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卡脖子”技术潜在攻关主体识别研究
1
作者 马宏业 冯南平 杨善林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0-1321,共12页
科学识别潜在攻关主体是构建面向“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首要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资源编排理论,基于专利的特征信息、国际专利分类法(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分类号和文本的多维数据,构建“卡脖子”技术... 科学识别潜在攻关主体是构建面向“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首要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资源编排理论,基于专利的特征信息、国际专利分类法(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分类号和文本的多维数据,构建“卡脖子”技术潜在攻关主体识别两阶段模型。首先,通过评估领域创新主体的资源禀赋,形成潜在攻关主体“资源池”;其次,评估系统领导者与潜在攻关主体间的协同能力,并基于资源禀赋与协同能力将潜在系统成员聚类分成核心型、发展型、一般型和外围型四类,据此进行成员选择;最后,以光刻机技术为例,应用模型并验证其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技术 创新生态系统 潜在攻关主体识别 专利分析 BER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价主体识别的网络舆情辅助研判方法实践
2
作者 宋雪 李进 程姣 《网络空间安全》 2024年第4期84-88,93,共6页
[目的/意义]评价主体识别是舆情知识图谱构建和用户画像生成的关键技术,通过评价主体的识别能够提升网络空间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能力,以增强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为舆情研判、辅助决策、态势分析和信息安全维护,提供有力的技... [目的/意义]评价主体识别是舆情知识图谱构建和用户画像生成的关键技术,通过评价主体的识别能够提升网络空间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能力,以增强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为舆情研判、辅助决策、态势分析和信息安全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方法/过程]为了实现对评价主体的准确、高效识别,促进对网络空间安全的监管.首先,通过BERT-wwm-ext模型将评价文本进行编码后,获取评价文本的向量化表征;然后,通过BiLSTM模型进行特征学习;最终,针对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CRF模型进行评分获得分数最高的标签序列.[结果/结论]经过对比实验,BERT-wwm-ext-BiLSTM-CRF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F1评价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能够实现对评价文本中主体的精准化识别,为维护网络空间秩序提供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主体识别 辅助研判 特征提取 舆情研判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ODA循环的应急物资协作网络关键主体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健 连晨希 刘纪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1-187,共7页
为识别物资保障协作体系中的关键主体,提高应急组织效率,在考虑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基础上,利用包以德(OODA)循环理论构建应急物资保障协作框架;根据主体在协作环形成以及协作效能发挥中的贡献度,建立关键主体的识别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 为识别物资保障协作体系中的关键主体,提高应急组织效率,在考虑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基础上,利用包以德(OODA)循环理论构建应急物资保障协作框架;根据主体在协作环形成以及协作效能发挥中的贡献度,建立关键主体的识别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发展为实证案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协作网络中的3个关键主体为信息主体S 3、信息主体S 5及执行主体I 18,超过70%的协作环结构较为复杂。信息主体的数量最少但平均协作效能最高,执行主体对协作环规模扩大有重要作用,决策主体则在协作效能发挥中优势明显。任务传递过程中3类协作关系的效能分布均衡;而在任务协同过程的3类协作关系中,执行配合的关系数量最多且发挥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以德(OODA)循环 应急物资 协作网络 主体识别 物资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金家族造星策略有效性与主体识别研究——基于明星基金与晨星基金经验数据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晖 《江汉学术》 2014年第5期13-18,共6页
基于2007—2013年国内主动型股票类基金中明星基金与晨星基金相关数据,通过建立检验明星绩效对家族资金流动影响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考察明星绩效概率与家族特征关系的Logit模型,可实证检验基金家族造星策略的有效性和对家族造星... 基于2007—2013年国内主动型股票类基金中明星基金与晨星基金相关数据,通过建立检验明星绩效对家族资金流动影响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考察明星绩效概率与家族特征关系的Logit模型,可实证检验基金家族造星策略的有效性和对家族造星主体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家族造星策略所产生的明星绩效对基金家族新资金流入能产生溢出效应,即明星基金和晨星基金不仅会为自身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而且还会为其所在的同一基金家族中其他成员基金带来新资金流入,这说明家族造星策略对扩大家族资金规模和提升基金家族市场竞争力显著有效;基金间绩效标准差高、基金数量多且尚无明星绩效的基金家族更可能会主动追逐家族造星策略;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以晨星基金作为评价体系的现实基金市场中家族造星策略有效性和造星家族主体识别特征表现的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家族 基金业绩 明星基金 明星绩效 主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与效率二维视角的创新主体识别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磊 方芳 《创新科技》 2021年第10期18-27,共10页
精准匹配产业创新供需端有助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升产业创新效率。基于内容匹配、效率筛选二维视角建立产业创新主体识别机制:首先,利用隐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挖掘需求主题;其次,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潜在创新供给主体的专长,并与需... 精准匹配产业创新供需端有助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升产业创新效率。基于内容匹配、效率筛选二维视角建立产业创新主体识别机制:首先,利用隐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挖掘需求主题;其次,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潜在创新供给主体的专长,并与需求内容进行匹配;最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筛选出创新资源配置有效的最终供给者。以国防科工产业预研环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材料学、信息通信与智能分析、飞行器与船舶、电子元件、软科学五大类创新需求。作为潜在创新主体的61家上市企业中,有33家满足前四类创新内容要求;但仅有6家企业同时满足创新效率要求。通过分析这6家创新主体的创新供给机制,总结出聚焦化、多元化两类创新供给模式;并发现企业间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建立创新供给的合作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挖掘 创新主体识别 隐狄利克雷分配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国防科技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产业扶贫主体识别及其职责定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利秋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6期8-9,共2页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8.5亿元,帮助11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2.5%下降到8.4%。结合兰西县"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和"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两个案例分析,提出产业扶贫主体包括政府、贫困...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8.5亿元,帮助11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2.5%下降到8.4%。结合兰西县"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和"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两个案例分析,提出产业扶贫主体包括政府、贫困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分别概述四者在产业扶贫中的职责定位,为精准扶贫协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精准扶贫 主体识别 职责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的主体识别问题研究
7
作者 钟雨奇 张雯雯 张嘉彤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年第25期149-150,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打赏”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易模式逐渐成为社交类直播的重要盈利方式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网络直播打赏纠纷频发。本文通过分析六个主要网络直播平台主体识别措施,梳理近四年全国范围内网络直播打赏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打赏”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易模式逐渐成为社交类直播的重要盈利方式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网络直播打赏纠纷频发。本文通过分析六个主要网络直播平台主体识别措施,梳理近四年全国范围内网络直播打赏的裁判文书,发现现有打赏主体识别措施具有交易前审核机制不完善、识别方式单一、缺乏说服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当继续完善相关立法、严格限制未成年人进行直播打赏,采取多种方式认定打赏主体,并兼顾未成年人保护以及直播平台利益作出公正的司法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网络直播 打赏 主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工程协同设计主体识别模型优化研究
8
作者 赵素丽 易良廷 魏振堃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49,共7页
协同设计是军队工程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和综合效益提高的必然趋势。如何有效识别协同设计主体是有效实施协同设计的关键。针对军队工程建设特点,构建协同设计主体评价指标体系,用GRD对TOPSIS模型进行优化整合,既发扬了TOPSIS法在应用... 协同设计是军队工程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和综合效益提高的必然趋势。如何有效识别协同设计主体是有效实施协同设计的关键。针对军队工程建设特点,构建协同设计主体评价指标体系,用GRD对TOPSIS模型进行优化整合,既发扬了TOPSIS法在应用上能很好地对多属性、少样本事件进行评价的优点,又利用GRD的曲线相似度的柔性评价标准,巧妙规避了TOPSIS求解刚性过强、权重过于主观、评价标准单一、偶尔无法区分两主体优劣的缺陷。实例和灰色聚类的验证结果均表明:该优化组合模型对客观、准确识别军队工程协同设计主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工程 协同设计 主体识别 GRD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主体识别与担责形式
9
作者 周鑫 代岳召 《人民法治》 2022年第21期34-37,共4页
人工智能侵权概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就其分类而言,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笔者比较认同依据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 人工智能侵权概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就其分类而言,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笔者比较认同依据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NI,指只在单个方面擅长一种看起来像是智能、其本身并没有独立意思表示能力的人工智能,只能定性为“物”,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而存在。第二,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GI,其显著特征是行为具有完全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程度 综合发展水平 主体识别 A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异常事件检测中的目标检测和主体识别算法
10
作者 肖杨 廖惠宇 覃琳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4期167-169,共3页
针对高速公路监控中心需要轮询查看大量视频的繁琐任务及人员消耗,文章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检测无法判断事件主体是否为工程养护车辆和工作人员的情况,制作了工程养护车辆和工作人员的... 针对高速公路监控中心需要轮询查看大量视频的繁琐任务及人员消耗,文章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检测无法判断事件主体是否为工程养护车辆和工作人员的情况,制作了工程养护车辆和工作人员的数据集,采用yolox网络结构作为基础,在网络结构中增加目标识别头,同时对人和车辆进行检测和识别。经实际应用后表明,该方法检测效果优于对比组,可有效检测和识别社会车辆和工程养护车辆、普通行人和工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目标检测 主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被动获悉型内幕交易犯罪主体的识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双阳 李川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95-103,共9页
内幕交易主体的识别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内幕交易犯罪的关键,关于“被动获悉型”内幕交易人是否属于内幕交易罪的主体争议颇大,源于我国证券交易法规采纳不同的理论学说与识别标准,对内幕交易主体的表述有所差异。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内幕交易主体的识别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内幕交易犯罪的关键,关于“被动获悉型”内幕交易人是否属于内幕交易罪的主体争议颇大,源于我国证券交易法规采纳不同的理论学说与识别标准,对内幕交易主体的表述有所差异。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内幕交易主体多元化,一方面,从维护证券交易市场公平秩序出发,采纳基于信息平等接触理论构建的“任何知悉人”标准是大势所趋,为将“被动获悉型”内幕交易人纳入内幕交易主体范围奠定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基于内幕交易罪双重违法性的行政犯特征,从法秩序统一性视角考察“被动获悉型”内幕交易,依据现行法认定其具有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为“被动获悉型”内幕交易人进入内幕交易主体范围扫清规范障碍。但并非任何被动获悉内幕信息的人均不能进行相关交易,若符合法定的责任豁免情形可以抗辩,防止不当扩大内幕交易罪的适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主体识别 被动获悉 法秩序统一性 责任豁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幕交易主体的规范检讨与逻辑建构--以“被动知悉”识别及其责任为视角
12
作者 尚远航 《研究生法学》 2022年第3期147-162,共16页
内幕交易主体范畴的确定是规制的前提,然而,我国对于被动知悉人是否应纳入尚未明确。这不仅影响到执法与司法,也威胁到法律的权威。其根由在于主体认定问题背后的理论冲突与逻辑混乱。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应以市场平等理论为识别进路,以... 内幕交易主体范畴的确定是规制的前提,然而,我国对于被动知悉人是否应纳入尚未明确。这不仅影响到执法与司法,也威胁到法律的权威。其根由在于主体认定问题背后的理论冲突与逻辑混乱。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应以市场平等理论为识别进路,以“任何知情人”主体标准为基础。一方面对被动知悉人主体的证明加以细化,即采取“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证明标准,并基于不同主体类型适用不同证明方式;另一方面,被动知悉可作为行为人责任减轻的考量因素且该裁量权之行使须规范,同时应综合考虑被动知悉人的免责抗辩事由、区分其在特定情形中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重视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被动知悉 主体识别 市场平等理论 责任减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主体制度重构:一个常识主义视角 被引量:12
13
作者 焦海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82,共12页
在经济法主体制度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预设,即法律主体的专属性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法律主体与部门法之间具有对应关系,独立的法律部门必然有独特的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的专属性理论本身是对法律主体理... 在经济法主体制度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预设,即法律主体的专属性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法律主体与部门法之间具有对应关系,独立的法律部门必然有独特的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的专属性理论本身是对法律主体理论的常识性误读。专属于某一部门法的主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同一个主体因参与的法律关系不同,会享有不同的权利义务,从而成为不同部门法的主体。某一主体成为经济法主体,仅意味着其参与了经济法律关系,并不是指该主体本身为经济法所独有。换言之,经济法主体只是该主体因从事经济法中特定行为而呈现的一种角色而已。基于此,我们不能从主体的具体形态而只能从角色角度来界定经济法主体的含义及类型,经济法主体由此可被分为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两类。每类主体身份的获得,均应根据其从事的法律行为的属性来具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主体 法律主体的专属性 角色主体 主体识别 常识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被引量:7
14
作者 殷慧芬 《南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3期106-117,共12页
自然人破产法适用主体的范围因各国信用市场的发展程度与立法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差异,这也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政策选择问题。破产语境下,商自然人不同于商法语境下强调投资主体单一性的商个人;消费者不同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消费者。债... 自然人破产法适用主体的范围因各国信用市场的发展程度与立法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差异,这也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政策选择问题。破产语境下,商自然人不同于商法语境下强调投资主体单一性的商个人;消费者不同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消费者。债务人属性标准和债务性质标准相结合,可作为破产法下识别商自然人与消费者的依据。商自然人与消费者在破产程序中的区分对待与市场主体平等并不矛盾,当主体间存在事实上的差别时,只有区分对待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普通商自然人可与企业适用同一破产程序;债权债务关系简单的商自然人适用消费者破产程序;消费者破产程序应更加简易、迅速及富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破产 适用主体 商自然人 消费者 主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领域自然语言问句理解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冶忠林 贾真 尹红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6-221,254,共7页
问句理解是问答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现有的问句理解方法大多是针对简单句的,且侧重于某种句式结构的理解。提出一种多领域问句理解研究方法,其涉及领域包括人物类、电影类、音乐类、图书类、游戏类、应用类。首先基于CRF算法对问句进... 问句理解是问答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现有的问句理解方法大多是针对简单句的,且侧重于某种句式结构的理解。提出一种多领域问句理解研究方法,其涉及领域包括人物类、电影类、音乐类、图书类、游戏类、应用类。首先基于CRF算法对问句进行分类和主体识别,然后使用谓词词典和句法分析识别出问句的谓词,最后提出一种谓词消歧方法来解决相同问句具有不同表达方式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封闭测试中,所提方法的问句分类和主体识别的平均F-measure值分别为93.88%和92.44%,谓词识别和问句理解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1.03%和81.78%。因此,所做的工作基本能满足问句理解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答系统 问句理解 谓词消歧 问句分类 主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及实践进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丁建军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61-70,共10页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哲学高度来界定贫困概念,超越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单一学科,构建了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多维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公理性条件的提炼则为多维贫困测度奠定了科学基础。满足公理性条件和...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哲学高度来界定贫困概念,超越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单一学科,构建了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多维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公理性条件的提炼则为多维贫困测度奠定了科学基础。满足公理性条件和易于操作是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Watts方法和A-F方法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各国在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上发展不平衡,处于多维贫困研究前沿的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也开展得较好,相反,印度、中国等贫困人口大国却相对滞后。应进一步深化多维贫困理论研究,继续开发和完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并积极展开以多维减贫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和减贫政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主体识别 贫困程度测度 反贫困策略 可行能力理论 发展贫困理论 多维贫困 测度方法 多维减贫 Watts方法 A-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识别的主导因素与空间稳定性约束机理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汪洋 王力力 +1 位作者 祁鹏卫 刘志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62,共19页
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制度和战略,对中国长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与再组织将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探寻主体功能区发生性(形成与演化)和反馈性(识别与规划)时空机理与规律是地理学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科学问题... 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制度和战略,对中国长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与再组织将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探寻主体功能区发生性(形成与演化)和反馈性(识别与规划)时空机理与规律是地理学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科学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国土空间开发条件综合评价,识别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适宜性空间格局。基于对西南山区发展约束条件的基本认识,提出了地域主体功能空间分异的主导性约束假设,设定地形和区位为原生性主导因素,验证了其与区划指标系统的定量关联性,以此为基础解析了主导因素约束机理并提出了地域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稳定性机制。研究发现:①开发与保护适宜性识别结果的格局指向清晰。城市化适宜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都市区和部分周边区县,区域副中心(万州和黔江)适宜性也相对较高。生态保护适宜的区域集中于渝东北秦巴山区及部分三峡库区区县,同时包括渝东南武陵山区所在区县。②地形和区位因子在本区域对主体功能区的识别与形成具有主导约束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与地形因子相关性水平达到显著的超过70%,区位因子超过40%;两者综合后与区划标志变量(A、B指数)的相线性相关拟合度R2均超过0.8;地理探测器发现,地形和区位因子对区划指标的约束性分别有9个和7个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对A、B指数的解释度分别约为70%和60%,两者叠加后,约束水平全部达到显著,对A、B指数的解释度在90%左右。③空间稳定性机制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基于主导因素约束的稳定性传递机制,称为客观稳定性;其二是基于指标体系的局域相对性和算法的内部抵消机制,称为主观稳定性。两种机制的协同性验证了区划技术系统的地域适应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识别 主导因素约束 空间稳定性机理 地理探测器 重庆市
原文传递
电网实时电价混合博弈策略与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耀 许健 《微型电脑应用》 2023年第12期203-206,227,共5页
为保证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电网实时电价的电力交易系统,区块链网络实现点对点和多点向传输,并加入共识机制POSS。建立多主多从博弈模型,售电公司与用户进行主从博弈,用户根据电价选择最佳的用电负荷,各售电公司在最... 为保证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电网实时电价的电力交易系统,区块链网络实现点对点和多点向传输,并加入共识机制POSS。建立多主多从博弈模型,售电公司与用户进行主从博弈,用户根据电价选择最佳的用电负荷,各售电公司在最优控制策略时达到博弈均衡,采用分布式算法计算均衡状态。对恶意电力主体进行识别并修正其错误的用电需求数据和供电数据,实时电价修正优化模型得出最优实时电价。实验结果显示,电力交易系统的实时电价下的用户负荷峰谷负荷差值最小,用户的最大负荷为2558 MW,用户效益在3000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电网实时电价 多主多从博弈模型 最优控制策略 恶意电力主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文物摄影测量三维建模主体对象识别 被引量:7
19
作者 牛文渊 黄先锋 +4 位作者 金洁 毛竹 宫一平 徐建民 赵峻弘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09-2420,共12页
通过拍照进行三维建模的摄影测量技术是文物数字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摄影测量文物三维重建过程中,文物所在的场景背景也同时参与计算和建模,需要设法删除,以获得文物单体模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小型文物三维模型主体对象识别... 通过拍照进行三维建模的摄影测量技术是文物数字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摄影测量文物三维重建过程中,文物所在的场景背景也同时参与计算和建模,需要设法删除,以获得文物单体模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小型文物三维模型主体对象识别方法,能够自动删除文物摄影测量三维模型的背景数据。该方法分别利用深度学习网络Mask R-CNN和改进为自动获得初值的One Cut进行文物图像前景内容识别,再融合两种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文物图像主体对象分割,最后以二维图像分割结果为依据,逐三角形识别三维模型主体对象,并运用多视角约束法优化识别精度。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得小型文物单体化三维模型,无需人工干预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文物数字化 深度学习 ONE CUT 三维显著性检测 主体对象识别
原文传递
电子营业执照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文晋 黄奚芳 +1 位作者 杨瑜 王亚红 《信息与电脑》 2016年第18期40-41,共2页
笔者研究了电子营业执照,探讨了电子营业执照的基本概念,总结了电子营业执照的功能,最后设想了电子营业执照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方式和实现流程,为电子政务中电子营业执照的使用和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电子营业执照 电子政务 市场经营主体网络身份识别 电子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