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红四方面军一部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以九军渡河与三十一军东返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亚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4-206,231,共4页
前不久有人发表署名文章称:四方面军一部(后称西路军)西渡黄河,"中央决无此命令";"明明是张国焘蓄谋过河,硬要说是‘中央军委指示’、‘中央军委命令’。中央何曾有过这个‘指示’,哪里有这个‘命令’,能拿出来吗?"... 前不久有人发表署名文章称:四方面军一部(后称西路军)西渡黄河,"中央决无此命令";"明明是张国焘蓄谋过河,硬要说是‘中央军委指示’、‘中央军委命令’。中央何曾有过这个‘指示’,哪里有这个‘命令’,能拿出来吗?"本文将以九军过河与三十一军东返为视角,阐述西路军遵循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路军 中革军委 西渡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关系探析
2
作者 何立波 《长白学刊》 200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早期的中央军委主要是组织、联络和执行机构 ,并不指挥红军作战 ,这与1931年11月25日成立的具有军事指挥权的中革军委有很大的不同。1931年6月后 ,中央军委已停止工作 ,取代中央军委工作的是中革军委 ,二者没有同时存在。1937年8月的洛... 早期的中央军委主要是组织、联络和执行机构 ,并不指挥红军作战 ,这与1931年11月25日成立的具有军事指挥权的中革军委有很大的不同。1931年6月后 ,中央军委已停止工作 ,取代中央军委工作的是中革军委 ,二者没有同时存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 ,正式成立了党的中央军委 ,而中革军委此后则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军委 中革军委 西北军委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苏区中央局 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革军委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
3
作者 刘淑珍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7,共2页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产物,由西北主力红军改编而成。本文展示的即是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和副总指挥彭德怀在山西武乡八路军总部所拍摄的照片,...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产物,由西北主力红军改编而成。本文展示的即是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和副总指挥彭德怀在山西武乡八路军总部所拍摄的照片,以及第八路军与第十八集团军臂章、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证章。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又回到那可歌可泣的抗日民族英雄奋勇杀敌的战争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路军总部 国民革命军 工农红军 改编 中革军委 命令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族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海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88-89,共2页
我拜读了雷渊深撰写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沿革》(载于《中共党史资料》第34辑,以下简称《沿革》)一文,很有收益。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使文章史料翔实、系统。但是文章认为1931年11月25日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 我拜读了雷渊深撰写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沿革》(载于《中共党史资料》第34辑,以下简称《沿革》)一文,很有收益。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使文章史料翔实、系统。但是文章认为1931年11月25日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或“中华军委”是“中央军委在组织上第一次不仅属于中共中央系统,同时纳入政权系统,既是中共中央的军事领导机构,又是全国苏维埃政权的军事部门。此时,中革军委已开始成为工农红军最高指挥机关,管理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的组织、教育和训练,并指挥工农红军的作战行动”。笔者对此提出异议。实际上,《沿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中央军委 周恩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 苏维埃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沿革 指挥机关 苏区中央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革军委的由来及其与中央军委的关系
5
作者 王承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关于中革军委、中央军委及其关系问题,学界已有相当的研究。笔者只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军最高指挥权的流变为视角,谈些个人浅见,以求教于方家。一、中革军委最早与苏区中央局同时诞生 中革军委,全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 关于中革军委、中央军委及其关系问题,学界已有相当的研究。笔者只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军最高指挥权的流变为视角,谈些个人浅见,以求教于方家。一、中革军委最早与苏区中央局同时诞生 中革军委,全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它是在中央苏区成立的直接指挥红军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中央军委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苏区中央局 关系问题 研究成果 指挥机构 中央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
6
作者 苏长聚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6-77,共2页
拜读了李海文《关于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载《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李文)一文,颇有收获。但总觉得李文仍然没有弄清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笔者根据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931年... 拜读了李海文《关于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载《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李文)一文,颇有收获。但总觉得李文仍然没有弄清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笔者根据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931年1月15日,在瑞金成立了中共苏区中央局,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等9人组成。同时组成了军委。因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未到职,暂由项英代理书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中央军委 周恩来 毛泽东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朱德 中共苏区中央局 中共党史研究 军事工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盛荣:首届中革军委委员的百岁人生
7
作者 宋凤英 《党史博采(下)》 2010年第7期10-14,共5页
在中共党史上,王盛荣曾经是一位显赫人物,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王盛荣与朱德、彭德怀、王稼祥、谭震林、叶剑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等十五位委员... 在中共党史上,王盛荣曾经是一位显赫人物,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王盛荣与朱德、彭德怀、王稼祥、谭震林、叶剑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等十五位委员组成了红色政权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在十五位中革军委委员中,王盛荣是最长寿的。2006年,百岁老人王盛荣在武汉去世。由于王盛荣经历坎坷,建国后过早地告别政治舞台,因而后来不为人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盛 武汉 林彪 董必武 湖北 中革军委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革军委关于野战军速渡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8
《云岭先锋》 2023年第8期54-54,共1页
1935年,中央红军通过四渡赤水出奇兵再人云南,将围追堵截我军的敌人甩在身后,为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条件。4月29日,中革军委在昆明市寻甸县鲁口哨发布《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拉开了巧渡金沙江的序幕。
关键词 中革军委 四渡赤水 中央红军 金沙江 寻甸县 苏区 围追堵截 口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时中革军委如何坚持军委主席负责制
9
作者 李戈瑞 《湘潮》 2017年第6期9-13,共5页
中革军委设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于苏维埃政权机构,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征时期,中革军委作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部,在外部环境复杂、斗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其地位与职能几经调整,大体经历了一个由弱化到... 中革军委设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于苏维埃政权机构,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征时期,中革军委作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部,在外部环境复杂、斗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其地位与职能几经调整,大体经历了一个由弱化到不断加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长征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 负责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政权机构 党的领导 武装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革军委与中央军委的关系
10
作者 张恒 《党史博采(上)》 1997年第8期31-32,共2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行政性质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以示与党的“中央军委”的区别。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革军委的性质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变化。它与党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关系如何,还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行政性质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以示与党的“中央军委”的区别。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革军委的性质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变化。它与党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关系如何,还应分阶段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中央军委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苏区中央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毛泽东 革命形势 中央苏区 军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革军委的由来与演变
11
作者 王健英 《党史文苑》 1995年第4期4-9,共6页
翻阅党的历史文献可以清楚区别,“中央军委”指的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革军委”指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又简称“苏维埃军委”。前者属于党的组织系统,后者屑于政府组织系统;两者虽有区别,但却又有紧密的联系。... 翻阅党的历史文献可以清楚区别,“中央军委”指的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革军委”指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又简称“苏维埃军委”。前者属于党的组织系统,后者屑于政府组织系统;两者虽有区别,但却又有紧密的联系。中革军委(苏维埃军委)究竟何时决定并设立的?长期以来中共党史与军史著述(包括笔者)均称是1931年1月。近期笔者经查阅核对有关文献与史料,深入研究考证,理清了其来龙去脉与组织情况。 一、设立地方苏维埃军委直至中革军委的缘由 党中央在成立了中共中央军委的情况下,又决定成立中革军委,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个曲折过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1932年 政治委员 中央军委 红一方面军 红军 苏区中央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中革军委创办最早的军报《红星》报
12
作者 张颖 《福建党史月刊》 2010年第4期45-46,共2页
中革军委创办发行的最早军报是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发行的《红星》报。《红星》报出版发行期间,充分发挥军报服务于红军建设的作用,对红军的重要军事作战、思想政治建设、部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政... 中革军委创办发行的最早军报是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发行的《红星》报。《红星》报出版发行期间,充分发挥军报服务于红军建设的作用,对红军的重要军事作战、思想政治建设、部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政治指导、舆论引导、宣传报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红星》报 邓小平
原文传递
中革军委为抢渡大渡河给各军团纵队首长的训令(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日) 被引量:1
13
《党的文献》 CSSCI 1990年第4期78-78,共1页
甲、我野战军渡过金沙江,取得了北进消灭敌人的有利条件,使党中央赤化川西北建立新苏区根据地的决定有实现可能。因此,消灭敌人,渡过大渡河。进入到川西北地区,遂成为目前战略上的实际要求。但由于我军渡过金沙的胜利及经会理北上... 甲、我野战军渡过金沙江,取得了北进消灭敌人的有利条件,使党中央赤化川西北建立新苏区根据地的决定有实现可能。因此,消灭敌人,渡过大渡河。进入到川西北地区,遂成为目前战略上的实际要求。但由于我军渡过金沙的胜利及经会理北上,敌人已预知和预防我军北渡大渡河进入川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中革军委 川西北地区 首长 军团 金沙江 野战军 敌人
原文传递
中革军委关于成立中央军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14
《党的文献》 CSSCI 1989年第4期59-60,共2页
项: (甲)敌情另电告。 (乙)我野战军主力本二十二日晚可前进至信丰东南地区,并逼近信丰河边,有消灭粤敌第一二师之一部之任务。五军团并掩护军委二纵队随主力后向固陂、大桥头地域前进,野战司令部今二十二日抵白室,并准备渡... 项: (甲)敌情另电告。 (乙)我野战军主力本二十二日晚可前进至信丰东南地区,并逼近信丰河边,有消灭粤敌第一二师之一部之任务。五军团并掩护军委二纵队随主力后向固陂、大桥头地域前进,野战司令部今二十二日抵白室,并准备渡河战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 群众 军区 中央 东南地区 野战军 司令部
原文传递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革军委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以最大决心推动全中国共同抗日
15
作者 毛胜 《瞭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13-14,共2页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三省后,不仅没有停止侵略的脚步,而且很快就将矛头指向华北。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抗日的旗帜,为发动全民族团结抗战而积极努力。
关键词 中国工农红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北上抗日 中央政府 中革军委 “九一八”事变 宣言 日本帝国主义
原文传递
中革军委无线电学校在长汀诞生
16
作者 钟彬彬 《福建党史月刊》 2019年第2期29-30,共2页
我军无线电通信部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屡立奇功。追根溯源,我军的无线电事业起步于中央苏区时期,福建长汀则是我军无线电正规化教育的摇篮和祖地老家。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始于1931年。在此之前,红军的通信、联络靠步兵或骑兵传递... 我军无线电通信部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屡立奇功。追根溯源,我军的无线电事业起步于中央苏区时期,福建长汀则是我军无线电正规化教育的摇篮和祖地老家。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始于1931年。在此之前,红军的通信、联络靠步兵或骑兵传递。1930年6月,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正式整编为红一军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无线电通信 红一方面军 无线电
原文传递
长征路上的“灯笼”——红军的军事情报部门中革军委二局
17
作者 王源源 《文史春秋》 2016年第9期11-14,共4页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大批兵力,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到达...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大批兵力,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说:“(中革军委)二局是‘走夜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红军 中革军委 长征 情报部门 灯笼 “左”倾冒险主义 第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围剿”
原文传递
洛川会议决定的中央军委委员“张”究竟是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健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7-87,共1页
洛川会议决定的中央军委委员中究竟是张闻天还是张洁,近期出版的党史军史著作仍存在异议,其说不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称是“张闻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称是“张浩”,但同时注明“一说张闻天,一说张国焘”。多数党史... 洛川会议决定的中央军委委员中究竟是张闻天还是张洁,近期出版的党史军史著作仍存在异议,其说不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称是“张闻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称是“张浩”,但同时注明“一说张闻天,一说张国焘”。多数党史军史著作称是“张浩”。笔者经深入考证研究,认为是“张浩”,既非张闻天,更不是张国焘。 1.张国焘之说缺乏根据: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中央军委 张国焘 会议决定 红四方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洛川会议 中革军委 张浩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途中是否有“中央军委”?
19
作者 何立波 宋凤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6-149,共4页
传统观点认为 ,长征路上中央有中央军委 ,也有中革军委。笔者对此持异议。实际上 ,1 931年 6月后 ,中央军委已停止工作 ,取代中央军委工作的是中革军委 ,二者没有同时存在。 1 935年 1 1月 3日成立的西北军委 ,执行了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传统观点认为 ,长征路上中央有中央军委 ,也有中革军委。笔者对此持异议。实际上 ,1 931年 6月后 ,中央军委已停止工作 ,取代中央军委工作的是中革军委 ,二者没有同时存在。 1 935年 1 1月 3日成立的西北军委 ,执行了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职能 ,与中革军委并存一段时期。 1 936年 1 2月 7日西北军委和中革军委合一 ,成立了扩大的中革军委。 1 937年 8月的洛川会议上 ,正式成立了党的中央军委 ,而中革军委此后则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长征 军事领导机构 中革军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合肥会议实现自我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红军长征出发前有备无备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建农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6-24,共9页
长征,是中国南方的各路红军历时两年辗转向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次战略大迁徙。参加长征的有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总人数高达20万(沿途扩红数不计),四支部队的总行程达6.5万余里,途经约2亿人口... 长征,是中国南方的各路红军历时两年辗转向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次战略大迁徙。参加长征的有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总人数高达20万(沿途扩红数不计),四支部队的总行程达6.5万余里,途经约2亿人口的大半个中国;长征是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直接率领下进行的,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也随之迁徙,这是一个“国家”的迁徙。这场巨大的社会变动,不仅给苏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苏区人民带来极大的震撼,而且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红军长征出发史,是研究这场社会巨变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革军委 中华苏维埃 红二十五军 红二方面军 红军长征 红六军团 红四方面军 社会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