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用中药周期疗法改善IUI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姚瑶 樊艺 +1 位作者 夏敏 王彩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加用中药周期疗法改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诱导排卵联合IUI的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分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诱导排卵组(治疗组)20例,单纯诱导排卵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观察加用中药周期疗法改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诱导排卵联合IUI的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分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诱导排卵组(治疗组)20例,单纯诱导排卵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排卵率相当(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45%,对照组为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中,使用中药周期疗法能使子宫内膜增厚,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 宫腔内人工授精术 妊娠结局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联合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Meta分析
2
作者 李慧敏 毛东伟 +2 位作者 胡桂华 王昊晔 聂可怡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2期181-18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周期疗法联合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周期疗法联合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纳入中药周期疗法治疗PCOS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收集。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涉及患者1171例,其中治疗组594例,对照组5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妊娠率[RR=1.80,95%CI(1.58,2.04),P<0.00001]、排卵率[RR=1.10,95%CI(1.06,1.14),P<0.00001]和总有效率[RR=1.25,95%CI=(1.15,1.37),P<0.00001]升高,子宫内膜厚度增厚[MD=1.12,95%CI(0.94,1.29),P<0.00001],雄激素[MD=-0.39,95%CI(-0.52,-0.26),P<0.00001]、促黄体生成激素[MD=-1.49,95%CI(-1.93,-1.05),P<0.00001]水平及卵巢过度刺激征发生率[RR=0.25,95%CI(0.08,0.79),P=0.02]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6,95%CI(0.19,0.67),P=0.001]降低。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促排卵方案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优于单纯促排卵方案治疗,能够促进生育,调节性激素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中药周期疗法 促排卵方案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张文红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思路探析
3
作者 邓亚 王若彤 张文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5期42-45,共4页
复发性流产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复杂。中医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张文红教授重视患者月经周期内阴阳气血的变化,应用中药周期疗法,按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分别予以滋肾促卵泡方、活血促排卵方、温阳促黄体... 复发性流产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复杂。中医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张文红教授重视患者月经周期内阴阳气血的变化,应用中药周期疗法,按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分别予以滋肾促卵泡方、活血促排卵方、温阳促黄体方、活血调经方加减,以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的平衡,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疗效可观。该文介绍张文红教授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诊疗经验,并选1则验案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滑胎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中药周期疗法 张文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修复术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憩室经期延长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曾克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71-0174,共4页
探讨宫腔镜修复手术和中药周期疗法结合应用于子宫憩室经期延长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2月到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憩室经期延长患者为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 探讨宫腔镜修复手术和中药周期疗法结合应用于子宫憩室经期延长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2月到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憩室经期延长患者为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周期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憩室大小、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憩室深度与长度均无明显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憩室深度、长度以及治疗后3月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宫腔镜修复术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憩室经期延长的效果显著,整体疗效突出,可以调节憩室大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憩室经期延长 宫腔镜修复术 中药周期疗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慧珍 张彦丽 +1 位作者 魏小萌 杜耀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82例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中药周期疗法,对照组用黄体酮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内分泌指标、基础体温变化...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82例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中药周期疗法,对照组用黄体酮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内分泌指标、基础体温变化,对比2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 肾虚 黄体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志云 高修安 +2 位作者 马文敏 韦德湛 刘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2例行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对...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2例行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休息3个月,再行IVF-ET常规方案。观察HCG日及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结果: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因超促排卵引起的抗雌激素作用的内膜厚度,有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春梅 陈秀廉 朱巧玲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周期治疗加克罗米酚组28例,克罗米酚组14例。予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及排卵后7-8天进行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形态类型。结...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周期治疗加克罗米酚组28例,克罗米酚组14例。予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及排卵后7-8天进行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形态类型。结果中药周期疗法加克罗米酚组与克罗米酚组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因克罗米芬引起的抗雌激素作用的内膜厚度及类型,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 克罗米芬 促排卵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周期疗法对IVF-ET失败患者不良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志云 罗国群 高修安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刺和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应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不良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IVF-ET失败2次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 目的:研究针刺和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应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不良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IVF-ET失败2次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自然等待3个月后继续常规IVF-ET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月后再行常规IVF-E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率、胚胎种植率、A型子宫内膜比例和子宫内膜血流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A型子宫内膜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周期疗法能显著改善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患者再次IVF-ET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药周期疗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容受性 胚胎种植率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对反复IVF-ET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邓芳 高修安 +1 位作者 许丽绵 刘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对反复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节机制。【方法】将70例反复IVF-ET失败,拟再次行IVF-ET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拟再次移植...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对反复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节机制。【方法】将70例反复IVF-ET失败,拟再次行IVF-ET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拟再次移植前,治疗组于经期第7天开始给予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E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周期后的着床窗口期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形态、卵巢和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1)治疗组有1例于第3个月经周期因妊娠退出试验,实际完成相关指标检测34例;对照组无退出病例,实际完成相关指标检测35例。(2)治疗后,2组患者的E2水平和对照组的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的P水平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P<0.05),且治疗组的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的A型内膜所占比例为67.65%(2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着床窗口期卵巢和子宫内膜R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卵巢和子宫内膜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VEGF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患者的种植率和妊娠率分别为39.68%(25/63)和62.50%(20/32),对照组分别为22.06%(15/68)和34.38%(11/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种植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可提高反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种植率和妊娠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中药周期疗法 反复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失败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中药周期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孟庆芳 付媛 曹保利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周期疗法对卵巢功能低下性患者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观察100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卵巢激素水平和卵泡发育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5%,FSH(促卵泡生成素)水平、FSH/LH(促黄体生... 目的:分析中药周期疗法对卵巢功能低下性患者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观察100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卵巢激素水平和卵泡发育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5%,FSH(促卵泡生成素)水平、FSH/LH(促黄体生成素)比值均降低,E2(雌激素)水平提高。超声检测:总有效率96.7%。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中药周期疗法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对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志云 高修安 +2 位作者 马文敏 韦德湛 刘莹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休息3月,均再行IVF-ET常规方案胚胎移植。观察前后2个周期HCG注...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休息3月,均再行IVF-ET常规方案胚胎移植。观察前后2个周期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动脉血流、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血流指数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治疗组为39.3%,对照组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中药周期疗法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志云 高修安 +2 位作者 马文敏 韦德湛 刘莹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将IVF-ET失败子宫内膜形态为C型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再行IVF-ET常规方案,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将IVF-ET失败子宫内膜形态为C型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再行IVF-ET常规方案,对照组休息3个月,再行IVF-ET常规方案。观察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形态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形态及临床妊娠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有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形态的作用,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丽霞 陈浩波 +1 位作者 胡慧娟 王美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因各种因素导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出现闭经、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40IU/L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起泌尿生殖道萎缩、低骨量及骨质...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因各种因素导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出现闭经、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40IU/L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起泌尿生殖道萎缩、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等[1],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卵巢早衰有逐年增长并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不良的心理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状态等有关。卵巢早衰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为主,包括单纯雌激素治疗、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阴道局部雌激素用药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中药周期疗法 中医情志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丽霞 何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量减少,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的缺乏造成不孕。据报道约10%的不孕妇女罹患卵巢储备功能降低。随着社会经...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量减少,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的缺乏造成不孕。据报道约10%的不孕妇女罹患卵巢储备功能降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的改变,DOR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从而影响DOR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肾虚型 卵巢储备功能 中药周期疗法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艳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在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时期给予不同方药治疗。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25例(54.35%),好转17例(36.96%),无效4例(8.70%),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在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时期给予不同方药治疗。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25例(54.35%),好转17例(36.96%),无效4例(8.70%),总有效率为91.30%。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月经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中药周期疗法 肾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仁艳 景博琼 +1 位作者 周文涛 宋占营 《四川中医》 2012年第1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在经后期、经前期、行经期三个时期给予不同方药治疗。结果:73例患者中治愈30例(41.09%),显效26例(35.62%),有效11例(15.07%),无效4例(8.22%),总有...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在经后期、经前期、行经期三个时期给予不同方药治疗。结果:73例患者中治愈30例(41.09%),显效26例(35.62%),有效11例(15.07%),无效4例(8.22%),总有效率为91.79%。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药周期疗法
原文传递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晓静 腰向颖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16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给予中药汤剂周期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性激素六项指标有改善,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药汤剂周期疗法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患者容易接受,值得...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给予中药汤剂周期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性激素六项指标有改善,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药汤剂周期疗法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 卵巢早衰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宫润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静滴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比较两组血清IL-2、TNF-α水平及...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静滴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比较两组血清IL-2、TNF-α水平及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及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67%,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60%;治疗前观察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3.12±0.37)ng/m L、(4.27±0.14)ng/m L、(33.28±5.36)g/L,治疗后观察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5.84±1.47)ng/m L、(1.23±0.18)ng/m L、(5.48±3.29)g/L;治疗前对照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3.24±0.38)ng/m L、(4.09±0.32)ng/m L、(32.74±5.08)g/L;治疗后对照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4.28±0.89)ng/m L、(2.35±0.42)ng/m L、(11.25±4.67)g/L;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及TNF-α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更低,IL-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15.6±1.4)、(5.1±0.3)、(2.4±0.8)、(4.9±0.5)、(5.5±1.6),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9.4±1.4)、(3.5±0.4)、(1.0±0.3)、(2.3±0.3)、(2.3±0.6);治疗前对照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15.73±2.1)、(5.0±0.6)、(2.1±1.0)、(4.8±0.6)、(5.4±0.7),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10.6±2.9)、(3.7±0.6)、(1.4±0.5)、(2.9±0.4)、(3.4±0.8);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均较前下降,且在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周期疗法可以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 盆腔炎 血液流变学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体会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少丽 朱颖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2期2169-2170,共2页
中医治疗月经病从整体上调节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中药周期疗法是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参考西医月经分期(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思想,分期治疗,但又不乏整体观念,是一个序贯而连续... 中医治疗月经病从整体上调节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中药周期疗法是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参考西医月经分期(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思想,分期治疗,但又不乏整体观念,是一个序贯而连续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时期,施以不同的方药,达到气血阴阳的动态平衡,同时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对于不同的月经病急性期则治其标,平稳后则可用上述的周期疗法调理,能较好的恢复正常月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病 中药周期疗法 血府逐瘀汤 四物汤 逍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联合HCG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柳丽 陈卫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0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联合HCG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激素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周期疗法联合HCG治疗。结果:治疗组优势卵泡大小与对照组比...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联合HCG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激素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周期疗法联合HCG治疗。结果:治疗组优势卵泡大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受孕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HCG治疗肾虚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减少西药的用量,保证胚胎的质量,加快并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 中药周期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