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桢 陈昊 +1 位作者 王雪鹏 朱六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代谢紊乱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olecules,MHC-Ⅱ)是蛋白质呈递途径的核心...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代谢紊乱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olecules,MHC-Ⅱ)是蛋白质呈递途径的核心,其功能受雌激素调节,可通过参与由T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促进T细胞衍生各种炎症因子,最终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骼的骨形成和骨吸收。笔者就雌激素、MHC-Ⅱ、淋巴细胞及其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及功能活性中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进而更好地理解MHC-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分子 淋巴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和分化群3ε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正学 郑荣远 +3 位作者 厉芳 熊凌杰 刘银凤 张元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和分化群3ε(CD3ε)的变化。方法 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3)和正常对照组(n=12)。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抗原诱导小鼠EAE模型...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和分化群3ε(CD3ε)的变化。方法 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3)和正常对照组(n=12)。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抗原诱导小鼠EAE模型。观察记录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常规及髓鞘染色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脑MHC-Ⅱ和CD3εmRNA的表达。结果 EAE组小鼠发病后EAE症状评分逐渐增加;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髓鞘脱失较多;脑组织MHC-Ⅱ和CD3ε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并与EAE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EAE小鼠脑内MHC-Ⅱ及CD3ε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段成城 徐力辛 +2 位作者 张怀勤 陶志华 杨炜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mpPCR-RFLP),对汉族185例冠心病患者及149名正常人群MHC2TA基因-1... 目的研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mpPCR-RFLP),对汉族185例冠心病患者及149名正常人群MHC2TA基因-168A→G位点进行研究。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均检出-168AA、-168AG和-168GG基因型,MHC2TA-168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4和0.802,MHC2TA-168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76和0.198,冠心病组MHC2TA-168G基因型频率(0.276)明显高于对照组(0.198。OR:1.542,95%CI:1.070~2.221;P<0.05。结论MHC2TA-168A→G多态性与冠心病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人群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转录激活子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宋玉华 徐开林 潘秀英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是 1993年发现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被认为是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本文就C Ⅱ TA的结构、功能以及对MHC基因调节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反式激活因子 CTA 转录激活因子 研究进展 mhc类分子 表达 mhc基因 调控因子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表达与自身免疫病
5
作者 刘巍 李为民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年第9期386-389,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调节T细胞依赖性免疫应答,其表达异常会导致机体自身免疫状态。细胞因子诱导性MHC Ⅱ类分子上调可被抗氧化剂、环孢素和他汀类药物阻断。本文对内皮细胞MHC Ⅱ类分子表达与自身免疫病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分子 内皮细胞 T细胞 自身免疫病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对Graves病发病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田竹芳 雒文田 +1 位作者 吴晓燕 徐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应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与人TSH受体(TSHR)共表达细胞(hM12细胞)模拟Graves病(GD)时的甲状腺细胞,免疫C57BL/6小鼠,诱导GD动物模型,以研究异常表达于GD患者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上的MHC-Ⅱ分子是否是GD的致病因素。方法试验... 目的应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与人TSH受体(TSHR)共表达细胞(hM12细胞)模拟Graves病(GD)时的甲状腺细胞,免疫C57BL/6小鼠,诱导GD动物模型,以研究异常表达于GD患者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上的MHC-Ⅱ分子是否是GD的致病因素。方法试验组C57BL/6小鼠8只,用hM12细胞进行腹腔免疫,每2周1次,共6次,对照组C57BL/6小鼠5只,用M12细胞免疫,方法同试验组。受试小鼠末次免疫5周后,检测以下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甲状腺组织学检查。结果C57BL/6小鼠试验组2/8小鼠诱导为Graves甲亢。C57BL/6小鼠的T细胞(MHC-Ⅱ为H-2b)不能识别由hM12细胞(H-2d)提呈的抗原,C57BL/6小鼠出现GD样变化可能是hM12细胞表达的TSHR被小鼠体内职业性抗原递呈细胞(APCs)获取,经加工处理提呈给T细胞,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结论异常表达于GD患者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上的MHC-Ⅱ分子可能与GD的发病无关,而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的继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促甲状腺素受 M12细胞 格雷夫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段成城 陈倩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3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58例冠心病患者及167例正常人群MHC2TA-168A→G多态性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58例冠心病患者及167例正常人群MHC2TA-168A→G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研究人群中存在MHC2TA-168A→G多态性;检测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中分别为52.53%、39.24%、8.23%,正常对照组频率分别为65.87%、28.14%、5.99%,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G等位基频率(30.1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6%)(OR:1.751,95%CI:1.070~2.221,P<0.05)。结论 MHC2TA-168A→G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相关,其中G等位基因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转录激活子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质小胶质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的表达与帕金森病发生和进展的关系
8
作者 王普清 孙圣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近年来诸多证据显示,中枢神经统的免疫异常和炎症反应参与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是脑内炎症反应的主要标志,小胶质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的表达是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尽管人脑中的小胶质细... 近年来诸多证据显示,中枢神经统的免疫异常和炎症反应参与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是脑内炎症反应的主要标志,小胶质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的表达是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尽管人脑中的小胶质细胞并不持续表达MHCⅡ类分子,但随着年老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病变的情况下(包括神经变性),它们的表达确是明显上调的。研究发现,在PD病人和PD动物模型的中脑黑质均可发现大量MHCⅡ阳性的小胶质细胞,MHCⅡ类分子在小胶质细胞将外源性抗原呈递给CD4+Th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6-羟多巴胺(6-OHDA)、脂多糖(LPS)大鼠模型的观察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地塞米松等能明显降低MHCⅡ的表达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减轻动物模型的临床症状。鉴于MHCⅡ抗原启动的免疫反应在PD的发病过程中有促进慢性神经变性进展的作用,因此,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和MHCⅡ表达对控制PD进展可能有重要的治疗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诱导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和人白细胞抗原的表达
9
作者 晏丽 程谟斌 +1 位作者 张业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检测热激对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表达,及其对下游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RT-PCR检测42℃热激和干扰素-γ(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 mRNA的变化。采用Wester... 目的检测热激对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表达,及其对下游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RT-PCR检测42℃热激和干扰素-γ(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 mRNA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热激和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分析热激前后Jurkat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结果在Jurkat细胞中,热激可诱导CⅡTA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IFN-γ处理后无明显变化。与正常Jurkat细胞相比,热激后HLA-DR在Jurkat细胞表面的抗原浓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热诱导Jurkat细胞中CⅡTA和HLA-DR先后表达增高。提示热激可能在免疫基因表达缺陷的细胞中,重建相关基因的功能,为肿瘤热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 JURKAT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转录激活因子 人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辉 李波 +1 位作者 李华 郭照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6-342,共7页
简要概述了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遗传图谱及起源,对鱼类的MHCⅡ类基因的结构、抗原分子组成、表达及功能、遗传多态与进化机制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建议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基因座、等位基因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 简要概述了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遗传图谱及起源,对鱼类的MHCⅡ类基因的结构、抗原分子组成、表达及功能、遗传多态与进化机制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建议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基因座、等位基因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的命名规则尚需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基因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法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新生 闫若潜 +5 位作者 高风山 方勤美 郝惠芳 李云岗 陈红英 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SOE-PCR)把通过45个碱基的链连接的鸡MHCⅠ重链胞外区基因和轻链成熟肽基因重组到可溶性表达质粒pMAL-p2X进行可溶性表达。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RT-PCR可分别扩增出鸡MHCⅠα链胞外区基因和β2m成熟肽基因,大小符合预期。采用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的反义引物与β2m成熟肽基因正义引物有15个碱基重叠的两对引物,以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β2m成熟肽序列PCR产物的混合物作为模板,进行重叠延伸获得了预期大小的连接片段;测序显示重组质粒上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轻链β2m成熟肽基因的靶序列由一柔性的linker相连,阅读框正确且无移码。本研究表明SOE-PCR是体外重构鸡MHCⅠ的一种简捷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Ⅰ(mhcⅠ) 重链 轻链 重叠延伸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与抗病育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尚民 原新廷 +1 位作者 戴国俊 李国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成为近年来鸡抗病育种研究中的热门。本文对鸡MHC的结构、功能、与疾病抗性的关系以及最新...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成为近年来鸡抗病育种研究中的热门。本文对鸡MHC的结构、功能、与疾病抗性的关系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在鸡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mhc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喆 彭景楩 祝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 ,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 ,其中HLA 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 ,可以保护带有...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 ,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 ,其中HLA 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 ,可以保护带有父方同种异体抗原的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杀伤 .经典MHCⅠ类抗原有多种亚型 ,不同亚型在滋养层细胞的表达有所不同 .MHCⅡ类抗原在妊娠维持过程中表达极弱 ,新近的研究资料表明 ,滋养层细胞CⅡTA在MHCⅡ类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mhc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 经经典mhcⅠ抗原 mhc类抗原 滋养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14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642-1642,共1页
答: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对称为二倍体。它们是由来自父母双方生殖细胞中的单倍体组成。在这些同源染色体中存在一系列基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位于第六对。在MHC中存在不同的基因位点,属于同一... 答: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对称为二倍体。它们是由来自父母双方生殖细胞中的单倍体组成。在这些同源染色体中存在一系列基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位于第六对。在MHC中存在不同的基因位点,属于同一位点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MHC每个基因位点可由几个至几十位等位基因组成。MHC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属于同一位点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基因位点 等位基因 基因组成 mhc 生殖细胞 染色 二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Macaca mulatt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与SIV/SAIDS疾病进程关系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邱趁丽 杨贵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0-576,F0003,共8页
关键词 组织相容复合 恒河猴 疾病进程 mhc类分子 mhc分子 杀伤T细胞 mhcI类分子 免疫系统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抑制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表达
16
作者 郑洪玲 郭庆伟 +3 位作者 张伟 张艳 何兴波 叶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是否能够抑制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方法用佛波酯(TPA)和丁酸钠(NaB)诱导Raji细胞促使EBV激活进入裂解期,用Western bolt检测EBV裂解期的标志物BZLF1蛋...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是否能够抑制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方法用佛波酯(TPA)和丁酸钠(NaB)诱导Raji细胞促使EBV激活进入裂解期,用Western bolt检测EBV裂解期的标志物BZLF1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EBV进入裂解期后BZLF1和BILF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电穿孔转染质粒过表达BZLF1和BILF1蛋白及siRNA技术敲低BZLF1和BILF1蛋白表达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olt检测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结果TPA/NaB能够诱导EBV激活进入裂解期,EBV进入裂解期后BZLF1和BILF1基因过表达。EBV进入裂解期以及过表达BZLF1和BILF1后,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特异性siRNA可以阻断BZLF1和BILF1对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能够抑制Raji细胞MHC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LF1 BILF1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7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Ⅰ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MHC class Ⅱ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体抗病力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56
18
作者 张玉喜 陈松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3-639,共7页
用fmhcN1和fmhcC1引物分别从42尾感病个体和42尾抗病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8/280 bp。在268/28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32个(11.4%)核苷酸位点是多态的。在其编码的61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3个位点是多态的,其中... 用fmhcN1和fmhcC1引物分别从42尾感病个体和42尾抗病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8/280 bp。在268/28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32个(11.4%)核苷酸位点是多态的。在其编码的61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3个位点是多态的,其中有6个位点发生在多肽结合位点上。对核苷酸替代的类型及位点进行分析,发现非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的比值(dN/dS)(0.523)远远小于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的比值(dN/dS)(23.091),表明氨基酸替换集中出现在exon2多肽结合位点上。分析84个个体的411个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发现有13个不同的MHC classⅡB等位基因,并且分别编码13个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大部分等位基因如a,b,c,d,e,f,j,k,i,m是两个群体共有的,等位基因d在感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23.80%)显著高于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7.14%)。而等位基因g和h只出现在13个抗病个体中,其频率分别为21.4%和9.52%;等位基因l只出现在感病群体中,其频率为1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mhc多态 抗病力 牙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分子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HL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廷胜 黎德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31-32,共2页
MHC是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的一组基因群,是一组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特定区域的基因。MHC编码的基因产物为MHA。器官或组织移植时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MHA,也称移植抗原。人类的MHC即人类WBC抗原... MHC是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的一组基因群,是一组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特定区域的基因。MHC编码的基因产物为MHA。器官或组织移植时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MHA,也称移植抗原。人类的MHC即人类WBC抗原(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的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是目前已知最复杂的人类基因系统。人类第一个HLA由法国Dausset在1958年从三个多次输血的血清中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相容复合 HLA研究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基因群 染色 mhc 特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