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有效成分在肺纤维化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曹颖 高磊 石开虎 《右江医学》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肺纤维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导致肺组织结构被破坏。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木犀草素、丹酚酸、丹参素和丹参酮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和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丹参... 肺纤维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导致肺组织结构被破坏。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木犀草素、丹酚酸、丹参素和丹参酮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和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丹参通过干预氧化应激、炎症损伤、上皮间质转化、成纤维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积累及代谢调节等关键环节,作用于NF-κB、TGF-β1/Smad、PI3K/Akt、MAPK、Nrf2和AMPK等信号通路,以及相关因子如TGF-β、ACE-2、ANG-(1-7)、TNF-α和IL-6等,发挥其在防治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丹酚酸A和B、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等成分在实验研究中显示出抗纤维化作用,但目前研究多限于实验水平,需要更高级别的数据支持。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副作用少的特点,丹参在治疗肺纤维化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类 丹参酮类 丹参 木犀草素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2
作者 谭小飞 王佳梅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于89例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SAP患者分为A组(4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于89例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SAP患者分为A组(45例)和B组(44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进行处理,在A组基础上,B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肪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93.18%(41/44)vs 75.56%(34/45),P<0.05]。与A组进行比较,B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治疗2周后,两组腹痛剧烈、胸闷腹胀、恶心呕吐、便溏不爽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内毒素、淀粉酶、CRP、脂肪酶、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治疗期间,A组和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9/45)VS 25.00(11/44),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SAP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使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提高胰腺功能,进而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炎症因子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间隔年限栽培丹参土壤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3
作者 乔璐 刘永红 +5 位作者 徐可可 余焕英 陈园杰 杨林林 董诚明 王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1,共9页
植物通过根际分泌物介导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差异性变化导致的连作障碍是制约丹参栽培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快速检测丹参根际分泌物组成及含量变化。采集同一地区本底土(未种植丹参CK)、正... 植物通过根际分泌物介导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差异性变化导致的连作障碍是制约丹参栽培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快速检测丹参根际分泌物组成及含量变化。采集同一地区本底土(未种植丹参CK)、正在种植丹参(19-ING)、丹参刚采收(19-ED、23-ED)、轮休1年(23-One)、轮休2年(23-Two)、轮休5年(19-Five)等7种丹参土壤样品的光谱,进行平滑降噪、一阶导数等,提取特征图谱,分析土壤化合物指纹图谱。不同间隔年限栽培丹参土壤的红外光谱峰位和峰形相同,主要差异波段在特征吸收峰3622、3380、1638、995、777、693、524和463 cm^(-1)附近,分别表征酚酸中酚羟基—OH、酯类和有机酸类中羰基C=O、亚甲基、苯环的吸收取代、环状酮类等物质的官能团,轮休1年的土壤在各个特征峰处吸光度增强,表明种植过程中酚酸类、酯类等自毒物质不断积累。不同茬次丹参种植土壤2维相关光谱在波段3750~3600、2170~2145、2060~2030和530~585 cm^(-1)处吸收峰的位置、个数、以及颜色都不相同,清晰地表征出官能团的差异。表明采用红外光谱和2D相关光谱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实现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和监测土壤化合物动态变化,为探索丹参连作障碍的形成机理及消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土壤 中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谱 酚酸类 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对丹参幼苗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孟静静 李辉 +2 位作者 魏姗姗 崔文宁 芦站根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79-80,共2页
选取丹参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施用量(0 mL、 10 mL、 20 mL、 30 mL、 40 mL、50 mL)的鱼腥藻藻液对丹参幼苗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鱼腥藻施用量为30~50 mL时丹参幼苗根长和丹参酮含量显著增加,且在40 mL时达... 选取丹参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施用量(0 mL、 10 mL、 20 mL、 30 mL、 40 mL、50 mL)的鱼腥藻藻液对丹参幼苗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鱼腥藻施用量为30~50 mL时丹参幼苗根长和丹参酮含量显著增加,且在40 mL时达到最大值。当鱼腥藻施用量为20~50 mL时丹参幼苗的叶片数、鲜重和干重显著增加,且均在40 mL时达到最大值。丹参幼苗含氮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只在施用量为40 mL时显著增加。总体来说,在鱼腥藻藻液施用量为40 mL时丹参幼苗生长的最好,说明鱼腥藻藻液能够促进丹参幼苗的生长,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并且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丹参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HBOC-CHP01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郝莎莎 谢欣彤 +5 位作者 李燊 张鸿辉 王红 杨成民 周文涛 刘嘉馨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2期172-180,共9页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HBOC-CHP01(聚合血红蛋白产品)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保护效果。方法 建立50%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成两组,丹参注射液(SMI)+HBOC-CHP01组和HBOC-CHP01组。SMI+HBOC-CHP01组大鼠在失血性休克后给予等失血量的HB...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HBOC-CHP01(聚合血红蛋白产品)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保护效果。方法 建立50%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成两组,丹参注射液(SMI)+HBOC-CHP01组和HBOC-CHP01组。SMI+HBOC-CHP01组大鼠在失血性休克后给予等失血量的HBOC-CHP01复苏,并给予8 mL/kg剂量的SMI,HBOC-CHP01组大鼠给予等失血量的HBOC-CHP01复苏,并给予8 mL/kg剂量的0.9%NaCl溶液。在大鼠放血前(baseline)、失血性休克(HS)、复苏后0点(RS 0 h)、复苏后1 h(RS 1 h)、复苏后24 h(RS 24 h),5个点取血,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含量(Lac)、葡萄糖含量(Glu)、剩余碱(BEecf)、pH、碳酸氢根(HCO_(3)^(-))、高铁血红蛋白(MetHb);采用五分类检测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含量(Hb)、碳氧血红蛋白(COHb);采用生化仪检测肾脏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酸(UA);在大鼠复苏24 h后,处死后取其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分析2组大鼠肾脏炎症情况,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2组大鼠肾脏ROS水平。结果 在RS 0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Beecf, Glu, Lac含量均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SMI+HBOC-CHP01组大鼠的pH水平显著高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1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Glu含量均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0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WBC、 PLT和COHb含量均显著高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1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WBC含量显著高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1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UA含量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24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SCr含量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24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肾脏组织的炎症水平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SMI+HBOC-CHP01组大鼠的肾脏组织的ROS、MPO水平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结论 在HBOC-CHP01复苏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过程中,结合使用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缓解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HBOC-CHP01 复苏 失血性休克 肾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速效救心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
6
作者 李雯莉 高冉冉 +1 位作者 王莹 曹阳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速效救心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平台(ETCM)、中药分子机制研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TCM)、...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速效救心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平台(ETCM)、中药分子机制研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TCM)、本草组鉴平台(HERB)数据库结合成分检测文献筛选速效救心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成分和靶点,同时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获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靶点。用于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筛选出川芎嗪、丹参酮ⅡA、丹酚酸B等33种主要活性成分,得到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白细胞介素6(IL-6)等32个速效救心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证明,本研究获得的活性成分与其对应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靶点间均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速效救心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川芎嗪、丹参酮ⅡA、丹酚酸B等活性成分靶向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关键靶点发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救心丸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非药用部位活性成分和综合利用途径
7
作者 王小国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85-89,共5页
丹参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常以根和根茎入药。丹参的非药用部位包括茎、叶、花和花序、种子等,通常也含有与药用部位相同的或新的活性成分,但却多作废弃物处理,未能被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归纳总结... 丹参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常以根和根茎入药。丹参的非药用部位包括茎、叶、花和花序、种子等,通常也含有与药用部位相同的或新的活性成分,但却多作废弃物处理,未能被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归纳总结丹参非药用部位的活性成分,提出可行的综合利用策略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非药用部位 活性成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对丹参叶片离体培养的影响
8
作者 凌娜 曹津津 +3 位作者 杜宇翔 岳理想 马金康 李浩彤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激素对丹参叶片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以MS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及吲哚丁酸(IBA),分析不同激素对丹参叶片愈伤组织、不定芽及根的诱导情况.结果表... 为探究不同植物激素对丹参叶片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以MS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及吲哚丁酸(IBA),分析不同激素对丹参叶片愈伤组织、不定芽及根的诱导情况.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试验中,MS+1.5mg/mL 6-BA(A4)培养基对丹参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6.6%;在丹参不定芽诱导试验中,MS+1.0mg/L 6-BA(D2)培养基对丹参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8.3%;在丹参不定根诱导试验中,1/2MS+0.8mg/L IBA+0.05mg/LNAA(E5)培养基诱导出的丹参的根最长和直径最大,以1/2MS培养基+0.4mg/L IBA+0.05mg/LNAA(E3)诱导根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植物激素 愈伤组织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和药理探析
9
作者 赵宝泉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和药理探析。方法:选取自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设置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和药理探析。方法:选取自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设置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中医症状、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分,利于预后,值得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参注射液 治疗效果 药理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辅助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10
作者 张丽霞 杨清洁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00-503,共4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冠状动脉微循环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3年1—4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冠状动脉微循环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3年1—4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接受丹参酮ⅡA治疗。评估两组疗效。比较两组血清抗炎因子、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表达、冠状动脉微循环相关指标及血流量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一氧化氮(NO)、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血流量(Q_(mean))、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均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血栓素B2(TXB2)、动态阻抗(DR)、血管特征性阻抗(ZCV)、脑血管外周阻力(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提高治疗脑梗死效果,其作用机制与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及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动力参数有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丹参酮ⅡA TLR4/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冠状动脉微循环 血流动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红花方联合LMWH对老年髋部骨折快速康复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血栓预防的治疗价值
11
作者 张春晓 王立刚 +2 位作者 王磊 陈烨 胡松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红花方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老年髋部骨折快速康复治疗过程中对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的临床影响。方法以绍兴市中医院关节骨科2022年10月... 目的观察丹参红花方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老年髋部骨折快速康复治疗过程中对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的临床影响。方法以绍兴市中医院关节骨科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入院72 h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低分子肝素钠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治疗组34例予丹参红花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血浆AT-Ⅲ的水平变化及LDVT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完成试验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两组患者术前PT、APTT、TT、D-二聚体、血浆AT-Ⅲ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治疗组PT、APTT、TT较同期对照组有所延长(P<0.05),D-二聚体水平较同期对照组下降(P<0.05),血浆AT-Ⅲ活性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术后LDVT事件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快速康复治疗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术后运用丹参红花方联合LMWH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降低术后D-二聚体水平,提高血浆AT-Ⅲ活性水平,减少术后LDVT发生率,在老年髋部骨折快速康复治疗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方 老年髋部骨折 快速康复 活血化瘀法 下肢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安全剂量的确定及质量评价
12
作者 庄新慧 于敏 +2 位作者 王君淑 焦连庆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辐照前后指纹图谱,判断电子束辐照杀菌前后丹参化学成分一致性是否良好;选取6批丹参验证最佳安全辐照剂量。结果表明,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剂量达10 kGy及以上时,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标准;在10 kGy剂量内,辐照组与对照组的8种化合物总含量、4种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且10 kGy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抗氧化活性最接近。综上,确定10 kGy为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的最佳安全辐照剂量。辐照前后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提示化学成分一致性良好。6批丹参经10 kGy杀菌后的微生物水平符合药典规定;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经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电子束辐照杀菌技术在丹参生产中的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电子束辐照杀菌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鲜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邓辉 王龙飞 +5 位作者 任永锋 刘文超 张莹 马郗遥 李亚荣 李浪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34-40,44,共8页
为了考察微波处理和不同温度烘干对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总丹酚酸和总丹参酮的影响,确定最佳鲜丹参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丹参最佳微波时间、功率、投料量,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不同产地丹参在微波后阴干、晒干、30... 为了考察微波处理和不同温度烘干对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总丹酚酸和总丹参酮的影响,确定最佳鲜丹参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丹参最佳微波时间、功率、投料量,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不同产地丹参在微波后阴干、晒干、30℃、40℃、50℃、60℃、70℃、80℃烘干和直接阴干的有效物质含量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表明,所有批次丹参有效物质都符合药典的限量标准;500 W功率,投料量/微波时间比例为40 g/min,微波处理10 min并60℃烘干所得丹参有效物质含量最高。微波处理后在60℃烘干显著提升有效物质含量且减少了干燥时间,可以作为高效处理鲜丹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微波 初加工 干燥工艺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葛根-丹参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14
作者 孙小鑫 王瑞海 +1 位作者 苗青 刘丽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丹参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复制I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葛根、丹参、葛根-丹参药对低剂量和葛根-丹参药对高剂量干...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丹参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复制I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葛根、丹参、葛根-丹参药对低剂量和葛根-丹参药对高剂量干预7 d,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通过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得葛根-丹参作用于IS的靶点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对预测的通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显示,葛根-丹参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有66个,作用于IS的关键成分为大豆苷元、木犀草素、葛根素、鼠尾草酚酮、β-谷甾醇、丹参酮IIA,关键靶点为白细胞介素(IL)-6、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可能的作用机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有关;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葛根-丹参干预后,MCAO大鼠的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大鼠脑组织中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显著升高(P<0.05)。结论葛根-丹参药对可明显减小脑梗死面积、减轻脑损伤,该作用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丹参药对 缺血性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胜 肖娜 +1 位作者 李成慧 隋艳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丹参广泛应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临床治疗,主要就丹参对抗AS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展开综述,对丹参在治疗CHD中发挥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对泡沫细胞形成的抑制、对炎症反应的调控... 丹参广泛应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临床治疗,主要就丹参对抗AS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展开综述,对丹参在治疗CHD中发挥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对泡沫细胞形成的抑制、对炎症反应的调控、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等效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丹参的临床运用和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动脉粥样硬化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红花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
16
作者 路晶晶 张明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8-73,共6页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我国人民首要致死病因,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药配伍可以发挥协同、拮抗等作用,可增强疗效,扩大用药治疗范围。研究表明,丹参和红花配伍作为活血化瘀类常用药物组合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我国人民首要致死病因,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药配伍可以发挥协同、拮抗等作用,可增强疗效,扩大用药治疗范围。研究表明,丹参和红花配伍作为活血化瘀类常用药物组合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如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等。丹参有效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等与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二者配伍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调节细胞的自噬与凋亡、抗氧化应激、调控多方面通路的传导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等机制发挥作用。该文对丹参-红花药对的物质基础、作用原理、临床运用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概括和汇总,希望能够对丹参-红花药对当前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有所启示,同时也为中医理论中的“异病同治”之“心脑同治”提供充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心脑血管疾病 配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淀粉酶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李东换 杨志家 +1 位作者 李莹 刘洋洋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14-71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效果及对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AP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的47例患者为... 目的回顾性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效果及对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AP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49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病情预测因子[AMY、LPS、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腹胀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胰腺消肿、恢复进食、首次主动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TL高于对照组,AMY、LPS、DAO、D-LAC、VIP、G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AP效果确切,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淀粉酶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降香”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分子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
18
作者 郭闫闫 袁茜茜 赵明芬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1期1-5,18,共6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寻“丹参-降香”改善心肌缺血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UniProt数据库及文献补充筛选“丹参-降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将与活性成分相联系的靶基因借助UniProt数据库翻译...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寻“丹参-降香”改善心肌缺血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UniProt数据库及文献补充筛选“丹参-降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将与活性成分相联系的靶基因借助UniProt数据库翻译成相应基因。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得到疾病相关靶点,采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验证关键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间的潜在机制。结果 筛选“丹参-降香”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102个活性成分和129个潜在作用靶点。PPI筛选得到关键靶点TP53、STAT3、Akt1、JUN、TNF、CASP3、Bcl-2、IL-6、MAPK1、CCND1。GO功能分析发现“丹参-降香”生物过程集中在脂多糖的反应、肌肉细胞增殖、对药物的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对金属离子的反应等多个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luteolin与TP53、STAT3、Akt1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丹参-降香”配伍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协同的特点,可为防治心肌缺血损伤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损伤 丹参-降香 天香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19
作者 吴嵘 李凯锋 王文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ET)、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低于对照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室重构,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美托洛尔 冠心病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LR4/NF-κB通路的影响
20
作者 符杰 邓红艳 +2 位作者 李玉凯 胡莹洁 胡嫚丽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1例,分成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组。比较两组血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1例,分成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组。比较两组血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TLR4、NF-κB mRNA水平及血管舒张功能指标。Pearson分析TLR4/NF-κB通路相关因子水平与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hs-CRP、TNF-α、IL-6、TLR4 mRNA、NF-κB mRNA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FMD)和踝肱指数(ABI)明显改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TNF-α、IL-6、TLR4 mRNA、NF-κB mRNA水平与FMD、ABI呈负相关(P<0.05),IL-10与FMD及ABI呈正相关(P<0.05)。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TLR4/NF-κB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