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娜 宗文仓 +2 位作者 张华新 张立强 刘丽霞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05-70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其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76例老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时间做好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其中3...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其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76例老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时间做好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其中38例单号为对照组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38例双号为观察组联合应用法舒地尔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8周后监测心功能各项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6 min最大步行距离(6MWD)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的78.9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LVEF、BNP和6MW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EDD、LVESD、BNP三个指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LVEF、6MWD两个指标治疗后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F、BNP和6MW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EDD、LVESD、BNP三个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6MWD两个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用于老年心衰疗效显著,其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左室结构,降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提高运动耐量,可为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标准化抗心衰治疗 法舒地尔 血浆利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衰患者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魏红 杜宇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衰患者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在2014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心衰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资料差异进行分组,采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法舒地... 目的分析老年心衰患者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在2014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心衰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资料差异进行分组,采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3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6.53±4.14)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7.63±4.55)mm,左室射血分数为(49.34±3.26)%,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为(231.59±12.62)ng/L,6 min最大步行距离为(362.67±13.92)m,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采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起到保护心肌,降低心脏负荷的作用,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衰患者 标准化抗心衰治疗 法舒地尔 血浆利钠水平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影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红前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老年心衰患者12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 目的分析和探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老年心衰患者12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00%)(χ2=7.570,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5.00%)(χ2=7.570,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6.51±4.16)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37.62±4.57)mm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49.31±3.27)%高于对照组(χ2=8.520、8.780、9.060,P=0.01);血浆脑利钠肽水平(231.54±12.66)ng/L低于对照组(326.51±13.75)ng/L,6 min最大步行距离(425.15±15.22)m高于对照组(362.61±13.97)m(χ2=39.360、23.450,P=0.01)以上各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衰治疗中,采用标准化抗心衰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效果更佳,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还能够降低血浆脑利钠肽指标,更好的保护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抗心衰 法舒地尔 老年心衰 血浆利钠水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潘路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00029-00029,共1页
分析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南院心内科收治的56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参照组28例患者采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研讨组28... 分析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南院心内科收治的56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参照组28例患者采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研讨组2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分析其对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各项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研讨组较参照组更为优良,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老年心衰,能够对患者的左室结构与心功能有效改善,并能将血浆脑利钠钛水平降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 老年心衰 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 心功能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张金春 王朝霞 李志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均46例。对照组1予以氨氯地平治疗... 目的:探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均46例。对照组1予以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予以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与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钠肽(A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1[80.43%(37/46)]和对照组2[76.09%(35/46)](均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收缩压、舒张压、I与T、PWT、LVMI及血清NT-ProBNP、Hcy、A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7.87±13.66与136.46±15.73与135.00±15.98)、舒张压(81.07±5.58与83.98±7.16与85.57±7.22)、LVDd(46.48±2.24与48.37±3.62与48.30±3.57)、I与T(10.00±1.38与11.20±1.50与11.24±1.55)、PWT(10.52±1.35与12.24±1.40与12.37±1.39)、LVMI(124.57±10.80与145.13±10.27与144.93±10.34)、NT-ProBNP(64.53±15.63与75.23±18.46与78.15±18.54)、Hcy(8.93±2.68与15.48±4.66与14.88±4.62)、ANP(139.95±38.64与216.84±59.15与213.87±59.23)水平均较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下降(均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左室相关指标,并降低NT-Pro 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血浆N末端B型利钠水平 逆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与临床舒张功能不全程度关系的界值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袁方 潘欣 +6 位作者 刘华 张敏 侯旭敏 关韶峰 倪幼方 方唯一 赵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评价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诊断界值。方法350例左室射血分数≥50%的发作性呼吸困难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速度E峰/A峰(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DT)联合应用对舒... 目的评价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诊断界值。方法350例左室射血分数≥50%的发作性呼吸困难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速度E峰/A峰(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DT)联合应用对舒张功能进行分组,分别为舒张功能正常组(n=70)、轻度受损组(n=110)、中度受损组(n=108)和重度受损组(n=62),并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舒张功能不全各组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重度受损组患者血浆BNP浓度最高,与轻度和中度受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独立相关(r=0.75,P<0.05)。ROC曲线显示,当血浆BNP浓度<90pg/mL时,阴性预测值为96%,阳性预测值为84%;当BNP浓度>190pg/mL时,阴性预测值为79%,阳性预测值为98%。结论血浆BNP浓度评估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当血浆BNP浓度>190pg/mL时,无论有否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应考虑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血浆B型利钠 诊断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钠素、脑利钠肽、C型利钠肽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在老年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何玉芳 程琦 +2 位作者 何鑫 刘瑛 房勤茂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8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 116例,根据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将其中未合并血管病变的73例作为单纯T2DM组,合并血管病变的43例作为T2DM血管病变组,另选取该院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血浆ANP、BNP、CNP、PECAM-1水平,分析T2DM血管病变组血浆ANP、BNP、CNP水平与PECA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浆ANP、BNP、CNP及PECAM-1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血管病变组血浆ANP、BNP和PE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血浆C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2DM组血浆CNP和PE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血管病变组血浆ANP、BNP水平与PE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浆CNP水平与PECAM-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ANP、BNP、CNP及PECAM-1水平在老年T2DM血管病变患者中可发生显著变化,可作为诊断老年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老年人 血浆 心钠素 利钠 利钠 C型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时脑脊液及血浆C型利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贾系群 马莉 刘翠青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时脑脊液及血浆C型利钠肽(C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7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急性期(生后1天)、恢复期(生后7天)脑脊液和血浆CNP水平,并与30例健康新生儿血浆CNP水平进行对照。结果新生儿颅内...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时脑脊液及血浆C型利钠肽(C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7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急性期(生后1天)、恢复期(生后7天)脑脊液和血浆CNP水平,并与30例健康新生儿血浆CNP水平进行对照。结果新生儿颅内出血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浆CNP水平(99.03±6.74)ng/L及(46.67±2.92)ng/L与恢复期(24.15±3.67)ng/L及(24.03±3.93)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23.50±3.35)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脑脊液CNP水平和血浆C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浆CNP升高程度与颅内出血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脑脊液和血浆CNP水平变化,可间接反映新生儿颅内出血病情变化程度,推测CNP存在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保护脑组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利钠 水平变化 临床意义 脊液 出血时 血浆 新生儿颅内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法检测 P水平 健康新生儿 扩张血管 急性期 恢复期 统计学 CNP 出血程度 病情变化 组织作用 对照组 血流 生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水平和心脏超声功能参数在评估临床心功能分级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顾晓薇 陈新颜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和心脏超声功能参数在评估临床心功能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入院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和心脏超声功能参数在评估临床心功能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入院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定,之后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射血分数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血浆NT-proBNP水平、各心脏超声功能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其中,心功能Ⅰ级和Ⅱ级,Ⅲ级和Ⅳ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与Ⅰ级、Ⅱ级,Ⅳ级与Ⅰ级、Ⅱ级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联合心脏超声检查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浆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联合心脏超声功能参数能够客观准确地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N末端利钠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检测及其对临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跃武 李天发 +2 位作者 张卫泽 陈永清 马凌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8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对临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98例符合诊断的AMI患者,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三组:A组≤1000pg/L,B组1000~2000pg/...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对临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98例符合诊断的AMI患者,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三组:A组≤1000pg/L,B组1000~2000pg/L,C组>2000pg/L。随访患者住院期间、30天、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各组住院期间及30天、3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明显不同。B组和C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分别为15.82%,29.69%,54.88%(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AMI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独立于年龄、吸烟史、心电图、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临床评估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独立于各因素预测近期病死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评估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利钠前体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赵彬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0-0083,共4页
评价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为试验区间,将该区间内接收的老年慢性心衰者为试验对象。按照出院BNP水平设置分组,即研究组31例... 评价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为试验区间,将该区间内接收的老年慢性心衰者为试验对象。按照出院BNP水平设置分组,即研究组31例,对照组29例。评价两组患者BNP变化影响要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冠心病、心房颤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肺淤血、肺动脉高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冠心病、心房颤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肺淤血、肺动脉高压是影响BNP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抗心衰治疗有利于稳定患者BNP指标。其中,收缩压、肺淤血直接影响BNP变化情况。经用药后,患者血压得到了控制,合并肺淤血者BNP出院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抗心衰治疗 血浆利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对其临床预后判断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王喜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7期135-136,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对临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154例符合诊断的AMI患者,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3组,A组≤500pg/L,B组500~5000pg/...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对临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154例符合诊断的AMI患者,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3组,A组≤500pg/L,B组500~5000pg/L,C组>5000pg/L。观察患者住院期间、60天、180天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各组住院期间及60天、180天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明显不同。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分别为21.6%,44.4%,71.4%(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AMI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独立于年龄、吸烟史、心电图、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临床评估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独立于各因素预测近期病死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评估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利钠前体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圆 庞越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病例,抽取安静卧位状态下静脉血测定血浆脑利钠肽值。结果 1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90~543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病例,抽取安静卧位状态下静脉血测定血浆脑利钠肽值。结果 1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90~5438 pg/m L,平均为(1824.54±387.25)pg/m L,血浆脑利钠肽升高超过正常为114例(74.03%),随着NYHA分级增高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血浆脑利钠肽升高比例也相应增加(P〈0.05),显示出较好的正相关(r=0.72,P〈0.05);随NYHA分级不断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二者之间负相关(r=-0.63,P〈0.5);对154例患者随访(1.33±0.48)年,血浆脑利钠肽升高组死亡7.89%、总住院(2.23±0.47)次、总住院(55.46±9.23)d高于血浆脑利钠肽正常组的0.00%、(1.12±0.38)次、(27.31±8.25)d(P〈0.05)。结论血浆脑利钠肽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价、危险度分级等方面准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利钠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节勤 石海燕 刘腾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489-1490,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患者脑供血出现障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临床专家对于该病的研究方向...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患者脑供血出现障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临床专家对于该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诊断、评估和预后等。B型利钠肽(BNP)在脑血管疾病中水平升高,因此可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患者 B型利钠 临床研究 病情危重程度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疾病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武育蓉 陈树宝 +2 位作者 孙锟 张琦 黄美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BNP)在VSD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及其改变发生的机理。方 法 15例VSD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分为Qr/Qs≥3.0和Qr/Qs<3.0两组,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浆BNP,观察 BNP与Qp/Qs、Pp/Ps及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反...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BNP)在VSD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及其改变发生的机理。方 法 15例VSD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分为Qr/Qs≥3.0和Qr/Qs<3.0两组,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浆BNP,观察 BNP与Qp/Qs、Pp/Ps及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反映心室功能及负荷的心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①手术后BNP较 手术前明显降低,下降百分比与术后时间有正相关趋势;②BNP与Qr/Qs呈正相关,Qp/Qs≥3.0组明显高于Qp/Qs <3.0组,而BNP与Pp/Ps间无明显相关性;③BNP与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DVI、LVESWS呈正相关,与LVEF、 LVFS、mVcFc、Con无相关性。结论 ①BNP与反映心室容量及压力负荷的指标间呈正相关,可反映心室负荷的改 变,可用于VSD患儿心功能的评估;②容量及压力负荷过重是造成VSD合并心力衰竭患儿BNP水平升高的主要 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力衰竭 血浆 利钠 BNP 心力衰竭 心室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纯波 孙诚 吴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64-1165,共2页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51例CHF患者(CHF组)和22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51例CHF患者(CHF组)和22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39,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23,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C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浆 N-端利钠前体 诊断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红英 张会军 +2 位作者 黄建成 李小兵 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9-1831,共3页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手术前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成人CHD合并重度PAH患者30例,无PAH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术后7 d、1...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手术前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成人CHD合并重度PAH患者30例,无PAH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术后7 d、1个月及1年检测血浆NT-pro BNP的含量,并行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平均压(PAMP)。结果:重度PAH患者术前、术后7 d、1个月血浆NT-pro BNP水平逐渐下降(P<0.05),术后1年时血浆NT-pro BNP水平较术后1个月时有所升高(P<0.05),各时间点与无PAH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肺动脉压力有相关性。术后成人CHD合并重度PAH患者在一定期内仍存在肺动脉高压,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血浆N端利钠前体 术后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灵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3期3885-3888,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作为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糜烂等反应产生血栓,造成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研究发现血浆脑利钠肽作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作为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糜烂等反应产生血栓,造成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研究发现血浆脑利钠肽作为心脏特有的一种多肽类激素,自身含有32个氨基酸,主要自心室分泌而来,发挥利尿、排钠、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等作用,患者心功能异常时心室肌细胞受到影响,血浆内脑利钠肽水平出现上升趋势,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心肌缺血也会造成该指标水平异常升高[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浆利钠 心功能异常 扩张血管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闭塞性血栓 临床综合征 类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滕银成 汤希伟 向祖琼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62-862,共1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浆 利钠 左心室功能 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对血浆脑利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荣 李卫华 +3 位作者 滕志涛 马欲晓 张丽娟 谢强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研究DDD与VVI起搏方式对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4 7例安装了起搏器心功能II级以上患者 ,分为DDD起搏组与VVI起搏组 ,术前测血浆BNP值及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 4~ 6月内随访血浆BNP、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研究DDD与VVI起搏方式对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4 7例安装了起搏器心功能II级以上患者 ,分为DDD起搏组与VVI起搏组 ,术前测血浆BNP值及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 4~ 6月内随访血浆BNP、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BNP差别、心脏射血分数 (EF)差异。结果 :DDD起搏组BNP水平较VVI组为低 (5 7.2 3± 19.19pg/mlvs 88.35± 2 3.11pg/ml,P <0 .0 5 ) ;EF值在DDD起搏组较VVI组为高 (0 .5 6± 0 .0 8vs 0 .4 5± 0 .16 ,P <0 .0 5 )。两组患者的BNP与LVEF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P <0 .0 5 )。结论 :DDD起搏与VVI起搏方式相比血浆BNP水平较低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血浆利钠 DDD起搏 VVI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