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方式对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倜培 李青 +5 位作者 包鸿慧 沈正兴 石娟 唐前勇 程一方 周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以及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FD)较蒸干结合真空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SVD)颜色相对偏黄,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其IC_(50)值分别为2.64、5.17、247.01、27.73 mg/L。同时,BGTE-FD具有较高的α-淀粉酶、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85.84、416.45、4.38 mg/L,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显著强于阿卡波糖(IC_(50)值为929.59 mg/L)。此外,BGTE-FD和BGTE-SVD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率分别高达65.28%和63.66%,略低于氨基胍(71.81%)。因此,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绿碎茶可作为降血糖和抗痴呆产品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碎茶 多酚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抗糖尿病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醉木二萜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慧娟 全伟 +2 位作者 罗娥娥 秦徐杰 华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2,共6页
为研究马醉木叶中的二萜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该研究根据薄层色谱显色特征,使用硅胶、MCI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NMR和MS)分析且结合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同... 为研究马醉木叶中的二萜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该研究根据薄层色谱显色特征,使用硅胶、MCI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NMR和MS)分析且结合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同时采用Ellman法首次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马醉木叶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二萜化合物,分别是pierisformoside F(1)、3-epi-grayanotoxinⅩⅧ(2)、3-epi-grayanotoxin B(3)、asebotoxin-X(4)、pierisformosin B(5)、asebotoxinⅢ(6)、rhodojaponinⅢ(7)和pierisformosin C(8)。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表现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综上表明,马醉木中含有丰富的二萜成分和活性成分。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马醉木的化学成分多样性,为其后续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寻求更多的活性成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科 马醉木 二萜 pierisformoside F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马拉硫磷抑制的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脑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恢复(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晓军 李少南 +1 位作者 樊德方 田素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2-86,共5页
研究了受亚致死剂量马拉硫磷抑制的麦穗鱼 (Pseudorasboraparva)脑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活性恢复。马拉硫磷处理浓度分别为 0 .5mg L、1.0mg L、2 .0mg L ,约为LC5 0 的 1 2 0、1 10、1 5。处理 48h后 ,AChE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 研究了受亚致死剂量马拉硫磷抑制的麦穗鱼 (Pseudorasboraparva)脑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活性恢复。马拉硫磷处理浓度分别为 0 .5mg L、1.0mg L、2 .0mg L ,约为LC5 0 的 1 2 0、1 10、1 5。处理 48h后 ,AChE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分别为 33.76 %、5 7.89%、6 3.0 5 %。恢复 12 0h后 ,0 .5mg L处理过的鱼AChE恢复到了对照的 80 %以上 (80 %被认为是鱼的安全限 ) ;1.0mg L处理过的鱼经 2 88h也恢复到了对照的 80 %以上 ;而 2 .0mg L处理过的鱼恢复 36 0h还低于对照的 6 0 %。恢复期间后两个处理鱼AChE活性差异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ache 马拉硫磷 麦穗鱼 抑制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成艳 毕伟东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建立染砷大鼠动物模型12周后测定不同剂量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乙酰胆碱酯酶(AChE)、各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随剂量增...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建立染砷大鼠动物模型12周后测定不同剂量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乙酰胆碱酯酶(AChE)、各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随剂量增加AChE活性降低(P<0.05)。结论:随染砷剂量增加,大鼠大脑AChE活性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脑 乙酰胆碱酯酶 ache 活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草中一个新的间苯三酚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5
作者 高圆媛 邓青 +2 位作者 何清 李娜娜 何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0-1905,共6页
目的研究元宝草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元宝草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化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目的研究元宝草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元宝草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化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元宝草素A(1)、hyperbeanin A(2)、hyperpatulol I(3)、hyperhenone I(4)、hypercohone G(5)、hyperbeanol G(6)、hyperlagarin A(7)、hyperascyrone D(8)。化合物抑制乙酰胆碱酯酶IC 50值均在1.16~5.15μmol/L之间。结论化合物1为间苯三酚类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潜在活性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草 二氯甲烷部位 间苯三酚 分离鉴定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组分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翼 冯妍 +1 位作者 李晓明 王斌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9-464,共6页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青岛沿海的22种海藻样品提取物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2种海藻的石油醚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亮管藻、海头红、鸭毛藻和孔石莼表现出...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青岛沿海的22种海藻样品提取物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2种海藻的石油醚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亮管藻、海头红、鸭毛藻和孔石莼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在浓度为50μg/ml时的抑制率均大于50.0%,分别为50.5%、55.5%、56.6%和65.8%;其他大部分海藻的抑制率在30.1%到48.9%之间。与石油醚组分不同的是,只有少数海藻的乙酸乙酯组分表现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鸭毛藻的活性最为显著,在浓度为25μg/ml时抑制率高达71.8%;孔石莼的乙酸乙酯组分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余海藻的乙酸乙酯组分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较弱,有些不仅没有活性,反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组分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 活性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蕨类植物提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殷帅文 黄风春 +3 位作者 张圆圆 刑宁宁 刘丽萍 何旭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54-857,共4页
为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4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密羽贯众、野雉... 为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4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密羽贯众、野雉尾金粉蕨和狗脊等13种蕨类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9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60%。而在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只有少数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狭顶鳞毛蕨的抑制率为62.63%±3.72%,蜈松草的抑制率为48.01%±2.87%,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活性均小于40%,甚至有些植物提取物不仅对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提取物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及其类似物抗氧化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丽 徐淑萍 +3 位作者 李宗阳 张蕾 张泽生 潘瑞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8,62,共4页
目的:探讨杨梅素、杨梅苷及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34、28.89、10.70μg/mL... 目的:探讨杨梅素、杨梅苷及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34、28.89、10.70μg/mL,三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强于阳性药芦丁(IC50=31.32μg/mL),其中二氢杨梅素还强于VC(IC50=14.69μg/mL);在质量浓度为0.25mg/mL时,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30.66%±4.05%、38.48%±1.98%、78.81%±2.23%,其中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较显著,其IC50值为1546±47.05μmol/L。结论:杨梅素、杨梅苷、二氢杨梅素均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本文首次报道二氢杨梅素具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杨梅苷 二氢杨梅素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种植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殷帅文 刘丽萍 +2 位作者 王安萍 毛恺俊 熊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3-296,共4页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17种植物(21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17种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17种植物(21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17种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麦冬、东风菜、牡荆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8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50%。在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只有苍耳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为(62.03±0.81)%,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活性均小于30%。在正丁醇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17种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牡荆、牛蒡、一年蓬、紫茉莉、天目藜芦、凹叶厚朴皮的抑制率均大于8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5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仍有部分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臭牡丹、牛蒡、凹叶厚朴皮的抑制率均大于60%。在石油醚萃取物中,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大部分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牛蒡、苍耳、一枝黄花的抑制率均大于9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仍有部分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抑制率大于70%的有4种,分别是牡荆茎、台湾刘寄奴、荷花玉兰茎、深山含笑。另外,有些植物萃取物不仅对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山竹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谭琳 周兆禧 +2 位作者 王甲水 马伏宁 康由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了解海南山竹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引导消费、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五指山的山竹果实为材料,用95%的乙醇提取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 了解海南山竹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引导消费、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五指山的山竹果实为材料,用95%的乙醇提取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对获得的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提取物进行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多酚含量很高,达21.36mg/g(干重),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37.39、41.34、41.37μg/mL;山竹果皮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29.46、7μg/mL;山竹果肉多酚含量较低,为0.388mg/g(干重),清除DPPH自由基、ABTS+·和·OH活性较弱,但表现出浓度依赖效应。山竹果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为2.24mg/mL),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弱。山竹果皮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山竹果肉多酚具有中等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一定的抗氧化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 果实多酚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榕果实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琳 郑晓燕 +4 位作者 王甲水 马伏宁 康由发 臧小平 马蔚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7-81,共5页
研究大果榕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保亭七仙岭的大果榕果实为实验材料,用体积分数65%的乙醇提取大果榕果实多酚,采用Folin-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对... 研究大果榕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保亭七仙岭的大果榕果实为实验材料,用体积分数65%的乙醇提取大果榕果实多酚,采用Folin-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对获得的大果榕果实多酚进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大果榕果实多酚含量较高,达1.92 mg/g(以干质量计),其对DPPH自由基、ABTS+·和·OH均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IC50值分别为141.25、91.20、45.71μg/m L;大果榕果实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且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IC50值为102.33μg/m L;同时大果榕果实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4.9 mg/m L。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榕果实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榕 果实多酚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波 李宗阳 +5 位作者 刘亚旻 姜保平 王君 吴祥英 刘文丛 潘瑞乐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独活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方法应用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和微孔高通量筛选的方法。结果在TLC-生物自显影抑酶实验中独活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位呈现阳性结果;微孔... 目的研究独活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方法应用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和微孔高通量筛选的方法。结果在TLC-生物自显影抑酶实验中独活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位呈现阳性结果;微孔高通量筛选实验中独活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及氯仿萃取部位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均具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mg.mL-1时,3个萃取部位对AChE的抑制率分别为(16.88±0.42)%、(11.82±0.55)%、(44.33±3.21)%,对BuChE的抑制率分别为(13.97±1.17)%、(14.64±1.10)%、(18.63±1.24)%。结论独活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及氯仿萃取部位对2种胆碱酯酶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部位对胆碱酯酶抑制率最高,为主要的抑酶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 微孔高通量筛选 乙酰胆碱酯酶 丁酰胆碱酯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总生物碱提取物的筛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中铎 赖东海 +1 位作者 张东博 杨明俊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从采自甘肃文县和舟曲的22种植物的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提取物,为进一步寻找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单体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提碱沉法提取生物碱,用改良的Ellman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抗乙酰胆碱... 目的:从采自甘肃文县和舟曲的22种植物的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提取物,为进一步寻找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单体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提碱沉法提取生物碱,用改良的Ellman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弯柱唐松草(Thalictrumuncinulatum Franch.)、阔叶十大功劳(Mahnia bealei(Fort.)Steam.)、蚬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Hemsl.)、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iatum N.E.Brown)、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nescens(Wall.)Schott)、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Griff)Hook.f.et thoms)、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和西固凤仙花(Impot-iens notolopha Maxim.)的总生物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3μg.mL-1、2.9μg.mL-1、3.5μg.mL-1、11.0μg.mL-1、16.9μg.mL-1、22.7μg.mL-1、25.3μg.mL-1和40.7μg.mL-1。其他植物的总生物碱表现出较弱或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这8种植物的总生物碱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进一步跟踪分离其中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 生物碱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南药植物提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筛选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运华 郭少敏 +1 位作者 刘燕 郑建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1-1455,共5页
采用筛选模型对10种南药样品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0种南药(益智、鸡血藤、决明子、巴戟天、溪黄草、金樱子、化橘红、佛手、绞股蓝、五指毛桃)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当提取物... 采用筛选模型对10种南药样品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0种南药(益智、鸡血藤、决明子、巴戟天、溪黄草、金樱子、化橘红、佛手、绞股蓝、五指毛桃)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溪黄草、益智、化橘红、绞股蓝、五指毛桃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平均抑制率大于50%,分别为89.59%,77.10%,67.54%,52.62%,52.29%,其他5种南药的平均抑制率在20.81%~49.81%之间;提取物浓度为0.1 mg/mL时,溪黄草、益智、佛手仍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抑制活性,平均抑制率大于25%,其他7种南药的平均抑制率在6.07%~24.78%之间。应该深入研究复方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的药效物质基础,加大对南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药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活性 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有机磷农药对不同来源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华 贾继民 +3 位作者 张建江 常红 邱尔臣 楚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46-848,共3页
目的研究7种不同有机磷农药对不同来源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敏感性,筛选出适于指示这些农药的敏感酶。方法测定倍硫磷、草甘磷、对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久效磷、甲拌磷7种有机磷农药对家蝇(Musca domestica)AChE、电鳗(Electrophorus el... 目的研究7种不同有机磷农药对不同来源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敏感性,筛选出适于指示这些农药的敏感酶。方法测定倍硫磷、草甘磷、对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久效磷、甲拌磷7种有机磷农药对家蝇(Musca domestica)AChE、电鳗(Electrophorus electricus)电器官AChE活性。结果倍硫磷、草甘磷、对硫磷、毒死蜱、久效磷对家蝇AchE敏感,活性抑制率高于电鳗电器官AchE,在农药质量浓度为1000μg/L时,抑制率最高,分别为85.14%、75.28%、40.94%、85.43%、55.68%;马拉硫磷、甲拌磷对电鳗电器官AchE敏感,抑制率高于家蝇AchE,在农药质量浓度为1000μg/L时,抑制率最高,分别为45.29%、80.58%。结论倍硫磷、草甘磷、对硫磷、毒死蜱、久效磷对家蝇AChE敏感,马拉硫磷、甲拌磷对电鳗电器官AChE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抑制作用 家蝇和电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金娘果实多酚抗氧化活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晓燕 郭素霞 +5 位作者 臧小平 葛宇 柯建浩 谭琳 马蔚红 康由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7期70-74,共5页
为了探明桃金娘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海口的桃金娘整果为实验材料,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桃金娘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对获得的桃金娘多酚... 为了探明桃金娘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海口的桃金娘整果为实验材料,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桃金娘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对获得的桃金娘多酚进行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多酚含量较高,达2.45 mg/g干物质,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并且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其IC50分别为120.78、25.44、194.09μg/m L;桃金娘果实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15.07μg/m L,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该实验显示桃金娘果实多酚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还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金娘 果实多酚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马桑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宏岐 苟保灵 +3 位作者 汪鋆植 罗菲 陈滢潞 刘兰庆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346,共3页
目的:研究水马桑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技术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改良的Ellman法测试所有化合物对乙... 目的:研究水马桑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技术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改良的Ellman法测试所有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结果:从水马桑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东莨菪苷(2)、秦皮素(3)、秦皮苷(4)、臭矢菜素A(5)、臭矢菜素B(6)。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6显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32±0.01 mmol/L。结论:其中,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水马桑中香豆素成分有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马桑 香豆素 化学成分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区63种植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殷帅文 刘丽萍 +2 位作者 王安萍 毛恺俊 熊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9-1436,1453,共9页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63种植物(67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AChE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其中剪刀草和戟叶蓼表现出较强的AChE...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63种植物(67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AChE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其中剪刀草和戟叶蓼表现出较强的AChE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90%,其余大部分植物均大于4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蛇莓等6种植物的抑制率大于60%,其余大部分植物小于30%;在正丁醇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紫萼变种、活血丹、菟丝子、剪刀草、冬青叶山茶叶、地念和车前草的抑制率大于8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4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秀丽四照花等22种植物抑制率均大于50%;在石油醚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紫萼变种、紫茎前胡、博落回、杠板归、地念、山橿、藤石松和车前草的抑制率大于9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紫茎前胡等17种植物抑制率大于70%。另外,有些植物萃取物不仅对AChE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发酵产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大华 吴少杰 +5 位作者 刘玮炜 许瑞波 张鑫鑫 唐烨 吴娴 陈晓敏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82-84,共3页
利用海洋高氏一号培养基对36株海洋放线菌进行培养。发酵处理4 d天后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用Ellman法检测发酵产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21株海洋放线菌的发酵产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放线菌LYG22对乙酰胆... 利用海洋高氏一号培养基对36株海洋放线菌进行培养。发酵处理4 d天后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用Ellman法检测发酵产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21株海洋放线菌的发酵产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放线菌LYG22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最好,对AChE的抑制率达到4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卫 朱蕴玲 +2 位作者 展小红 张文青 王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1期20-21,共2页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别对患者中毒后1、24、48、72、120 h及治愈后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检测,比较患者中毒后与...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别对患者中毒后1、24、48、72、120 h及治愈后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检测,比较患者中毒后与治愈后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毒后1、24、48、72、120 h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治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中毒患者在抢救治疗后,死亡率为13.00%,剩余患者转到相关科室或转院继续进行治疗。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大大抑制患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酶在患者脑组织大量累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需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处理,缓解患者神经组织受到的损伤,保证患者脑组织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