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基线特征与颈动脉超声参数构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易损斑块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杰 李玉娟 +2 位作者 王苾莉 赖泽飞 马悦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44-2449,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和弹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存在及形成程度有关。超声作为筛查和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首选检查手段,具有无创、操作便捷、可重复性高和无辐射等的特点。目的:基于临床基线特征与颈动脉超声参数,探讨脑... 背景: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和弹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存在及形成程度有关。超声作为筛查和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首选检查手段,具有无创、操作便捷、可重复性高和无辐射等的特点。目的:基于临床基线特征与颈动脉超声参数,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到2023年11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脑卒中筛查确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按7∶3比例分为建模集(n=126)和验证集(n=54),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建模集研究对象分为易损斑块组(n=54)和非易损斑块组(n=7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使用R语言绘制决策曲线以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益。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能,同时分析验证集的病例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与结论: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脑卒中家族史、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值、颈动脉斑块数量、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均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易损斑块有关(P<0.05)。②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6%和91.7%;决策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潜在临床获益可观,可用性较高;校准曲线结果提示,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准确性;验证集结果显示,模型的外部预测性能良好。③结果说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易损斑块受年龄、脑卒中家族史、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值等因素影响,基于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Nomogram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上治疗此类高危人群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基线特征 颈动脉超声参数 脑卒中高危人群 颈动脉斑块 NOM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祥坚 李春孟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使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的10例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术前、术后72h生命体征及辅助检查等临床... 目的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使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的10例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术前、术后72h生命体征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评估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清除肺动脉内血栓的安全性和疗效。术后第1、2、3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加重转重症监护室3d后自动出院,余9例患者呼吸费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72h动脉血氧分压、指脉氧、心率、肌钙蛋白Ⅰ、N末端B型利钠肽、D二聚体、右心室与左心室内径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停用抗凝药病情复发。结论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中高危肺栓塞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 急性中高危肺栓塞 经皮负压血栓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G示踪前哨淋巴结在早期低危和中高危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芬 古丽比亚·艾则孜 +2 位作者 苑锦睿 温蒙科 沈谷群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示踪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低危和中高危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宫腔镜或诊断性刮宫病理证实为早期EC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行腹腔镜...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示踪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低危和中高危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宫腔镜或诊断性刮宫病理证实为早期EC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行腹腔镜下SLN活检(SLNB),然后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腹主动脉旁、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42)、中高危组(n=20),比较两组检出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NPV)及SLN分布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LN显影的因素。结果低危组和中高危组EC患者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0.3%和90.0%,灵敏度均为100%,NPV均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EC患者SLN显影分布:髂外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62.0%,髂内淋巴结和骶前淋巴结34.0%,髂总淋巴结2.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3%;中高危组EC患者SLN显影分布:髂外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63.3%,髂内淋巴结和骶前淋巴结33.3%,髂总淋巴结0%,腹主动脉旁3.3%;低危组与中高危组SLN显影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示踪SLN在早期低危和中高危EC中均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前哨淋巴结 低危 中高危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阿扎胞苷联合维奈托克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4
作者 陈喜填 李泳青 +3 位作者 江宏彬 罗耿聪 郑小玲 夏维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4期346-347,374,共3页
目的:探究国产阿扎胞苷联合维奈托克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高危MDS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用国产阿扎胞苷每日75 mg/m^(2),持续5~7 d,皮下注射,4周为1个周期;同时在第1天联合给予100 mg维奈... 目的:探究国产阿扎胞苷联合维奈托克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高危MDS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用国产阿扎胞苷每日75 mg/m^(2),持续5~7 d,皮下注射,4周为1个周期;同时在第1天联合给予100 mg维奈托克,口服,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增量,最大量不超过400 mg 1次/d,每周期服用时间不超过28 d。分析入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以及总体反应率(ORR)。结果:中高危MDS患者共30例,经2个周期国产阿扎胞苷联合维奈托克治疗后,15例(50%)CR,11例(36.7%)PR,ORR率为86.7%,4例(13.3%)转化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结论:国产阿扎胞苷联合维奈托克治疗中高危MDS患者可获得较高的治疗反应率,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类型均与2种药物的已知安全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高危 维奈托克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薛芬 袁培英 +4 位作者 杨道迪 马腾 张会 赵冰 刘哲 《护理学》 2024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中风”危险评分卡》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中风”危险评分卡》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2周,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健康信念模型量表及满意度调查量表,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脑卒中防治知识、健康信念及满意度得分。结果:患者脑卒中防治知识、健康理念水平及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防治知识和健康信念水平,增强了对维护自身健康的信心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体验式 健康教育 脑卒中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药物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颜宗海 吴燕明 +2 位作者 丁刚 李承君 孙光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5-78,84,共5页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58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患者采用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行去甲基化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2...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58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患者采用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行去甲基化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水平、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5.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As治疗对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化药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高危 阿扎胞苷 地西他滨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在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附视频)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海斌 魏勇 +5 位作者 孙圣杰 蒋思霖 刘威 沈露明 沈百欣 朱清毅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在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56例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在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56例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缘阳性率以及病理分级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用于治疗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危前列腺癌 单孔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恢复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吴笛扬 叶佩佩 +5 位作者 曹俊杰 裴仁治 陈冬 李双月 庄海慧 陆滢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以髓系干祖细胞分化阻滞及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成人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位发病年龄68岁[1]。老年AML患者化疗缓解率低(40%~50%),其中26%~36%患者1~2个月内死亡,中位生存仅4~6个...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以髓系干祖细胞分化阻滞及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成人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位发病年龄68岁[1]。老年AML患者化疗缓解率低(40%~50%),其中26%~36%患者1~2个月内死亡,中位生存仅4~6个月,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低于30%,5年OS低于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中高危 老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肺炎的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广瑜 孙宛君 +3 位作者 周倩倩 陈先梦 刘雪晗 胡晓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3987-3992,共6页
背景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 背景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2023年确诊为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根据诊断情况分为误诊组(曾误诊为肺炎离院回家)和对照组(门诊或急诊科首次就诊即正确诊断)。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患者101例,其中70例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依次为100.0%、83.3%、74.1%、71.4%、63.2%、66.7%、50.0%,χ^(2)_(趋势)=6.672,P=0.010)。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8.271,95%CI=4.373~76.339,P<0.001)、发热(OR=16.073,95%CI=3.510~73.786,P<0.001)、胸痛(OR=6.660,95%CI=1.571~28.233,P=0.010)和不伴有呼吸困难(OR=7.783,95%CI=2.049~30.249,P=0.003)是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经筛选得出,多变量联合模型=-6.624+0.095×年龄+2.510×发热+2.683×不伴有呼吸困难,联合模型预测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AUC为0.880(95%CI=0.802~0.959),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0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模型预测价值优于单因素指标如年龄(Z=2.771,P=0.006)、发热(Z=4.653,P<0.001)及不伴有呼吸困难(Z=4.014,P<0.001)。结论尽管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当老年肺栓塞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并且不伴有呼吸困难时,临床医生应注意肺梗死与肺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梗死 肺栓塞 中高危风险 误诊 肺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增强扫描静脉期联合直方图分析技术鉴别肿块型胃癌与中高危胃间质瘤的价值研究
10
作者 张龄尹 杨蕾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直方图分析技术联合CT增强扫描静脉期在鉴别肿块型胃癌与中高危胃间质瘤(GIST)的应用价值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肿块型胃癌患者及GIST患者各36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数据,再使用MaZda软件... 目的探讨直方图分析技术联合CT增强扫描静脉期在鉴别肿块型胃癌与中高危胃间质瘤(GIST)的应用价值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肿块型胃癌患者及GIST患者各36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数据,再使用MaZda软件勾选静脉期病变最大层面作为感兴趣区(ROI)进行直方图数据分析,将组间差异显著的影像及直方图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后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验证其诊断效能。结果肿块型胃癌组与GIST组比较,临床资料及CT特征中的性别、病变形态、病变位置、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动脉期强化幅值、动静脉期强化差值、强化方式、病变周围淋巴结、囊变钙化出血和直方图参数中的Mean、Variance、Kurtosis、50%百分位值、90%百分位值、99%百分位值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itic回归分析三种模型:临床模型中性别、平扫CT值、动脉期强化幅值、动静脉期强化差值是独立影响因素;静脉期直方图参数模型中Mean、Variance、Kurtosis、99%百分位值是独立影响因素;联合模型中性别、动静脉期强化差值、Kurtosis、99%百分位值是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临床模型AUC为0.897,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772、0.944;静脉期直方图参数模型AUC为0.89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33、0.894;联合模型AUC为0.95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972、0.806,模型效能高于前两种模型。结论直方图分析技术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在鉴别肿块型胃癌与GIST上效能较高,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型胃癌 中高危胃间质瘤 增强扫描 计算机体层成像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序贯治疗联合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PD-1/PD-L1、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莹 郭明珠 杨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序贯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PD-1/PD-L1、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 目的:分析早期序贯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PD-1/PD-L1、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序贯治疗联合ASCT方案干预和治疗。干预治疗半年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时检测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PD-1及PD-L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受试者血清中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B细胞相关抗体IgA、IgM和IgG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CD8^(+)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9、2.521、12.6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D-1及PD-L1蛋白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5、11.1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FN-γ、TNF-α蛋白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46、32.08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gA蛋白显著降低,IgM和IgG蛋白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13、50.959、27.694,P<0.05)。结论:联合早期序贯治疗联合ASCT对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控PD-1及PD-L1水平,改善T细胞和B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序贯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 PD-1/PD-L1 T细胞功能 B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用于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欢 《大医生》 2024年第1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处理方案不同分... 目的 探讨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处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和观察组(110例,给予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gAb、TS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应用碘131、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还能降低其复发、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31 左甲状腺素钠片 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邴启爱 孙琳琳 刘杰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121-124,共4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阳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3月至8月对青岛市城阳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析发生颈动...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阳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3月至8月对青岛市城阳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析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筛查出的891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有530例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59.5%,其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61例,占6.8%,斑块组469例,占5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饮食偏荤偏咸、果蔬摄入偏少、糖尿病、吸烟、既往脑卒中病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60岁(β=0.911,OR=2.486,95%CI:1.009~6.121),60~<70岁(β=1.239,OR=3.453,95%CI:1.417~8.414),70~<80岁(β=1.333,OR=3.794,95%CI:1.552~9.273),≥80岁(β=1.557,OR=4.742,95%CI:1.682~13.372);既往脑卒中病史(β=0.627,OR=1.872,95%CI:1.153~3.038);高血压(β=0.528,OR=1.695,95%CI:1.071~2.683);糖尿病(β=0.442,OR=1.556,95%CI:1.168~2.072)、吸烟(β=0.351,OR=1.421,95%CI:1.009~2.00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岛市城阳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多因素的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高危人群 颈动脉粥样硬化 检出率 危险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对在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
14
作者 李洋 黄素琼 +3 位作者 杨思进 王小红 叶运莉 周仲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62-166,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对在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80名脑卒中高危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90名。对...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对在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80名脑卒中高危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9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行为生活方式、血清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及脑血管功能评分(CVFS)。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率及对照组吸烟率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其余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HDL-C水平、CVF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对照组TC、LD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预组SBP、DBP、TC、TG、LDL-C、FBG、BMI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HDL-C水平、CVF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其余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可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其血压、血脂、血糖及脑功能水平,减少脑卒中暴露因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脑卒中高危人群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吡柔比星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
15
作者 程文宁 王振运 +4 位作者 郑建龙 吴金平 景琼 魏明权 刘燕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6期95-98,共4页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吡柔比星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月庆阳市人民医院108例接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吡柔比星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月庆阳市人民医院108例接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交替灌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膀胱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BLCA-1)]、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年与2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CYFRA21-1、IGF-1、VEGF、BLCA-1、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2.22%(χ^(2)=4.696,P=0.030);观察组治疗后1年与2年复发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吡柔比星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中高危 吉西他滨 吡柔比星 复发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对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苏梅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对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5例符合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1年,记录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按是否发生缺血性卒中将其分... 目的:观察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对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5例符合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1年,记录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按是否发生缺血性卒中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对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125例符合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86例,发生率为68.80%(86/125);发生组斑块厚度,斑块形态为不规则型或溃疡型占比,易损斑块占比,以及狭窄程度中重度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易损斑块、颈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均为符合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联合斑块稳定性对符合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34]高于二者单项预测(AUC=0.905、0.702)。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联合斑块稳定性对符合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高于二者单项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特征 颈动脉斑块 缺血性卒 中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17
作者 翟立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新泰人民医院(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高危MDS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 目的:探讨应用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新泰人民医院(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高危MDS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扎胞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中高危MDS患者治疗时应用阿扎胞苷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血常规指标,且安全可靠,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老年患者 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泉康养疗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流动力学及睡眠影响研究
18
作者 庹佳 姚晓喜 +6 位作者 张甄 吴积宝 黄凤珍 涂柳 郑小华 曾洁 易继平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温泉康养疗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流动力学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加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并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受试者34例,进行8周温泉水疗,对比水疗前后血脂... 目的 探讨温泉康养疗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流动力学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加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并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标准的受试者34例,进行8周温泉水疗,对比水疗前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血液黏滞度和经颅多普勒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温泉水疗后,受试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泉水疗可降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P<0.05),水疗前后血浆黏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水疗前相比,受试者水疗后基底动脉平均峰值流速增加(P<0.05)。水疗前后受试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值流速、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基底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疗后受试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降低(P<0.05)。结论 温泉疗法可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和血液黏滞度,提升基底动脉流速和改善睡眠,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水疗 脑卒中高危人群 血流动力学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
19
作者 陆双林 黄永东 +6 位作者 施海辉 张英 张剑 岳云雷 季敏捷 黄燕华 毛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的43例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肺动脉开通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 目的:观察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的43例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肺动脉开通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平均肺动脉压力及心功能变化等;记录治疗相关并发症,并对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4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胸痛、胸闷、咯血、晕厥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患者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平均肺动脉压力、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I、右室最大内径/左室最大内径值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出现穿刺点血肿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随访期间,1例因肺癌全身多发转移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因症状性肺栓塞复发再住院。结论: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高危肺栓塞 机械碎栓 接触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对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20
作者 钱洁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22-025,共4页
探究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术后予以三级防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 2022.1-2024.3时间阶段内,将46名病人提取出来,将将病人进行划分,对照组病人为其提供传统性护理,取观察组病人为其提供三级防护模式。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康... 探究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术后予以三级防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 2022.1-2024.3时间阶段内,将46名病人提取出来,将将病人进行划分,对照组病人为其提供传统性护理,取观察组病人为其提供三级防护模式。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康复各项指标较为优质,病人负面性情绪逐步消退,身心舒适度较高,负面问题出现概率低,P<0.05。结论 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术后,为病人予以三级防护模式,可以令病人术后尽早恢复,缩短病人在乣医院住院的时间。并在为病人实施管理之后,可改善病人出现的负面性心理,身体的舒适度逐渐提高,并且患者出现负面性问题的概率较低,保障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术后 三级防护护理模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