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承接主体选择的伪竞争风险识别与防范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义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3-54,共12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要实现增进效率、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购买目标,一个基本前提是在选择承接主体时存在较为充分的竞争。然而,立足主体、行为和方式维度的分析表明,潜在承接主体数量的有限性、关系型购买行为的常发性、对竞争运用的失...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要实现增进效率、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购买目标,一个基本前提是在选择承接主体时存在较为充分的竞争。然而,立足主体、行为和方式维度的分析表明,潜在承接主体数量的有限性、关系型购买行为的常发性、对竞争运用的失当性等主客观因素时常引发承接主体选择时有意识的虚假竞争和无意识的形式化竞争等伪竞争风险。为了防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承接主体选择的伪竞争风险,需要从培育公共服务的承接主体、运用公共服务项目分解策略、探索公共服务供给的公私混合方式、通过准市场方式选择承接主体等方面针对性地设计风险防范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承接主体选择 伪竞争风险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选择性视角下美国社区学院吸引力研究——基于31个美国社区学院学生访谈的质性分析
2
作者 江竞波 邵艾群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百万扩招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愈加受到重视。相比之下,美国社区学院在教育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应用扎根理论对31个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访谈分析,发现美国社区学院契合了学生各方面需求,关注学生... 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百万扩招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愈加受到重视。相比之下,美国社区学院在教育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应用扎根理论对31个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访谈分析,发现美国社区学院契合了学生各方面需求,关注学生的经济负担与隐性成本,实现了知识与情感、成人与成才并重。从美国社区学院吸引力构建的方法论来看,建议高职院校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从“规训”转向关怀、从职业转向“生涯”、由社会转向学生,构建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选择 社区学院 吸引力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问题研究述评
3
作者 朱松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0,共3页
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问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强调生产力对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到强调主体选择对历史的促进作用,再到维护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的均衡和辩证统一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就根本性的问题达致了一... 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问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强调生产力对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到强调主体选择对历史的促进作用,再到维护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的均衡和辩证统一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就根本性的问题达致了一些基本结论。这些基本结论及其应用对于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定 主体选择 历史决定论 主体选择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性因素与主体选择
4
作者 权立枝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4期55-56,共2页
选择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遍现象,有人则必有选择.人们“活着就是选择其一些事物,放弃另一些事物,中立是选择正在形成的那一个片刻.单单坚持中立的自我则是死亡了的自我.”人们无时不在进行着选择,然而在选择中,为什么相同的主体会作出不同... 选择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遍现象,有人则必有选择.人们“活着就是选择其一些事物,放弃另一些事物,中立是选择正在形成的那一个片刻.单单坚持中立的自我则是死亡了的自我.”人们无时不在进行着选择,然而在选择中,为什么相同的主体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主体又会作出相同的选择,你会专注于问题的这一方面,而他却专注于问题的另一问题……而结果呢?有的选择正确,成功了,而有的选择却错误、导致惨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因素 主体选择 情绪情感 人的行为 执行决定 历史决定论 主体选择 作用问题 唯物主义 意志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改革: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对《商榷》一文的回应与再论 被引量:7
5
作者 邢尊明 宋振镇 +1 位作者 陈壮荔 王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9-242,共4页
《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体制迷恋"现象》一文并没有否定"体制保障"的必要性,只是基于现实中人们的"唯体制论"提出批判,并不主张从"唯体制"一端滑向"唯主体"一端。体制改革的主... 《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体制迷恋"现象》一文并没有否定"体制保障"的必要性,只是基于现实中人们的"唯体制论"提出批判,并不主张从"唯体制"一端滑向"唯主体"一端。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制度变迁,"人"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制度变迁主体的主动参与及其理性选择是体制改革取得理想成效的关键。个体的主动性及其作用是有限的但却是必要的。进一步研究认为,真正意义上社团组织的缺乏、政府力量过于强大、改革方向的模糊性与时间的不确定性是造成体制改革中"主体意识及其作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现状整体上表现为"两头热,中间冷"的中梗现象。处于中间层面的体制内部利益主体是体制改革推进的主要和直接阻力。中间层面的体制内部利益主体首先需要解决观念上的羁绊,同时要表现出更高的姿态和切实的行动,而这正是进一步推进体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历史决定 主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交易主体选择与牧户草地租赁行为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博 谭淑豪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4-200,共7页
信息不对称下的交易成为目前草地租赁市场的常态。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支撑,采用来自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微观数据,研究了交易主体的选择对牧户草地租赁行为的影响。在排除异方差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以"差序格局"为基础划分的交易... 信息不对称下的交易成为目前草地租赁市场的常态。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支撑,采用来自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微观数据,研究了交易主体的选择对牧户草地租赁行为的影响。在排除异方差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以"差序格局"为基础划分的交易主体在租入市场和租出市场中起到了截然相反的作用。租入市场中,牧户更倾向于从"熟人"处租入更多的草地,原因在于选择"熟人"进行交易能够有效弥补租入者所处的信息劣势,防止租入者利益受损;而在租出市场中,牧户愿意将更多的草地租给"陌生人",因为出租者选择"陌生人"作为交易主体能够利用并扩大信息优势,从而转移风险并"攫取"更多可得利益。完善草地市场信息平台和草地市场监管法规将有助于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因此产生的交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草地租赁市场 交易主体选择 信息不对称 差序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大型体育赛事绩效评估主体选择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苹 陈存志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2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大型体育赛事绩效评估内涵为切入点,从自身特点、产品性质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大型体育赛事绩效评估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绩效评估产生的影响,并从契约关系角度探讨了大型体育赛事绩效评估主体选... 以大型体育赛事绩效评估内涵为切入点,从自身特点、产品性质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大型体育赛事绩效评估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绩效评估产生的影响,并从契约关系角度探讨了大型体育赛事绩效评估主体选择的机理。最后,结合我国特殊国情下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实践,认为赛事绩效评估主体主要包括赛事所有权人、政府、主办组织、赞助商、社区、赛事参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绩效评估 主体选择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凤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1,共5页
人性问题是哲学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性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人类获得并完善自身本质寻求标准和意义 ,为人性提升和完善提供方向和支撑。人性不是既成的 ,而是一个获得性的过程 ,是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过程 ,是去恶扬善的过程。... 人性问题是哲学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性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人类获得并完善自身本质寻求标准和意义 ,为人性提升和完善提供方向和支撑。人性不是既成的 ,而是一个获得性的过程 ,是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过程 ,是去恶扬善的过程。社会塑造为人性的提升提供导向和创设必要的社会人文环境 ,主体选择是对社会塑造的内化、自觉与升华。社会塑造只有同人的觉悟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性完善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社会塑造 主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情感劝说的合作主体选择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伍京华 许陈颖 张富娟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0-237,共8页
基于Agent的情感劝说是在基于Agent的劝说式辩论谈判的基础上加入了情感成分,使得劝说更加符合人的思维,劝说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其中的合作主体选择模型更为重要,而该模型的构建建立在有效的合作主体评价模型基础之上。针对现有研究不足... 基于Agent的情感劝说是在基于Agent的劝说式辩论谈判的基础上加入了情感成分,使得劝说更加符合人的思维,劝说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其中的合作主体选择模型更为重要,而该模型的构建建立在有效的合作主体评价模型基础之上。针对现有研究不足,首先对基于Agent的情感劝说的情感进行分类,依据该分类提出了相应的情感产生的形式化模型,并结合心理学的情感第一定律,对Agent情感进行量化,提出了Agent情感强度的计算方法;其次,将基于Agent的情感劝说的评价归纳为对Agent主体的提议和信度的评价,随后运用多属性效用函数建立了相应的Agent主体提议评价模型,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建立了相应的Agent主体信度评价模型;再次,在以上基础上,将情感作为新的评价因素,建立了其中关于Agent主体情感的评价模型,并综合提出的三个评价模型,构建了相应的基于Agent的情感劝说的合作主体选择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得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情感劝说 多属性效用 模糊隶属函数 合作主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的主体选择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江龙 章晓 《管理学刊》 2010年第5期72-74,共3页
通过对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中涉及的角色逐一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融合过程是一种主体的互动过程,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都是社区融合的主体,只有以主体间性理论指导流动人口的社会工作,建立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交往的支持体系,才能推进流... 通过对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中涉及的角色逐一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融合过程是一种主体的互动过程,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都是社区融合的主体,只有以主体间性理论指导流动人口的社会工作,建立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交往的支持体系,才能推进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区融合 主体选择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主体选择——基于子女特征与代际支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封铁英 马朵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83,共8页
在家庭结构改变、养老资源不足的现实背景下,子代的赡养反馈会影响父母养老主体选择,这在独生子女家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以西安市为典型区域,实证分析了子女特征、代际支持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主体选择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结果显示,... 在家庭结构改变、养老资源不足的现实背景下,子代的赡养反馈会影响父母养老主体选择,这在独生子女家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以西安市为典型区域,实证分析了子女特征、代际支持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主体选择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是否与父母同住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主体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子女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工作影响不显著;获得独生子女精神慰藉的父母自我养老意愿更强;独生子女为父母提供社交支持会降低父母对子女的养老依赖;独生子女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对其父母养老主体选择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内化自养意识为自养行动,鼓励独生子女父母提升自养能力;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加大社会养老资源补充与均衡配置;强化子女精神慰藉和社交支持,加强政府经济补偿和社会化养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主体选择 独生子女父母 家庭结构 子女特征 代际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经济的主体选择理论依据和标准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堂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在“公共产品理论”形成之前,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受到自然法的影响,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天然是政府,并认为政府是理性的、至善的、唯一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所谓市场经济,简而言之就是由民间自由交换实现‘私人物品’的有效率的生产... 在“公共产品理论”形成之前,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受到自然法的影响,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天然是政府,并认为政府是理性的、至善的、唯一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所谓市场经济,简而言之就是由民间自由交换实现‘私人物品’的有效率的生产,而由政府负责安排公共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经济 主体选择 理论依据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性因素在主体选择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权立枝 肖安邦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24-26,共3页
选择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遍现象,有人则必有选择。然而在选择中,为什么相同的主体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主体又会作出相同的选择。你会专注于问题的这一方面,而他却关心问题的另一方面。其结果,有的选择正确,成功了;有的选择错误... 选择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遍现象,有人则必有选择。然而在选择中,为什么相同的主体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主体又会作出相同的选择。你会专注于问题的这一方面,而他却关心问题的另一方面。其结果,有的选择正确,成功了;有的选择错误,导致失败。何者使然?除客观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因素 主体选择 认识主体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 情感因素 认识选择 主体行为选择 认识过程 主体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选择的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深圳30年城市发展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平 曾华翔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4期67-69,共3页
运用位点简化表征城市功能空间,文章考察在通勤距离和开发成本约束下微观经济主体选址决策调整过程,发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变迁,根本上是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投资选址和消费选择等活动逐渐积累形成。以深圳30年城市发展经验为... 运用位点简化表征城市功能空间,文章考察在通勤距离和开发成本约束下微观经济主体选址决策调整过程,发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变迁,根本上是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投资选址和消费选择等活动逐渐积累形成。以深圳30年城市发展经验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功能位点在深圳市整体区域结构中的变迁,据此得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并分析后续的发展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选择 功能位点 空间结构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行政与评估主体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章友德 张伟 《党政论坛》 2010年第7期28-30,共3页
一、依法行政引入评估体系的必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的变迁,特别是资本主义代议制政府的确立,政府工作的代理性就得到了确立。及至以后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更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代表国家管理社会和人... 一、依法行政引入评估体系的必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的变迁,特别是资本主义代议制政府的确立,政府工作的代理性就得到了确立。及至以后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更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代表国家管理社会和人民群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主体选择 评估 社会组织形式 代议制政府 人民群众 国家管理 治理结构
原文传递
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德兴 李正风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2-56,共5页
与现代非决定论思潮的泛起以及国际共运中出现的暂时挫折相伴随,人们开始新思考与历史规律相关的诸多问题。这种思考既是为了消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种种疑惑,也是深化对马克思历史思想认识的需要,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从近年... 与现代非决定论思潮的泛起以及国际共运中出现的暂时挫折相伴随,人们开始新思考与历史规律相关的诸多问题。这种思考既是为了消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种种疑惑,也是深化对马克思历史思想认识的需要,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从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看,人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有较大分歧,而且也存在一些“思想纽结”尚待解开。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主体活动的选择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做一探讨,以期深化对历史规律问题的整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规律 必然性与偶然性 主体活动 马克思 历史发展 历史过程 主体选择 机械决定论 非决定论 生产力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困境——兼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评估模式的有效性与有限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闫帅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66-71,共6页
作为舶来品的政府绩效评估自开始就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题,这集中表现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困境。围绕理论与现实两个标准,实践中分别出现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评估模式,评估主体分别为公民和中... 作为舶来品的政府绩效评估自开始就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题,这集中表现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困境。围绕理论与现实两个标准,实践中分别出现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评估模式,评估主体分别为公民和中央政府,然而,两种评估模式都是有效性与有限性共存。特别是这两种评估模式均未能在理论与现实的二维标准之间找到合适的均衡点,而是迈向了标准的一维化和极端化,最终使得两种评估模式双双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 主体选择困境 有效性 有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视角及问题域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友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2,共4页
主体选择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视角,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选择的基础理论、系统构成、制度保障及运作机制等构成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选择研究问题域中的基本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包括公共权力组织、公众及公共性社... 主体选择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视角,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选择的基础理论、系统构成、制度保障及运作机制等构成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选择研究问题域中的基本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包括公共权力组织、公众及公共性社会中介组织。保障和巩固公共权力组织主导的、以公共性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公众本位循环评估机制,必须加强评估主体选择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选择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运作机制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选择、融资决策与投资序列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要杰 《软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政府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主要原因在于:分税制后财政能力的逐级上移;国家对农村的历史欠帐;基层政府负债严重。建立"以公共财政(省以上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融资决策机制",主要包... 政府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主要原因在于:分税制后财政能力的逐级上移;国家对农村的历史欠帐;基层政府负债严重。建立"以公共财政(省以上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融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公共财政供给框架下的融资方式、政府和私人联合供给融资方式、私人或非营利组织完全供给融资方式等。在投资序列的设计上,应将农村基础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研与推广等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主体选择 融资决策 投资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贫自愿性移民的迁移决策及主体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覃明兴 《南方人口》 CSSCI 2007年第4期32-38,共7页
扶贫异地安置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大举措,扶贫自愿性移民的群体特征分析是扶贫异地安置实践和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北海市三个扶贫异地安置点的个案研究,在探讨扶贫自愿性移民迁移动机的基础上,对移民主体性选择进行了分析,... 扶贫异地安置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大举措,扶贫自愿性移民的群体特征分析是扶贫异地安置实践和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北海市三个扶贫异地安置点的个案研究,在探讨扶贫自愿性移民迁移动机的基础上,对移民主体性选择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潜在移民成为现实扶贫移民的具体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自愿性移民 迁移决策 迁移动机 移民主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