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2005—2011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情况看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状况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娌 王学美 +1 位作者 谢囡 龚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9-431,共3页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中西医结合科技奖)是2004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国科奖字[2004]8号)设立的中西医结合学界的科学技术奖。该奖项授予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中西医结合科技奖)是2004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国科奖字[2004]8号)设立的中西医结合学界的科学技术奖。该奖项授予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分为一、二、三等奖,奖励周期为每年1次。获得中西医结合科技奖的项目具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的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西医结合学科 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研究和开发 科技奖 办公室 三等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疾病相关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瑞 朱明军 +2 位作者 王新陆 赵齐飞 王建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对2000年—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疾病相关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分析,为研究者今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及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库、科学网、丁香通等网站获取国... 目的:对2000年—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疾病相关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分析,为研究者今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及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库、科学网、丁香通等网站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记录资助项目的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负责人、资助金额、依托单位、研究热点和指标等,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资助心血管疾病相关项目共391项,总资助金额15866万元;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河南等5个省市立项数目、资助金额均排名靠前;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主要资助类别,专项基金的资助力度最小;资助代码方面,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学科分类资助比例最大;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是排在前5位的研究疾病方向;资助项目的研究热点和指标以机制研究、通路研究为主。结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对心血管疾病相关项目的资助力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同时存在资助地域、单位不均衡、资助学科分类有显著差异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西医结合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学术使命
3
作者 陆付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0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学术 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工作 日常工作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学科进展综述
4
作者 陈海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9期34-35,共2页
中西医结合应当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类方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须注意做到有机地结合。比如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在治疗艾滋病、非典、乙肝等疾病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可重点开发、多做研究,应从疗效性... 中西医结合应当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类方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须注意做到有机地结合。比如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在治疗艾滋病、非典、乙肝等疾病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可重点开发、多做研究,应从疗效性、安全性及价效关系等方面来提供依据,让医学界及时了解、加深理解、自然而然地接受其优越性,使得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进展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方法 优势互补 价效关系 抗病毒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领域资助项目情况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郭淑贞 陈联誉 +1 位作者 韩立炜 张凤珠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对2013—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领域的面上、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领域资助项目的数量、经费、资助... 本文对2013—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领域的面上、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领域资助项目的数量、经费、资助类别与该学科整体资助情况基本一致,在该领域获得3项以上资助的依托单位多为中医药专门研究机构。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特点包括:从临床需求出发,紧扣心血管领域研究前沿;复方是药物干预手段的主体,成分组合研究不断增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但理论创新相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心血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原文传递
2008—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资助现状及产出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俗非 王邈 +3 位作者 刘雨 汪云帆 樊官伟 高秀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585-1590,共6页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8至2018年中西医结合学科资助及产出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学科资助项目数合计为2374项,其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类别资助项目数量最多;项目资助的依托单位共217家,其中获得资助项目数超过20项的...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8至2018年中西医结合学科资助及产出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学科资助项目数合计为2374项,其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类别资助项目数量最多;项目资助的依托单位共217家,其中获得资助项目数超过20项的依托单位有34家,共获得资助1725项;中西医结合学科资助项目主题词类型主要为疾病系统、研究方法、干预手段、作用靶点;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论文9000余篇,以临床研究为主,冠心病、消化性溃疡、代谢病、糖尿病则是研究关注的主要疾病。基于资助及产出情况,结合战略研讨会专家意见,提出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领域的建议,包括针对关键共性科学问题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整合研究、循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等新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研究、中西药联合使用“增效减毒、解毒存效”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基于人体微生态(肠道菌群)的中西医药防治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针灸镇痛研究、中西医结合诊疗设备研究,并建议加强退行性疾病、生殖医学、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基础研究资助力度,对学科相对薄弱的领域提前布局和倾斜,以促进学科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西医结合学科 基金资助项目
原文传递
2013—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淑贞 陈联誉 +1 位作者 韩立炜 张凤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0-1133,共4页
笔者对2013—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资助项目在项目类别、申请代码、依托单位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资助项目的疾病领域、所用药物等干预手段、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等情况,并对存在... 笔者对2013—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资助项目在项目类别、申请代码、依托单位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资助项目的疾病领域、所用药物等干预手段、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等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西医结合学科 项目资助
原文传递
以学科评估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参评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慧辉 王娟 +1 位作者 单娇 王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2-365,共4页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有着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自从1981年我国设立学位制度以来,中西医结合在医学门类中作为一级学科,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有着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自从1981年我国设立学位制度以来,中西医结合在医学门类中作为一级学科,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等并列[1]。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了第三轮学科评估工作,评估按照“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思路,强调质量,淡化规模,建立了新的评估指标和体系。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共有27个学位授予单位自愿申请参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学科评估工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育部 可持续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学位制度 学术体系
原文传递
福建省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弼沧 吴秋英 +2 位作者 郭伦聪 陈文鑫 郑本端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第1期41-43,46,共4页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是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分学科之一。近三十年来该学科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技术、中药动物和临床试验以及中医护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成为...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是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分学科之一。近三十年来该学科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技术、中药动物和临床试验以及中医护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现试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肾脏病学 泉州地区 福建省 名老中医药专家 临床诊疗技术 学术思想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慧慧 贾连群 +3 位作者 冷雪 杜莹 刘羽茜 杨关林 《医学教育管理》 2021年第4期377-382,共6页
学科和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搞好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做好中西医结合团队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 学科和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搞好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做好中西医结合团队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定位,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引入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发展之中,示范性构建“中西医结合学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以“学科—专业”一体化为依托,以教师培训、教学组织、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及教学评价为“五翼”,中西医结合学科全体教师为主体的多维度教师培育体系,有效提升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专业”一体化 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的构建——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尔正 周任材 《情报探索》 2014年第5期64-66,共3页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建设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为例,提出学科特色库的内容建设、平台构建与运转行3个方面的思路。
关键词 数据资源 特色数据库 学科数据库 中西医结合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服务社会 创新成长”为目标的中西医结合学科毕业后教育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李宁 夏庆 毛兵 《中医教育》 2010年第1期66-68,71,共4页
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16年的毕业后教育经验,提出转变既往的"精品、精英、精致"教育目标为"服务社会、创新成长"的培养目标,并针对目标对我们开展的一些毕业后教育改革,如分层教学方法,学生有效成果... 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16年的毕业后教育经验,提出转变既往的"精品、精英、精致"教育目标为"服务社会、创新成长"的培养目标,并针对目标对我们开展的一些毕业后教育改革,如分层教学方法,学生有效成果评估,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技巧及评估成果等作纵览性叙述,并提出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认可的、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学科毕业后教育培养制度,提高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中西医结合学科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目标 中西医结合学科 毕业后教育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血液科MDT+xBL教学模式初探
13
作者 成思潼 郎海燕 +6 位作者 孙硕 程聿昕 陈玥灿 任如画 黄晓华 马薇 李潇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2期191-193,172,共4页
临床教学是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临床思维和接诊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科是新兴的临床学科,有独特的学科特点,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在该领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亟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 临床教学是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临床思维和接诊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科是新兴的临床学科,有独特的学科特点,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在该领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亟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模式、基于应用的教学方式(x-based learning,xBL)符合医学教学实际需求,在临床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尝试将MDT教学模式与xBL教学法结合,创造性地应用于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科临床教学,符合本学科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xBL 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钰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是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总结,就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明确...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是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总结,就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明确界定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加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宏观思路与方法研究,加强学术创新,建立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 文献整理研究 学术创新 教学改革 建设学科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出版
15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受中国科协委托,王振瑞、李经纬、陈可冀主编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于2010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中国科协 出版 科学技术 陈可冀
原文传递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报告
16
作者 柯晓 吴和木 +2 位作者 王大任 张海鸥 任彦 《海峡科学》 2010年第1期98-103,共6页
该文回顾了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展望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 现状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玉波 卢传坚 舒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人才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一体化 中西医结合学科 中西医结合教育 能力 养体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学科
18
作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994-994,共1页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经过49年的发展与建设,目前已成为一个研究内容广泛并独具特色的学科,在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重点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简介
19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带头人 中西医结合临床 省重点学科 中西医结合人才 中西医结合学科 学位授权点 刘国安 名中医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学科简介
20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科汇聚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名老专家,在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学科 甘肃中医学院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