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枝共聚物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共混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宣伯 陆赵峻 +3 位作者 苏萃 姚雪容 张龙贵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再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于促进EVOH的分散性。利用DSC、SEM、力学性能测试、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构及PE-g-MAH的加入对共混物性...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再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于促进EVOH的分散性。利用DSC、SEM、力学性能测试、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构及PE-g-MAH的加入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DPE与EVOH不相容,EVOH以球形颗粒均匀分散在LDPE基体中,添加PE-g-MAH后可显著改善EVOH的分散性,大幅降低EVOH的结晶温度,进一步提高EVOH/LDPE共混物的强度及对一类萜类物质的阻隔性能。另外,当EVOH含量为10%(w)时,EVOH/LDPE共混物的阻隔性能相对纯LDPE有明显提升,之后进一步提高EVOH含量,阻隔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喷静电纺玉米醇溶蛋白/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复合过滤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岳甜甜 郑帅 +2 位作者 胡静 刘宇清 林金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8,共8页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计划的号召,改善绿色纤维在空气过滤方面的应用,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原料,分别采用单针双组分和双针双组分静电纺丝方法,制备EVOH/zein复合过滤器,研究了2种不同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计划的号召,改善绿色纤维在空气过滤方面的应用,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原料,分别采用单针双组分和双针双组分静电纺丝方法,制备EVOH/zein复合过滤器,研究了2种不同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纤维的形貌,并对其过滤性能、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针双组分静电纺丝制备的EVOH/zein复合过滤器,在性能上表现更为优异;当zein质量分数为20%时,EVOH/zein复合过滤器的空气过滤效率为94.5%;经过40次循环测试,对氯化钠气溶胶颗粒过滤效率从92.45%增加到98.19%;对直径为0.5~3.0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均达到约100%;EVOH/zein复合过滤器的断裂强力为72.87 cN,是zein过滤器的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对喷静电纺 空气过滤 复合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乙烯-乙烯醇活性食品包装膜中的香叶醇和α-松油醇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海丽 李立 +3 位作者 陈默 杨春香 王婧 余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6-310,共5页
建立乙烯-乙烯醇包装膜中活性物质香叶醇和α-松油醇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检测方法。实验首先讨论了样品前处理条件和GC-MS测定条件,对迁移至模拟液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所建方法检测,外标法定... 建立乙烯-乙烯醇包装膜中活性物质香叶醇和α-松油醇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检测方法。实验首先讨论了样品前处理条件和GC-MS测定条件,对迁移至模拟液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所建方法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香叶醇和α-松油醇在0.02~2.0 mg/L范围内均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和0.999 0。该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 mg/kg和0.007 mg/kg,定量限分别为0.010 mg/kg和0.020 mg/kg。以0.1、0.2 mg/kg和1.0 mg/kg添加水平进行方法学验证,回收率为82.5%~98.5%,相对标准偏差为3.6%~10.4%。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可为进一步研究活性物质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释放机理及活性食品包装膜的应用安全性方面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叶醇 Α-松油醇 乙烯-乙烯醇 活性食品包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乙烯-乙烯醇无规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启飞 戚嵘嵘 周持兴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5-3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乙烯-乙烯醇无规共聚物(EVOH)和聚酰胺6(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及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红外光谱分析和流变实验证实了EVOH与PA6分子间氢键的存在,氢键的作用会随着EVOH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研究了不同比例乙烯-乙烯醇无规共聚物(EVOH)和聚酰胺6(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及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红外光谱分析和流变实验证实了EVOH与PA6分子间氢键的存在,氢键的作用会随着EVOH含量的增加而增强;阻透性能的测试表明在PA基体中加入EVOH会极大提高基体的阻透性,在EVOH基体中加入少量的PA6对EVOH的阻透性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无规共聚物 聚酰胺6 氢键 流变 阻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分离膜的纳滤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卉 李文瑞 +5 位作者 张玉忠 于腾飞 赵莉芝 辛清萍 王少飞 李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84,共6页
具有纳滤特性的pH响应性膜在小分子分离体系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文中以铸膜液浓度为25%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超滤膜为基膜,接枝具有pH响应性的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制备pH响应性EVAL膜,通过考察膜对标准物聚乙二醇(PEG... 具有纳滤特性的pH响应性膜在小分子分离体系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文中以铸膜液浓度为25%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超滤膜为基膜,接枝具有pH响应性的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制备pH响应性EVAL膜,通过考察膜对标准物聚乙二醇(PEG)与无机盐的截留性能,研究其纳滤特性。结果表明,当pH小于pKa时,pH响应性EVAL膜对聚乙二醇(PEG)与无机盐的截留效果均明显高于未接枝膜,接枝率6%的接枝膜对PEG 800、PEG 1000及PEG 2000的截留率均达到90%以上,对二价阳离子的截留率达到80%以上,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CaCl_2>MgCl_2>MgSO_4>NaCl>Na2SO_4。当pH大于pKa时,PEG及无机盐截留率明显下降,膜对PEG 1000的截留率由95.6%降至62.9%,对MgCl_2截留率降至30.6%,截留率及膜水通量变化存在显著的pH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性膜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纳滤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聚乙烯-乙烯醇药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尹民 袁媛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89,共4页
以316L不锈钢冠脉支架为模型,在经过表面处理的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药物涂层,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涂层表面进行交联改性,并对交联前后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交联前后涂层药物的释... 以316L不锈钢冠脉支架为模型,在经过表面处理的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药物涂层,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涂层表面进行交联改性,并对交联前后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交联前后涂层药物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制备的涂层表面平滑致密,交联后涂层力学强度增加,溶胀度及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释放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316L不锈钢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交联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辐射效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柳美华 邓鹏飏 +3 位作者 孙国恩 张万喜 孙家珍 董丽松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用凝胶抽提、凝胶渗透色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两种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vinylalcoholcopolymers,EVOH)本体和E151/甘油体系的室温辐射效应。在氮气保护下,试样在60Co源中的吸收剂量最高达到1800kGy。结果显示,E... 用凝胶抽提、凝胶渗透色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两种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vinylalcoholcopolymers,EVOH)本体和E151/甘油体系的室温辐射效应。在氮气保护下,试样在60Co源中的吸收剂量最高达到1800kGy。结果显示,EVOH在室温下是一种十分难交联的聚合物。E151本体(乙烯醇摩尔分数56%)在吸收剂量达到800kGy时出现痕量凝胶,当吸收剂量增至1200kGy时,体系凝胶含量也只有5.9%。而F101本体(乙烯醇摩尔分数68%)在1800kGy才出现痕量凝胶。造成这两种EVOH的凝胶化剂量不同的原因是乙烯醇基含量不同。EVOH在辐照过程会产生共轭双键,其含量在辐照初期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双键的存在促使EVOH产生了交联。加入增塑剂甘油后,体系在800kGy以前与本体一样无凝胶,而在800kGy之后凝胶含量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且比本体E151的凝胶含量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辐射效应 凝胶渗透色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氢键相互作用与链结构关系的变温溶液氢谱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秋瑾 陈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8-730,共3页
用变温溶液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不同组成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二甲亚砜溶液中的氢键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乙烯醇单元中羟基的信号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地向高场位移 ,且不同的三单元组中羟基信号的位移速率不同 。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氢键相互作用 链结构 变温溶液高分辨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MAH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林 张安强 +4 位作者 彭益龙 王炼石 陈润明 曾宇棠 吴闻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利用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进行反应性接枝共混改性,制备出具有良好韧性的EVOH/POE-g-MAH共混物,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与... 利用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进行反应性接枝共混改性,制备出具有良好韧性的EVOH/POE-g-MAH共混物,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发现,POE-g-MAH对EVOH有反应性增韧作用,且当POE-g-MAH/EVOH质量比为20/80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较EVOH提高了约14倍,共混体系发生了明显的脆韧转变;随着POE-g-MAH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乙烯 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与聚丙烯共混物的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静 张旭 +1 位作者 陈荣荣 王金香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4,共4页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共混聚丙烯(PP)与乙烯-乙烯醇(EVOH)制备可润湿性PP。用扫描电镜(SEM)、动态粘弹谱仪(DM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EVOH/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用接触角测定仪表征了共混...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共混聚丙烯(PP)与乙烯-乙烯醇(EVOH)制备可润湿性PP。用扫描电镜(SEM)、动态粘弹谱仪(DM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EVOH/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用接触角测定仪表征了共混物的可润湿性。SEM结果表明共混物呈明显两相结构,EVOH作为分散相呈球形分散在连续相PP中。分散相EVOH的尺寸大小随着EVOH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DMA结果表明PP与EVOH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随着EVOH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共混物的DSC曲线出现双熔融峰和双结晶峰,熔融峰和热结晶峰的位置与EVOH质量分数有关。共混物的可润湿性随EVOH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聚丙烯共混物 动态力学性 可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效应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5.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子南 田文晶 +4 位作者 吴盛容 戴莹琨 冯之榴 沈联芳 袁汉珍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应用取代基效应(SCS)方法研究了乙烯-乙烯醇(EVA)共聚物,得到了羟基(-OH)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SCS参数:在苯酚+重水(80/20W/W)中参数为S_1=42.77±0.08ppm,S_2=7.155±0.06ppm,S_3(s)=-4.08±0.02ppm,S_3(t)=-3.09±0... 本文应用取代基效应(SCS)方法研究了乙烯-乙烯醇(EVA)共聚物,得到了羟基(-OH)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SCS参数:在苯酚+重水(80/20W/W)中参数为S_1=42.77±0.08ppm,S_2=7.155±0.06ppm,S_3(s)=-4.08±0.02ppm,S_3(t)=-3.09±0.02ppm,S_4=0.48±0.03ppm,S_5=0.26±0.05ppm,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时参数为S_1=44.97±0.61ppm,S_2=7.40±0.00ppm,S_3(s)=-4.51±0.17ppm,S_3(t)=-3.13±0.00ppm,S_4=0.63±0.04ppm,S_5=0.36±0.00ppm,同时利用所得到的SCS参数对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进行了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结构 SCS 乙烯-乙烯醇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忠柱 乔秀颖 +1 位作者 姜闻博 孙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PS/EVOH)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体系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分子间作用力加强;复合体系... 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PS/EVOH)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体系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分子间作用力加强;复合体系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当EVOH含量到达30%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淀粉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动态力学热分析法 流变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辐射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红 赫然 +3 位作者 柳美华 窦艳丽 张万喜 邓鹏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1,116,共5页
采用5万CiCo-60源进行辐照,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iO2纳米复合材料、SiO2纳米复合材料、ZnO纳米复合材料和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纳米粒子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辐照剂量、不同基体、不同纳米填料及改性剂等实验条件... 采用5万CiCo-60源进行辐照,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iO2纳米复合材料、SiO2纳米复合材料、ZnO纳米复合材料和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纳米粒子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辐照剂量、不同基体、不同纳米填料及改性剂等实验条件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EVOH-68(乙烯醇基含量为68%)为基体的纳米复合材料经过辐照,力学性能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以EVOH-56(乙烯醇基含量为56%)为基体的纳米复合材料经过辐照,在小辐照剂量下力学性能提高,大剂量下力学性能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小。EVOH-56/纳米ZnO体系与EVOH-56/纳米TiO2体系相比表现的更耐辐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俊芬 荀传颂 陈龙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2-786,共5页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相容剂,采用双螺杆共混法制备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PP/EVOH)共混物.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P/EVOH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研究了共混物配比、剪切速率和温度对流体的剪切应力、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和...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相容剂,采用双螺杆共混法制备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PP/EVOH)共混物.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P/EVOH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研究了共混物配比、剪切速率和温度对流体的剪切应力、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EVOH的加入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剪切应力和表观黏度,温度在低剪切速率时对表观黏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共混物 流变行为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纤维的戊二醛交联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悦庭 胡绍华 樊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8-101,共4页
通过对戊二醛的用量、交联反应时间和交联温度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纤维的耐熨烫性和染色性的影响的研究 ,认为用戊二醛改性能有效地提高纤维的耐熨烫温度和降低染色温度。测定了交联改性纤维的力学性能、声速取向、溶胀度、热性能 ,证实耐... 通过对戊二醛的用量、交联反应时间和交联温度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纤维的耐熨烫性和染色性的影响的研究 ,认为用戊二醛改性能有效地提高纤维的耐熨烫温度和降低染色温度。测定了交联改性纤维的力学性能、声速取向、溶胀度、热性能 ,证实耐熨烫性的提高是表面交联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纤维 戊二醛 交联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性能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家鸣 潘晓明 《安徽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介绍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性能、用途、生产技术及发展前景。EVOH由于其高阻隔性能且环保无毒,被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EVOH树脂的合成主要是将乙烯与醋酸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聚合物再经过皂化反应制得EVOH。国内目前EVO... 介绍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性能、用途、生产技术及发展前景。EVOH由于其高阻隔性能且环保无毒,被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EVOH树脂的合成主要是将乙烯与醋酸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聚合物再经过皂化反应制得EVOH。国内目前EVOH树脂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空间巨大,国内企业需加速开发EVOH生产技术,早日实现国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高阻隔性能 包装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基大分子型强化交联剂的合成与应用
17
作者 李海红 张万喜 +1 位作者 樊志鹏 邓鹏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乙烯-乙烯醇-丙烯酸(EVOH-AA)接枝型材料,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凝胶抽提结果表明,由于乙烯基双键的引入,难于辐射交联的EVOH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就可以辐射交联,具备成为强化交联剂的可能。通过研究改性... 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乙烯-乙烯醇-丙烯酸(EVOH-AA)接枝型材料,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凝胶抽提结果表明,由于乙烯基双键的引入,难于辐射交联的EVOH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就可以辐射交联,具备成为强化交联剂的可能。通过研究改性EVOH与聚乳酸共混物的辐射效应,发现聚乳酸进入交联网格,证明改性EVOH具有一定的强化辐射交联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丙烯酸 接枝 辐射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乙烯醇/TiO_2共混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表征
18
作者 李磊 王立国 +2 位作者 王岩 郑岩 代丽君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6,共4页
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异丙醇/水为混合溶剂,通过TiO2共混改性,制备了不同二氧化钛含量的聚乙烯-乙烯醇(EVOH)/二氧化钛(TiO2)非织造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相对面电阻和... 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异丙醇/水为混合溶剂,通过TiO2共混改性,制备了不同二氧化钛含量的聚乙烯-乙烯醇(EVOH)/二氧化钛(TiO2)非织造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相对面电阻和吸碱率与TiO2共混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TiO2共混改性后,纤维中有白色团状突起出现,有实心纤维和空心纤维两种形貌;XRD分析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EVOH/TiO2非织造布的结晶度越来越低;非织造隔膜的吸碱率最大可达到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乙烯-乙烯醇 二氧化钛 非织造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生产及市场前景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邵承栋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 (EVOH)是目前世界三大阻隔树脂之一 ,工业生产可分为聚合、醇解两步。作为醋酸乙烯的下游产品 ,2 0 0 0 -2 0 0 5年EVOH树脂的市场需求量将年均增长 10 %。总结了EVOH树脂的主要用途和研究开发动向 ,以及世界各地的... 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 (EVOH)是目前世界三大阻隔树脂之一 ,工业生产可分为聚合、醇解两步。作为醋酸乙烯的下游产品 ,2 0 0 0 -2 0 0 5年EVOH树脂的市场需求量将年均增长 10 %。总结了EVOH树脂的主要用途和研究开发动向 ,以及世界各地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我国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尚未实现EVOH树脂的国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市场前景 EVOH 生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熔融挤出共混物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李聪 王洪学 +2 位作者 白瑜 周炳 李应成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2年第6期525-533,共9页
氢键作用对聚合物的共混改性影响显著,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热塑性聚乙烯醇(T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熔融指数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等研... 氢键作用对聚合物的共混改性影响显著,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热塑性聚乙烯醇(T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熔融指数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等研究共混物中氢键作用对热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中TPVA与EVOH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TPVA与EVOH相容性较好但尚未完全混溶,彼此独立结晶,分别归属于TPVA和EVOH组分的结晶峰温度(T_(c))和熔融峰温度(T_(m))的变化与共混物的组成呈线性关系。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明显高于两种起始原料,呈现“熔体流动速率峰”现象;共混物体系的熔体黏度变化趋势与剪切速率密切相关,主要归因于体系中分子间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乙烯醇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结晶行为 熔体流动速率峰 分子间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