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信阳市嗜人按蚊传疟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顾政诚 尚乐园 +7 位作者 陈建设 郑香 苏玉杰 李爱民 刘辉 罗曼珍 钱会霖 汤林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的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和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河南省信阳市二十里河村选择 5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 ,采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 ,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 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的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和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河南省信阳市二十里河村选择 5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 ,采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 ,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果  1999年 7~ 8月 ,居民带虫发病率为 7.4% ,原虫率为 2 .0 % ,IFAT抗体阳性率为 8.4%。嗜人按蚊密度组成在人房内占优势 ,平均叮人率为 4.9388/(人 /夜 ) ,人血指数为 0 .785 7,媒介能量为 5 .5 2 96 ,是中华按蚊的 6 .2倍。嗜人按蚊临界叮人率为 0 .2 40 7(人 /夜 ) ,而实际叮人率是它的 2 0倍。结论 嗜人按蚊是当地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提示临界叮人率在媒介监测中具有应用的意义。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的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和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河南省信阳市二十里河村选择 5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 ,采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 ,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果  1999年 7~ 8月 ,居民带虫发病率为 7.4% ,原虫率为 2 .0 % ,IFAT抗体阳性率为 8.4%。嗜人按蚊密度组成在人房内占优势 ,平均叮人率为 4.9388/ (人 /夜 ) ,人血指数为 0 .785 7,媒介能量为 5 .5 2 96 ,是中华按蚊的 6 .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人按蚊 媒介能量 临界叮人率 疟疾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丘陵区嗜人按蚊传疟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光全 顾政诚 +7 位作者 黄希平 郑香 夏志贵 杨庆 叶忠山 童世民 李汉帆 汤林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及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随州市曾都区严家畈村选择 9个自然村应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果  2 0 0 1年 7... 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及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随州市曾都区严家畈村选择 9个自然村应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果  2 0 0 1年 7~ 8月居民带虫发病率 0 .6 5 %。小学生带虫率 0 .5 1% ,荧光抗体阳性率 5 .0 5 %。在观察区搜捕到嗜人、中华、微小 3种按蚊。嗜人按蚊密度及组成在人房内占优势 ,平均叮人率 0 .9892 /人·夜 ,吸人血指数为 0 .5 0 ,媒介能量为0 .94 4 8,是中华按蚊的 6 .5 2倍 ,嗜人按蚊临界叮人率为 0 .2 82 3,而实际叮人率是它的 3.5倍。 结论 嗜人按蚊是当地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 ,提示临界叮人率在媒介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丘陵区 嗜人按蚊 疟疾传播 临界叮人率 调查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