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和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辛蔚妮 侯志铎 龚瑶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牙周状况,初步探讨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与RA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RA组,同时在口腔门诊中进行常规龈上洁治的、无特殊口腔疾病的患者...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牙周状况,初步探讨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与RA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RA组,同时在口腔门诊中进行常规龈上洁治的、无特殊口腔疾病的患者中选择4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相关的类风湿的临床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中抗环瓜氨酸化抗体(anti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CCP)和口腔指数,包括非刺激性唾液流速(unstimulated salivary flow rate,UWS)、刺激性唾液流速(stimulated salivary flow rate,SWS)、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e,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pocket,P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并做均数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唾液流速、PPD、CAL等口腔指标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中慢性牙周炎的发病率与健康对照组的发病率存在差异(P<0.001)。CAL与AntiCCP抗体浓度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RA患者慢性牙周炎发病率较健康人高,类风湿关节炎与慢性牙周炎在发病机制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唾液流速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在促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创面愈合及术后反应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广野 熊际文 +3 位作者 杨士毅 王刚 游迪迪 郜倩倩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究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在促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牙创面愈合中的疗效,及对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深度(osseous defect depth,OD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及疼痛应激指标的影响。方... 目的:探究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在促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牙创面愈合中的疗效,及对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深度(osseous defect depth,OD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及疼痛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共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及对照组(n=48)。对照组在拔牙后不填入任何植入物,研究组填入CGF凝冻物。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面部肿胀情况、疼痛应激指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半乳糖胺(galactosamine,Ga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含量、ODD、CAL及术后生活质量[术后症状严重程度(postoperative symptom severity,PoSSe)量表]。结果:术后1、3 d,研究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72±0.56)、(2.94±0.4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0.61)、(3.86±0.57)分(P<0.001);术后研究组的面部肿胀度为(2.79±0.64)mm,低于对照组的(5.46±1.22)mm(P<0.001);2组术后3 d的5-HT、Gal、CGRP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分别为(2.46±0.68)ng/mL、(9.56±1.42)nmol/mL、(1.76±0.5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15±0.46)ng/mL、(13.19±1.08)nmol/mL、(2.89±0.44)ng/mL(P<0.001);术后6个月,2组的ODD、CAL水平均低于术后1周,研究组分别为(4.21±0.87)、(0.48±0.12)mm,均低于对照组[(5.75±0.61)、(0.73±0.19)mm,P<0.001];研究组的各项PoS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GF可降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牙后患者术后疼痛应激指标水平,改善其拔牙后的疼痛及面部肿胀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疼痛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对慢性牙周炎上前牙唇向移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杨雁 卢荣 +1 位作者 谢黎阳 杨红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牙周炎上前牙唇向移位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慢性牙周炎伴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25例,以牙周基础治疗后为基线,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评价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实验组)和... 目的:评价慢性牙周炎上前牙唇向移位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慢性牙周炎伴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25例,以牙周基础治疗后为基线,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评价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实验组)和单纯牙周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及12个月随访期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ocket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REC)等临床指标改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D、CAL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平均PD由(6.5±1.8)mm减小到(2.3±1.1)mm;对照组平均PD由(6.3±2.0)mm减小到(3.2±1.7)mm,两组PD的减少量有统计学差异(P=0.04)。经治疗后,实验组CAL增加2.2mm,对照组CAL平均增加0.8mm,两组差异显著(P=0.0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REC均有改善,实验组牙龈退缩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3)。治疗结束后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疗效基本维持稳定。与治疗结束时相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上前牙移位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一线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周手术 正畸治疗 牙龈退缩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联合植骨修复治疗牙周骨内缺损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沈玥 何攀龙 +2 位作者 魏奕茹 热依拉.居热提 古丽努尔.阿吾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1-649,共9页
背景:引导组织再生术及植骨术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周骨缺损的研究热点,但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的问题,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目的:系统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临床... 背景:引导组织再生术及植骨术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周骨缺损的研究热点,但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的问题,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目的:系统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包括"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bone grafts,periodontal bone defects";中文检索词包"引导组织再生术,植骨术,牙周骨内缺损",查找有关引导组织再生与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至2016年。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对纳入的12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2个研究,总计414颗患牙,其中试验组228颗,对照组216颗。Meta分析结果显示,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组较单纯翻瓣术组可使牙周探诊深度降低1.18 mm、牙龈退缩减少0.23 mm、牙槽骨缺损深度降低1.57 mm,临床附着水平增加2.03 mm(P<0.05);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较引导组织再生术在探诊深度增加0.34 mm和牙槽骨缺损深度降低0.73 mm(P>0.05),牙龈退缩减少0.35 mm,临床附着水平有所增加0.63 mm(P<0.05);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组较植骨术组在牙周探诊深度减少0.11 mm、临床附着水平增加0.04 mm和牙龈退缩增加0.13 mm(P>0.05)。结果证实,在中重度牙周炎导致的牙周骨缺损的患者中,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较单纯翻瓣术以及引导组织再生术疗效更好,但较植骨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此次Meta分析结果尚未对使用的膜材料及骨材料及骨替代品进行分类,仍缺少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牙周炎 骨移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引导组织再生术 植骨术 牙周骨内缺损 翻瓣术 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牙龈退缩 牙槽骨缺损深度 系统评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度牙周炎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的效果探讨
5
作者 李荣 李龙和 李京旭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535-536,共2页
目的观察与探讨慢性重度牙周炎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要采取翻瓣手术的20例慢性重度牙周炎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 目的观察与探讨慢性重度牙周炎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要采取翻瓣手术的20例慢性重度牙周炎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翻瓣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牙周组织的缺损部位植入PRF,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翻瓣手术,在术前与手术4个月后进行探诊深度以及临床附着水平的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4个月后与手术前相比,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水平的差异分别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重度牙周炎的治疗中使用PRF治疗,有助于患牙牙周组织的修复、提高牙周情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度牙周炎 PRF 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龋病和牙周病状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红雨 马晓欣 +6 位作者 陆海霞 冯希平 顾钦 叶玮 解莹馨 谢丹庶 王文姬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组和健康人群组龋病和牙周病患病率的差异,初步探讨终末期肾脏病和龋病、牙周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病例组(82例),同时选择在体检中心进...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组和健康人群组龋病和牙周病患病率的差异,初步探讨终末期肾脏病和龋病、牙周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病例组(82例),同时选择在体检中心进行口腔检查的正常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86例)。两组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龋病和牙周状况的检查。龋病状况检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失补牙数进行诊断和记录,牙周状况检查包括菌斑指数、牙石指数、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患龋率分别为87.8%和81.4%,两组患龋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菌斑指数、牙石指数、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牙周炎患病率(97.6%)高于对照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的龋齿水平与健康对照人群无明显差异,但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健康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龋病 牙周炎 菌斑指数 牙石指数 探诊出血 牙周袋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牙周翻瓣术和牙周翻瓣术前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忠军 李瑞春 +1 位作者 韩凤琴 陈芳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83-685,689,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牙周翻瓣术和牙周翻瓣术前行牙周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本临床试验共纳入了2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行改良的牙周翻瓣术;实验组患者接受牙周非手术治... 目的比较单纯牙周翻瓣术和牙周翻瓣术前行牙周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本临床试验共纳入了2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行改良的牙周翻瓣术;实验组患者接受牙周非手术治疗后行改良的牙周翻瓣术。纳入时及纳入后3、6个月检查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牙周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牙周探诊深度(pocket probing depth,P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ose,CAL)及牙槽骨水平(level of bone,LOB)。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纳入时相比,经过牙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OP、PPD、CAL均有显著改善;两组对比,纳入时无明显差异;6个月后进行复查时,实验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的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4.0±0.23)mm vs(4.9±0.13)mm,P<0.01],临床附着水平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5.6±0.30)mm vs(5.5±0.29)mm,P<0.01]。结论牙周翻瓣术前对重度牙周炎患者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牙周手术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牙周翻瓣术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美云 田绣云 +1 位作者 罗彬 徐锦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就诊的RA 100例作为RA组,同期就诊的无RA病史和特殊口腔疾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RA组和对照组口腔相关指标和慢性牙周炎程度,分析RA患者慢性牙周炎程度与...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就诊的RA 100例作为RA组,同期就诊的无RA病史和特殊口腔疾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RA组和对照组口腔相关指标和慢性牙周炎程度,分析RA患者慢性牙周炎程度与疾病活动度和炎性指标关系,探讨RA患者口腔相关指标与RA相关指标相关性。结果RA组临床附着水平(CAL)、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BOP)阳性率、菌斑指数和患慢性牙周炎中重度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A患者慢性牙周炎程度越重中高疾病活动度例数越多;正常或轻度慢性牙周炎RA患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低于或慢于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RA患者(P<0.05或P<0.01)。RA患者CAL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呈正相关,BOP阳性率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RA患者牙周状况较无RA病史和特殊口腔疾病患者差,且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病率较无RA病史和特殊口腔疾病患者高。RA可加重牙周组织破坏,慢性牙周炎会加速RA发生和发展,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慢性牙周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临床附着水平 探诊深度 探诊出血指数 菌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植骨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韵杰 骆德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植骨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拔牙后行自体骨植骨;... 目的:观察自体骨植骨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拔牙后行自体骨植骨;对照组:40例,拔牙后不植骨。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第二磨牙远颊角骨缺损深度(ODD)、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水平(CAL),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开口度、肿胀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新生骨量、形态,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症状严重度评估量表(PoSSe),评估两组术后疼痛及术后症状严重度。结果:观察组术后7d及术后6、12个月ODD均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CA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肿胀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开口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VAS评分、PoS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BCT显示观察组可见不规则自体骨,新骨密度不均匀;对照组见自缺损底部伴新骨生成,骨密度较为均匀。术后12个月,CBCT显示观察组不规则自体骨较前显著减少,缺损区顶部伴骨白线形成,骨密度较前相对均匀;对照组可见新骨生成明显,骨小梁细弱。结论:与不植骨比较,自体骨植骨对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明显,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植骨 下颌第二磨牙 远中骨缺损 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后牙周组织改变的短期观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蒳荷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9期124-126,共3页
目的:口腔内软硬组织损伤是头颈部放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因头颈部恶性肿瘤接受的放射治疗对患者牙周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2月因头颈恶性肿瘤,拟行涉及颌面部范围内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患者放疗前和... 目的:口腔内软硬组织损伤是头颈部放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因头颈部恶性肿瘤接受的放射治疗对患者牙周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2月因头颈恶性肿瘤,拟行涉及颌面部范围内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6个月两个时间点检测患者照射范围内牙齿的牙周参数,包括探诊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牙龈退缩等,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放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共25例符合标准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发现放疗前后牙周袋深度无明显变化(P=0.892),而放疗后临床附着丧失和牙龈退缩较放疗前均明显增加(P=0.035、0.044)。结论:放疗导致牙周组织附着丧失和牙龈退缩,在放疗前后及放疗过程中均应注意牙周组织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放疗 临床附着水平 牙龈退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再生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饶坚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2期290-291,共2页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再生领域中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翻瓣术治疗,观察组植入富血小板纤维蛋...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再生领域中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翻瓣术治疗,观察组植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治疗后4个月比较治疗成功率以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结果术后4个月,观察组另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PD以及CAL水平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加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改善牙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嵇兆丽 李秀梅 李明恒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中应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9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种植手术治疗。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参照组48例,予常规护理;试验组48例,予强化口腔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 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中应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9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种植手术治疗。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参照组48例,予常规护理;试验组48例,予强化口腔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试验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均低于就诊时,且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口腔护理干预能够强化种植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应用于慢性牙周炎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口腔护理干预 临床附着水平 慢性牙周炎 探诊深度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联合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崇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究重度牙周炎应用激光联合牙周翻瓣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0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120例重症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按抽签法分为A组60例,单纯采取牙周翻瓣术进行治疗;B组60例,在该手术基础上联合应用Er:YAG激光进行治疗,观察下... 目的探究重度牙周炎应用激光联合牙周翻瓣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0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120例重症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按抽签法分为A组60例,单纯采取牙周翻瓣术进行治疗;B组60例,在该手术基础上联合应用Er:YAG激光进行治疗,观察下述指标:术前(就诊时)、术后3个月患牙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变化;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术前、术后72 h牙痛(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评分变化;术后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完成对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牙痛程度、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B组PD、CAL均低于术前,且低于同时期的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B组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低于同时期的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B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低于同时期的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临床有效率为90.00%,高于A组7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采取激光、牙周翻瓣术联合治疗方案能够促进牙周组织与牙根面的贴合,提升牙龈附着水平,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并改善患的牙痛情况,显著提升临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附着水平 牙周探诊深度 重度牙周炎 牙周翻瓣术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任东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评价激光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12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药物联合根管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牙周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水平。结果观... 目的评价激光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12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药物联合根管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牙周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疼痛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探诊深度(4.20±0.20)mm、临床附着水平(0.55±0.10)mm低于对照组的(5.72±0.50)、(1.22±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根管、药物治疗手段比较,激光治疗牙周病效果显著,患者术后疼痛轻微,能够促进患者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牙周病 根管治疗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治疗效果 疼痛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病患者的牙周评价
15
作者 刘进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82-282,共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评价冠状动脉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来证实冠状动脉病CAD与某些牙周参数之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从克利夫兰大学医院的心脏病科征集平均80名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不包括孕妇和无牙患者,年龄23~83岁,年龄54岁)。每位受...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评价冠状动脉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来证实冠状动脉病CAD与某些牙周参数之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从克利夫兰大学医院的心脏病科征集平均80名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不包括孕妇和无牙患者,年龄23~83岁,年龄54岁)。每位受检者都接受了心导管插入术和血管造影。根据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受检者分为两组:患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50例(实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牙周状况 菌斑指数 牙龈指数 探针出血 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福新 王文玲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750-751,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需要进行翻瓣术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8例(18颗患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例。行常规翻瓣术,将PRF植入牙周组织缺损处(试验...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需要进行翻瓣术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8例(18颗患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例。行常规翻瓣术,将PRF植入牙周组织缺损处(试验组)或仅行翻瓣术(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个月测量探诊深度(PD)与临床附着水平(CAL)。结果两组各自术前与术后4个月的PD和CAL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术后的PD和CAL差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RF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手术治疗中,可促进患牙牙周组织修复、改善牙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慢性牙周炎
原文传递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联合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艳薇 张馨月 于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2579-2583,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联合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66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含漱聚维酮碘含漱... 目的探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联合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66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含漱聚维酮碘含漱液,10 m L/次,每次10秒,4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每次涂0.5cm凝胶于牙龈处并稍加按摩,3次/d。两组患者均经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GSES评分、OHIP-14评分和VAS评分,牙周指标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水平(CAL)和菌斑指数(PLI)水平,及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SES评分明显升高,而OHIP-14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量表评分改善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D、SBI、CAL、PLI、CRP、IL-1β、IL-17、HMGB1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而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联合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口腔健康与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聚维酮碘含漱液 牙周炎 龈沟出血指数 临床附着水平 菌斑指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原文传递
牙周探诊和电子牙周探针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德钰 葛春旭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牙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电子牙周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 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牙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电子牙周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和同行,对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电子牙周探针
原文传递
双波长激光联合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PLI、BI、PD和CAL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淑婷 关则任 梁国健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13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者采用双波长激光以及辅助措施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的8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0例,40颗牙)以及实验组(40例,40颗牙),予以常规组病患碘伏消毒... 目的分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者采用双波长激光以及辅助措施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的8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0例,40颗牙)以及实验组(40例,40颗牙),予以常规组病患碘伏消毒根管以及盐酸米诺环素处理牙周袋,予以实验组病患双波长激光治疗.对比每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以及干预6周后每组病患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以及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水平;干预后每组病变牙齿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是92.50%、75.00%(P<0.05).干预6周后实验组病患CAL、PD、BI以及PLI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病变牙齿牙周炎、叩痛以及松动出现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者采用双波长激光以及辅助措施治疗可改善CAL、PD、BI以及PLI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病变牙齿牙周炎、叩痛以及松动情况的发生,发挥良好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附着水平 牙周探诊深度 出血指数 菌斑指数 双波长激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