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中的河西民俗——郝浚等《乌鲁木齐杂诗注》补正 |
朱瑜章
|
《河西学院学报》
|
2007 |
3
|
|
2
|
浅析《乌鲁木齐杂诗》反映的友好民族关系 |
吴玉霞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3
|
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中的经济与文化 |
孙岩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7 |
3
|
|
4
|
物色尽而情有余——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中的颜色词探究 |
袁勤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1 |
1
|
|
5
|
从《乌鲁木齐杂诗》看清代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习俗 |
崔莹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2
|
|
6
|
酝酿深厚,罔不与古相合——纪昀《乌鲁木齐杂诗》探究 |
易国才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7
|
《乌鲁木齐杂诗注》史实辨析 |
董苏宁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8
|
纪昀《乌鲁木齐杂诗》艺术风貌新探 |
于海博
何平平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18 |
1
|
|
9
|
浅论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的思想成就 |
郝浚
陈效简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1986 |
1
|
|
10
|
《乌鲁木齐杂诗》的创作与版本 |
陈云
易国才
|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11 |
1
|
|
11
|
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及其在文化润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
阿卜杜吾普尔·热合曼
黄立波
|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
2023 |
0 |
|
12
|
《乌鲁木齐杂诗》诗意和评注辨析 |
刘瑞明
|
《西域研究》
CSSCI
|
1993 |
0 |
|
13
|
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的四种写实手法 |
易国才
|
《写作》
|
2010 |
0 |
|
14
|
《乌鲁木齐杂诗》“红庙”位置考 |
崔宣萱
|
《新西部》
|
2019 |
0 |
|
15
|
论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的价值与影响 |
陈云
易国才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6
|
清前期乌鲁木齐汉族居民民俗窥探——解读纪昀《乌鲁木齐杂诗》 |
董媛媛
付江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2 |
2
|
|
17
|
《〈乌鲁木齐杂诗〉注》商议 |
胡正华
|
《新疆地方志》
|
1992 |
0 |
|
18
|
试论《乌鲁木齐杂诗》 |
常德江
|
《文学遗产》
|
1985 |
0 |
|
19
|
乌鲁木齐杂诗·之九 |
纪晓岚
|
《党员之友(新疆)》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