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移民的上临界Galton-Watson过程的Cramer中偏差
1
作者 彭超 王娟 《理论数学》 2024年第5期78-82,共5页
我们令{Xn;n≥0}是一个后代平均值为m的带有移民的上临界分支过程。Lotka-Nagaev估计量Xn1/Xn是用来估计后代均值的常用估计量。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构造鞅得到了带有移民的Galton-Watson过程的Cramer中偏差结果。对于我们的证明,我们... 我们令{Xn;n≥0}是一个后代平均值为m的带有移民的上临界分支过程。Lotka-Nagaev估计量Xn1/Xn是用来估计后代均值的常用估计量。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构造鞅得到了带有移民的Galton-Watson过程的Cramer中偏差结果。对于我们的证明,我们使用了著名的Cramer方法来证明自变量和的中偏差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偏差 临界 galton-watson过程 Crame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Galton-Watson过程条件极限定理的构造性证明
2
作者 张美娟 毕航达 张小玥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56,共18页
对临界Galton-Watson过程,本文通过精细地构造条件Galton-Watson树的方法,在第n代不灭绝的条件下研究第nt代粒子数Znt的构造性性质(0<t<1固定).通过特殊树枝,条件Galton-Watson树的第nt代可被分为左右两部分Zntl和Zntr.本文分别... 对临界Galton-Watson过程,本文通过精细地构造条件Galton-Watson树的方法,在第n代不灭绝的条件下研究第nt代粒子数Znt的构造性性质(0<t<1固定).通过特殊树枝,条件Galton-Watson树的第nt代可被分为左右两部分Zntl和Zntr.本文分别给出了{Zntl/n|Zn>0}和{Zntr/n|Zn>0}的条件极限性质,用概率的方法部分地解释了Spitzer,Lamperti和Ney的经典条件极限的结果.最后还给出了最近共同祖先的条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ton-watson过程 条件极限分布 最近共同祖先 指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Galton-Watson过程的随机游动的大偏差
3
作者 杨旭 国洪松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01-105,155,共6页
针对一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Xk}的和■(Zn为临界Galton-Watson过程的第n代个体数),利用随机游动和概率论的知识研究了■的渐近性质以及在{Zn>0}条件下的■的大偏差.研究结果表明,Rn的规范偏差概率有非退化的极限,并且其大偏差规... 针对一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Xk}的和■(Zn为临界Galton-Watson过程的第n代个体数),利用随机游动和概率论的知识研究了■的渐近性质以及在{Zn>0}条件下的■的大偏差.研究结果表明,Rn的规范偏差概率有非退化的极限,并且其大偏差规范化后收敛到正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偏差概率 临界galton-watson过程 条件概率 Fuk-Nagaev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移民Galton-Watson分枝过程溯祖时间的极限理论
4
作者 姚慧子 王艳萍 +1 位作者 晋守博 王悦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研究带移民的Galton-Watson分枝过程溯祖时间的极限分布。考虑带移民的上临界Galton-Watson分枝过程,从第n代的个体中随机挑选2个,往上追溯他们的共同祖先,直到这2个个体在某一代首次聚合成1个个体,称此时的代数为溯祖时间,记作X2n... 本文研究带移民的Galton-Watson分枝过程溯祖时间的极限分布。考虑带移民的上临界Galton-Watson分枝过程,从第n代的个体中随机挑选2个,往上追溯他们的共同祖先,直到这2个个体在某一代首次聚合成1个个体,称此时的代数为溯祖时间,记作X2n,1,利用已有带移民分枝过程的极限理论来解决溯祖时间的分布以及刻画溯祖时间X2n,1的极限分布。该结果把不带移民的Galton-Watson分枝过程推广到了带移民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ton-watson分枝过程 移民 溯祖时间 极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管道停输过程温压及相态变化规律预测
5
作者 李欣泽 孙晨 +5 位作者 刘晓飞 邹炜杰 姜星宇 郭良辉 董宝军 邢晓凯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不同于原油、天然气管道,超临界CO_(2)管道在停输过程中,需要关注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CO_(2)相态变化。掌握停输过程管道各位置流体温压变化关系、初始气化工况点和气化程度,对实现管道安全状态预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石油天然... 不同于原油、天然气管道,超临界CO_(2)管道在停输过程中,需要关注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CO_(2)相态变化。掌握停输过程管道各位置流体温压变化关系、初始气化工况点和气化程度,对实现管道安全状态预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百万吨级超临界CO_(2)管道示范工程KB CO_(2)管道,建立了管道水力热力模型并求解,获得了管道停输后全线压力、温度、密度、持液率及相态变化规律,发现流体密度值与单位温降对应的压降值存在正相关性。基于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得到流体气化前压力、温度和密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该温压关系在CO_(2)相图中为相态迁移路径线的斜率值。该值主要受流体密度影响,流体密度500 kg/m^(3)、650 kg/m^(3)和800 kg/m^(3)对应的斜率值分别为0.213、0.325和0.473。同时,给出了流体初始气化时的温压计算公式和气化后持液率变化预测公式。CO_(2)相图中相态迁移路径线与气液平衡线的交点即为流体初始气化压力和温度点。CO_(2)流体气化后,压力和温度状态点将沿着气液平衡线移动,直到温度降至管道周围土壤环境温度。采用OLGA软件对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在±4.00%以内,说明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最后应用公式对示范工程停输过程安全状态进行了预测,发现管道起点发生气化时的压力最高,为避免管道任意点发生气化,需在管道压力降至7.0 MPa前进行再启动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 管道输送 停输过程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过程参数对超临界水氧化降解核工业废树脂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徐甜甜 高占尧 +2 位作者 靳亚斌 宋文瀚 郑煜鑫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235-238,243,共5页
以核工业难以有效处理的废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氧化系数、停留时间、物料浓度等反应条件,探索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不同关键过程参数对废树脂有机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关键过程参数反应温度、氧化... 以核工业难以有效处理的废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氧化系数、停留时间、物料浓度等反应条件,探索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不同关键过程参数对废树脂有机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关键过程参数反应温度、氧化系数、停留时间与两种树脂的降解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而物料浓度与树脂降解效率的关系较为复杂;在480℃及以上温度,两种树脂COD去除率基本保持平稳;受反应初期树脂固体颗粒的传质影响,两种树脂的氧化系数需大于130%;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强酸性物质抑制反应进行,添加NaOH后,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水氧化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 关键过程参数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移民Galton-Watson分枝过程的溯祖高度
7
作者 姚慧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7-10,共4页
在下临界Galton-Watson分枝过程溯祖高度的基础上,讨论了带移民的下临界Galton-Watson分枝树。从该树中随机选取2片叶子,从后往前追溯,直到找到两片树叶最近的共同祖先,称该最近共同祖先所处的代数为溯祖高度。并利用后代分布的母函数... 在下临界Galton-Watson分枝过程溯祖高度的基础上,讨论了带移民的下临界Galton-Watson分枝树。从该树中随机选取2片叶子,从后往前追溯,直到找到两片树叶最近的共同祖先,称该最近共同祖先所处的代数为溯祖高度。并利用后代分布的母函数及其复合函数,计算溯祖高度的概率分布及其期望。该结果给出了溯祖高度概率分布的积分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ton-watson分枝过程 溯祖问题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移民的上临界Markov分支过程的下偏差概率
8
作者 彭超 王娟 《理论数学》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设{Z(t);t≥0}为具有迁移的连续时间上临界分支过程(MBPI),其子代均值为m(t)。本文主要研究当t→∞时,的下偏差概率,具体包括局部下偏差概率P(Z(t)=kt)和总体下偏差概率P(0≤Z(t)≤kt。此外,我们还给出了局部极限定理和一些相关的估计... 设{Z(t);t≥0}为具有迁移的连续时间上临界分支过程(MBPI),其子代均值为m(t)。本文主要研究当t→∞时,的下偏差概率,具体包括局部下偏差概率P(Z(t)=kt)和总体下偏差概率P(0≤Z(t)≤kt。此外,我们还给出了局部极限定理和一些相关的估计。对于我们的证明,我们使用了著名Cramer方法来证明自变量和的大偏差,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偏差 临界 分支过程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锅炉管材料HR3C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机理研究
9
作者 孙建 刘跃东 +4 位作者 刘同干 陈辉 方亚雄 杨文正 朱忠亮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5,共10页
目的 获得奥氏体不锈钢HR3C在605℃-26 MPa和640℃-26 MPa超临界水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为燃煤电站锅炉管材料损伤机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在超临界水氧化实验平台开展了奥氏体钢HR3C在605℃-26 MPa和640℃-26 MPa超临界水中氧化2 00... 目的 获得奥氏体不锈钢HR3C在605℃-26 MPa和640℃-26 MPa超临界水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为燃煤电站锅炉管材料损伤机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在超临界水氧化实验平台开展了奥氏体钢HR3C在605℃-26 MPa和640℃-26 MPa超临界水中氧化2 000 h实验。为探究氧化膜生长机理,进一步开展了奥氏体钢HR3C在含H_(2)^(18)O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实验。利用电子天平、场发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二次离子质谱仪对试样氧化动力学、氧化膜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物相成分以及^(18)O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 奥氏体钢HR3C氧化动力学在605℃下遵循抛物线规律,640℃下偏离抛物线规律。HR3C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主要为Fe_(3)O_(4)/尖晶石、Fe_(2)O_(3)、Cr_(2)O_(3)以及MnO。外层主要为富铁氧化物,内层为富铬氧化物。^(18)O主要分布于氧化膜外层。640℃下氧化2 000 h后氧化膜发生明显剥落。结论 温度的升高增加了HR3C的氧化速率和剥落倾向,氧化初期金属离子的扩散导致氧化膜生长,长时氧化过程金属离子和氧离子扩散导致双层氧化膜的形成。较高的富铬氧化物含量,是HR3C具有较高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氧化机理 二次离子质谱 氧化膜开裂 扩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饱水软化过程微观结构演化的临界判据 被引量:50
10
作者 刘镇 周翠英 +1 位作者 朱凤贤 张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1-666,共6页
针对红层软岩遇水软化问题,在已开展的粉砂质泥岩饱水软化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从建立软岩微观结构模型出发,定量化研究软岩软化的力学机制。首先将描述粉砂质颗粒特性的结构元件引入到M.Tuller、D.Or提出的黏土矿物微结构模型中,提出了软... 针对红层软岩遇水软化问题,在已开展的粉砂质泥岩饱水软化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从建立软岩微观结构模型出发,定量化研究软岩软化的力学机制。首先将描述粉砂质颗粒特性的结构元件引入到M.Tuller、D.Or提出的黏土矿物微结构模型中,提出了软岩微观结构组合元件;然后结合软岩饱水软化试验中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考虑天然状态软岩微观结构的基本类型特征,建立了描述粒状结构与致密条块状结构软岩的两类典型微观结构单元;在此基础上,采用重整化群方法,分别建立了两类软岩软化的重整化模型,并基于重整化原理,分析了软岩软化过程微观结构演化的临界判据,搭建了软岩微观结构与其力学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比软岩饱水软化过程力学性质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为进一步开展软岩软化全过程定量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软化过程 微观结构 演化 临界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的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及其形成过程 被引量:57
11
作者 陈龙武 甘礼华 侯秀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9-823,共5页
通过对正硅酸乙酯的两步水解-缩聚反应速率的调控,使生成的醇凝胶具有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配合乙醇溶剂替换和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浸泡和陈化,改善和增强凝胶的结构和强度,在分级干燥下实现了SiO_2气凝胶的非超临界干燥制备,并采用SEM、... 通过对正硅酸乙酯的两步水解-缩聚反应速率的调控,使生成的醇凝胶具有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配合乙醇溶剂替换和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浸泡和陈化,改善和增强凝胶的结构和强度,在分级干燥下实现了SiO_2气凝胶的非超临界干燥制备,并采用SEM、TEM、TG-DTA、XRD和吸附-脱附技术等手段对所得气凝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气凝胶是由粒径约10 nm均匀球状纳米粒子构成的具有连续网络结构的低密度多孔材料,密度为200~400 kg·m^(-3),孔径分布在10~30 nm范围内,孔隙率约为91%,比表面高达625.65m^2·g^(-1)外观及微观构造与应用超临界干燥制得的气凝胶完全一致.调节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配比以及控制两步水解-缩聚过程中酸与碱的加入量可以获得不同密度的块状SiO_2气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气凝胶 非超临界干燥法 制备 形成过程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槲皮素超细颗粒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学武 李志义 +2 位作者 韩冰 夏远景 苑塔亮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6,共4页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连续的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以槲皮素、乙醇及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与溶液流率比对结晶颗粒形状与尺寸...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连续的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以槲皮素、乙醇及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与溶液流率比对结晶颗粒形状与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可制备出平均直径在1~6μm范围内的槲皮素超细颗粒;且操作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体积流率比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反溶剂过程 超细颗粒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临界水中的绿色化工过程 被引量:37
13
作者 吕秀阳 何龙 +1 位作者 郑赞胜 蔡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81,共5页
在介绍了近临界水特性的基础上 ,综述了近年来近临界水中的有机化学反应、近临界水中的分离过程、近临界水中的再资源化等绿色化工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分析了目前近临界水中绿色化工过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 临界 绿色化工过程 有机化学反应 分离 再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参数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欣 李元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00-203,共4页
在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概述的基础上 ,就影响萃取效率的诸多因素 ,如预处理方式、萃取温度、压力、CO2 流量、萃取时间、夹带剂、分离压力、温度作了系统的综述。有助于更好的组织超临界流体提取实验 ,获得物料最佳的萃取条件。
关键词 临界流体 过程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 变压运行超临界参数锅炉启动过程模拟计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冬 陈听宽 +3 位作者 侯书海 毕勤成 杨仲明 李永兴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7-42,68,共7页
通过正确建立及求解启动过程工质侧、烟气侧及金属蓄热所遵循的数学模型,开发了能够模拟计算配有不同型式锅炉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由点火至锅炉负荷达35%MCR过程的计算机程序OTBSP。以石洞口第二电厂2号机组1993年7月... 通过正确建立及求解启动过程工质侧、烟气侧及金属蓄热所遵循的数学模型,开发了能够模拟计算配有不同型式锅炉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由点火至锅炉负荷达35%MCR过程的计算机程序OTBSP。以石洞口第二电厂2号机组1993年7月6日冷态启动作为验证算例,计算结果表明程序是正确可靠的。程序OTBSP模拟了哈尔滨锅炉厂开发设计的600MW变压运行超临界参数锅炉冷态、温态、热态启动由点火至锅炉负荷达35%MCR的过程,为锅炉启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配合锅炉厚壁元件热应力及寿命分析程序,还可为运行人员提供最佳启动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启动过程 模拟 临界参数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银杏叶提取物超细微粒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学武 李志义 +1 位作者 夏远景 张晓冬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0-553,共4页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应用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制备银杏提取物(GBE)超细微粒,实验中以乙醇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制备出平均直径在1μm至2μm范围内的GBE超细微粒。同时研究了操作...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应用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制备银杏提取物(GBE)超细微粒,实验中以乙醇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制备出平均直径在1μm至2μm范围内的GBE超细微粒。同时研究了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及二氧化碳与溶液流率比等操作参数对制备的超细微粒粒径、形态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温度对制备的GBE微粒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反溶剂过程 银杏提取物 超细颗粒 粒径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超临界流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巍 杜建国 白利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9-444,共6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 (SCF)的特性、来源和运移 ,探讨了SCF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球深部流体主要来源于原始流体和板块俯冲带入的流体 ,一般以超临界状态存在。超临界流体始终与壳幔物质发生着反应 ,使岩石和熔浆的物理化学性质...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 (SCF)的特性、来源和运移 ,探讨了SCF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球深部流体主要来源于原始流体和板块俯冲带入的流体 ,一般以超临界状态存在。超临界流体始终与壳幔物质发生着反应 ,使岩石和熔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改变 ,使岩石强度降低、断层和岩浆的活动性增强或发生相变致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水--岩反应 岩石物性 地震孕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过程 被引量:17
18
作者 韦朝海 吴锦华 +1 位作者 李平 吴超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针对传统水染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行业水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超临界CO2 染色过程 ,重点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CO2 染色工艺的特点 ,阐述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 针对传统水染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行业水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超临界CO2 染色过程 ,重点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CO2 染色工艺的特点 ,阐述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和扩散特性以及纤维表面结构及其改性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 ,提出了超临界CO2 染色技术研究的若干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染色过程 分散染料 溶解特性 扩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循环中膨胀过程的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查世彤 马一太 +2 位作者 李丽新 李敏霞 管海清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6-549,共4页
本文对于CO_2超临界流体的等嫡膨胀和等焓膨胀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和对比,发现等熵膨胀过程与等焓膨胀相比,增大了有效制冷量,增大的数值略大于所回收的膨胀功。而且对于减小节流损失的回热循环和膨胀机循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对... 本文对于CO_2超临界流体的等嫡膨胀和等焓膨胀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和对比,发现等熵膨胀过程与等焓膨胀相比,增大了有效制冷量,增大的数值略大于所回收的膨胀功。而且对于减小节流损失的回热循环和膨胀机循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对于选用原则给出了具体的判定方法。本文还进行了膨胀机中膨胀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分别得出了超临界区和两相区的膨胀功来源,及变化规律。经分析,本文作者认为可以采用“闪蒸破碎模型”简化汽液两相流绝热膨胀基本特性方程。最后,本文对膨胀机实际工作的不可逆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膨胀过程 膨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学武 李志义 +2 位作者 金良安 夏远景 孟庭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0-272,276,共4页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文中利用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实验以乙醇为有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研究了操作压力、温度、溶液浓度、反溶剂流量等操作参数对制备的超细微...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文中利用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实验以乙醇为有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研究了操作压力、温度、溶液浓度、反溶剂流量等操作参数对制备的超细微粒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可得到较理想的结果,能制备出平均直径在20 nm^40 nm范围内的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结构,从特征基判断其结构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反溶剂过程 乙基纤维素 超细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