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8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与中苏关系正常化
1
作者 李源正 《党史博采》 2024年第12期10-12,共3页
邓小平对中苏关系十分熟悉。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留学,这段生活经历使他能够近距离观察苏联的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既亲身经历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感受到苏联援助中国建设... 邓小平对中苏关系十分熟悉。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留学,这段生活经历使他能够近距离观察苏联的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既亲身经历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感受到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工程”,热心助推中国工业化的流金岁月,也感受到苏联领导人背信弃义,撕毁合作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流金岁月 党和国家领导人 苏联援助 苏联领导人 蜜月期 中山大学 革命战争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研究中苏关系的开篇——读《中苏关系始末》
2
作者 张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书评 中苏关系始末》 系统研究 中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3
作者 尤洪波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由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学界对于中苏关系恶化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文章却没有见到。层次分析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苏关系、揭示其演... 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由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学界对于中苏关系恶化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文章却没有见到。层次分析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苏关系、揭示其演变因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良好的分析工具。在层次分析的视角下,国际系统、国家、决策者个人三个层次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骆晓会《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1917—1949)》评介
4
作者 阳信生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88-90,共3页
中苏(俄)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中苏(俄)关系的过去、现在、未来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两国分分合合,恩怨不断,关系忽冷忽热,纷繁复杂,迷雾重重,让人们倍感困惑.而且,史学界对中苏关系史的研究相对... 中苏(俄)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中苏(俄)关系的过去、现在、未来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两国分分合合,恩怨不断,关系忽冷忽热,纷繁复杂,迷雾重重,让人们倍感困惑.而且,史学界对中苏关系史的研究相对薄弱,大多是学术性较弱的通俗性读物,真正有份量的学术著作并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骆晓会 《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1917-1949)》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骆晓会著《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1917—1949)》
5
作者 唐森树 《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外交关系 异质文化 中苏关系 史论 骆晓会 《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1917-19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中苏关系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角度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丹慧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63,共9页
关键词 中苏关系 毛泽东 斯大林 苏联顾问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新材料 关系研究 中国共产 赫鲁晓夫 边界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利益冲突与中苏关系的破裂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其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0-26,共7页
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中苏两国的国家利益由一般的差别和予盾发展到严重冲突的过程,并分折这一冲突对双方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利益冲突 中苏关系 中国 苏联 国际关系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廷黻关于苏联概况、外交政策及中苏关系问题致外交部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任骏 孙必有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5-31,50,共8页
1936年下半年至1938年春。蒋廷黻出任国民党驻苏大使,此文即为蒋氏在西安事变后,送呈外交部的一份报告。其中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当时蒋氏对国际形势及中苏关系的看法,显然地,其中某些看法出于偏见或臆断,但这对于我们了解南京政府上层人... 1936年下半年至1938年春。蒋廷黻出任国民党驻苏大使,此文即为蒋氏在西安事变后,送呈外交部的一份报告。其中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当时蒋氏对国际形势及中苏关系的看法,显然地,其中某些看法出于偏见或臆断,但这对于我们了解南京政府上层人士对苏联将在其后爆发的中日战争中采取何种态度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西安事变 蒋廷黻 第三国际 苏俄 人民阵线 中苏关系 外交部 共产主义者 世界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战略、理论与利益背景 被引量:10
9
作者 曲星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0年第1期15-24,共10页
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以后 ,苏联面临的战略任务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发生了差异 ,原来被共同战略利益掩盖的双边关系和民族利益中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由于各自战略需求及斗争策略的不同 ,双方对国际共运的若干理论问题也就产生... 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以后 ,苏联面临的战略任务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发生了差异 ,原来被共同战略利益掩盖的双边关系和民族利益中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由于各自战略需求及斗争策略的不同 ,双方对国际共运的若干理论问题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双方按各自的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加以解释并进行论战 ,实际上分歧不可能在论战中得到弥合 ,反而越来越大 ,两党关系的意识形态基础被动摇。两个执政党之间关系的恶化 ,不可避免地对国家关系产生了消极的 ,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中苏从盟友演变为潜在敌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国际共运 1950-1969年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关系史研究与俄国档案利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志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145,共15页
冷战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的两次转折都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影响,而探讨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中苏双方的档案文献。俄国档案开放虽然呈收缩趋向,但已有的文献还是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国际学界关于中苏关系历史的研究在... 冷战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的两次转折都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影响,而探讨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中苏双方的档案文献。俄国档案开放虽然呈收缩趋向,但已有的文献还是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国际学界关于中苏关系历史的研究在近20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学者提出的关于中苏同盟建立、发展直至破裂,以及中苏关系与新中国外交起源之间相互影响的诸多新观点和新视角,无疑是重要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中苏关系 中国外交 俄国档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珍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分歧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出现偏差并日趋“左”倾。中苏关系的这一段曲折历史为... 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分歧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出现偏差并日趋“左”倾。中苏关系的这一段曲折历史为世界各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前车之鉴 ,国际关系只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拥有和平有序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破裂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美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对美国情报委员会最新解密档案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丹慧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2,共10页
美国最新解密的中央情报局20世纪60年代初、中和末期撰写的中苏关系评估报告,通过不同层面,较客观地分析了此阶段中苏关系的变化情况,较为准确地判断和预测了中苏关系的走向。但是,不同体制国家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对社会主义国家决... 美国最新解密的中央情报局20世纪60年代初、中和末期撰写的中苏关系评估报告,通过不同层面,较客观地分析了此阶段中苏关系的变化情况,较为准确地判断和预测了中苏关系的走向。但是,不同体制国家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对社会主义国家决策程序必要了解的不足,重视苏联动向的习惯,以及文革造成的中国国内局势的动乱,使得报告作者的理性考量也存在不少偏差,对中国方面的某些迹象缺乏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60年代 美国中情局评估报告 中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分歧与中苏关系的恶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其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0-46,,58,,共8页
意识形态分歧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对这一分歧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据此总结必要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 意识形态分歧 中苏关系 历史研究 国家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苏关系中的旅大问题(1945—1955)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瑜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59,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苏联在与中国国民政府谈判时对大连和旅顺志在必得,寸步不让;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却应中共要求将旅大地区归还给了中国。本文认为,1949年以后,旅大地区作为出海口对于苏联来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战略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苏联在与中国国民政府谈判时对大连和旅顺志在必得,寸步不让;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却应中共要求将旅大地区归还给了中国。本文认为,1949年以后,旅大地区作为出海口对于苏联来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战略价值,斯大林放弃大连和旅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战略目标:即加强与中共的同盟和合作关系。而赫鲁晓夫1955年主动将旅顺海军基地归还中国则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延续了斯大林的这一外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大问题 中苏关系 海参崴 单冠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见证者——20世纪60年代中国留苏学生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游览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70,共11页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使得双方在"蜜月期"的各种合作逐渐蒙上了意识形态冲突的阴影。而此前作为中苏友谊与合作产物之一的中国留苏学生,此时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根据来自国内的指示,他们除了要继续学业,还必须顶住苏...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使得双方在"蜜月期"的各种合作逐渐蒙上了意识形态冲突的阴影。而此前作为中苏友谊与合作产物之一的中国留苏学生,此时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根据来自国内的指示,他们除了要继续学业,还必须顶住苏联政府的压力,战斗在"反修"斗争的最前线。而随着中苏分歧的不断扩大,这些青年学生被赋予的政治使命逐渐超过了其学业的价值,其自身也成为中苏关系从恶化直至破裂的历史见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修正主义 意识形态 中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1937-1941年的中苏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抗战时期,中苏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的差异,决定了苏联对华政策在双边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直接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当苏联战略需要与中国利益一致时,苏联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战事业,两国关系就能... 抗战时期,中苏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的差异,决定了苏联对华政策在双边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直接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当苏联战略需要与中国利益一致时,苏联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战事业,两国关系就能顺利发展。而当苏联的战略需要背离中国利益时,苏联外交的大国主义作法则越发明显,甚至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而牺牲中国利益。因此,在时局发生剧变之时,中苏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使得两国关系不可避免地趋于冷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苏关系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4年新蒙边境纠纷的解决与美国对中苏关系的协调 被引量:5
17
作者 闫自兵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
1940年代初,新疆政府由亲苏转向归顺国民政府以后,中苏双方即开始注重发挥美国的协调作用。在国民政府的邀请下,美国于1943年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开设了领事馆。蒋介石在利用1944年新蒙边界纠纷,基本达到移师新疆、试探苏联对外蒙的政策... 1940年代初,新疆政府由亲苏转向归顺国民政府以后,中苏双方即开始注重发挥美国的协调作用。在国民政府的邀请下,美国于1943年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开设了领事馆。蒋介石在利用1944年新蒙边界纠纷,基本达到移师新疆、试探苏联对外蒙的政策等目的之后,需要美国发挥协调作用,修复暂时受损的中苏关系。为了联合盟国,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反抗法西斯势力,美国最终不负国民政府所望,发挥了协调中苏关系的作用,实现了新蒙边境纠纷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蒙边界纠纷 美国 中苏关系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关系史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评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寒冰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66-73,共8页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苏关系整整持续了43年,其基本特点就是高开低走最后到正常化。因此,一部中苏关系史,应当是以两国关系为纵轴展现中苏两党超越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之争并对与此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苏关系整整持续了43年,其基本特点就是高开低走最后到正常化。因此,一部中苏关系史,应当是以两国关系为纵轴展现中苏两党超越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之争并对与此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分析与评判,揭示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两党在意识形态上争论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另外,还要注重如此复杂的中苏关系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一个特殊角度来说明中国建国后头30年曲折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中国 苏联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关系恶化之首要因素为国家利益说质疑 被引量:6
19
作者 骆晓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斯大林时期比赫鲁晓夫时期对中国国家利益损害更大,但中苏关系的恶化却发生在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争执的结果是国小失大,特别是毛泽东是以虚幻的主权损害替代了实在的国家利益损失;1969年以前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方针... 斯大林时期比赫鲁晓夫时期对中国国家利益损害更大,但中苏关系的恶化却发生在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争执的结果是国小失大,特别是毛泽东是以虚幻的主权损害替代了实在的国家利益损失;1969年以前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方针和原则,往往未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国际主义高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重于国家利益。因此中苏关系恶化的首要因素为国家利益之说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恶化 原因 国家利益 斯大林 赫鲁晓夫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60年代中苏关系演变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飞 《国际论坛》 2003年第6期40-45,共6页
20世纪 50 6 0年代的中苏关系包含了大国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不同文明国家间的关系、新兴民族国家与传统欧洲大国的关系等广泛的研究内容 ,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领导人等诸多因素 ,因此一直被世... 20世纪 50 6 0年代的中苏关系包含了大国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不同文明国家间的关系、新兴民族国家与传统欧洲大国的关系等广泛的研究内容 ,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领导人等诸多因素 ,因此一直被世界各国学者视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案例。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中苏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问题进行梳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冷战史 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