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启华 杨红 +3 位作者 许正锯 陈先礼 黄以群 王崇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25-527,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 ,分别对 12 3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进行HBVDNA基因分型和血清HBVDNA水平的测定。结果 泉州地区CHB患者的...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 ,分别对 12 3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进行HBVDNA基因分型和血清HBVDNA水平的测定。结果 泉州地区CHB患者的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 ,其次为C型 ,部分以D型和混合型存在 ,分别占 74 80 %、17 0 7%、3 2 5 %和 5 69% ,无A、E、F型。C基因型的HBVDNA水平 (log值 )为 7 0 5± 1 3 5 ,显著高于B基因型的 6 3 2± 1 0 6,P <0 0 1;而C基因型的HBeAg含量为5 3 62± 2 5 3 2 ,亦显著高于B基因型的 40 1l± 15 17,P <0 0 1。C基因型患者的TBIL、ALT、AST均显著高于B基因型 ,而白蛋白水平则显著低于B基因型 ,P <0 0 1。结论 泉州地区CHB患者以B基因型为主 ,部分以C型、D型和混合型存在。C基因型的血清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BV 患者 C基因 B基因 CHB DNA水平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DNA基因 核酸杂交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戴晨阳 朱理珉 +3 位作者 梁树人 李顺天 徐健 姚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基因分型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慢性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B)、肝硬化(LC)和重症肝炎(SH)的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基因分型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慢性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B)、肝硬化(LC)和重症肝炎(SH)的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12.1%和86.7%。在基因型分布中ASC、AH、CHB、LC和SH的基因型构成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型中CHB所占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而LC在B型和C型中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C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B型感染者,而基因C型感染者中HBeAb阳性率显著低于基因B型感染者。结论:C型HBV感染和乙肝病情加重有一定关系,而B型HBV感染者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B LC 感染者 临床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乙肝 SH 结论 意义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正锯 杨红 +4 位作者 陈真 张启华 陈先礼 李树清 王崇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 ,随机观察 10 5例 (B型 5 3例和C型 5 2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1b治疗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 ,随机观察 10 5例 (B型 5 3例和C型 5 2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 ,B基因型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 HBe的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C基因型 (P <0 . 0 1) ,B基因型患者的有效应答率为 5 2 . 83 %,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 2 5 . 0 0 %(P <0 . 0 1)。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高于C型 ,复发率低于C型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 5 )。结论 B基因型对干扰素α1b的抗病毒疗效显著高于C型 ,HBV基因型是影响干扰素α1b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治疗 HBV B基因 疗效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DNA 核酸杂交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华 温志立 +3 位作者 叶倩 张伦理 邬小萍 向天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84-186,200,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150份,患者分别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和慢性重型肝炎,每组30例,采... 目的了解江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150份,患者分别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和慢性重型肝炎,每组30例,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本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结果为B型118例(78.7%),C型31例(20.7%),D型1例(0.6%);在上述5组患者中C型比例分别为0%,16.7%,26.7%,30.0%和30.0%,其中慢性HBV携带者与其他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83.9%(99/118)和90.3%(28/31),HBeAb阳性率分别为16.1%(19/118)和9.7%(3/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有少量的D型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YMDD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宋世会 齐俊英 +4 位作者 杨道锋 张振纲 肖非 马科 田德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法对238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直接序列分析;采用基因芯片检测YMDD及前C/BCP区变异。结果:238例患者中,检测出B基因...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法对238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直接序列分析;采用基因芯片检测YMDD及前C/BCP区变异。结果:238例患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190例(79.8%),C基因型41例(17.2%),BC混合型7例(3.0%);发生YMDD变异44例,变异率为18.5%,其中B基因型33例,变异率为17.4%,C基因型8例,变异率为19.5%,BC混合型3例,变异率为42.4%,C基因型YMDD变异的发生率与B基因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4例YMDD变异者中,30例同时存在L528M变异,7例联合前C区(nt1896)变异,13例联合BCP区(nt1762/1764)双重突变。结论: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优势基因型为B型和C型,经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的发生率在B型和C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同时伴有L528M及前C/BCP区多重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YMDD变异 基因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HBV) BCP区变异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 拉米夫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于秀艳 汪杰 +1 位作者 刘鹏 裴海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病毒 治疗相关性 慢性HBV感染者 干扰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病毒肝炎 病毒感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不同方法和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可可 刘莹 +3 位作者 姚品芳 陈真 王红 李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306-2316,共11页
目的: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乙型肝炎检测"大三阳"学生的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进行基因分型并探讨不同方法对HBV基因分型的效果进行比较,建立较为客观精确的HBV基因分子分型方法和标准.方法:反映HB... 目的: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乙型肝炎检测"大三阳"学生的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进行基因分型并探讨不同方法对HBV基因分型的效果进行比较,建立较为客观精确的HBV基因分子分型方法和标准.方法:反映HBV-S区的型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依据HBV-S区的型特异性的PCR扩增片段大小直接进行分型;通过对NCBI数据库中共计220个条目已确认B、C、D型的HBV-S基因DNA序列的同源性比对,构建一个以HBV的S区DNA序列分子进化树为基础的基因分型标准.对待检样品S区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并与标准进化树的DNA序列进行比对并重新构建进化树而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在共计216例乙型肝炎检测"大三阳"(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中,HBsAg、HBeAg和HBcAb均为阳性)样品中,第1种分型方法鉴定出:B型155例、C型41例、D型7例,尚有13例不能确定是C型还是D型.进一步经第2种分型方法确认其中10例未分型的均为C型,余3例不能确定是C型还是D型.经测序、比对及构建分子进化树,测序的30例中与PCRRFLP分型特别是亚型的结论多不相同.并且首次在国内发现3例HBV-G型(为广西壮族和瑶族男性).结论:3种方法比较各有优劣.PCR-RFLP法较为精细可以分到亚型,但该法的缺陷是不能区分C2型和D2型.根据PCR片段直接分型法较为快捷简便,但引物特异性不高,分型不准确.将待检HBV-S基因DNA序列导入标准进化树的分型方法较为准确客观,是HBV基因分型的"金标准".但针对HBV的普遍变异和种群异质性,需要建立HBV-S的蛋白分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PCR-RFLP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童巧霞 吴艳艳 罗端德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与HBeAg的关系。方法 研究病例为 138例 ,其中抽取 39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5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和 1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 ,用微板核酸杂交_ELISA法测定其基...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与HBeAg的关系。方法 研究病例为 138例 ,其中抽取 39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5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和 1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 ,用微板核酸杂交_ELISA法测定其基因型。结果 基因型B、C及混合型在重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分别为 2 0 % ,30 %和 4 8% ) ,混合型只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基因型D仅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炎症活动度所划分的轻、中、重度慢性肝炎中 ,基因型B检出率逐渐降低 ,基因型C检出率逐渐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在以年龄分组中 ,基因型C患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型B患者 ,特别是 31~ 4 0岁组。在重型肝炎、肝硬化组中 ,基因型C组HBeAg阳性率高于基因型B组。结论 混合型及基因型C更易发生重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而基因型B则较少。基因型C组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型B组 ,混合型和基因型C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HBEAG阳性 肝硬化患者 临床意义 检出率 混合型 分布 发生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状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志海 张益 +2 位作者 裘国强 王兆文 顾炜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L C)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各片段的整合情况。方法 采用 PCR与 Southern杂交技术检则 HCC与 L C各 35例肝组织标本 DNA中是否存在 HBV基...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L C)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各片段的整合情况。方法 采用 PCR与 Southern杂交技术检则 HCC与 L C各 35例肝组织标本 DNA中是否存在 HBV基因的整合。结果  HCC组中 HBV DNA阳性率为 94 % (33/35 ) ,其中 X片段阳性率为 92 % (32 /35 ) ;HBV DNA整合率为 6 9% (2 4 /35 ) ,其中 X片段整合率为 6 9% (2 4 /35 )。L C组中 HBV DNA阳性率为 94 % (33/35 ) ,其中 X片段阳性率为84 % (2 9/35 ) ;HBV DNA整合率为 6 0 % (2 1/35 ) ,其中 X片段整合率为 4 0 % (14 /35 )。两组在 X片段整合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 5 )。结论  HBV基因的整合在肝硬化与肝癌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HBV基因的整合是癌变的早期事件。 HBV基因中的 X片段的整合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整合 状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单晶 丁惠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57-559,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乙肝病毒 临床意义 血清型 DNA病毒 HBV 改变 性分 个别 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黎黎 王吉耀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临床意义 慢性HBV感染 公共卫生问题 HBV基因 病毒治疗 慢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芙蓉 贾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研究进展 HBV血清亚型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C基因启动子变异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谈国蕾 张汉荣 +1 位作者 孙梅 曹利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7-787,共1页
关键词 C基因启动子变异 CP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分型 临床意义 HB 表达 测序 基因序列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杰 李杰 庄辉 《肝脏》 2007年第6期498-500,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序列差异 全序列分析 HBV 基因 B基因 C基因 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红 张跃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临床意义 HBV基因 肝功能衰竭 慢性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 流行区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芯片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扬 周岳进 +5 位作者 王开鉴 胡操寒 谢庆荣 朱冰星 郑金莉 张文静 《肝脏》 2004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HBV基因 微流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分型 人类感染 治疗效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疾病谱 肝脏病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坚 陈世豪 +2 位作者 李珍瑶 刘光明 李健茹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0期110-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江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一荧光探针法对HBV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生化学指标... 目的探讨江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一荧光探针法对HBV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生化学指标及肝功能损害差异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142例B基因型,43例C基因型,15例BC混合型,不存在其他基因型;肝癌患者和重型肝炎患者中主要为B基因型,分别为90.0%和81.1%,明显高于HBsAg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基因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B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江门地区HBV的基因型主要为B型、C型和BC混合型,其中B型基因主要存在于肝癌和严重肝病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江门地区 临床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YMDD变异关系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秀军 陈舒 江其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YMDD变异 文献综述 慢性HBV感染 核苷酸序列 病毒变异 临床过程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热点变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9
作者 林裕龙 侯金林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1年第2期59-63,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 ( HBV)基因组变异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曾经一度成为肝炎研究的一个热点 ,其中前 C区热点变异是变异研究的重点。本文就 HBV前 C区基因的结构功能、热点变异发生的可能机理及与临床的关系等有关研究情... 乙型肝炎病毒 ( HBV)基因组变异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曾经一度成为肝炎研究的一个热点 ,其中前 C区热点变异是变异研究的重点。本文就 HBV前 C区基因的结构功能、热点变异发生的可能机理及与临床的关系等有关研究情况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C区热点变异 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基因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詹勤 张欣欣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77-280,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分为A^H 8种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地理分布、临床转归、抗病毒治疗反应及基因变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对HBV基因型与其P、前C、C等区变异的发生频率、发生形式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 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基因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基因 不同基因 地理分布 临床转归 治疗反应 发生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