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芩颗粒薄层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田成旺 张铁军 +3 位作者 龚苏晓 许浚 薛艳 廖茂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20-2721,共2页
目的建立丹芩颗粒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LC法对仙鹤草、柘树根、白花蛇舌草、绞股蓝、柴胡、猫爪草、鸡血藤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测出仙鹤草、柘树根、白花蛇舌草、绞股蓝、柴... 目的建立丹芩颗粒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LC法对仙鹤草、柘树根、白花蛇舌草、绞股蓝、柴胡、猫爪草、鸡血藤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测出仙鹤草、柘树根、白花蛇舌草、绞股蓝、柴胡、猫爪草、鸡血藤。结论定性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丹芩颗粒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芩颗粒 薄层鉴别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芩颗粒中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9
2
作者 田成旺 张铁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38-1740,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芩颗粒中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Diomand C_(18)柱(200 mm×4.6 mm,5μm);测定黄芩苷的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3:57:0.2),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丹酚酸B的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芩颗粒中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Diomand C_(18)柱(200 mm×4.6 mm,5μm);测定黄芩苷的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3:57:0.2),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丹酚酸B的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甲酸(27:8:63:2),检测波长为286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结果:在测定条件下,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浓度分别在15.0~90.2μg·mL^(-1)(r=0.9998)和48.7~207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n=6)分别为98.3%(RSD=1.4%)和97.1%(RSD=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丹芩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芩颗粒 黄芩苷 丹酚酸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芩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成旺 张铁军 王文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优选丹芩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L9(3^4),对影响丹苓颗粒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优选出丹芩颗粒的制备工艺。取仙鹤草、黄苓等,加入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1.5h/次;取丹参、柘树根等9味药加10倍量水,煎... 目的优选丹芩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L9(3^4),对影响丹苓颗粒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优选出丹芩颗粒的制备工艺。取仙鹤草、黄苓等,加入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1.5h/次;取丹参、柘树根等9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1.5h/次,药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60℃),加药用酒精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12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芩颗粒 正交优化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