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给药系统促渗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何金英 张永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3-1049,共7页
经皮给药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后的胃肠道消化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注射给药引起的疼痛,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经皮给药吸收效率低的问题阻碍了经皮药物的广泛应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近年来纳米载体促渗... 经皮给药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后的胃肠道消化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注射给药引起的疼痛,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经皮给药吸收效率低的问题阻碍了经皮药物的广泛应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近年来纳米载体促渗、中药挥发油促渗、物理促渗新方法新技术,为提高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策略。重点从这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经皮给药的制剂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纳米载体 中药挥发油促渗 物理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给药系统中促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锐 张贝贝 +1 位作者 杨婧 卓雪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55-2858,共4页
随着药物制剂研究的不断发展,安全可控的经皮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口服和皮肤注射途径给药相比,经皮给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给药非常具有吸引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文章从现阶段经皮给药系统中纳米载体... 随着药物制剂研究的不断发展,安全可控的经皮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口服和皮肤注射途径给药相比,经皮给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给药非常具有吸引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文章从现阶段经皮给药系统中纳米载体促渗、中药挥发油促渗、物理方法促渗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经皮给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经皮给药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系统 纳米载体 中药挥发油促渗 物理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制剂新技术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穴位给药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狄鑫 高远 +3 位作者 吴代敏 吴英倩 徐剑 张永萍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584-6592,共9页
传统的穴位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多以散剂、膏剂、糊剂为给药剂型,但以上剂型存在明显弊端,如透皮吸收量少、皮肤刺激强、易脱离等缺点,创新一种高渗透、低毒、低刺激、给药方便的中药穴位疗法具有重要意... 传统的穴位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多以散剂、膏剂、糊剂为给药剂型,但以上剂型存在明显弊端,如透皮吸收量少、皮肤刺激强、易脱离等缺点,创新一种高渗透、低毒、低刺激、给药方便的中药穴位疗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药现代制剂新技术的发展,将微乳、微粒、水凝胶、脂质体等现代剂型与穴位给药相结合,衍生的治疗方法有穴位贴敷给药、穴位注射给药、微针、纳米多孔针灸针等。中药制剂新技术与穴位给药相结合,起到药物高渗透、高滞留、形成药物“穴位贮库”优势,药物蓄积于穴位持续放大穴位效应的作用,以达到药物治疗与穴位治疗1+1>2的叠加效果。因此该文基于中药制剂新技术与穴位给药相结合治疗RA的相关研究、制剂改良作综述,为中药穴位治疗与现代制剂新技术的结合提供发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纳米载体 中药挥发油促渗 中药制剂 新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