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的祸根——明代的军屯与九边屯垦所导致的土地演替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心纯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4-68,共5页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重本抑末,实行“在外兵马尽是屯兵,官俸兵粮,皆出於是”之制。这种政策虽然对解决戍边军卒的粮食供应以及巩固北部边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客观上毁坏生态以要粮食的做法,使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达到了...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重本抑末,实行“在外兵马尽是屯兵,官俸兵粮,皆出於是”之制。这种政策虽然对解决戍边军卒的粮食供应以及巩固北部边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客观上毁坏生态以要粮食的做法,使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明代九边不适度屯垦所引起的土地大面积的退化性演替,不但使晋西北、陕甘宁区域的土地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加剧了该区域水蚀、风蚀的过程,对黄土高原这一时期迅速增加的水土流失量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九边屯 土地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宁夏屯田述论 被引量:6
2
作者 左书谔 《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85-90,共6页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代屯田史上最称发达的时期。自洪武至崇祯,历代屯田均以“九边为多,而九边屯田又以西北为最”。现将地处西北重地的宁夏屯田作一述论,既可了解宁夏屯田的状况,又可概观西北乃至全国屯田的一般状况。明代之宁夏屯田,就...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代屯田史上最称发达的时期。自洪武至崇祯,历代屯田均以“九边为多,而九边屯田又以西北为最”。现将地处西北重地的宁夏屯田作一述论,既可了解宁夏屯田的状况,又可概观西北乃至全国屯田的一般状况。明代之宁夏屯田,就其分期与制度来讲,与全国各地的屯田无大区别,但又有其特殊点。就有明一代屯田的分期而言,史学界均奉王毓铨先生《明代的军屯》所提出的观点:“洪武、永乐间各种制度都比较严明,而且这个时期正在大兴屯田,也是明代军屯最盛的时期。”“宣德以后日趋隳坏,到万历年间,屯军逃亡,屯田抛荒。”这一分期法系针对全国军屯而言,是合理的和科学的。而宁夏屯田的分期是否也如此呢?我们认为,宁夏的屯田可分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制 宁夏 述论 永乐时期 九边屯 万历年间 史学界 嘉靖 御史 崇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长城文化带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6
3
作者 余同元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42-50,共9页
文化带是指具有相似地理单位的文化区域、文化类型及文化模式。文化的区域性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国家的形成,同时也是它的地域形成的过程”。中国幅员广大,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具有极显著的时... 文化带是指具有相似地理单位的文化区域、文化类型及文化模式。文化的区域性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国家的形成,同时也是它的地域形成的过程”。中国幅员广大,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具有极显著的时代特色和地区差异。诸多的文化区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相互影响,均衡统合,平行趋同,形成了今日中国的整体形貌。 在中国历史上,长城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防线,又是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线;既是农、牧经济的自然分界线,又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线。从周秦到明代,有二十多个诸侯王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将历代所修长城的长度加起来,超过十万里以上。每个朝代长城的修筑都标志着一条特殊的文化带兴起、也都是长城文化带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文化带 九边屯 长城沿线 长城地带 形成与演变 马市 蒙古 民族贸易 交换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