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注射泵临床使用有效性评价研究
1
作者 董晶 马海红 +3 位作者 代洪然 秦龙 张玉琪 王华枝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对注射泵的主要有效性评价功能进行研究,最大程度反映其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性能表现,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3种品牌(M、F、L)注射泵共计37台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对注射泵的主要有效性评价功能进行研究,最大程度反映其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性能表现,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3种品牌(M、F、L)注射泵共计37台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立的临床使用评价指标,分别在5、25和50 mL/h 3种流速下,获得注射泵出第1滴液的时间和响应时间来测试注射泵快速启动的性能差异,计算流速平均值、相对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来测试注射泵注射精度的性能差异;分别在5、10和15 mL/h 3种流速下,获得注射泵的流速波动下限和间歇时间来测试注射泵联机中继的性能差异。结果在快速启动功能方面,设定流速越大,注射泵出第1滴液的时间和响应时间越短,且在3种流速下,M品牌注射泵出第1滴液的时间和响应时间都最短(P<0.05)。在注射精度功能方面,在3种流速下,M和L品牌的流速控制性能和示值稳定性都显著优于F品牌(P<0.05)。在联机中继功能方面,人工模拟联机中继功能导致的流速波动下限和间歇时间差异显著(P<0.05),且设定流速越大,实时流速从下降到恢复设定值需要的间歇时间就越短。另外,M品牌的自动联机中继功能可有效解决前序泵与后序泵中继过程中产生的药物流量抖动或间断,但有瞬时流速上升,相对能够保证药物流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结论使用正确的基于RWD的注射泵临床使用评价方法不仅能够规范临床应用行为,还能够为注射泵的评价、准入/淘汰和集中采购/价格谈判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数据 注射泵 临床使用有效性评价 快速启动 注射精度 联机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阿托品临床使用体会与安全用药指导
2
作者 常敏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5年第3期90-92,共3页
阿托品在眼科和麻醉科的应用已较为广泛。然而,其在预防近视方面的运用,尤其是0.01%低浓度阿托品的效用,是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和研究才逐渐被大众熟知。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深入探讨0.01%阿托品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阿托品在眼科和麻醉科的应用已较为广泛。然而,其在预防近视方面的运用,尤其是0.01%低浓度阿托品的效用,是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和研究才逐渐被大众熟知。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深入探讨0.01%阿托品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体会,旨在为大家提供安全用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体会 阿托品 安全用药 麻醉科 预防近视 用药指导 临床经验 使用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田帝 周典 +4 位作者 周苑 张钰 吕曼辰 薛同斌 吴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临床路径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关系。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2022年7个临床科室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整理数据,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水平,... 目的 探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临床路径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关系。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2022年7个临床科室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整理数据,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水平,以次均药品费用、患者平均住院日为门限变量,运用门限回归模型测算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门限值。结果 次均药品费用存在单一门限值,门限值为6 334.69(F=21.98,P<0.05);患者平均住院日存在双重门限值,门限值分别为6.74和8.20 (F=160.53、15.99,P<0.1)。两门限变量中协调发展水平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间的统计值均为正数。结论 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非线性关系,且在各门限变量区间内均呈大小不同的正向促进作用。医疗机构应重视非线性关系,善用医院信息与询证管理手段,基于精准的监测与分析开展抗菌药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临床路径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门限回归模型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血液透析设备临床使用评价研究
4
作者 陆正大 马宪礼 +4 位作者 杨彬 薛谭 郑彭欢 仲辉 成定胜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方法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临床使用评价,以此构建一套有效的血液透析设备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头脑风暴和专题小组讨论确定血液透析设备评价维度,基于赋权法和专家评分法选取关键指标,并选取患者进行随...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方法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临床使用评价,以此构建一套有效的血液透析设备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头脑风暴和专题小组讨论确定血液透析设备评价维度,基于赋权法和专家评分法选取关键指标,并选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以此探究不同血液透析设备机型优劣。结果建立了以血透过程中治疗、治疗效果、稳定性和经济学4个维度为中心的血液透析设备评价体系。经统计,机型B血透过程中治疗评分高于机型A(20.90分vs.20.75分);机型A治疗效果评分高于机型B(13.85分vs.13.39分);机型A稳定性评分高于机型B(23.27分vs.17.25分);机型A经济学评分高于机型B(20.60分vs.12.29分);机型A单机购置价格低于机型B(14.0万元vs.14.9万元);机型A评分-原值比高于机型B(5.61分vs.4.28分),2款机型的稳定性评价和经济学评价评分差异大,部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血液透析设备临床使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方法科学合理,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且重点突出,具有实用性,可以为指标体系的推广应用及今后对血液透析设备研发、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证据 真实世界数据 血液透析设备 临床使用评价 血透过程中治疗评价 治疗效果评价 稳定性评价 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多源数据全景分析定位针类产品临床使用风险研究
5
作者 徐慧薇 宋雅娜 +3 位作者 尹建兵 晁园 张坤智 吴海雯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2期75-81,88,共8页
目的探究定位针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临床使用风险监测真实世界种类、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通过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MAUDE和Medical Device Recalls数据库... 目的探究定位针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临床使用风险监测真实世界种类、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通过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MAUDE和Medical Device Recalls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获取定位针类产品安全性信息,规整和统计多源数据,研究定位针类产品风险种类,分析风险产生因素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结果定位针类产品主要涉及2种故障类风险(无法激发与释放、脱落与移位)、3种伤害类风险(气胸与出血、遗落体内异物未取出、致敏)和3种其他类风险(超范围使用、被其他合并用械损伤、产生伪影)。风险产生主要原因包括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临床适应证选择、合并器械使用、患者个体差异等。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注册人优化产品、提升质量,临床使用单位准确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产品。结论定位针类产品上市后应用于临床真实世界,存在故障、伤害和其他可能导致患者伤害等各种风险,应加强该类产品生产、使用和监管环节的安全性监测和管理,以期减少风险、降低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针 真实世界 临床使用 不良事件 风险研究 临床适应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规范管理中的作用
6
作者 姚佳 郭玉金 +1 位作者 卞瑶瑶 王林超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目的 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比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系统上线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使用量占比、销售额、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结果 会诊系统上线后,临床药师参与特殊... 目的 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比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系统上线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使用量占比、销售额、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结果 会诊系统上线后,临床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率达80.28%,临床医师采纳率为90.99%。与2021年相比,2022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DDDs、AUD、使用量占比及销售额均显著下降(P <0.05);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下降,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显著(P <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会诊,可促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延缓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临床药师 会诊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临床技术研究院腹腔镜疝修补术技术指南(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Technology Appraisal Guidance 83: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被引量:16
7
作者 储修峰 郭绍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TEP 开放手术 腹股沟疝修补术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 Technology Appraisal Guidance 83 TAPP 腹腔镜手术 临床技术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药学服务实践
8
作者 孙嘉婧 王洪贵 +1 位作者 李小梅 曾勇 《中国药业》 2025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目的的药学服务在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中的成效。方法 临床药师分析各科室AUD高的原因,以科室AUD≤60%年初目标值为目标,结合患者感染部位、感染症状、检验指标、影像学及科室具体情况... 目的 探讨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目的的药学服务在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中的成效。方法 临床药师分析各科室AUD高的原因,以科室AUD≤60%年初目标值为目标,结合患者感染部位、感染症状、检验指标、影像学及科室具体情况提出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2023年4月至9月)、干预后(2023年10月至12月)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指标,分析基于降低AUD为目的的药学服务路径的干预效果。结果 该院2023年的AUD由36.85用药频度(DDDs)降至30.06 DDDs;全年AUD为34.52 DDDs,经病例组合指数(CMI)值(0.89)校正后为38.79 DDDs,达到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AUD不超过40 DDDs的标准。全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0.79%降至44.85%,人均抗菌药物总费用由659.56元下降至581.37元。结论 基于降低AUD的药学服务路径行之有效,能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实践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锐 季梦婷 于广军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4年第4期596-603,共8页
目的 研究临床医生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系统的管理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构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对247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医生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系统的管理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构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对247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中各因素对医生使用意愿的解释程度为65.8%。任务特征(β=0.168,P<0.001)和技术特征(β=0.749,P<0.001)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任务技术匹配度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β=0.692,P<0.001)与绩效期望(β=0.508,P<0.001),感知易用性(β=0.108,P=0.073)对使用意愿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绩效期望(β=0.228,P <0.001)正向影响其使用意愿,任务技术匹配度(β=-0.281,P<0.001)和感知易用性(β=-0.377,P<0.001)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医生的绩效期望(β=-0.308,P<0.001)与使用意愿(β=-0.579,P<0.001)。结论 完善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特性与用户业务的适配度能够提升医生绩效水平,降低医生的感知风险,最终能提高医生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 技术接受理论 使用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止血类医用耗材临床使用评价
10
作者 黄阿红 郑蕴欣 +3 位作者 隋海宇 汪方杰 罗莉 俞骏仁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88-92,共5页
目的评价分析某院普外科恶性肿瘤手术中止血类耗材的使用情况,为医院耗材合理使用和监管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选取2023年1—9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3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抽样确定研究样本,根据病例资料应用Stata 1... 目的评价分析某院普外科恶性肿瘤手术中止血类耗材的使用情况,为医院耗材合理使用和监管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选取2023年1—9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3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抽样确定研究样本,根据病例资料应用Stata 16.0对4种止血类耗材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有效性指标为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管放置天数,经济性指标为术后住院天数和止血治疗相关费用。结果不同种类的止血类耗材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管放置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止血治疗相关费用消耗方面,4种止血类耗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止血类耗材的有效性得以体现,有效性较好的耗材单价相对更高,但难以体现经济性价值。本研究为止血类耗材合理规范化使用和有效监管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类医用耗材 临床使用评价 有效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生医疗新技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肿瘤治疗新技术为例
11
作者 陈稳 邱增辉 +1 位作者 尹姗姗 姚岚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75,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医疗新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创新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及路径支撑。方法:基于UTAUT构建临床医生医疗新技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专家访谈对模型进行修订,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AMOS软件构...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医疗新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创新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及路径支撑。方法:基于UTAUT构建临床医生医疗新技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专家访谈对模型进行修订,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直接效应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临床效果期望(P<0.001)、DRG/DIP政策影响(P=0.009)、患者意愿(P<0.001)、便利条件(P<0.001)对使用意愿的直接效应显著;使用意愿(P=0.005)、患者意愿(P=0.021)、便利条件(P<0.001)对使用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使用意愿在临床效果期望(P<0.001)、DRG/DIP政策影响(P=0.030)、患者意愿(P<0.001)、便利条件(P<0.001)影响使用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临床效果期望是影响临床医生医疗新技术使用意愿的首要因素,DRG/DIP支付方式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意愿,便利条件是影响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应当针对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创新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医疗技术 临床使用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燕 刘雨田 +3 位作者 王学军 朱丹丹 朱永丽 李艳娜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Non-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NAIMDs)临床使用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方法以“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use safety”为英文检索关键词,以“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 目的探讨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Non-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NAIMDs)临床使用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方法以“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use safety”为英文检索关键词,以“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为中文检索关键词,在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及分析,整理归纳NAIMDs临床使用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筛选得到51篇NAIMDs临床使用安全相关文献,确定了医护人员、患者、植入物、环境及管理是NAIMDs临床使用安全中的5个风险因素。结论NAIMDs临床使用安全的保障工作需要生产厂家、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多方齐心协力,共同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 临床使用安全 患者安全 风险因素 风险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联合PDCA管理降低医院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环 阮健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8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AMS)联合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医院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AU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AMS)联合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医院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AU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3月~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抗菌药物管理,2023年7月~2024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干预组,接受AMS联合PDCA循环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比例、AUD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两组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奥硝唑、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类,干预组的四种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头孢呋辛(28.00%)、头孢唑林(22.00%)、奥硝唑(20.00%)、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头孢呋辛(72.00%)、头孢唑林(58.00%)、奥硝唑(56.00%)、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AUD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无指征用药比例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总不合理用药率(8.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AMS联合PDCA管理能够显著降低医院妇科抗菌药物使用比例、AUD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联合PDCA 妇科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手术机器人临床使用管理现状研究
14
作者 马丽平 郭云剑 +3 位作者 周辰雨 郭毅佳 刘心怡 王心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54,共5页
目的 分析我国手术机器人临床使用及管理现状,为规范手术机器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内手术机器人政策法规、注册审批等开展政策研究,同时对医院手术机器人使用管理现状开展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研。结果 (1)手术机器人不属于... 目的 分析我国手术机器人临床使用及管理现状,为规范手术机器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内手术机器人政策法规、注册审批等开展政策研究,同时对医院手术机器人使用管理现状开展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研。结果 (1)手术机器人不属于人工智能医疗器械;(2)国家多部门合力推进手术机器人发展,医疗机构相关配套管理建设急需加强;(3)手术机器人应用专科较为集中,泌尿外科占比46.81%、胃肠外科占比14.51%、胸外科占比14.20%、妇科占比11.03%、肝胆外科占比7.64%;(4)手术机器人操作人员遴选及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结论 加强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完善手术机器人临床使用管理规范;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做好配套保障措施;规范手术机器人临床使用培训,实现培训规范化、体系化;鼓励机器人手术相关不良事件上报及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临床使用 管理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时发热产妇所娩新生儿的不同抗生素使用疗程对比研究
15
作者 王晓康 韩兴旺 朱艳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0,I0001,共7页
目的 了解产时发热产妇所生新生儿住院期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影响抗生素疗程长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因母亲产时发热收住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抗生素使用天... 目的 了解产时发热产妇所生新生儿住院期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影响抗生素疗程长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因母亲产时发热收住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抗生素使用天数将其分为短疗程组(≤3 d)及中长疗程组(>3 d),对比两组间影响抗生素疗程长短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及炎症因子)的差异,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221例患儿,其中短疗程组53例,中长疗程组168例。中长疗程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炎症因子指标高于短疗程组CRP14.15 mg/L(9.20, 20.75) vs7.90 mg/L(5.95, 14.05),PCT2.48 ng/mL (1.22, 4.85) vs 1.51 ng/mL (0.70, 2.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长疗程组新生儿的第二次炎症因子指标高于短疗程组CRP 15.2 mg/L (11.20, 22.65) vs 8.2 mg/L (6.60, 10.60),PCT 1.6 ng/mL (0.75, 3.40) vs 0.99 ng/mL (0.49, 1.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出生后首次及第二次血检中WBC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长疗程组新生儿的母亲发生羊水污染、确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胎膜早破比例高于短疗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生后第二次CRP指标高(OR=1.178,95%CI 1.086~1.279,P<0.05)、产妇发生胎膜早破(OR=2.384,95%CI1.039~5.470,P<0.05)、产妇确诊绒毛膜羊膜炎(OR=3.344,95%CI1.503~7.438,P<0.05),是影响抗生素疗程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中产妇胎膜早破、明确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生后第二次CRP升高会影响医生判断,延长抗生素的使用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发热 新生儿 抗生素使用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的干预效果
16
作者 王沁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6期712-716,共5页
目的 为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收集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儿科2021年1月至12月(干预前)、2022年1月至12月(干预后)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为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收集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儿科2021年1月至12月(干预前)、2022年1月至12月(干预后)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51.66±2.95)%,低于干预前(57.01±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5.63±1.87)规定日剂量(DDDs),低于干预前(18.25±1.73)DD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师干预后儿科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处方发生率3.83%,低于干预前2.00%(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0.47%,低于干预前0.84%(P<0.05)。干预后患儿家属对药学工作满意度96.39%,高于干预前89.17%(P<0.05)。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能够提高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降低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并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更好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抗菌药物 临床药师 干预 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基于病种的耗材使用标准路径及管理模式探索
17
作者 谭嘉文 罗金燕 +2 位作者 缪家清 吴丽华 余冬兰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0-14,共5页
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Z医院基于病种进行耗材使用标准路径及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医保三级分类为基础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级分类,以临床路径和医疗收费明细作为医疗行为分解基础,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和专家意见修正。以3... 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Z医院基于病种进行耗材使用标准路径及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医保三级分类为基础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级分类,以临床路径和医疗收费明细作为医疗行为分解基础,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和专家意见修正。以3种病种为例,探索建立公立医院基于病种的耗材使用标准路径,分析其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未来医疗机构可以在建立各病种耗材使用标准路径的基础上,对医用耗材进行分档次精细化管理,并依托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监测与特异性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用耗材 使用管理 DIP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效果评价
18
作者 王洪泽 马名扬 马莹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提高医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通过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收集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至6月(干预前)及2022年7月至12月(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建立临床药师参与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PDCA循环,设定... 目的提高医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通过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收集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至6月(干预前)及2022年7月至12月(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建立临床药师参与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PDCA循环,设定目标值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降至95 DDDs/百人天,并抽取该科室干预前后各200份病历评价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该科室AUD由(107.64±8.79)DDDs/百人天降至(83.25±10.15)DDDs/百人天(P<0.01),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人均使用金额分别降低9.31%,938.29元;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降低0.39%,5.32%,3.60%;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9.31%,单用率升高9.66%;抽检病例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降低13.00%,其中干预前主要不合理类型为用法用量不合理、无适应证用药、疗程不合理,干预后为用法用量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PDCA循环,能有效控制AUD,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重症医学科 临床药师 PDCA循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在临床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思考
19
作者 施逸凡 李博 +6 位作者 于淼 马银浩 刘倩 胡晶 王宏 张会娜 王天园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94-1701,1716,共9页
互联网医疗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临床科学研究有待探讨。本研究从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入手,从实际出发,探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临床科研选题。分析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科研所面临的挑战,并就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 互联网医疗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临床科学研究有待探讨。本研究从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入手,从实际出发,探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临床科研选题。分析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科研所面临的挑战,并就互联网医疗应用于临床科研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显示互联网医疗在临床科学研究中应用于临床诊疗、药事服务、科研流程管理、康复护理、健康科普等方面,凸显了便捷、精准的特点,创新了诊疗模式、提升了服务效率。研究特别探讨了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临床科研所面临的5个科研要素方面的挑战,并从临床证据转化、医疗健康信息互通互享、临床研究方法学发展、科研人才培养及监管、互联网中医药临床科研的发展思路等方面为互联网医疗在临床科研的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互联网医疗相关临床科研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科学研究工作 互联网医疗 中医药学 临床科研 证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检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张晓燕 刘雨田 +2 位作者 王统彩 朱丹丹 李岳飞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1期77-82,共6页
分析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检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常见风险,提出了完善AI辅助检测医疗器械设计、确保数据安全及完善社会和法律监管等应对措施,为进一步实现临床资源与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分析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检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常见风险,提出了完善AI辅助检测医疗器械设计、确保数据安全及完善社会和法律监管等应对措施,为进一步实现临床资源与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人工智能辅助检测医疗器械 临床使用 风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