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现状、需求与路径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牛耘丽 韩雯婷 +3 位作者 周祁 褚旭霞 李厚硕 毕燕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并分析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及实施能力,评估现行课程思政的状况,提出优化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6月5—9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岗的117名从事临床教学带教的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并分析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及实施能力,评估现行课程思政的状况,提出优化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6月5—9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岗的117名从事临床教学带教的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包括临床教师的基本信息、对课程思政了解程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策略建议。结果在117名临床教师中,其中有67.52%(79/117)的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有所了解。当前专业课程中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思政元素挖掘及融入专业课程的策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方法的单调乏味、教学设计的生搬硬套以及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兴趣缺失。在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的策略上,80.85%(94/117)的临床教师认为应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72.34%(84/117)的临床教师主张提高临床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素养;53.19%(62/117)的临床教师提倡运用多元化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教学;49.34%(58/117)的临床教师主张将思政教育成果纳入评价体系。针对临床教师基本信息分析发现,年龄、职称和学历三个因素与课程思政是否开展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承担教学任务的高校附属医院中,高学历、高学术背景的中青年临床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的主力军。目前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一定认知,应通过提升自身思政觉悟、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意识素养,以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 医学教育 教学方法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教协同背景下中医护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
2
作者 王娟 岳树锦 姚秋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中医护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某中医药大学5所护教协同育人基地教学医院的280名中医护理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护教协同背景下中医护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现状和需求情况。结果表明...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中医护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某中医药大学5所护教协同育人基地教学医院的280名中医护理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护教协同背景下中医护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现状和需求情况。结果表明,中医护理临床教师对教学能力培训评价较高,培训效果得到一定认可,同时部分临床教师提出了培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能力培训需求较迫切且呈现多样性、均衡性的特点。未来需关注中医护理临床教师对教学能力培训提出的意见和需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完善授课形式等,为中医护理临床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条件,以提升中医护理临床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教协同 中医护理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培训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联合工作坊模式提高临床教师教学查房能力的效果
3
作者 马丽丽 王英 +1 位作者 高颖花 刚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8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工作坊模式提高临床教师教学查房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231名临床实习生[分为对照组(2022年开始临床实习,n=121)和观察组(2023年开始临床实习,n=110)]以及20名临床教...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工作坊模式提高临床教师教学查房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231名临床实习生[分为对照组(2022年开始临床实习,n=121)和观察组(2023年开始临床实习,n=110)]以及20名临床教师(2022年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干预,2023年采取PDCA循环联合工作坊模式干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教师的教学查房能力、对教学查房能力管理方法的认可程度及两组临床实习生的满意度。结果2022年(T_(1))至完成第3个PDCA循环(T_(4)),临床教师的客观结构化教学评估(OSTE)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4),临床教师的OSTE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T_(1)、完成第1个PDCA循环(T_(2))、完成第2个PDCA循环(T_(3)),且T_(3)高于T_(2),T_(2)高于T_(1)(P<0.05)。临床教师对2023年教学查房能力管理方法各个方面的认可率均高于2022年教学查房能力管理方法(P<0.05)。观察组临床实习生对临床教师教学查房能力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联合工作坊模式可以规范师资查房流程,提高师资教学质量以及临床实习生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工作坊模式 临床教师 教学查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教师教学胜任力认知调查与思考
4
作者 王兴红 《现代医院管理》 2025年第1期68-70,74,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教师对医学教育教学胜任力的认知,为针对性地做好临床教学师资培训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和自制调查问卷,对南通市4家三级甲等附属/教学医院922名临床教师进行调研。结果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职称组的... 目的了解临床教师对医学教育教学胜任力的认知,为针对性地做好临床教学师资培训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和自制调查问卷,对南通市4家三级甲等附属/教学医院922名临床教师进行调研。结果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职称组的教师对“健康中国”建设内容与目标的了解情况有差异(P<0.001),不同年龄组对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了解程度有差异(P=0.008)。56.94%的老师认为教学热情是胜任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66.92%的临床教师认为师资培训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结论临床教师对新时期医学教育新理念认知存在不足,对提升教学胜任力培养有内在需求,医院管理部门应针对性地做好师资培训,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医院 临床教师 教学胜任力 分层递进 医学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教师对科研方法学教育培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镜宇 胡彩辉 +5 位作者 马军 许凤麟 安曦州 贺向前 何昀 梁小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89,共5页
目的:本研究以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科研能力培训班对临床教师的问卷调查为依据,探讨不同类型临床教师对本项目的满意度,以期提升各层次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20~2022年参与本项目的20个省市的21... 目的:本研究以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科研能力培训班对临床教师的问卷调查为依据,探讨不同类型临床教师对本项目的满意度,以期提升各层次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20~2022年参与本项目的20个省市的214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对本项目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教师类型的组间差异。结果:学历为本科及以下者、医院工作者、临床专业类教师及初级以下职称者对临床研究方法的知晓情况较差,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学历为本科及以下者对本项目的教学安排及课程内容满意度高于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者,从事临床工作的教师对二者的满意度高于其他非临床部门工作者;不同学历、工作单位、专业类别及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希望增设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教师从培训形式、时间及内容三个方面对课程提出修订建议。结论:临床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未来科研能力培训可根据教师的学历、职称或专业等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的形式、时间及内容,以开展分批次、多层次、针对性更强的培训,以提升其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科研方法 教育 培训课程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CK模型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娟娟 赵媛媛 +3 位作者 刘丹妮 陈颖 刘子毅 郑斌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目的构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等医学院校及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工具性支持。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结构式访谈法建立评价指标项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 目的构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等医学院校及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工具性支持。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结构式访谈法建立评价指标项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9,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531~0.613。构建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权重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咨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及一致性程度较高,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作为培训和评价临床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模型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平台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莉 奚丽君 胡姗姗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究具备智能辅助功能的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平台建设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指数模型,构建评价平台,实现对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结果:评价平台上线后为全校830位教师提供了... 目的:探究具备智能辅助功能的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平台建设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指数模型,构建评价平台,实现对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结果:评价平台上线后为全校830位教师提供了教学能力评价,教师对平台提供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满意度高于98%。结论:将评价平台融入临床教师教学发展能力建设工作中,可有效助力于教师察觉教学短板、教师教学竞赛质量提升、教学成效贡献判断等,促进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了医学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医院信息化转型升级、医学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评价 附属医院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CK框架的临床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设计与实施研究
8
作者 汪恒 王妍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5期93-96,共4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新目标,提供了新途径。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提升对于提高临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学学术水平,促进智能教育背景下临床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发展临床教师TPACK能力为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新目标,提供了新途径。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提升对于提高临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学学术水平,促进智能教育背景下临床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发展临床教师TPACK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临床教师的教学设计、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临床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课程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培训效果和课程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基于TPACK框架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培训中深层融入临床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在实践中提升临床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框架 临床教师 数字素养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高校临床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9
作者 魏晓光 吴兴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5期155-157,共3页
临床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未来的医疗服务质量,“新医科”对高校临床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通过分析“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与传统医学教育的差异、高校临床教师发展内涵、高校临床教师教学特点与发展... 临床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未来的医疗服务质量,“新医科”对高校临床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通过分析“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与传统医学教育的差异、高校临床教师发展内涵、高校临床教师教学特点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医科”背景下高校临床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为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临床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数字素养现状调查
10
作者 汪恒 张雯汐 王妍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12期73-76,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24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该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较高,数字化意识、数字社会责任和数...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24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该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较高,数字化意识、数字社会责任和数字发展方面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教师应更充分地利用数字资源,将其创新性地应用于临床教学;加强和培训临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资源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结论结合临床教师数字素养现状,聚焦存在的问题,建设数字素养持续提升的高水平临床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数字素养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教协同”背景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实困境、理论基础与发展策略
11
作者 奚丽君 王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4期180-184,共5页
医学院校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存在对临床教师群体关注不足,导致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未能同步提升问题。文章基于“医教协同”的视角,分析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两方面的现实困境,借鉴教... 医学院校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存在对临床教师群体关注不足,导致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未能同步提升问题。文章基于“医教协同”的视角,分析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两方面的现实困境,借鉴教学文化理念、成人学习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三个理念,提出建设医教协同教发机构、多路径培训体系、完善临床教师教学发展评估体系三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教学能力 临床医师 临床教师 教学发展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与体系构建探究
12
作者 奚丽君 王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6期166-169,共4页
临床教师教学能力会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应用型医学院校又承担着培养服务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人才的重任。因此,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工程,基于更新理念、完善保障机制、找准问题的前提,构建医教产研临床教师教学... 临床教师教学能力会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应用型医学院校又承担着培养服务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人才的重任。因此,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工程,基于更新理念、完善保障机制、找准问题的前提,构建医教产研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推动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医学院校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党洁 栾婷 刘俊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61-764,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学人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6所教学医院574名临床教师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性知... 目的调查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学人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6所教学医院574名临床教师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性知识总体得分为(73.35±6.80)分,其中关于学生的知识得分[(8.95±2.30)分]最低。不同性别、教龄、学历、教学职称和参加教研活动频率的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总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6~10年教龄、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总体得分相对较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龄、教学职称和参加教研活动频率对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有重要影响。结论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生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1~5年教龄、初级职称、参加教研活动频率低的临床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性知识最需要提升。医学院校应重点加强临床教师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把握临床教师的职业发展关键期、提升有效的教研活动频率以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实践性知识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院校“双师型”临床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4
作者 陈奕 孟红燕 +4 位作者 王韵龙 赵雪萍 李春会 毛祉瑜 李惠玲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10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了解本科院校护理学“双师型”临床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为支持“双师型”临床教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本科院校6所附属医院的113名护理学专业“双师型”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进... 目的了解本科院校护理学“双师型”临床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为支持“双师型”临床教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本科院校6所附属医院的113名护理学专业“双师型”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双师型”临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发展现状维度得分为(77.78±10.22)分,实际需求维度得分为(49.75±6.10)分。问卷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我认为学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有必要”,为(4.53±0.58)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我经常参加各类大型教学、学术会议(校际、区域、全国、国际等)”,为(3.48±1.15)分。结论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双师型”临床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建议结合医院和院校的力量,增强“双师型”临床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鼓励他们设定教学上的目标,促进其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临床教师 双师型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层培训”模式提高临床教学基地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
15
作者 余霞 彭璨 +4 位作者 杨坤蓉 宋家虎 甘洁 林春梅 张宝华 《科学咨询》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以“三层培训”模式,探索系统、高效、可行性强的教学基地培训模式,推动培训实效;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工作流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从多方面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学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改变教学基地“重... 以“三层培训”模式,探索系统、高效、可行性强的教学基地培训模式,推动培训实效;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工作流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从多方面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学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改变教学基地“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培训” 教学能力 临床教师 教学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教协同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志平 闻纯 陈正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江苏省内15所承担医药类高职院校临床教学任务的医院中的277名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教协同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医教协同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临床...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江苏省内15所承担医药类高职院校临床教学任务的医院中的277名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教协同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医教协同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胜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受医院级别、培训经历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医药类高职院校及医院通过多渠道提升临床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以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教学胜任力 医教协同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医学部提升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
17
作者 李晓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5期0009-0012,共4页
在医学临床教育中,临床医生作为主要的教学人员,同时承担着医疗、研究和教学的多重职责。由于他们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及教育技术的训练,提高临床教学效能常常显得困难重重。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本项目... 在医学临床教育中,临床医生作为主要的教学人员,同时承担着医疗、研究和教学的多重职责。由于他们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及教育技术的训练,提高临床教学效能常常显得困难重重。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本项目拟从强化校企合作、建立临床师资遴选、教师成长支撑系统、丰富临床教师成长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医教融合”的新思路,加强医务人员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使临床医师成为培养医学人才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县级教学医院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
18
作者 米婧婧 崔成军 拜红霞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6期869-872,共4页
目的:了解某县级教学医院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教学培训需求,探讨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措施建议。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某县级医院临床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总体评价得分较低(2.894±1.05分);72.70... 目的:了解某县级教学医院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教学培训需求,探讨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措施建议。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某县级医院临床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总体评价得分较低(2.894±1.05分);72.70%的临床教师认为医院应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培训内容、频率、持续时间和形式等。结论:临床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迫切的需求,教学医院应高度重视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并在充分调查了解临床教师对教学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医院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措施提升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陈沂 赵留庄 +2 位作者 王英 马丽丽 刚君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5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措施提升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效果。方法 依据便利性原则,选择某教学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临床教师106人以及临床实习生215人的数据实施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实习生开始进入临床实习的时间差别实施分组,... 目的 探讨多措施提升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效果。方法 依据便利性原则,选择某教学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临床教师106人以及临床实习生215人的数据实施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实习生开始进入临床实习的时间差别实施分组,分为对照组(2021年开始临床实习,103人)和观察组(2022年开始临床实习,112人)。2021年采取常规的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方法,2022年开始采取多措施提升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对比不同时间点的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两组临床实习生对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评价。结果 2022年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自我评价以及同行评价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2021年(P<0.05)。观察组临床实习生对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各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教学医院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医院 临床教师 课程思政能力 实习生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人教育视域下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
作者 邓秋 陶慧 +3 位作者 李娜 杨倩蓉 黄毅林 杨明莹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目的基于全人教育理念,构建临床护理教师多维度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新时期高素质临床实践型护理人才培养、评价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混合研究方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客观赋权法,确定全人教育视域... 目的基于全人教育理念,构建临床护理教师多维度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新时期高素质临床实践型护理人才培养、评价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混合研究方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客观赋权法,确定全人教育视域下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和0.927;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3和0.183。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基本条件、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结论全人教育视域下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完整,可作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临床护理教师 评价指标 胜任力 混合研究方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