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西音乐比较方法研究”读书会综述 |
宋瑾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8
|
|
2
|
在中西比较中建构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论体系——管建华《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读后 |
张巨斌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1 |
14
|
|
3
|
“乐感”与“爱感”辩析──关于中西方音乐文化比较的思考 |
付建兴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4 |
4
|
|
4
|
音乐的“现代性”转型——“现代性”在20世纪前期中西音乐文化中的体现及其反思 |
杨燕迪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3
|
|
5
|
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 |
周玄柔
|
《北方音乐》
|
2017 |
0 |
|
6
|
中西音乐形式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
刘承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5
|
|
7
|
穿越文化的散板——自由节奏乐段在中西音乐中的结构特征与艺术功能 |
周全
白雪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3 |
2
|
|
8
|
浅谈中西方音乐商品化初期的流动音乐消费场所 |
王颖
|
《北方音乐》
|
2020 |
0 |
|
9
|
试论香港专业音乐教育的定位 |
刘靖之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0
|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多声部民歌及其未来走向 |
王梅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1
|
为中国音乐一辩的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从兰茨贝格的《中国音乐之外论》说起 |
冯喜超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2
|
“反扮”的异化——“阉人歌手”与“男旦”之比较 |
孙婕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交点浅谈:音乐比较与文化出路 |
宋瑾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4
|
阿多诺与《中国音乐》——背景、内容及观点 |
彭蓓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对中国大陆音乐学术界的影响 |
杨民康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6
|
“乐典,舍此不足以言音乐”──曾志忞的“新音乐”思想 |
江江
|
《人民音乐》
CSSCI
|
199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