美风格与表达,并形成... 乡村题材短视频以自身生活实践为创作源泉,以人民的自觉生产活动为审美表达基础,基于乡土中国构建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性和伦理性相关联的审美文化,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中国乡土性的乡村题材短视频创作的审美风格与表达,并形成了乡村题材短视频独特的创作类型、美学风格。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空间生产理论探索乡村短视频中对于乡村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人情空间的表达,推动乡村题材短视频创作把握乡村文化,释放乡村影像资源,构建乡村生活文化本体论,提升创作者生产意识,端正受众的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短视频 乡村文化 空间三元辩证法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综艺节目的内容创作与价值内涵探究
6
作者 王艺璇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涌现大量乡村题材视听作品。电视剧、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短视频纷纷将镜头聚焦于乡村,讲述乡村故事,展现乡村的生活场景、邻里人情以及乡村新面貌。乡村题材综艺节目以乡村为背景,聚...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涌现大量乡村题材视听作品。电视剧、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短视频纷纷将镜头聚焦于乡村,讲述乡村故事,展现乡村的生活场景、邻里人情以及乡村新面貌。乡村题材综艺节目以乡村为背景,聚焦乡土情怀、农业生产、田园风光、乡村美食等内容,多以慢节奏的方式和生活化的内容展现人与人之间的质朴情感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构建了理想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新面貌。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着眼于乡村题材综艺节目,挖掘此类节目的内容创作与价值内涵。在内容创作方面,首先,设置明星与素人结合的角色,在确保明星带来流量的同时,利用素人嘉宾凸显节目的生活气息;其次,设置冲突与悬念弱化的情节,力求呈现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最后,营造以乡村田园为主的场景,以田园场景和治愈系画风带给观众别样的视听体验。在价值内涵方面,一方面,乡村题材综艺节目聚焦“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树立新观念,培育乡村新业态,同时通过场景记录挖掘乡村优质旅游资源,帮助乡村打造文旅名片;另一方面,乡村题材综艺节目守护乡土文化、诠释乡土中国,对土地、家庭、村庄等要素的理解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 乡村振兴 综艺节目 内容创作 价值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人间——1949年以来乡村题材美术作品研究展(汕头站)”举办
7
作者 张泽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8期7-7,共1页
不久前,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乡土人间——1949年以来乡村题材美术作品研究展(汕头站)”,在汕头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分为“改造与新生”“世俗与日常”“故乡与他乡”“守护与希望”4个部分,共展... 不久前,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乡土人间——1949年以来乡村题材美术作品研究展(汕头站)”,在汕头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分为“改造与新生”“世俗与日常”“故乡与他乡”“守护与希望”4个部分,共展出黎雄才、关山月等一百二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一百三十余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品 广东美术馆 关山月 黎雄才 国家艺术基金 传播交流 乡村题材 推广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影像记录的价值与传播策略
8
作者 黄可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3期180-182,共3页
文章围绕乡村题材影像记录的价值和传播策略展开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文化传承、社会关怀与传播创新中的独特作用。乡村影像记录强调以视觉叙事展现乡村生活的深层韵味,面对城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以其鲜活的表现方式承载着弥补文化断... 文章围绕乡村题材影像记录的价值和传播策略展开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文化传承、社会关怀与传播创新中的独特作用。乡村影像记录强调以视觉叙事展现乡村生活的深层韵味,面对城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以其鲜活的表现方式承载着弥补文化断层的使命。基于此,文章从传播路径、观众参与和跨界合作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传播策略,旨在唤起公众对乡村问题的关注和认知,提升影像记录影响力,使其成为联结乡村与社会的多维传播网络,助力乡村题材影像内容走向更广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创新 影像记录 文化传承 文化断层 乡村题材 社会关怀 传播路径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综艺节目《种地吧》的创作特色与思考
9
作者 匡悦 《声屏世界》 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大背景下,乡村文化与资源的发掘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展现乡村气象的乡村题材综艺节目逐渐增多。2023年爱奇艺平台推出劳作纪实类节目《种地吧》,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内容,挖掘农耕文明,展现乡村与...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大背景下,乡村文化与资源的发掘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展现乡村气象的乡村题材综艺节目逐渐增多。2023年爱奇艺平台推出劳作纪实类节目《种地吧》,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内容,挖掘农耕文明,展现乡村与农业面貌,在主题与形式选择、独创性、视听表达和价值传递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社会效应。基于此,文章对这一综艺作品进行创作分析,并从中获得启示与思考,希望为未来节目的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地吧》 乡村题材 纪实类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电影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
10
作者 黄可佳 《声屏世界》 2024年第21期108-110,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电影作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艺术形式,也将镜头聚焦乡村振兴,密切关注乡村现实问题,聚焦乡村特色人物,讲述返乡创业、生态治理、经济建设、民俗风情等多姿多彩的乡村故事,切实...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电影作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艺术形式,也将镜头聚焦乡村振兴,密切关注乡村现实问题,聚焦乡村特色人物,讲述返乡创业、生态治理、经济建设、民俗风情等多姿多彩的乡村故事,切实反映乡村人民朴素的生活愿望和真挚的情感价值。文章先阐述了乡村题材电影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性,然后提出了二者耦合的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题材电影创作提供新思路,助力乡村题材电影创作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电影 乡村振兴战略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像表达与文化认同
11
作者 邱婧 李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下,新时代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作品发展迅速并呈现出新的话语面向。多民族乡村影视题材作品的生产制作采用了文字、图像、语言、声音、空间等多模态,以多维的时空景观、特色的品牌景观以及表意的景观内核共同构建了...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下,新时代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作品发展迅速并呈现出新的话语面向。多民族乡村影视题材作品的生产制作采用了文字、图像、语言、声音、空间等多模态,以多维的时空景观、特色的品牌景观以及表意的景观内核共同构建了文化认同。另外,面对全新的互联网环境以及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创作者在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塑造以及主题文化进行建构的过程中,扩大了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的受众范围,调整了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调动了观众参与度并创造了显著的传播价值,丰富了中国新时代影像表达的区间,间接作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题材 多模态 多民族 影视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影像空间与社会现实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娜 李云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5期99-107,共9页
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产物和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存在的电视剧,具有'社会性冲突'的基本特征。乡村影像空间生产的背后蕴藏深层的文化理念和社会逻辑。基于社会变迁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乡村影像空间展开社会性思考,可... 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产物和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存在的电视剧,具有'社会性冲突'的基本特征。乡村影像空间生产的背后蕴藏深层的文化理念和社会逻辑。基于社会变迁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乡村影像空间展开社会性思考,可以发现,其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复杂的城乡文化差异和社会性冲突。乡村题材电视剧依托现实场景建构的影像乡村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升华。乡村影像空间的生产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与社会现实空间形成互动。从流动与融合的视角审视城乡关系,乡村影像一方面催生乡民的认同危机、架空乡村发展的现实、显现城乡文化差异的显著性,另一方面它同时成为一种塑造乡民主体意识、暴露乡村现代性焦虑、调和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中国乡村影像空间裹挟多元诉求和巨大张力,形成对现实冲击的反弹。乡村影像空间的建构在与现代性社会的碰撞与融合中呈现自身,这不仅具有文艺生产上的审美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成为理解我国乡村问题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动态、积极的新思路和新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电视剧 影像空间 社会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中国的剩余故事──近期乡村题材小说的讲述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繁华 梁晓君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当下作家关注的对象或焦点,正在从乡村逐渐向都市转移。这个结构性的变化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空间的挪移,也并非是作家对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追踪性的文学“报道”。这一趋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现代性——乡村文明的溃败和新文明的... 当下作家关注的对象或焦点,正在从乡村逐渐向都市转移。这个结构性的变化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空间的挪移,也并非是作家对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追踪性的文学“报道”。这一趋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现代性——乡村文明的溃败和新文明的迅速崛起带来的必然结果。这一变化,使百年来作为主流文学的乡村书写遭遇了不曾经历的挑战。或者说,百年来中国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乡土文学方面。即便到了21世纪,乡土文学在文学整体结构中仍然处于主流地位。但是,深入观察文学的发展趋向,我们发现有一个巨大的文学潜流已经浮出地表,这个潜流就是与都市相关的文学。这一现象是对笼罩百年文坛的乡村题材一次有声有色的突围,也是对当下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有力表现和回响。我们同时发现,那些有着深厚乡村文明记忆和情感的作家,仍在这一领域孜孜不倦地创作着与乡村文明变迁相关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现代性 乡村题材 讲述方式 主流文学 小说 故事 剩余 乡村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与守望:乡村题材电影叙事中的现代性和传统性的结构性冲突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昌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作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1980年以来的乡村电影的叙事,总是呈现为现代性追寻与现代性反思、传统性反思与传统性追寻的多重纠葛状态,一方面展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场景和心态,形成了有关理性、自由、发展、进步、富裕的... 作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1980年以来的乡村电影的叙事,总是呈现为现代性追寻与现代性反思、传统性反思与传统性追寻的多重纠葛状态,一方面展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场景和心态,形成了有关理性、自由、发展、进步、富裕的追寻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许多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现代性渴望;另一方面,乡村题材电影的叙事表现出对"现代性后果"的反思和对失根状况的体认,出现了一些认同传统性的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电影 叙事 现代性 传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困境——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瞿华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之为书写对象的乡村题材小说面临着巨大的创作困境:首先是作家价值取向的摇摆,难以形成稳定的创作思想和独立的创作立场,从而影响作品的艺术深度和思想力量;其次是因乡土色彩的淡化使其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之为书写对象的乡村题材小说面临着巨大的创作困境:首先是作家价值取向的摇摆,难以形成稳定的创作思想和独立的创作立场,从而影响作品的艺术深度和思想力量;其次是因乡土色彩的淡化使其失去得以存在的艺术特征,而追求故事性又造成了小说意蕴的薄弱。这二重困境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也深刻影响着乡村题材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乡村题材小说 创作困境 底层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叙事的内生性:2010—2019年青年导演的乡村题材电影创作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瑞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14,共4页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乡村成为部分青年电影导演热衷的题材。他们以内生性视角呈现农民的生活世界,建构出铺满日常细节、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其作品以类似参与式影像的特质,彰显了乡村文化的主体性,也丰富了现实主义电影的表达样态。当...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乡村成为部分青年电影导演热衷的题材。他们以内生性视角呈现农民的生活世界,建构出铺满日常细节、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其作品以类似参与式影像的特质,彰显了乡村文化的主体性,也丰富了现实主义电影的表达样态。当下的乡村叙事要将内生性与全球性、时代性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和全媒体时代的观众良好互动,才能以更有力度、深度和温度的影像去照进现实,呈现丰富多样、温暖可爱的中国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 电影 叙事 内生性 青年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小说概念的厘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瞿华兵 《铜陵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3-85,共3页
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 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小说 乡土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 概念厘定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视域下乡村题材类山水画表现特色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丽莉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让乡村发展得更美好,乡村是以农业活动为主的重要区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支持”与“支撑”的作用。将乡村文化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中,用画笔记录并描绘我国乡村的... 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让乡村发展得更美好,乡村是以农业活动为主的重要区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支持”与“支撑”的作用。将乡村文化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中,用画笔记录并描绘我国乡村的发展走势,向世界展示中国美丽乡村与乡村发展的成果,成为我国山水画创作者的主流理念。基于此,结合我国乡村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深入探究乡村题材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及内容表现,在创新乡村题材山水画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提升作品的品格,促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题材 山水画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衍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之国 《现代视听》 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叙述了不同的"乡村景观"和"乡村故事",勾勒出乡土文化发展衍变影像史。从封闭农村时期的田园牧歌到"乡下人进城"时期的"现代化追求",再到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土...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叙述了不同的"乡村景观"和"乡村故事",勾勒出乡土文化发展衍变影像史。从封闭农村时期的田园牧歌到"乡下人进城"时期的"现代化追求",再到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土文化的神话构建以及裂变危机,乡村题材电视剧在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对乡土文化的现代性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 电视剧 乡土文化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同学”乡村题材短视频为何出圈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威 《网络传播》 2021年第12期90-91,共2页
账号开通仅两个月,粉丝数却超过千万,获赞数高达四千多万。近日,乡村剧情短视频创作者“张同学”火遍全网。从李子柒到“张同学”,一个接一个的“乡村网红”掀起了乡村题材短视频的创作热潮。“张同学”出圈的五大原因新媒体社交平台上... 账号开通仅两个月,粉丝数却超过千万,获赞数高达四千多万。近日,乡村剧情短视频创作者“张同学”火遍全网。从李子柒到“张同学”,一个接一个的“乡村网红”掀起了乡村题材短视频的创作热潮。“张同学”出圈的五大原因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农村网民源源不断涌入,带来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草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草根文化 社交平台 乡村题材 媒体 乡土气息 粉丝数 农村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